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915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书(PDF 44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1.当局概论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量尽管很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2%,所以说,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建国5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优化有色金属行业内部结构、有效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是有色金属行业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2011年上半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3万吨,同期

2、增长7.3%,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低6.5个百分点;矿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增幅。当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正在从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行业固定资产也出现向西部转移的明显态势。 价格方面,进入2011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趋紧、美国经济复苏程度缓慢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重现,宏观环境的恶化打压了基本金属的上行空间,全球有色金属在上半年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而我国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上涨动力更小,呈现出伦强沪弱的态势。稀土等稀有金属价格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大幅上涨。 进出口方面,我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

3、最大的有色金属产品产生国,但是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比较低,而同时,我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短时期难以实现大量出口,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长期存在巨大逆差。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760.85亿美元,实现了贸易逆差334.55亿美元。2.供求分析1、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有效控制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行业利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在政策引导下,2011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冶炼产品产量显著放缓。(1) 、供给:冶炼产品增幅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

4、在控制冶炼产品增长政策下,冶炼产品增幅放缓有色金属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因此一直以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根据有色金属“十二五”发展规划,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的产能年均增速被限制在8%左右,而“十一五”期间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的复合增长为14.3%。在国家政策控制下,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幅放缓,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3万吨,同比增长7.3%矿产品产量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结构调整初现成效2. 矿产品产量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矿产品生产不足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11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

5、有色金属工业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在发生转变。2011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精矿金属含量355.6万吨,增长12.11%,其中铜、铅、镍金属含量等均保持2位数的增速。对比上述十种常用冶炼产品产量平均7.3%的增幅,可以看出,矿产品产量增幅已明显大于冶炼产品增速。(2) 需求:下游需求增长稳健,2011上半年出现显著“去库存化”现象 从有色金属的终端领域来看,目前金属消费需求稳健。除汽车受2011年上半年受限购影响,产量增幅放缓,同比增速明显下降外,其他电力、家电等下游需求仍然维持景气,2011上半年发电设备、电力电缆、家用电器等产量同比增速均达到20%上下。下游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可

6、以从中间产品产量上体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铝材累计达到1293.1万吨,增长33.6%。 从2011上半年产量得到控制、下游需求不减的情况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去库存化现象。这一点从上海交易所的库存情况就可以体现,尤其是铝库存,自2011年3月以来,下滑趋势极其明显,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有色金属产品产能过剩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3) 价格:宏观调控致基本金属价格伦强沪弱,政策推动稀土等稀有金属价格上涨1. 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基本有色金属价格伦强沪弱 2011年上半年,基本有色金属伦、沪两市金属价格大多表现震荡整理。上半年基本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主要

7、由中国因素与美国因素影响,其次,欧洲因素对有色金属价格的阶段性走势也了影响。上半年,我国国内受国内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鉴于国内越开越严重的通胀压力,政府对流动性控制也更加趋紧(央行频繁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收紧)。在此背景下,国内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空间较小。2. 政策提升稀土上升空间,推动稀土价格大幅度上涨 稀土是2011年以来最为炙手可热的稀有金属。中国以超低价格用世界上31%的稀土资源供养了95%的市场,而出售稀土产业的收入却远远不够修补因开采稀土带来的环境破坏。2011年以来中国开始重视稀土产业并逐步整顿混乱的开挖与出口秩序,2011年上半年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稀土产品管理政

8、策措施,旨在限制稀土资源过度开发,收紧稀土原料出口,推动力稀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此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稀土的应用,也推动了产品价格的提高。2011年上半年,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高达300%。2、 有色金属行业进出口情况(1) 总体:国内矿产资源品质不能满足需求,贸易逆差难以扭转 我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国,但是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比较低,长期大量进口原料局面难以扭转。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76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3%。其中:进口总额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7%;出口总额213.15亿美元,同比增长62.86%。上半年

9、进出口贸易总额差额为334.55亿美元。由于我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大量出口,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长期存在巨额逆差。(2) 铝:进口处于亏损致铝产品进口量减少,但是原料加快大幅增长 2011年以来,我国铝沪伦比价持,续低位运行,进口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导致我国铝产品进口量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未锻造的铝及铝材53008万吨,同比下降9.6%,其中月度进口量持续同比负增长。 与铝产品进口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铝产品原料铝土矿进口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其进口大2075.1万吨,同比,48.46%,使得铝土矿对外依

10、存度继续上升。中国氧化铝加工企业的扩建以及产能的增加,是铝土矿进口总量上升的直接原因。而国内铝土矿勘探和开发速度明显落后于氧化铝产能的增长,从而令铝土矿进口量在上半年出现大幅度增长。3、 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情况(1) 投资方向分布:冶炼加工业投资比重偏重,采选业投资增速仍低于冶炼加工业 由于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禀赋方面缺陷,同时采选业也存在着周期长和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尽管国境内的矿产开采量近年规模不断扩大,但仍远远满足不了加工冶炼的需求,导致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力度仍然远小于中下游的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且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累计完成固定投资超过2000

11、亿元,同比增长26%。分产业链情况看,其中,采矿业投资占22.7%,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投资占比则高达77.3%。从增速情况来看,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采矿业同比增速为15.8%;而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投资增速高达30.7%。(2) 投资区域分布:有色金属工业固定投资向西部转移态势明显 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为2469.5亿元,同比增长9.5% 。其中西部12个省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为1269.7亿元,同比增长26.3%,比总比高16.8个百分比;占总额的51.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8个百分比。其中,以新疆和青海为代表,两省在其中的比重均超过15%。从新开工项目实际

12、投资额情况来看,二者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丰富而廉价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地方政府营造的优越投资环境,成为吸引投资的最关键因素。4、 有色金属行业经营情况(1) 成本上升较快,有色金属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2011年以来,煤电油运及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有色金属企业成本上升,如果没法转嫁给下游消费者,有色金属企业盈利空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另外,随着国家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金融资产,国内银行银根紧缩,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经营压力逐步增大。(2) 有色金属采矿业选业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冶炼加工业 上半年,尽管在成本上升压力下,有色金属行业利润空间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是盈利能力继续恢复,尤其是采矿业盈利能力显著上升。从行业的利润水平变动趋势来看,有色金属行业前端采选业的盈利能力保持较高增长,而冶炼及压延加工受到一,定程度挤压。同时,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向拥有资源、能源的企业集中的态势进一步显著。2011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利润高达14.7%,而其下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仅为4.06%。从近年来趋势来看,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