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994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训练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训练,知识+能力+规范=成功,考生高考失分原因:一、读不懂诗歌而失分。1不明诗歌的基本内容 2不明诗歌意象的深层含义3. 不明诗歌的情景关系二、不明解题暗示而失分。 1题目的暗示 2作者及朝代的暗示三、审题不清而失分。1不明诗歌的问题指向 2不明诗歌的问题数量四、答题不规范而失分。1不会分析 2答案不规范五、以翻译代替概括,【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

2、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

3、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三步】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重在列举)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象)?(需要描述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4、,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解析: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

5、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主要有:忧国伤时: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愤,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等。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等。咏史怀古:缅怀先贤、评判历史、借古鉴今、夕盛今衰的感慨、抨击统治者不念国家安危和昏聩残暴等。山水田园:常借助对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或流露隐逸避世之情,或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寄托人生的理想等。,边塞军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6、的豪情,或状写边塞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或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或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冤情,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赠友送别:或依依惜别的留恋,或情深谊长的劝勉,或坦诚自己的心志,或表达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等。咏物言志:常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悠然闲适、不慕富贵、坚贞不屈、不媚世俗、乐观豁达、高洁脱俗、豪放粗犷等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爱情婚姻: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人的怨恨,或抒发两地相思之苦,或揭露控诉扼杀自由爱情婚姻的罪恶等。宫怨类:主要抒写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

7、哀怨,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夜长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看子结而自哀的薄命等。,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表达技巧(怎样写),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选材;角度; 修辞; 顺序; 作用

8、。,对比、衬托、渲染、象征、 抑扬、联想和想象,一般先叙事写景,后抒情议论 起承转合,常见表达技巧知识梳理:,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掌握)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或回忆、梦境)与实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

9、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物),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

10、种类型:语言炼字类(江苏卷尚未考过此类题目)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

11、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九日 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 竹叶:竹叶青酒。(1)根据前两联,回答诗人当时的处境怎样。(3分)(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分) (3)结合全诗,

12、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3答案 (1)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3分,每点1分)(2)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分)的凄凉(1分)景象。渲染。(1分)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1分)亦可答:对比。(1分)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分)(3)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分)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时应关注“独”“抱病”“登”等词语和“重阳”节的特征。(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

13、技巧。首先找出写了“日”“猿”“霜”“雁”景象,再推敲描写这些景象的修饰语的含义,可判断出景象特征,分析表达技巧应注意是写景的技巧。(3)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抓住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作者、注释、标题等因素,当然要重点要分析每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句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14、。2第二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请简要分析。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残柳、老荷。2上句抓住“万井人烟”从空间上实写了都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下句抓住“千年王气”从时间上虚写了历史的深远,时空交错,虚实结合。3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诗人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雪晴晚望 (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注】 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

15、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6分),(1)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2分)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2分)(2)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 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

16、;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视听结合,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西塍废圃(宋)周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2)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4分)(3)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1)表达了作者对宁静(1分)、和谐、自然生活(1分)的喜爱之情。(2)分别

17、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听觉:蟋蟀、蝉儿的鸣叫;视觉:玉簪花凋落一地;嗅觉:落花的阵阵香味。(2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态的鸣蝉、蟋蟀,静态的玉簪花、夕阳。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2分)(3)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宛转悠扬,充满生机(1分);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1分);野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温情”或“暖色”,意对即得1分):可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1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

18、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从清明前,面对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的愉悦(1分),到清明后,面对落花飞絮、云雾压楼的郁闷惆怅(1分)。“锁”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2分),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1分),意味无穷。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2分),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

19、(2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巴丘书事 陈与义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1)首句中提到的“三分书”具体指哪部作品?首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分)(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3)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古诗鉴赏(10分)(1)三国志(1分)。点题;交代写作缘起;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沦陷”的局面);为尾联埋下伏笔(“暗示河山分裂”1分,“点题”、“缘起”、“伏笔”写出一个给1分,给满2分为止)。(2)颔联运用拟人

20、手法(1分,写“对偶”不给分),并且视听结合(1分),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肃杀之景(或“暗示了战云纷乱、动荡不安的时局”,1分)。(3)表达了作者坎坷漂泊的感慨(1分),报国无门(或“年老无成”)的哀叹(1分),忧国伤时的情怀(1分)。,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扬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 (3)“一日三秋,寸肠

21、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古诗词鉴赏(10分)(1)(3分)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1分);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1分);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1分)。 (2)(4分)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1分)。 (3)(3分)夸张、对偶;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评分建议:修辞手法,1分,只答“对偶”不得分;答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等意思即可。,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

22、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1)“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分)(2)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3)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1)借代;“东风”代指春天。【评分建议】2分。修辞手法1分,简要说明1分。 (2)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评分建议】4分。每联分析各2分。 (3)点明思

23、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评分建议】4分。每层2分;第二层,“以景作结”1分,简要分析1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 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 玉瀣:美酒。元:同“原”。(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6分,(1)答案 描写了词人读书、饮酒、竹林散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2分)表明词

24、人喜欢过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2分)解析 本题属“鉴赏形象”题,需在把握诗歌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词中蕴含的情感。注意答题范围是上片。(2)答案 表面意思是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3分)语意上正话反说,出人意料;感情上饱含悲愤,动人心魄。(3分)解析 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有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何妨随遇而安呢?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极点了,可是末尾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似乎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之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是在怨天吗?是怨天,但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