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256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论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UDC密级硕士学位论文“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冯田培 养 类 别全日制学号2472013038学位类型学术学位一级学科(专业类)心理学二级学科(专业) 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测量与评估指导教师肖玮 副教授培养单位医学心理系二O一六年六月硕 士 学 位 论 文目 录目 录1缩略语表4中文摘要5ABSTRACT7前 言9文献回顾111理性思维能力122 决策能力132.1 决策能力概念132.2 决策的测量152.3 风险与决策研究19正 文21第一部 量表的修订形成211 研究目的213 翻译及修订213.1 量表的本土化修订213.2 正式形成决策能力量表内容及计分234 预实验

2、265 第一轮施测265.1 目的265.2 方法265.3 数据处理275.4 描述性数据分析275.5 项目分析286 讨论306.1 A-DMC修订306.2 A-DMC中文版与原版描述性数据分析异同306.3 A-DMC项目分析31第二部分 A-DMC量表的信度、效度311 目的312 方法312.1 工具312.2 被试342.3 施测过程342.4 数据的收集、筛查和录入343 信度344 效度354.1 内容效度354.2 结构效度364.3 校标效度383 讨论415.1 决策能力量表信度良好425.2 决策能力量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良好425.3 决策能力量表效标效度良好43

3、第三部分 模拟现实情境任务中A-DMC效度的验证441 研究目的442 方法452.1 工具452.2 统计方法482.3 研究对象483 结果分析483.1 决策能力不同个体分组483.2 高低不同决策能力个体概率已知的剑桥博弈任务中的表现483.3 高低不同决策能力个体模糊决策爱荷华博弈任务中的表现494 讨论504.1 高决策能力个体决策质量好504.2 高决策能力个体风险调节能力强514.3 高决策能力者在模糊决策中学习能力优514.4 高决策能力者在模糊决策中发现掌握应用规则能力更强52小 结52附 录60研究成果72致 谢733缩略语表缩略词英文全称中文全称A-DMCAdult D

4、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成人决策能力问卷 CRTCognitive Reflection认知反思测验CGTCambridge Gambling Task剑桥赌博任务RFResistance to Framing抵御框架效应SNRecognizing Social Norms社会规则认知UOCUnder/overconfidence信心不足/过分自信RPConsistency in Risk Perception风险感知一致性DRApplying Decision Rules决策规则的使用SCResistance to Sunk Costs抵御沉没成本SPMRavens

5、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标准瑞文智力测验IGTIowa Gambling Task爱荷华赌博任务GDMSGeneral Decision Making Style决策风格量表BNTBerlin Numeracy Test柏林数学能力测试MSMaximization Scale最优化量表NFCNeed for Cognition认知需求量表“理商”的测量:决策能力量表初步修订中文摘要随着人员选拔不断精细化、岗位分工不断标准化,传统的心理选拔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专业人员的选拔,开发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心理测量工具对我国的人员选拔就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人员能力选拔主要关

6、注对个体智力的评估,认为智商高者即为“聪明”,随着“理性思维”研究的兴起,人们发现“聪明人”常常做“傻事”可能是由于认知科学对“聪明”的界定出现了问题,人们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智力,还有独立于智力影响人们心智的特殊成分,Stanovich将这一成分称作“理性思维”,人们尽管具有足够的智力,却仍然“做傻事”的现象称为“理性障碍”(Dystationalia)。进入21世纪,信息的呈现方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面临海量冗余信息反而容易使人们陷入真伪难辨的信息洪流中无法抉择,所以研究个体决策与判断等理性思维能力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针对决策能力的测量评估不仅是人员选拔的重要依据、个体现实决策质量的重

7、要预测变量,更为“理商”(代表理性思维能力水平)的有效测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自“决策”研究兴起,针对其的研究就一直层出不穷,但是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理论基础的探讨研究,鲜有应用性研究,更是缺乏相关测量评估的工具,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归纳总结国际上决策能力研究的基础上,修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决策能力评估方法,为筛选具有高超决策能力和优良决策风格的个体从事特殊工作岗位提供一个新的评估方式。参考国内外决策能力研究的最新进展,考虑我国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引进了Fishhoff、Bruine和Parker根据其“决策核心技能集”理论构想结合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开发的成人决策能力量表(Adult

8、 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 Scale,A-DMC),将其进行中国化,用以测量和评估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水平。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 采用翻译回译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决策能力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最终形成的决策能力量表包括共134个条目,采用11个分测验,测量决策能力的六个维度,包括:抵御框架效应(Resistance to Framing,RF)、风险感知一致性(Consistency in Risk Perception,RP)、社会规范认知(Recognizing Social Norms,SN)、信心不足/过分自信(Under/overconfidence,

9、UOC)、决策规则的使用(Applying Decision Rules,DR)、抵御沉没成本(Resistance to Sunk Costs,SC)。采用相关法、鉴别指数等方法对量表题目进行项目分析。2. 信度分析。A-DMC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640.85,平均0.711;量表2个月重测相关系数为0.470.78(p0.001)。3. 效度分析。本文采用三种方式对A-DMC进行效度分析,其中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经检验A-DMC修订版的效度良好。内容效度:经过多位心理学行业专家多轮修订和审查,结合相关法,验证结果均表明A-DMC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

10、构效度:进行探索性验证分析,探索量表单维模型和双维模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Fischhoff提出的决策能力6因素结构,经验证该6因素结构的模型拟合较好,A-DMC量表的结构效度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亦符合Fischhoff的理论建构。效标效度:决策能力量表中得分高的被试瑞文智力测验、数学推理成绩更高,通常采用更理智的决策风格,其在赌徒谬误、大数定理、比率偏差、协相关决策偏差任务成绩显著高于低分被试,且决策能力问卷中得分高的被试在认知反思测验及认知需求量表中的得分更高,表明A-DMC有效测量了被试的反省心智。采用专家评定法区分高中低不同决策能力者,数据分析表明高决策能力者在决策能力量表中的得分显著

11、优于低决策能力者,说明A-DMC能有效区分决策能力不同的个体。4. 模拟现实情景任务中A-DMC效度验证研究为进一步验证量表效度,我们采用风险决策任务,研究被试模拟现实情境任务中的不同表现:选取高认知能力被试,排除由算法心智不同导致的决策质量差异,发现在风险已知的剑桥博弈任务中,高决策能力组决策质量更好,冲动性更低,风险调节能力更高;在风险未知的爱荷华博弈任务中,高决策能力组在模糊决策中学习能力更强,掌握应用规则更快。关键词:理商,决策能力,决策风格,决策偏差,风险决策RQ:The Revision ofAdult 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 ScaleAbstrac

12、tWith the continuous refining of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ost division,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selection tool cannot meet the selection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 thus developing targeted and characteristic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too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Chinas pers

13、onnel selection. Traditional personnel ability selection 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wisdom, believing that people with high IQ (intelligent quotient) are smart. With the rise of research on rational thin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silly things done by smart people is probab

14、ly due to something wrong of cognition science on cleverness. Peoples ability not only depends on intelligence, but also includes special elements influencing peoples mind independent from intelligence. Stanovich calls such element as Dystationalia.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continuous inc

15、rease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ode and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scope, mass redundant information is likely to let people plunge into information torren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rue and false and unable to make decision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rational thinking abilities (individual decisi

16、on-making and judg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measurement evaluation on decision-making abilit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basis of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the important predictive variable of individuals real decision-making quality, but also can provide new methods and thoughts for the ef

17、fective measurement evaluation of rational quotient (representing r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level). The research on decision-making emerged endlessly since its rise, but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cholar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re were rare application rese

18、arches and even lacked relevan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ools. Basing on summariz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decision-making ability, this paper amended decision-making 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by providing a new evaluation mode for individuals wi

19、th superb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excellent decision-making style to engage in special work pos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After translation and collective discussion, the final A-DMC includes 134 item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six dimensions,include: Resistance to

20、Framing,Consistency in Risk Perception,Recognizing Social Norms,Under/overconfidence,Applying Decision Rules,Resistance to Sunk Costs.2. Reliability Analysis: The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of each dimension are 0.640.85,the average is 0.711;After two months,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21、 of 6 dimensions range from 0.470.78(p0.001).3. Validity analysis:We use content validity,structural validity and congruent validity to analyse the validity of A-DMC in Chinese.Content validity:We use correlation method to examine the content validity.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content validity is qui

22、te good.Structural validity:The factors ratio of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was 33% and the final version of A-DMC consisted of 134 item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6 factor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t had good construct validity.Congruent validity:We u

23、se cognitive ability、decision-making styles and decision-making biase to test the congruent validity of this scale. All indicators are indicated that A-DMC is good at congruent validity.4. A-DMC in simulated realistic scenario task: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 decision-making ability group is better i

24、n decision-making quality, less impulsive, and higher risk adjustment ability in the Cambridge Game Task. Another found is that high decision-making ability group has stronger learning ability in Iowa Game Task, and they applicate rules more quickly.Key words: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Decision-Maki

25、ng Style;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 Heuristics and Biases前 言漫长的几十年我们高估了心智的算法部分,神圣化了智商,却忽视了反省心智的重要性,这是与社会发展不无关系的,1905年起科学家开始将智力作为评估算法层面加工效率的衡量标准,时至今日学界已形成多种测量智力的权威工具,人类的智力测试得分在过去几十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是这一增长却并没有带来更繁荣的文化,重大发明的数量反而有所减少,伟大科学家也没有加速出现。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进行了许多智商与心理能力的相关研究,发现它们的紧密性被过分夸大,高智商并不总是伴随优秀的心理能力,不

26、总能产生成功的决策。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依旧针对智力及其评估方法进行不断改良,直到行为经济学对决策偏差的研究扩展了“傻瓜”的概念范围,采用“有限理性”解释高智商者的“愚蠢”行为,才使认知科学家开始认识到作为反省心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1998年Stanovich正式提出理性的概念,认为理性是独立于智力且影响人类高级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但理性与智力的关系却依旧悬而未决。直到2013年Stanovich正式提出“三重心智结构”,认为在“双系统理论”中的系统2包含两个成分,一个是决定智力发展水平的算法心智,一个是决定理性加工能力的反省心智,人们是否做出正确决策、取得最后成功不仅取决于算法心智更加重

27、要的是反省心智发展水平。既然学界将算法心智效率称为“智商”,Stanovich为反省心智效率命名为“理商”。理商提出以来,研究者也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测量,但是由于及加工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还未形成如智商般统一的概念。鉴于Stanovich针对理性的研究多采用决策偏差任务,且其研究的理论也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限理性”联系密切。而决策自身既是理性思维加工过程,又是理性思维的最终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理性能力包含决策能力,在无法对理性进行精准的测量时,我们可以先从决策能力开始对其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索。自决策理论引入我国,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的研究者都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从不同角度对其进

28、行了多视角研究,为我国决策科学的发展创立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对决策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不局限于理论研究,开始重视其应用价值,开展了多个应用性课题,包括:个体决策、组织决策、风险投资决策等方面。传统的人员心理选拔主要考察了反应时、注意特征、记忆、逻辑思维、空间认知、心理运动等心理能力,而对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决策与判断能力鲜少提及。这是由于决策这项高级认知活动本身结构复杂、成分模糊、定义不明,所以对于决策能力的测量评估一直少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决策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决策能力的结构和成分逐渐清晰,国外研究者开发了不少测量决策个体差异的量表或实验范式,但是多数还未在中国背景下采用中国被

29、试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归纳总结国际上决策能力研究的基础上,修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决策能力评估方法,用以筛选具有高超决策能力和优良决策风格的个体从事军事指挥员和其他工作岗位,改变目前国际上人员选拔只评价感知觉、记忆、注意等基本认知功能的局面,将人员选拔研究推进到高级认知功能的水平上去,同时也为下一步决策能力的提高训练打下基础。由Fischhoff领导的课题组,基于决策领域专家West,Tversky,Kahneman等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开发而成的决策能力量表 (Adult 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A-DMC)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决策能力进行了定义及理论

30、建构,提出了决策能力的四项基本核心决策技能集,并探索出了对其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1-3。经过检验,A-DMC对测量个体决策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已经有多国进行试用和检验,更加证明其在不同国家及社会文化中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我国还没有适合的评估个体决策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本研究拟对A-DMC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及应用,并探讨高低不同决策能力的个体在风险概率已知的风险决策中以及在风险概率未知的模糊决策中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推进决策领域在我国研究的广度。文献回顾对决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Simon于1978年因提出著名的“有限理性”假说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

31、学奖;时隔24年,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于2002年又因其长期在决策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仅是对Kahneman 数十年来研究的肯定, 更代表了长久以来科学领域对决策科学的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决策的研究经过以理性经纪人假设为基础的规范性理论发展至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基础的描述性理论,现在又发展出试图纠正人们实际决策中出现的违背逻辑与理性偏差的指导性决策理论4。长久以来对决策科学的研究都是以探讨人类做出决策与判断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而决策者的个体差异,不是被忽略就是被看做误差项很少提及。Fischhoff指出将决策的加工过程孤立地加以研究,这样追求“深度”的

32、研究会导致忽视个体的决策技能与其他认知能力或其他个体变量的关系2。直至近二十年来,以Stanovich、Levin和Dan Ariely等研究者设计了一系列对决策者理性差异研究5,才使决策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理性差异,并使用个体差异法检验和补充决策领域现有理论及结果。尽管Daniel Kahneman 等人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认知思维中固有的“认知节省”倾向,这一倾向使得大多数人决策时都难以避免落入直觉“陷阱”6, 但随着决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许多决策偏差任务上的表现与性别、年龄、人格、教育程度、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等个体差异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7。我国的学者梁竹苑将前人对于

33、决策个体差异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影响决策个体差异的变量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认知风格、人格、年龄等变量8。随后周正、张家喜等人又从算数能力、数量表征、概率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认知启发式等方面论述了数学能力也是导致决策的个体差异之一9。随着对决策个体差异的深入研究及探索,研究者逐渐从研究与决策相关的个体差异到直接对个体决策差异本身进行研究,相继发展出了对个体决策风险行为研究的风险决策理论、对个体决策方式进行研究的决策风格理论以及对个体决策能力研究的决策能力理论,虽然研究者提出的理论不尽相同且各种流派理论还不能很好地相互印证,但是这一研究进展和趋势对于决策的个体差异研究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理性思维

34、能力智商(IQ)曾被用以代表人们聪颖或愚笨程度,并以此判断个体未来走向,而智商测验则是用来评估人们智力高低的具体手段,长久以来智商及智商测验不断被神圣化,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许多智商高的个体也常常做出错误的决策,许多传统意义上的“聪明人”也总是做“傻事”。决策领域研究专家Stanovich敏锐的注意得到了这一点,认为这是源于认知科学对“聪明”的界定出了问题。Stanovich于1989年就参照学习障碍的概念,定义了新的词汇: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指是那些拥有足够智商但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人。经过10年的深入研究,在英国决策心理学家Evan的启发下,St

35、anovich于2000年提出了著名的“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他将人类思维系统根据加工机制的不同分为两个部分:系统1是快的心智处理进程,只需调用少量认知资源且无需工作记忆的介入就能快速完成任务,但是其依赖直觉、容易被骗,常常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选择;系统2是慢的心智处理进程,需要调用大量认知资源且需要工作记忆的介入,擅长逻辑分析,虽然不出错但是很懒惰10。Stanovich认为高智商者之所以犯错是因为负责慢思考的系统2具有惰性,这种惰性思考是一个理性错误是导致理性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其对理性思维能力(Rational Thought)研究的不断深入,Stanovich提出了

36、人类心智的“三重心智模型”对智力和理性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全新的阐述:自主心智就是“双系统理论”中的系统1,是我们通过进化内隐习得的自动化反应;算法心智是系统2中的侧重传统智力研究中的部分,是与个体工作机制、执行功能紧密相关的部分;随着对启发式偏差等现象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高智商不总是成就优秀的心理能力,影响人们做出准确合理的决策判断的是系统2中的更高成分也就是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思维定势的差异,如果说算法心智测量的是个体智力,那么反省心智则测量的是比智力结构更具包容性的理性思维能力11。三重心智模型的提出,为科学家长久以来对智力、智商效用的争论开辟了新的思路,将理性

37、与智力概念严格的区分开来,挑战了长久以来学界信奉的“智商”,Stanovich根据智商的定义,提出了代表人们理性思维能力水平的概念“理商”。自概念提出以来,研究者试图采用不同类型的测验方式对其进行测量,希望弥补智力测试在反省心智上的缺失,比较常用的是“认知风格”和“思维倾向”,West等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智力水平后思维倾向可有效预测理性思维后果12,Seligman的研究发现,在排除智力因素带来的差异后反省心智中的自律成分可有效预测学生成绩,追踪研究表明学生在校期间成绩变化的最佳预测指标是自律而非智力水平。近五十年间,行为决策研究发现人们存在各种不同的决策偏差(Decision-making D

38、eficit),也称为启发式偏差(Heuristic Bias),如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合取谬误、框架效应、禀赋效应等。后续的研究证实,启发式偏差之间存在彼此相关,即容易出现框架效应的人,也容易出现成本沉没效应,Stanovich进一步证明,这种偏差与个人理性思维能力(Rational Thought)的差异显著相关13。2 决策能力2.1 决策能力概念决策能力(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源于人类的决策观念从“绝对理性”到“有限理性”的演化及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启蒙思想家以理性复归人性,以天赋人权,自由意志反对神权,将一切事物与观念置于理想

39、思维下予以审视。人被视为“绝对理性”,决策也被视为绝对理性的判断。进入二十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对理性”的决策不可能实现。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将决策作为人类特有的高级的智力过程纳入认知的框架重新认识。虽然各领域专家对决策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对决策的过程有不同的认知,但是他们都认为决策不只是完全理性的逻辑推理活动,决策者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情绪情感、直觉顿悟、认知风格、价值取向、创造性思维等非逻辑成分对决策本身具有重大影响。众所周知认知包括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那么同样,决策也包括决策风格与决策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信息不完备性、价值偏好的多样性、事务关系

40、的易变性以及决策能力的有限性等复杂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这一理念推动研究者开始从决策能力的视角考虑人们在规范决策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决策能力的定义及结构问题悬而未决,导致许多学者过分关注认知功能(如数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概率能力等)的获得,同时把这些能力作为决策能力的核心成分。理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兴起使研究者终于达成共识:对决策问题的研究暂时无法获得一个清晰一致的结论。现有的研究针对决策能力的结构,不同学者专家根据其研究重点阐述不同见解:Hodne认为决策能力至少应该包括理解与认知决策目的、行动程序、潜在风险、替代方案、可能结果;Mann则认为决策能力是一

41、个涉及社会和激励因素以及应对问题的模式,决策者要尽量避免认知错误和认知扭曲,要注意不准确的信息、信息的误用以及拒绝信息14;Byrnes则认为决策能力的关键在于评估选项可能带来的结果,以及什么选项能使结果接近既定目标,什么选项能使结果远离既定目标。他将决策分为四步:设定目标;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将不同方法进行优劣排序;选择并实施最优选项。决策能力对应决策的四个步骤有着不同的体现,如设定的目标要适合,采用必要的求助策略,分析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等15。Byrnes同时认为,优秀的决策者能够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并能够通过反馈,及时调整决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决策活动是具有多维度特性的,其受情感因

42、素、社会文化、认知能力、个人价值观、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决策能力不能采用传统的认知能力(智力、逻辑推理能力、选择识别或后果预测的能力)来简单预测,而决策者也会因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社会文化及规则的影响。决策领域专家Fischhoff总结以往决策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决策者在做决策时需要提取相关的有用信息、应用普遍的规则以及将信息片段整合为决策规则的能力,这一系列的能力即被称为决策能力的核心技能集(Core Decision-making Skills)1, 2。Fischhoff等研究者发现在这些决策技能集上有缺陷的个体,在生活中更易表现出偏好反转、忽略基线比率、事后偏见,陷入沉没成本误

43、区以及对自身水平缺乏有效判断1。这些决策偏差导致决策者产生不同的决策后果,造成其拥有不同的生活状态。在正式测量决策能力的工具未出现前,研究者常采用决策偏差任务来衡量个体决策能力,这些可以看做是决策能力量表的雏形。Stanovich和West采用启发式偏差任务作为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决策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测量16,研究表明决策能力不仅与认知能力高度相关,并且与开放性思维(Open-minded thinking)、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等认知风格也高度相关17。Wolfe 和 Grosch报告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与社会认知以

44、及认知能力相关18;Finucane 等研究指出个体年纪越大,发现决策相关信息并作出一致判断的能力就会越强19;Crawford 和 Stankovich发现个体在智力测试中的过分自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虽然这些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并不相同,但其对决策能力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其与决策相关偏差任务的完成成绩相关,所以皆选择了决策相关偏差任务作为测量决策能力的方法。但是,要形成一套准确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测量工具,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并能够提供一套可供参考评价的标准。2.2 决策的测量2.2.1 决策能力量表在A-DMC形成以前,对决策这一高级思维活动的测量还尚未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统一工

45、具, 现有研究虽都使用了决策研究中的直觉与偏差问题, 但不论是题目的选择、内容描述方式、项目的数量以及答案的计分标准都显得不够标准化, 因此已有的题目还不能作为正式的决策能力测量工具使用。事实上,在关于决策能力如何测量的问题上,研究者们也进行了不同种类的研究,有的研究者尝试采用游戏范式测量个体决策行为,如爱荷华博弈任务、延迟折扣任务、气球爆破任务、剑桥博弈任务等;有的研究者采用情境测验范式研究决策能力,如Lewis情境测验等;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是考察直觉和决策偏差相关问题的个体差异,这些启发式偏差任务大多来自于过去人们研究直觉和决策偏差现象时所设计的经典的决策与判断问题21。但是单个的启发式

46、偏差任务在反应决策者的个体差异上还显得很不稳定,导致很多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有研究者采用决策者在一系列启发式决策任务中的表现,并试图将被试在这些任务上的成绩做简单的叠加来体现个体决策能力的高低13。但上述研究范式均存在一个关键不足:决策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的高级认知能力,不能仅仅通过一个维度就能完全体现。Fischhoff等在整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四项核心决策技能集代表决策能力,包括:信念评估(Assessing Beliefs),即决策者是否能有效感知事件发生的概率;价值评估(Assessing Values),即决策者评估后果选项时,是否对决策相关信息敏感而对决策不相

47、关信息不敏感;整合能力(Integration),即决策者是否能够准确快速掌握决策规则,理性决策者应该迅速发现决策规则且能够按照规定的决策规则进行推理、判断,而非任凭个人喜好;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决策者清楚知道自己知识量能否应对当前任务,既不盲目自信,缺乏自省力,也不因为信心不足而犹豫不决,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知与判断3。这四项核心决策技能集可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决策这一高级认知能力进行分析。随后Park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为决策相关任务,并根据Fischhoff所提出的决策核心技能集理论对相关偏差任务进行分类,初步形成了完整及标准的决策能力评估工具,这一评估工具测评的即为Fischhoff所提出的核心决策技能集(Core decision-making skills)2。图1 决策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研究者认为决策技能可以由决策偏差反映,分别用六种决策任务测量他提出的四种核心决策技能:1、信念评估(Belief Assessment)利用两个任务进行测量,即风险感知一致性与社会规范识别。2、价值评估(Value Assessment)利用两个任务进行测量,即抵御框架效应能力与抵御成本沉没效应能力。3、整合能力(In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