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914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38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情况.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季度跟踪分析报告北京中金时代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2006年12月说明本报告的研究旨在帮助企业和银行详实掌握2006年4季度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动态,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对银行和企业在投资机构选择、决策项目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综合行业地区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市场动态发展,以及报告期内目标地区的重大事件,揭示该地区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发展趋势等。1、如无特别注明,报告里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报告仅以行业的全国经济情况、目标地区的行业财务分析结果来反映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各投资机构仍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本报告依据公开、合法的信息,由北京中金时代国

2、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金时代)研究人员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做出相应的评判,代表中金时代观点,仅供用户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须根据情况自行判断,中金时代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负任何责任;中金时代力求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但是并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报告中提供的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观点、文字等信息不构成任何法律证据;如果报告中的研究对象发生变化,我们将不另行通知。4、本报告版权所有为北京中金时代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如无我公司中心书面许可,严禁以任何方式复制、发表,或提供给第三方。5、关于本体系的说明:本体系是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源,结合客户的需要设计的,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

3、丰富,本体系将不断调整。6、数据截止日期:2006年12月份。导读2006年,国民经济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也供需两旺,国内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在5月份创出新高以后,下半年虽有所调整但仍在高位运行。2006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突破1900万吨,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原铝(电解铝)、铅、锌、锡、锑、镁、稀土、矿山钨(金属量)雄居世界第一,铜产量则从2004年起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且明显向拥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倾斜。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及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在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下,有色金属企业

4、间的兼并重组速度加快,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增长并持续呈现逆差,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54.30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85.85亿美元,增长39.68%。其中出口239.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93亿美元,增长45.7%;进口414.48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10.91亿美元,增长36.5%,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贸易逆差为174.6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35.97亿美元,增长25.9%,部分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出现量减额升的情况。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

5、(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3474.87亿元,同比增长62.19%。其中,公有及公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916.38亿元,同比增长60.48%,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为43.91%;非公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558.49亿元,同比增长63.56%,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为56.09%。正文目录第一部分 云南地区行业总体概况8一、云南省企业经营状况8二、云南省各行业经营状况81、受宏观调控政策及能源“瓶颈”影响较为明显82、建筑业生产经营较为理想,但盈利水平同比降低93、交通运输业发展较为迅猛94、商品经济市场更加繁荣,批发零售业迎来新一轮发展95、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放缓106、信息计算机业保持

6、高歌猛进107、住宿餐饮业生产经营上升明显108、社会服务业宏观运营质量同比略有下降11三、云南省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1、企业融资难问题112、资金不足,债务负担重113、多数企业对目前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感到担忧12第二部分 本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综述13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31、宏观经济状况132、全国行业经营状况16二、有色金属行业需求空间分析201、铜产品需求同比下降202、全球铝市供应短缺213、镍需求之强劲224、2006年黄金需求达到创纪录的653亿美元22三、有色金属行业供给状况221、冶炼厂大幅扩产 国内精铜资源短期过剩222、黄金供给明显过剩25四、

7、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价格变化251、铝的价格变化252、2006年锡价在巨幅波动中实现了飞跃263、供应增速加快 锌价高位振荡274、铅价连创历史新高285、铜市场价格盛极而衰28第三部分 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运营状况分析30一、云南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0二、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能力分析31三、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偿债能力分析32四、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运营能力与先进地区对比分析33第四部分 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营状况分析41一、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情况分析41二、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44三、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能力分析45第五部分 重点有色金属企

8、业运营状况49一、各主要企业概况491、云铝股份 电解铝盈利继续好转492、南山铝业逐步完备铝产业链493、06年五矿发展:踏上战略转型之路49二、各主要生产企业销售情况53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532、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53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534、金龙铜业集团公司535、中国铝业公司536、株洲冶炼集团公司547、葫芦岛有色集团548、金川集团公司549、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5410、栾川钼业集团公司5511、云南锡业集团公司55第六部分 有色金属行业焦点问题分析56一、焦化行业当前最大问题是产能增长强劲56二、国储局低调出售旧库存铜 为庞大储备瘦身56三、2006年有色金属

9、行业运行特征分析571、大部分有色金属价格跌宕起伏572、国外供应商独享涨价利润573、氧化铝上演过山车行情58四、云南区域经济运行特点分析59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提高592、利税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增长593、分经济类型看594、六大行业支撑云南省工业利润增长605、烟草制品业经济效益保持提高60五、07年有色金属板块投资策略分析601、深加工优势公司612、07年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61第七部分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2一、有色金属需求旺盛 行业投资价值凸显62二、有色金属小企业“以小胜大”63三、原铝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依然存在641、“挤仓”尚不确定642、美经济增长仍存疑虑64

10、3、中国产量扩张65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发展分析651、再生有色大项目纷纷上马662、再生行业受到大企业青睐67第八部分 有色金属行业子行业分析及展望69一、铜市场691、新增产能继续释放,供应压力较大702、需求增长格局不变,力度有所减弱713、持续上涨局面结束,价格行情大幅波动71二、铝市场721、国际投机基金走向722、供求关系的变化723、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作用72三、铅市场731、2006年铅市场回顾732、2007年铅市场展望75四、锌市场761、2006年全球锌市场供求基本面和影响因素变化分析762、2007年走势展望79五、锑市场791、精矿不足限制生产,2006年全球锑产

11、量微增792、中国是世界锑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793、我国退税政策令锑金属出口明显减少804、国内生产和供应状况805、2007年锑市场展望81表格目录表格1:2006年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盈利能力数据统计表格32表格2:2006年1-12月份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能力数据统计表格33表格3: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偿债能力数据统计表格34表格4: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与全行业、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对比表35表格5: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人均创利指标与全行业、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对比表37表格6:

12、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经营规模与上年同期增长对比表38表格7: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不同报告期对比表38表格8: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盈利指标与全行业、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对比表40表格9: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指标与全行业、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对比表41表格10: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偿债指标与全行业、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对比表41表格11: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体效益43表格12: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企业情况分析44表

13、格13:2006年1-12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盈利能力数据统计表格46表格14:2006年1-12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能力状况47表格15:2006年1-12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经营规模不同报告期对比表49图表目录图表 1:云南省2006年4季度八大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图10图表 2 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19图表3:2006年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盈利能力数据32图表4:2006年1-12月份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能力数据对比图33图表5: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偿债能力同比对比图34图表 6 2006年1

14、-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数量及亏损企业数与先进地区对比图36图表 7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收入及利润与先进地区对比图36图表 8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人均创利指标与先进地区对比图37图表 9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经营规模与上年同期增长对比图38图表 10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同报告期企业数、亏损企业数对比图39图表 11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同报告期销售情况对比图39图表 12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15、延加工业盈利指标与先进地区对比图40图表 13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运指标与先进地区对比图41图表 14 2006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偿债指标与先进地区对比图42图表15 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示意图43图表16: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数量前十强省市45图表17: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企业数前十名省市45图表18: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额前十名地区亏损情况对比图46图表19:2006年1-12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盈利能力状况示意图47图表20:2006年1-12月全国

1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同报告期企业数及亏损数对比图49图表21:2006年1-12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同报告期销售情况对比图49第一部分 云南地区行业总体概况一、云南省企业经营状况2006年云南省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环境充满信心,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全年四个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保持景气状态,反映了企业家对今年云南省经济发展态势的乐观态度。企业景气指数在四个季度则表现为稳步上升,表明企业综合运营保持不断上升的良好势头。其中,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了132.1和129.0,创景气调查历史最好水平。二、云南省各行业经营状况图表 1:云南省2006年4季度

17、八大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图今年云南省企业景气指数在一至四季度分别为123.9、122.2、125.8和129.0,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1、5.4、3.5和6.5点,处于较好的景气水平,表明企业宏观运营质量比上年明显提高,生产建设有较大发展。1、受宏观调控政策及能源“瓶颈”影响较为明显由于政府坚持工业强省的战略,一季度,工业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了132.8,为该行业景气调查历史最好水平,二季度主要因为电力在供应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却上调价格,且油价也不断创下新高,企业家信心指数立刻减弱至125.2,至三四季度能源供应状况相对较好,企业家信心开始恢复到年初的水平。同时企业景气指数保持了逐季上升

18、的状态,今年四个季度分别为121.9、123.3、126.0和131.3,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0.5、3.0、3.7和5.7点,表明在能源状况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工业企业依然能够克服困难,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在该行业的各分项景气指标中,工业的盈利景气指数按季度依次为103.5、115.9、108.7和111.2,一季度同比基本持平,其余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升4.9、3.4和2.3点,表明工业行业的盈利度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2、建筑业生产经营较为理想,但盈利水平同比降低建筑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四个季度依次为111.2、112.3、106.8和109.4,全年均保持景气状态,其走势变化反映出建筑行业保

19、持了良性健康发展。但建筑业的盈利度确比上年减少,其四个季度的盈利景气指数分别为87.3、99.0、97.2和98.1,同比分别下降0.9、5.1、3.2和4.7点,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建筑业原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同时上涨,工程发包方拖欠工程款普遍存在,部分地方政府规定提前收取工程劳动工资保证金,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盈利水平有所下降。3、交通运输业发展较为迅猛交通运输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在一至四季度分别为139.6、118.9、137.5和135.8,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9.3、5.8、20.0和12.7点,升幅非常明显,表明交通运输行业一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在今年一至

20、四季度分别为135.6、98.2、126.9和107.5,同比分别上升10.7、9.7、9.9和3.2点,表明盈利度大幅增加。其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四个季度分别为133.1、121.1、132.9和138.6,同比分别上升28.0、10.0、8.4和26.8点,升幅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一。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量增加(包括外出务工、就学、旅游)和政府整治规范运输市场是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4、商品经济市场更加繁荣,批发零售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批发零售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四个季度分别为135.0、132.3、135.6和134.9,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8.6、2.4、11.8

21、和5.7点,全年处于较高的景气水平。从其分项景气指标来看,业务量在四个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0.0、103.4、106.7、119.6,同比上升幅度明显,表明云南省商品消费需求比上年明显增加。另外,一至四季度该行业的商品销售量景气指数和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分别为120.0、103.4、106.7、119.6和102.4、96.7、102.5、102.7,同比也有明显幅度的上升。最终,该行业的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在今年一至四季度分别为124.1、118.7、122.8和126.0,同比分别上升了4.1、12.2、14.6和6.2点,充分表明批发零售业比上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5、房地产业发展

22、速度放缓房地产业的企业景气指数一至四季度依次为117.0、112.2、118.3和117.1,同比均有所下降,尤其在二季度受宏观调控措施影响较为明显。从其微观经济指标来看,房地产业的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在八个行业中同比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今年四个季度分别为87.0、98.6、98.5和94.8,同比分别下降了14.7、10.0、4.5和25.2点,全年处于不景气状态,表明房地产行业的商品房预售量非常不理想,企业反映,国务院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的“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这一规定,使很多消费者对房价走势持观望态度,是直接影响商品

23、房预售的主要原因。此外,房地产业的完成投资量比上年明显减少,从其相应的企业景气指数来看,一季度为115.4,同比上升11.3点,二、三、四季度依次为111.8、105.5和103.0,同比分别下降8.9、13.3和20.1,据企业反映,完成投资量的减少与国家限制征地、限制开发户型等宏观调控措施密切相关。6、信息计算机业保持高歌猛进信息计算机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四个季度均保持在150.0以上的景气水平,该行业多年来的高景气度也充分反映了“信息时代”的深刻含义。从微观来看,信息计算机业的业务量比上年明显增多,今年四个季度的业务量景气指数分别为150.5、151.3、150.6、142.5,同比上升

24、幅度较大。此外,信息计算机业的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在八个行业中唯一全年处于景气状态,四个季度分别为108.6、109.6、107.3和105.5,表明该行业资金状况较好。7、住宿餐饮业生产经营上升明显今年住宿餐饮业四个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9.0、107.0、112.1和112.1,前三个季度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8.0、19.1和16.1点,全年内保持景气状态。从其分项景气指标来看,该行业的业务量景气指数按季度依次为93.0、86.0、100.0和114.1,前三季度同比分别上升2.9、15.0和11.0点,表明今年就餐或住宿人数比上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同时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民物质生

25、活水平的显著提高。8、社会服务业宏观运营质量同比略有下降社会服务业今年四个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0.0、110.0、122.9和112.9,除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升1.7点外,其余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下降13.2、1.7和0.2点。从业务量来看,今年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不少企业反映,由于云南省不少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对本地社会服务企业给予保护政策,对外地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乱涨价,加收不合理的费用,破坏了整个行业的正常秩序,尤其给昆明地区及省外旅游企业的经营造成了经济上和信誉上的重大损失,从而使多数旅游业的企业家判断整个行业的发展较之上年有所下降,进而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同比略有下跌。三、云南省企业生产

26、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融资困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十分突出,多数企业流动资金十分紧张,正常生产不能按时进行,加之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后,无力更新设备或添置必要的生产设备,生产规模不能扩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资金不足,债务负担重企业不能正常发展,生存将受到威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自身积累,维系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只能靠企业本身。但部分企业由于历史遗留包袱重,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实施企改,只能边走边看,期待政府能给予有力支持。3、多数企业对目前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感到担忧调查数据

27、显示,今年云南省企业景气指数在一至四季度分别为123.9、122.2、125.8和129.0,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1、5.4、3.5和6.5点,处于较好的景气水平,表明企业宏观运营质量比上年明显提高,生产建设有较大发展。第二部分 本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综述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宏观经济状况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一举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幅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1.15亿元,增长6.8%,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10.19亿元,增长16.9%,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28、完成增加值1540.53亿元,增长9.1%,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1.1 农业增产增效,新农村建设起步扎实农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农业增加值完成751.15亿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16年来最快的一年。1.2 工业生产实现增速快、效益好2006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40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0%,是支撑和带动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4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 ,增速比上年提高了9.4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

29、重工业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由于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全省重工业生产的增速一直高于轻工业。能源产品较快增长,全年原煤完成7339.08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发电量完成753.64亿千瓦时,增长20.7%,其中:火电增长44.7%,水电增长1.9%;从22种原材料产品看,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17种,特别是市场需求大的铁矿石、铜选矿、磷矿石、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硫酸、黄磷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54.0%、47.0%、32.6%、23.8%、20.8%、40.6%、15.0%和23.1%。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4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增幅比

30、上年提高15.4 个百分点,增速高于轻工业17.5个百分点。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7.5%上升为51.7%,重工业比重近30年来首次超过轻工业,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轻工业增势平稳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 3.8个百分点,也是近几年少有的较高速度。2006年烟草制品业生产卷烟648.1万箱,比上年增长2.7 %。卷烟产品结构继续提升,1-11月,全省一、二类烟占总产量的比重为45.68%,同比上升7.74个百分点;随着高附加值的一、二类烟的比重上升,烟草制品业经济效益显著上升。200

31、6年烟草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3.2 亿元,比上年增长9.2%,增幅高于产量增幅6.5个百分点。 (三)非烟工业加快发展2006年全省扣除烟草后的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7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0 %,比重比上年提高了4 个百分点,大大高于烟草工业的比重,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6.9 个百分点,其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7 %,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1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非烟工业发展较快,是拉动全省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46

32、.0,比去年同期(下同)提高26.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43,比上年同期提高29.73个百分点;轻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27.83,比上年同期提高27.8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实现利税总额728.68亿元,增长25.1%,其中利润总额为282.77亿元,增长41.4%。从主要优势工业行业来看,烟草制品业实现利税40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税54.93亿元,增长23.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税76.93亿元,增长1.6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税41.

33、35亿元,增长2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税1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7%;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税1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9%;这6大行业共实现利税607.51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的83.4%,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利润79.35亿元,占全省工业新增利润的95.9%,资源优势工业行业的发展壮大,对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贡献作用突出。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5.25%,比上年同期下降3.3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7.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1%。 (五)节能降耗工作顺利推进200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及节能降耗工作。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

34、暨节能工作会议,会上省政府与各州市政府签订了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责任书。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大力推进,能源统计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云南省GDP能耗公报制度初步建立,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措施逐步到位,全国千家节能行动与云南百家节能行动工作顺利推进,有力的促进了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初步测算,2006年云南能源消费总增幅将比上年有所下降,全省单位GDP能耗将扭转“十五”期间连续上升的趋势,出现转升为降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奠定扎实基础。1.3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较快增长200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0亿元,比2005年增加465亿元,同比增长26.5

35、%。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比较,投资规模列全国第22位,列西部地区第6位;云南投资增速列全国第12位,列西部地区第5位。云南固定资产投资已进入规模与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4.06亿元,同比增长27.0%,比全国高约1.5个百分点。1.4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全省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活跃,发展前景看好。2006年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8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4个百分点。1.5 市场物价温和上扬,保持较

36、低水平2006年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9%,高于上年涨幅0.5个百分点,低于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3%)1.1个百分点,保持较低水平,呈温和上扬态势。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8%。1.6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887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主要税种均较快增长,其中增值税完成67.5亿元,增长20.5%;营业税89.5亿元,增长32.3%;企业所得税40.9亿元,增长22.7%。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93.5亿元,比上年

37、增加127.2亿元,同比增长17.0%;从支出项目看,农业支出、教育支出、行政管理费等支出增长较快,重点支出保障有力。1.7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06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70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80元,比上年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5%。2、全国行业经营状况2006年,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均保持在130.0以上的景气高位,四个季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3.1、132.5、132.6和135.3。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上升2.7和9.9点,表明多数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

38、发展继续保持乐观态度和良好预期。2.1 企业经营状况四季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4.0、144.4、132.4和141.3,比三季度上升4.3、4.8、4.2和3.0点;国有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7,与三季度持平;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1.9、110.7和116.2,比三季度回落3.9、2.2和1.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除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外,其他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上升。2.2 行业经营状况四季度,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39、、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1.6、133.1、141.1、129.8、136.1、133.3、156.2和134.6,比三季度上升1.1、4.8、0.9、1.8、1.9、2.3、1.6和3.3点;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1.2和130.6,比三季度回落1.7和4.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3 企业景气高位攀升 企业家信心保持平稳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9.4,分别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7和7.7点,从2006年各季度企业景气运行轨迹看,整体上继续维持2003年下半年以来置于13

40、0.0以上景气高位运行的态势,四个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1.5、135.9、136.7和139.4,除一季度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他各季均同比上升,企业生产经营在总体上仍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图表 2 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一、制造业企业景气明显提高。景气指数为138.3,分别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5.2和10.3点,环比同比上升幅度为各行业之首。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61.0、145.6、138.1、125.3、144.6、133.7、12

41、7.6、157.0和130.3,与三季度相比,除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企业景气回落外,其他行业持平或提高;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采矿业企业景气有所回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平外,其他行业景气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二、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景气上升。景气指数分别为135.5、122.9、138.6、151.8、134.1和143.7,比三季度提高0.5、7.8、4.0、3.8、4.0和2.3点;集体企业、联营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7.7和123.1,比三季度回落3.1和3.5点。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集体企业景气回落外,其他登

42、记注册类型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景气指数增幅明显。三、大中小型企业景气继续保持梯次提升。景气指数分别为160.6、127.0和117.3,比三季度提高4.2、2.0和0.9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2.3、5.8和2.1点。四、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景气同步提高。景气指数分别为143.3、136.9和132.9,与三季度相比,东部、中部分别提高4.1和1.7点,西部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提高8.6、6.5和6.8点。五、国家重点企业、上市公司、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景气水平处于高位。景气指数分别为162.8、161.7和155.9,与三季

43、度相比,国家重点企业、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分别提高5.3和3.8点,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景气有所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14.6、12.9和7.2点。六、四季度分类景气指数呈现同比上升的特点。(一)企业生产景气指数为128.3,与三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6.4点。分行业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景气指数分别为111.1、130.1和129.4,与三季度相比,采矿业、制造业生产景气指数提高2.1和5.6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景气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景气指数提高9.9和11.6点,采矿业生产景气回落。建筑业生产景气

44、指数为138.0,比三季度季节性回落9.4点,比上年同期也略有回调。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为85.4%,略低于三季度,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二)企业销售景气指数为127.6,分别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1和5.8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景气指数为128.7,工业产品销售景气指数为127.7,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景气指数为103.5,分别比三季度提高2.3、0.8和3.1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7、6.4和8.9点。(三)企业订货景气指数为122.9,与三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6.5点。分行业看,采矿业、制造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分别为126.8和126.4,高于三季度和上年同期;建筑业工程合

45、同景气指数为117.8,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9.4和3.0点。(四)企业盈利景气指数为125.4,分别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9和11.7点。分行业看,除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企业盈利景气指数比三季度有所回落,其他行业企业盈利景气提高;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采矿业回落外,其他行业企业盈利景气明显提高。(五)企业用工景气指数为107.5,比三季度回落5.6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2点,已连续7个季度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分行业看,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用工景气指数分别为108.3、100.0

46、、100.9、113.9和110.1,呈现环比回落、同比上升的特点;建筑业企业用工景气季节性回落。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企业用工景气指数回落到临界值以下,企业用工有所下降。(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116.7,比三季度回落4.1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0点。分行业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环比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提高,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持平,社会服务业企业固定

47、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回落。预计2007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水平将低于2006年四季度,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2.4 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近年来,工业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建筑业建筑材料购进价格、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进价格景气指数持续处于不景气区间。受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已不同程度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对裕腾集团伊春啤酒有限责任公司调查,该企业反映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能源如:大米、麦芽、酒花、煤炭、自来水等价格上涨较快,其中生产啤酒所需主要原材料酒花比上年同期上涨一倍以上,造成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二、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没能得到根本缓解。近年来,除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融资景气指数、流动资金景气指数高于景气临界值外,其他行业均位于不景气区间,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持续困扰企业。2006年四个季度,在调查的6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位于不景气区间的行业大类均在40个以上。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情况尤为突出,全年各季度融资景气指数低于全国水平17至23点,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低于全国水平14至21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