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244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9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领导艺术的特点.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引 言N罗斯佩罗(H. Ross Perot)曾经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他是那种连批评者都不得不赞赏的人。总之,那种白手起家,创办一家成功的企业,积聚了一笔上十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并且不管前途光明还是黑暗,好像时刻准备去争取胜利的人,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佩罗先生也是一位充满信心的人。像他这样的一些人都坚信成功的领导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且经常被忽视的因素。他在批评了美国最近的经济形势后,以一段话表明了自己的信念:“我国的政治和企业舞台迫切需要领导活动。缺乏领导活动是增强本国竞争力的最大障碍。”夸大其词可能是佩罗引起众多批评者注意的个人风格之一。他把缺少领导活动说成是“最大障碍”当然言过其实。但本书

2、也要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佩罗为解决问题所指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本书中将进一步说明由于企业环境的重大变化,领导活动这个旧话题最近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也将指出:领导活动不再只是企业主管(CEO)或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所涉足的领域,而日益为各种实际管理工作所需要。还要论及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不能适应这一新的现实。要完全适应,还需要对一系列管理工作进行变革,且这一变革来之不易,但是,变革一旦实现。就会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这些观点加上说明这些观点所引用的资料共写了三篇、十章。第一章到第三章探讨了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是如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何领导活动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中,“成

3、功的领导”有什么含义?还有,这样的领导活动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的探讨为以后的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二篇从第四章到第六章,列举了当前领导问题重要性的有关资料,并回顾了过去的情况。第三篇开始从前两篇对问题的讨论转向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第七章和第八章是对在管理上有良好声望的15 家知名公司的研究报告。而第九章和第十章探讨了一般公司能采取什么措施才可以变得更像那15 家公司这一问题。从本质上讲,本书(1)论述了如何在管理队伍中形成领导环境,且它是(2)建立在非常系统化的专题研究基础之上(参看序言中对各种专题研究方法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如果不是唯一一本研究这一方面问题的著作,也必定与对企业领导

4、活动问题的其他研究有很大区别。希望这些差异会有利于实现本书的两个最主要的目的:(1)帮助管理人员和其它企业负责人在他们的企业内更有效地形成领导环境。(2)同时帮助这些人对他们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思考。为了充分了解上述目的的重要意义:伐们要首先弄明白领导活动这个问题最近又旧话重提的原因所在。我们的探索就从第一章开始。序近20 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各种综合企业内的经理人员和其他各类负责人。我关注的问题很广,这些问题主要有:从经历和个人素质来看,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工作中所碰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在工作中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其中有些人比另一些人工作更有成效,而且(或者)更成功?随着时间

5、的推移,如果能有所变化的话,为什么有些人工作能变得更有成效,而且(或者)变得更成功?这种变化是如何进行的?这一系列工作使我对领导活动这一课题越来越感兴趣。我最近的两本新书对领导活动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探索。本书继续这一探索,探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提出在综合企业内,考查领导活动的一种实用方法,并帮助大家弄清楚这种领导活动在当前特别重要的原因本书第一篇为此目的而作;(2)力图说明多数企业缺乏这种领导活动的原因。这种领导活动是目前或不久的将来企业所需要的,它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使企业兴旺发达本书第二篇主要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3)为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处理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一些意见第三篇

6、的内容涉及这一方面。本书所阐明的主要观点,以及为说明这些观点而引用的资料完成于70年代。既是有关各方面工作的结晶,也是对为本书初稿的写作而进行的另外四项专题研究的整理和提高。简而言之,这四项专题研究是:1.一般情况调查。邀请了40 家企业的近150 名经理人员面谈。主要内容为本书所论及的各种问题。从各方面来说,这都不能算是对企业负责人的一次“随机”抽样。有些人是因为他们的专长而被选为面谈对象,而另一些人则是偶然碰上而成为面谈对象。2.领导资源调查表。根据一般情况调查中面谈所提供的资料,以及有关问题的文献资料,设计出一份有10 页的调查表(见附录),并分发给近1000名企业高层领导人填写。几乎所

7、有收到调查表的人都填了表,返还率超过90。紧接着做了一次调查,对填表人中约8的人就他们所回答的问题又当面做了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在第六章做了更详尽的介绍。3.最佳实际措施研究。考察了在管理上有良好声望的15 家公司,了解了这些公司为培养出色的高层管理队伍所实际采取的措施。此外,做为研究的一项内容,还会晤了150 位企业领导人(详见第七章)。4.公司变革研究。在5 年间,我观察了5 家力图改善环境,以引进、培养和稳定领导人才的公司。对每一案例都有详尽的笔记,记录下每家企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这些工作看起来起到了什么作用。本书是有关企业领导活动系列专著的第三部。总经理(The GeneralMan

8、agers,1982 年版)是有关这一问题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对一群成功的总经理进行了详尽的、高度系统化的研究。第二本书是权力和影响(Powerand Influence,1985 年版),这本书坚持认为,随着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些人的管理工作日益需要原本在全面管理工作中才需要的那种领导活动,所以总经理们具备的众多复杂的管理技巧和个人才能,这些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也有必要把握。本书坚持认为,没有多少公司,也 我在我最近的一本书权力和影响中,对这项工作的大部分做了总结介绍,见科特著作(1985 年出版),第193198 页。没有多少人有这些技巧和才能。本书还力图确定对这一日益严重

9、的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正如我的其他专业研究一样,这本书也一直得到哈佛商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慷慨资助。本书的初稿根据许多人的意见和建议做了重要修改。他们是:杰里阿巴伯内尔、吉恩安德鲁斯、保罗阿克斯特尔、拜贝恩斯、斯派克贝策尔、戴尔贝内特、哈里伯恩哈特、马文鲍尔、理查德博伊特斯、南希迪尔曼、拉斯艾森施塔特、小杜兰尼福斯特、艾伦弗罗曼、吉姆赫斯克特、乔治霍伦贝克、杰尹洛奇、小摩根麦考尔、约翰墨菲、霍华德尼尼奇克、梅尔萦尔特、莱恩施莱辛格、罗伯特斯蒂德、霍华德史蒂文森、巴特范迪赛尔。谨此对他们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中文版序发展经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

10、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作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其核心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改革传统的企业制度,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构筑我国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最重要一环。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东西。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八年来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的成熟经验。最近十分欣慰地读到了李晓涛(四川联合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同志翻译的“哈佛商学经典译

11、丛”(以下简称丛书),我感到很值得向各界朋友推荐,“丛书”选题合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涵盖了现代企业组织动作与管理的主要方面。哈佛商学院素以思路新、方法新、观点新著称。本套“丛书”明显反映了这一特点。原书作者约翰P科特和米切尔E.波特教授都是八九十年代美国企业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他们提出的许多观点近年来一直受到企业经济、管理界的关注和好评。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四川联合大学副校长经济博士教授杨继瑞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第一篇 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第一章 不断变化的企业环境当前成功领导艺术的重要性长

12、久以来,领导一直、也许永远是人类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来,由于企业环境发生了两个根本性改变,管理工作中对领导艺术的需求,以及进行成功领导所面临的困难,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认识。竞争激烈程度的变化最近的巨大变化,就是那种多半称为“竞争激烈程度的显著提高。在一些行业中,外国企业的强劲对手占据了原本为本国公司所占有的那部分市场份额,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家用电器、汽车以及钢铁工业。有时,放松管制也会导致竞争加剧,如美国的航空业、电讯业、汽车运输业以及银行、保险等行业。另外,新技术不断涌现也正在产生类似的情况,如精细加工技术的出现和大量运用,使得大批公司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进入了一度为少数公司所垄断的计

13、算机行业。除此之外,在行业竞争格局已定,且行业市场成熟或饱和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市场或避免被淘汰,公司间竞争之火也会重新点燃,从而形成新的激烈竞争。总之,无论何种原因,这种新的激烈竞争使许多公司发生了改变,甚至冲击到整个产业界。它一方面将一些缺乏竞争性的垄断市场重新变成了竞争激烈的战场,迫使那些实际市场占有份额极高的公司再次投入到争取客户的竞争中去。另一方面,它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以适应新形势,实现创新。否则.就会成为他、的猎物。总之,新的激烈竞争正在开创一个个同以往、特别是与五六十年代相比更加动荡不安的新时代。通用汽车公司(Gene

14、raI Motors)的案例就很有启发性。以前,五六十年代管理通用汽车公司的那些人认为当时自己生活在一个安稳而缺少竞争的时代。这种想法让人难以确信。但与近些年相比,他们的确是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在1955 年,通用汽车公司拥有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但只有二二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而在今天,能与这家么司相抗衡的公司有十多家,且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外国公司。市场却很不景气,汽车工业也因生产过剩而苦不堪言。这种经营环境上的变化引起了该公司所在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这反过来迫使一直不愿面对现实(且在这力面总显得十分笨拙)的通用汽车公司不 “顶导”的定义,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参见巴斯(Bass)著作第一章。

15、1981 出版)。在本书中.我将“领导”定义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主要通过作 强制性的方式方法,鼓动一部分人(或一个集体)来实现一个或苦干个既定目标的过 程。这个定义与怕恩斯(Burns.1978 年)、詹宁斯(Jennings,1960 年)以及在这一须域 内对此项问题有较为深入研究的其他一些学者的看法大体一致。在本书第二章中,我 将对“领导”在现代综合性企业中的确切含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 .当问那些接受询问的公司负责人:“今天,你那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与五六十年代相比,是一样,还是加剧,或减弱呢?”其中有90以上的负责人马上答道:“加剧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回答的“非常激

16、烈了”。其它资料请看鲍尔(Paul,1985 年)、科特和洛奇(Lodge)等人的研究。 .福特(Ford)、克莱斯勒(Chrvsler)、丰田(Tovota)、尼桑(NiSsan)、本田(Honda)、大众/奥迪(Volkswagen/Audi)、沃尔沃(Volvo)、奔驰(Daimler- Benz)、萨巴(Saab)、雷诺(Renault)和马自达(Mazda)等汽车公司。得不进行改革。不久以前,各种改革尝试已经在大范围迅速展开:增强竞争实力。1984 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进行全面重组。这是自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1oan)在20 年代早期建立起该公司基本的总公司/子公司的企业组

17、织结构以来的首次改变(60 年来一个结构!)。同年,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了EDS 公司,即N罗斯佩罗的计算机公司,数千名通用汽车公司的雇员进入EDS 公司工作。,然后,开始尝试在整个公司内增加或改装计算机系统(可以想象,佩罗和他的企业给通用汽车公司带来了多大的震荡)。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家合营企业,将公司中设在加利福尼亚州佛里蒙特地区(Fremont,California),经营状况不佳的一家分厂转交给丰田汽车公司管理(通用汽车公司以前一直不需要合营)。1985 年,通用汽车公司以5 亿多美元的高价收购下了休斯飞机制造公司(HughesAir cr

18、aft)。过去,该公司通常也不必对外购买高新技术,寻求多种发展机会。同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一家新的分公司萨顿公司(Saturn).希望新的公司能开发出一种未来型轿车,以及一种全新的汽车生产方法(旧的生产方法在当时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经过一年又一年的苦心经营,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纵向一体化体系。现在,公司却开始关闭公司内一些汽车零件生产企业转而向外部供应商订购(通用公司发现部分零件外面购买成本比自产零件的成本要低通用汽车公司数十年来一直增加自己的雇佣劳动力队伍,但从1986 年起,由于降低生产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公司也被迫开始裁员,当年,公司在北美地区的经营机构就削减了10000

19、 多人。通用汽车公司的情况之所以引人关注,其确切的原因在于它的情况具有普遍的意义。数以巨计的公司和数十个产业已经面临或正被迫进行全面重组。以航空业为例,美国的航空业多年来经营十分稳定,航空公司大多数接受政府管制。在通常情况下,公司航线构成变化缓慢而有序,舱位价格却在全面上涨。很少出现收购或建立新的航空公司的情况。更不用说创立什么新的经营观念了。但仅1978 年,在政府取消对航空业的管制之后,这一切发生厂迅速的变化。1979 年至今,已经有数十家航空公司先后成立、兼并或倒闭。航空公司航线票价构成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定票价似乎每天换一个模样。航线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在某些航空公司中,从业人员的工资薪

20、水也做了相当大的调整。增加飞行密度,这样一些新观念也得到了推广,并且逐渐形成制度。人寿保险业经历的稳定期比航空业和汽车制造业更长。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寿保险种类和推销方法仅有很少或缓慢的变化。保险公司业务和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如果真有那么一种时光机器,它能将那个世纪初的人寿保险推销员带入1965 年,这位人寿保险推销员大概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的再培训,就又能胜任这项工作了。但如果这位人寿 .当然,还有其他的变化,如技术革命等,也同样引起了公司间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但书中介绍的变化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参阅时代周刊(Time)“改革:为了生存”,1987 年2 月16 日

21、,第4445 页。 .在放松管制前(1987 年),国内航空公司有35 家。到了1981 年,根据美国航空联合会的统计,这个数目已上升到近100 家。保险推销员被带进了1985 年,恐怕就是另外的一种情景了。今天,人寿保险业面临着金融业的冲击。现在,除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公司外,上千家其他金融公司也提供某些类型的人寿保险业务。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竞争,各个人寿保险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新的保险险种,争取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其他业务,改革公司分配方式。同时,不断精减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后者往往以解雇部分公司高级职员为前提,这也是部分人寿保险公司自上世纪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事情。银行业也没有能够例外。就在

22、一夜之间,银行业间的竞争仿佛已不再是同一领域内的一二家家族式企业间的竞争。来自西尔斯公司(Sears)。美林证券(Merrill-ynch)、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甚至在纽约以外的花旗银行(Citicorp)以及众多日本银订的竞争都冲击着传统的美国银行业。这种竞争甚至还包括通用电气公司(GeneraI E1ectric),该公司1985 年在金融服务业上的盈利,是美国银行业中除三家大银行外,最多的一家公司。这种竞争上的基本变化在健康保健业中也能见到。在50、60 和70 年代初期,健康保健业经历了一个大发展过程。这一期间,似乎每一个人都与该行业有关。由于有了医疗保健

23、、医疗救助和更加优惠的合作医疗保险计划的大力资助,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健康保健支出的费用比例,从1955 年的4.4上升至1983 年的10,7。现在,这种状况也发生了改变,资金来源的增长已经减慢,在一些地区甚至停止了。这就迫使一些公司重新全面考虑其经营方式。汽车制造业、航空业、保险业、银行业及健康保健业。其变化的基本模式都很相近。经历了20 年或更长时期竞争的沉寂所带来的相对平静之后,激烈的竞争活动又进入了高潮。在某些行业中,将来的竞争甚至会比今天的竞争还要激烈。的确如此,就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一批韩国公司正在计划打入美国市场。在欧洲,欧洲议会正在加紧打破航空业现有的垄断,放松对资本市场管制,

24、在阿恨廷,劳尔阿方辛总统(RauI Alfonsin)正力图推进数百家国有企业或国家拥有部分产权企业的私有化进程,使这些企业更富有竞争力。据报导,菲律宾的阿基诺总统(Aquino)也力图实施同样的改革方案。这一切迫使几乎世界所有地区的公司重新考虑其传统经营的战略、方针和常规经营方法。其结果,迫使成千上万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类领导人,按照市场的要求开发新的产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采用新的营销方法,推广新的制造工艺,实施新的融资策略,以及进行更多的创新。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实施这些新设想,数百万人员被动员起来,以期在激烈竞争而导致的不确定环境条件下找出正确的工作方法。然后。再敦促广大员工接受这种新的工

25、作方法。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竞争相对缺乏的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广大管理人员是不必具备这些技巧和要求的。并且,这种技巧和方法所要求的某种东西是技术经验、经营能力和传统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官僚作风)远不能满足的,在新的环境中进行经营也需要领导。对领导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 通用电气公司的内部文件。 美闰健康保健融资管理机构1985 年秋的“隧康保健融资调查”,以及以前的一些文件。 .摘自美国时代周刊,1986 年7 月28 日,第2933 页。和平时期的军队只需要有好的行政和管理人员,其最高指挥官能进行一些有效的领导,这支部队就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而在战争期间,尽管在军队领

26、导集团的上上下下,仍需要有好的行政和管理人员,但如果没有众多的各级优秀领导者,它就不能完成作战任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知道如何把和平时期的人们变成战时的领导者。同样,世界各地许多公司逐渐意识到,它们越来越需要那种能应付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间经济矛盾不断扩大的管理人才。正如美国一家大公司的一位领导人最近深有感触地说:30 年前,当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真要容易得多。那时,所有的公司都有很多的发展机会。而现在,面对的却是公司间激烈的竞争和一个已经很成熟的市场。当我1952 年首次加入这家公司时,你简直不能相信,我们每月的实际工作就是召开“分配会议”,以讨论决定由谁来销售我们的产品。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

27、候都需要更多更好、有远见和自信心的领导人才。如果缺乏这辈人才,公司就不可能继续保持兴旺。在我们的某些业务中,如果没有这类人才,甚至无法经营下去。有证据表明,几乎每一行业都存在同样的观点。就制造业而言,近来许多工厂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在预定的时间和成本内,推出某种新产品。这不仅要求有周密可行的计划和切合实际、分工明确的组织,还要有众多的监督控制手段(即行之有效的管理)。今天,同样也要求这些管理人员大幅度降低成本,引进生产节约技术。尝试建立日本经营模式的劳资关系,在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建立分厂等等。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有计划地寻找开展工作的新方法,其中有些甚至是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为了将这些方法讨诸实践,他们

28、必须说服其他一些已不再有创新意识,或不再愿意服从上级领导的人作出某种必要的个人牺牲。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好的行政和管理人员已不能解决问题。在制造业中急切需要能进行有效领导的领导者。同样变化也反映在人事工作中。在20 年前,“人事职员”的工作仅仅是进行人事安排和协助解决一些微小的人事问题,而现在却要他们能在人事问题上提供指导。他们必须协助公司负责人,改革企业文化,以使本企业更富竞争力;找到并实施一种全新的、能鼓励公司管理人员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补偿制度,与制造部门的负责入合作,想法建立起一种新氛围的劳资关系。当然,对领导的这种紧迫需求也并未停留在管理层次上。众多企业发现即使是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

29、员“有时也需要在他们的职责岗位上发挥领导作用。比如,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越来越多的年轻工程师们,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必须与工程设计领域以外的(包括制造、营销以及销售部门的)管理人员合作。反过来,这就往往要求这些项目工程师们能进行某种领导。相似的情况也迫使老练的基层管理人员协助人事管理人员,营造那种新氛围中的劳资关系;尽管这并不能改变几十年来由于单纯的行政命令或管理业已经形成的对立关系。此外,同样的竞争压力也要求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找出并实施精减机构和人员的途径。如果这些管理人员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就难以让人接受真正的牺牲。正如通用汽车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利昂德罗伊斯先生(Liovd Reuss)在总结

30、公司面临的越来越多的挑战时所言:“在公司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从最基础性的工作直至汽车部门总经理,再到董事会,我们都需要有更多的领导者。”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就发生在十年以前。二三十年前是很少见到。在相对稳定和顺利的五六十年代,人事部门、制造部门或其他任何部门极少需要众多的领导考。那时,大多的领导者还可能会打乱有效的规程,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问题。正如当时一句很著名的格言所言: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和秩序,不是鲁莽的开创精神(换言之,“羊亡方才补牢”之意)。正如战争时期政府和军队的领导艺术要比和平时期的重要得多一样,当公司间经济冲突激烈展开时,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就变得更重要了。正是不断升级的激烈竞争引发了公司

31、间的经济冲突。进行成功领导的困难不断增大就在不断增加的竞争使得多数公司内部上下需要更多领导艺术的同时,另一组稍弱的力量却逐渐增加了成功领导的难度。这些作用力是企业成长、经营多样化、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它们使得公司的经营活动变得更加复杂了。从这点讲,百事可乐公司(Pepsi Cola Company)的发展过程就不足为奇。1955 年,百事可乐公司是一家拥有1900 名员工、年产6 亿美元软饮料的公司,它的大部分产品当时是在美国本土销售。25 年以后,这家公司已发展为一家拥有超过10 万名员工,年销售额为60 亿美元的公司。公司出售的产品包括软饮料、快餐食品、速食食品,同时还经营航空业务,包括北美

32、货运航线和李威汽车运输公司(Lee Way)、体育用品(Wi1son)等。并且,公司从一百多个海外市场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客观他说,要在1955 年对这家公司实行有效领导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到了1980 年,由于领导的重要性提高了,肯定就更难了。1955 年,数字设备公司(DigiiaI EqLiipment Corporation)还不存在。但到1985 年,它已是一家拥有45000 股东和100000 名员工的跨国公司。仅这一年该公司就向儿十家不同公司的上千客户出售了价值60 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当今著名企业,NCR 公司(NationaI CashRegister Company)

33、,在1955 年还是一家生产技术要求较低的收银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公司;到1985年,NCR 公司的业务范围不仅扩大了,也大量采用了与数字设备公司、1BM公司及其他大公司相当的高新技术。多年来,美国运通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1950 年,美国运通公司在30 个国家设立了186 个办事处;到1985 年。已发展到了130 个国家的上千家办事处。在许多行业中,如投资银行业、保险业中的国外业务的发展速度还要快些。将多数公司,甚至是相对较小的公司的50 年代与80 年代的业务发展做一比较,也会得出相似的图像要处理好激烈竞争所产中的对须寻艺术的挑战.如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售后服务,保持产品

34、的高质最,加快新产品开发进度,谈何容易。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进行经营改革。改革必然出现震荡,会给人们带术压力;会有成功者 ,也会有失败者,即使是在简单情况卜,要克服由于压力和财产损失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也个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情况并非这么简单。而在复杂条件下对付这些挑战可能是十分困难的。 今日通用汽车公司,第12 期、第5 版(1986 年月19 日):1.在一个只有20 名销售人员,且都在同一地点办公的条件下,改善对顾客服务是一回事;而在一个拥有2000 或20000 名职工,且分布在100 或1000个不同工作地点的条件下,进行员样的改革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以使用一种基本技术

35、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回事;而在同样的努力心须分散到几十种或中百种不同技术中去的条件上,则完全是另一码书。将新产品开发出来并投放市场期间,如果针对的是一个大致相同的市场(如都是美闰中西部地区的客户).呈现出的是一组问题;但如果针对的是几十或上百个有着某些重大差异的市场(如巴西和瑞士),就会呈现出号前 者不同且要夏杂得多的另一组问题。在全体员工素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全面改革要容易得多;而想要与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以及那些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师 们进行适当的沟通,就要困难得多。在综合公司的最高领导层中,领导艺术面临的挑战有时候显得难以抗拒。很少有公司能轻易确立并实施合理的战略方针

36、。而在今天的多数情况下,由于技术、竞争、市场和经济、政治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作用,战略决策过程已经变得很复杂。公司内部的利益矛盾,如美国分部与欧洲分部之间,以及传统的银行部门或新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同样也会把战略安排的实施变成一项非常危险的冒险活动。然而,与1955 年不同的是,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企业负责人正面临着上述诸多挑战。领导艺术充分或欠缺的影响日益增长企业环境的两个变化是竞争的加剧和公司结构的复杂,这两个变化本身就很重要。今天,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竞争日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上作岗位需要领导艺术。而公司规模日益综合化使得这些工作岗位对领导艺术的挑战越来

37、越难以把握。然而,正是这两种变化不断累积才会形成这样大的震动。现在,如果将这两者联系起来考虑,人们就会发现领导活动充分或欠缺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见表11)。在一个竞争受到行政寡头垄断或其它什么类型的垄断限制的环境中,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领导艺术看起来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作“结构”的因素常常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公司兴衰的关键就在于确立和实施合理的改革,并促成出色的经营。这样,能实施领导艺术的管理能力就有了新的含义。表11 企业环境的改变及其对领导艺术的影响 参阅利伯森(Lieberson)和奥康纳(OConnor1972 年),卡罗尔(Caroll

38、, l984 年).甘塞恩(Gamson)和肖茨(Scotch)(1964 年),格鲁奇(Grusky,l963 年)以及萨伦克(Salancik)和佩弗(Pfeffer 1972 年)等人的研究。环境变化企业变化多数产业的竞争升级多数公司日趋综合化领 导 艺 术 已 经 变 得 十 分 重 要竞争国际化放松管制市场日趋成熟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公司规模扩大产品多样化向国外拓展业务高新技术的运用加快日益增长的改革要求,目的在于实现较高经营水平,例如:更高的生产率,更多的创新,新的市场营销和分配推销方法进行富有成效的改革的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需要领导艺术实施成功领导的难度日益增大有人认为,更确

39、切地讲是希望,世界会很快重新回到20 年前的那种更简单和更稳定的时代。他们把某些国家日益出现的保护主义情绪,改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缩小公司规模的种种努力等作为其论断的依据,而完全忽视了使世界经济向另一方向发展的另外一些力量的作用。譬如,在不久的将来,技术进步的速度不仅不会臧慢,甚至还有可能加速,从而会给一些公司带来更大的震荡,跨国公司将来也不会消失或重新退回到其母国。相反,许多跨国公司很有可能迫于本国市场增长减慢的压力,加快向海外发展(如日本的跨国公司),此外,中国的经济机制一旦进入良性循环,中国的大型企业就会在世界各地开始“日本式的扩张”.其扩张的规模要远比日本公司在70 年代向海外发展大

40、得多。至本世纪末的这段时司内,找们还会看到无数与五六什年代的企业何着本质差别的企业出现,这一时期将是综合经营型大公司间激烈竞争的时代,也将是官僚经理门更加不适应和更如危险的时代。即使是最好的管理专家,如果没有真上的领导艺术.其管理世将是不成功的。总之,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企业的兴旺发达,领导艺术问题对公司整个的经营管理影响将越来越重要。我们这样一个世界,至少在现在,大多数公司企业还没有能做好充分准备。第二章 领导者的作用现代企业中成功须导的含义目前领导的作用似乎越来越重要。那么“领导”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呢?那些通过自身实践让人们看到领导作用的人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呢?“领导”与”管理”有何不同之

41、处?如果领导作用与“企业家的作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对于这些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如果不能给出一些原则性答案,就无法进一步讨论本书第一章所指出那些变化的存在意义,给出这类答案即为本肇的宗旨。领导的定义“领导”一饲在日常交流中,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式:(1)指主要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方法。鼓动一个群体的人们或多个群体的人们朝着某个方向、目标努力的过程。(2)指行使上述鼓动过程的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交往中。 第二个定义最常使用。然而本书中,我们一般按第一层含义为这个词定义,把它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当作人的一个群体。日常生活中“好的”或“成功的”领导这些同汇的用法包含了多层意思,但最基本的只

42、有一点即“好的”领导鼓动人们朝着真正给他们带来长期最大利益的方向努力,而不会引导人们走向绝境。“好的”领导不会浪费他们的稀缺资源,也不会造就人性的阴暗面。就这层意义来说,人们认为阿道夫希特勒就曾表现出很强的煽动性,然而这种煽动性显然不是成功的领导作用。采取这样的定义,一般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搞清楚有没有领导行为要比搞清楚是否为成功的领导来得容易(如果对此心存疑窦,不妨问间美国民众,到底是杜鲁门,还是艾森豪威尔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领导得更好)。这一点很难说得清。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对现代企业的领导作用做出讨论前,必须注意这样一些实例,这些实例在领导的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上有合理的共同尺度,由于本书

43、撰槁于1987 年,我们首先看看这样一个实例。艾科卡:对领导作用的一项研究在民意调查中,“近年来成功领导企业的最佳典范是谁?”这一问题迄今为止,最多的回答是:李艾科卡(Lee lacocca)。实际上没有人能确信艾科卡真的就是最好的典范。但很清楚的一辍是,他给克莱斯勒公司带来了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许多其它企业渴望得到的。70 年代中期,在艾科卡接管克莱斯勒公司以前.该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约为负百分之八。换句话说,它在停业。1984 年问和1955 年间,艾科卡接管公司后,重建高层管理班于,进行产品的改进,归还了巨额政府贷款,两年平均资产收益率(ROA)接近正20,不管以后克莱斯勒公司以后会

44、怎样,就现在来看,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巨大的、十分引人注目的转变。当然,也有人指责说艾科卡纯粹是走运,并且原本该给别人的贷款经常却给他。这些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事实。但看到这一切的多数人认为,他的有效领导,以及管理班于内其他人的有效领导也是导致这次转变的重要因素。在表面所能看到的,如抽雪前、说话粗鲁这些风格的背后,人们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要从任何精确的角度考察“成功的领导活动”是非常困难的。见下面的注释7。他们的行为方式在主要方面与托马森j沃森爵士(ThomasJ. Watson, Sr。)以及许多有趣的历史人物类似。这种行为方式叮概括为以卜几点:1.艾科卡为自己和企业提出厂一份规划.这

45、份规划涉及一项大胆的新设想,是克莱斯勒公司能够、也应该实现的。正是有了一个有关企业竞争和盈利的设想,使企业生产制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实力得以增强,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工业中生序下去。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使得所有在公司生意上投资的合作者得到了重视,这些合作者包括顾客、职工、股东等等。这一目标尽力去满足所有这些合作者对长期合法利益的要求。这个规划在战略安排上是可靠的。因为它包含了一个使公司朝着既定设想前进的高明战略,这个战略安排很有才气,它建立在对财务、生产、营销,以及人事诸方面可能变化的深入了解上。制定出这一战略并不是偶然的事。艾科卡在此听取得的成功归因因于他能

46、运用他在汽车行业的长期工作经验,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以及来自各个人面的资料。2.完成这个规划的设想要有庞大的人员体系,组成人员体系的这些人包括:工长、整个新管理班子、经销商、供应商、一些主要政府官员,以及其他许多人。艾科卡鼓励、坚持、并且促成这个庞大人员体系的互助合作。他做这些工作,一方面按照规划以饱满的热情来进行。为此他说过:“记注,各位,我们有责任保留6 万份工作。”另一方面靠他在汽车业长期成功的职业生涯培养出来的个人信誉和人际关系。此外,还要靠他以过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其它因素一如向人们发表演讲来描述具体设想这样的方式,去传播那些新的思想观念。过去,人们通常把利益之争看作是人与人之间固有的矛盾。而在促成人们互助合作的过程中,艾科卡开创了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观念。这时,他采取措施促使,上述人员体系中的关键人员努力工作,去实现设想,丝毫不讲价钱。要做到这点.就要交流、增加报酬、表彰、推动、拉拢,吸引、指导和鼓舞。由于他个人的“推销”艺术,旺盛的精力.使上述各种措施得以实现。此外,实现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