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621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6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一、在国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酿酒市场逐步扩大。2005年2007年酿酒行业在全国的地位逐渐提高。从下图看出,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2005年时约占0.82左右,2006年时上升到1.02,2007年达到1.04。从未来看,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和国际市场对酒类产品的需求和消费的继续增加,这将使得酿酒业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的增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酿酒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二、酿酒行业供需发展和预测(一)行业供给稳定,啤酒供给占有优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业总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尤其

2、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增幅提高到10%以上,增速明显加快。截止到2007年11月,酒类总产量4093.07万吨,同比增长13.93%,低于2006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但是,近似于14%的产量增速,仍是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酿酒行业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态。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2000-2007年11月我国酿酒业总产量及增长情况酿酒子行业产品有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截止到2007年11月的数据表明:啤酒占绝对优势,2007年111月啤酒产量3697.49万吨,同比增长12.96%,占行业的86.13%。其次是白酒,产量432.75万吨,增长23.02%,占行业的10.08%。葡萄酒产

3、量56.94万吨,增长35.37%,占行业的1.33%,比重较小。进入2007年,白酒和葡萄酒的供给量扩张,而啤酒的供给量有了少许的收缩。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产量结构表1 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个子行业供给产量结构变化 单位:%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1月白酒9.23 9.80 9.75 10.08 啤酒86.14 85.86 86.31 86.13 黄酒1.57 1.57 葡萄酒1.09 1.22 1.22 1.33 其他酒3.55 3.13 1.15 0.9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行业需求扩大,白酒、啤酒销售收入比

4、重上升明显近四年来,我国酿酒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1.75。2006 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047亿元,2007 年 111月达到了2260 亿元,预计年底时将接近 2500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居民食品支出快速增长。2007年111月,白酒的销售收入仍排在第一位,占行业的48.21%,这主要是因为白酒的单价普遍高于啤酒。其次是啤酒,销售收入占行业的40.30%。白酒和啤酒的总和就占了市场份额的近80%。葡萄酒所占的酒类销售收入比重

5、高于黄酒。葡萄酒销售收入占行业的6.15%,黄酒份额较低,仅占2.88%。其他酒销售收入占2.4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 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从子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来看,各子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都有所上升。与2006年相比,白酒、啤酒子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7.17个百分点、1.91个百分点;黄酒和葡萄酒所占比重分上升了0.64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表2 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单位:%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1月白酒44.41 44.36 41.04 48.21 啤酒45.20 4

6、4.43 38.39 40.30 黄酒2.73 2.59 2.24 2.88 葡萄酒5.39 6.28 5.76 6.15 其他酒2.27 2.35 12.57 2.4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行业价格上升2007年,粮食及动力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整体来看,对我国烟酒制造业行业价格存在影响。2007年111月份,我国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增加,且增长率保持波动上升的态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6 2007年111月我国烟酒消费价格增长率进一步具体考察酿酒行业子行业价格变化。粮食价格上涨,给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白酒行业提供涨价的口实。2007年份,具有定价权的国内白酒行业龙头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

7、粮液等纷纷提价,这导致白酒出厂价格指数微微爬升。8 月份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62 个百分点,9月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75 个百分点。粮价上涨,给啤酒行业价格带来影响。从2007年4 月份开始,啤酒出厂价格开始缓慢爬升。2007年7、8、9 三个月,啤酒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增长1.39、1.36、1.52 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7 2007年1-9月我国酿酒行业价格指数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比重降低酿酒行业三费增速远低于销售收入增速,2007年111月,销售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从趋势来看,三费增速呈现出平缓趋势。销售收入增速约为2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8 2004年

8、2007年三费增速变化由于三费增速保持平缓态势,销售收入增速加快,导致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下降。其中,管理费用所占销售收入比重下降最明显,约下降了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9 2004年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种变化(二)行业整体经济运行良好表3 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效益变化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34.38 34.26 35.80 37.03 销售利润率9.74 8.19 7.81 7.38 资产报酬率9.21 7.33 6.23 5.45 偿债能力负债率51.14 50.88 52.22 53.88 亏损面17.47 19.39 2

9、1.73 24.51 利息保障倍数11.56 9.57 8.31 6.03 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16.17 3.81 6.37 0.40 利润总额增长率43.97 29.89 27.60 33.68 资产增长率14.18 10.75 7.19 6.14 销售收入增长率25.33 24.06 20.6316.6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16.10 15.50 12.20 10.61 产成品周转率10.39 9.14 7.87 7.18 流动资产周转率1.80 1.70 1.49 1.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酿酒行业销售毛利率四年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但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不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行

10、业发展日益成熟,规模扩大,运行效率提高。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虽然行业负债率上升略微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但是行业亏损面降低了2个百分点。目前行业负债率为51.14,亏损面为17.47,利息保障倍数达11.56倍,偿债能量较强。行业的营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都不同幅度提高,2007年11月底分别达到16.1、10.89和1.80。从发展能力看,利润总额在2007年发生了飞跃性增长,增速达到了43.97,而2006年时仅为29.89,收入和资产增速都有所提高。行业在2007年发生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2006年1月1日,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两个管理规范开

11、始实施,首次明确规定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实现了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该项新政策对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发展速度减缓,2007年后政策的短期影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行业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积极应对政策变化,使得行业重新恢复了快速发展。总体看,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强。(三)利润增速超过销售收入增速,利润空间加大,行业景气继续向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的提高带动我国酿酒行业快速增长。2007 年前11月,我国酿酒业总产量累计达到4093.07万吨,同比增长13.93%。截止到2007年11月,我国酿酒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较06年都呈

12、现了良好的增长趋势。表4 2006、2007年11月酿酒业各项行业经济指标单位:千元,%指标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出口交货值2006年 20477208924.061677946429.89 21297369122.7435147012007年11月22606633625.332202902943.97 23449577424.96359050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速来看,我国酿酒行业产品利润总额增速快于产品销售收入,整个酿酒行业利润空间加大,继续处于景气区域。我国居民收入的继续增长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使

13、得居民消费支出也将进一步保持增长,进而带动酿酒行业继续处于景气区域。四、子行业对比分析与预测(一)规模指标比重变化从图中看出,2004年2007年我国酿酒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不大。白酒和啤酒是酿酒行业的两大主要行业,资产总额比重各在45左右,累计比重接近90,其次所占比重较多的行业是葡萄酒行业,资产比重在6左右,黄酒行业所占资产比重最低,不到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0 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从销售收入看,黄酒和葡萄酒的销售收入比重明显低于白酒和啤酒。白酒和啤酒的销售收入之和是整个酿酒行业的近90%。葡萄酒和黄酒的销售收入比重都较低,所占比重分别在6%和3%左右。可见,消费

14、者对葡萄酒和黄酒的需求相对的要小很多。从趋势来看,2007与2006年相比,白酒、啤酒子行业所占销售收入比重为上升趋势。白酒销售比重上升最为明显,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白酒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高端白酒。而啤酒销售收入比重上升也有啤酒价格上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啤酒的需求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 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从利润看,白酒子行业的利润是最高的,比重在60%左右,且2005年2007年仍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次为啤酒,比重在27%左右,近四年来啤酒子行业利润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再次为葡萄酒,比重不到10,最低的是黄酒比重不到3%。白酒的利润比

15、重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超过了1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 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利润比重变化(二)子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酿酒大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处在一个较高水平,在9左右。啤酒行业的利润率远低于大行业;黄酒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略低于酿酒行业平均水平。白酒和葡萄酒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都明显高于大行业的平均值。2006年和2007年,白酒和葡萄酒的销售利润率都在11%以上。可见,酿酒行业中,白酒和葡萄酒子行业的盈利能力最强。从趋势看,近两年来,白酒、啤酒和葡萄酒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销售利润率有所提高,而黄酒的变化不大。2007年,受白酒大面积提价的影响,白酒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超过了葡萄酒,达到了

16、近四年以来的最高值12.55%。随着酿酒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规模扩大、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的效益将继续呈现出上升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3 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利润率五、酿酒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从总体上来看,白酒行业和葡萄酒行业的风险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白酒和葡萄酒的利润空间大,高端市场的吸纳力仍然比较强,而且传统的优势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白酒行业的地方保护势力有所抬头,一方面对全国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有利于本省白酒企业的发展。另外,如果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为啤酒需求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加之2008北京奥运的需求拉动

17、效应,中国啤酒行业总体发展前景也较为乐观。目前中国啤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将是经济下滑和国外品牌竞争的风险。六、行业授信策略建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业总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增幅提高到10%以上,增速明显加快。截止到2007年11月,酒类总产量4093.07万吨,同比增长13.93%,虽然较2006年的产量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目前,行业仍将处于景气指数较高的区间。预计2008-2010年居民平均年消费支出增速将会保持在10-15%之间,由此拉动酒类消费品收入增速高达20-25%。从酿酒行业各细分行业来看,白酒、啤酒市

18、场份额增长迅速,葡萄酒的利润空间较大。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行业所处的周期阶段决定对其授信投放的额度,原则上以本行授信投放平均增长幅度为基础适度扩大信贷额度。(一)区域授信建议酿酒业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授信要以区域特征为基础,实行区域特征非常明显的区域授信政策。授信首选的地区是四川省和河南省。2007年四川省酿酒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居全国第一位,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且其盈利能力较好,近两年销售收入、利润均保持26%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能力较好。河南省酿酒业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三位,利润居第四位。河南省酿酒行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近三年来,利润、收入、资产和产量所占比重都有所提高

19、,截止到2007年11月利润、收入、资产和产量比重分别为6.96%、5.78%、3.2%、8.49%。河南省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呈提高态势,盈利能力较好。且企业亏损面非常小,偿债能力较好,运营能力较强。其次是贵州省。2007年贵州省酿酒业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九名,但利润总额却排第2位,说明贵州省酿酒企业的经济效益非常好。其各项盈利指标都居于行业前列,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是贵州省的亏损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针对具体企业的具体分析。总体来讲,中型企业的亏损面相对较大。 (二)所有制类型授信建议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销售利润率为21.34%,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9.74%。集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最高

20、,销售利润率处于中等水平,盈利能力较强。因此,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授信重点。其次,银行授信应考虑股份制和其他类型企业,这两类企业虽然盈利能力低于国有企业,但市场份额较大,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重要的是,这类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发展潜力较大,值得授信,并适当加大授信额度,支持企业发展,进而把他们培育成自己未来的大客户。(三)规模类型授信建议酿酒制造业中大型企业利润占比最高,盈利能力最好。因此,大型企业是银行授信的首选,风险低。小型企业数量多,利润比重较低,销售利润率低于大型企业,但高于中型企业。因此有时银行可挑选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小企业授信。(四)重点企业授信建议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

21、我国酿酒业的竞争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利润被更多的企业瓜分,所以银行授信可以关注更多的企业,扩大授信企业范围,特别要关注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由于57.95以上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前20家企业里,因此银行以前20家企业为重点对象进行授信的风险相对较低。在前20家企业里,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授信风险低,银行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并可适当加大授信额度,主要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对于盈利能力中等的企业,维持以前的授信水平

22、,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调整短期和中长期的贷款比例,主要是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啤酒集团、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银行授信应慎重,加大对企业的经营的跟踪分析,对经营处于恶化趋势的企业减少授信额度,加大贷后管理工作,这类企业主要是湖北稻花香集团、湖北枝江酒业集团、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另外,由于部分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很低,企业流动资产多,有大量存款,银行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业务,包括为企业理财、投行服务等。目 录第一章 酿酒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

23、一节 酿酒行业运行概况1第二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2第三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4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4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4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6第四节 酿酒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8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9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10第五节 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1一、供需平衡分析11二、价格变化分析12第二章 酿酒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14第一节 酿酒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14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4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14第二节 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16一、行业三费分析16二、行业效益分析16二、利润增速超过销售收入增速,利润空间加大,行业景气继续向好1

24、7三、行业效益预测18第三章 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19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19一、白酒继续在高位区间运行19二、葡萄酒转向奢侈消费19三、啤酒新一轮品牌整合渐次展开20四、黄酒继续加大营销力度21第二节 行业产品竞争结构分析22一、坚持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22二、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22三、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22四、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22第三节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24一、酿酒微生物研究的创新24二、酒体质量风味特征及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的创新24三、酒体滋味特色物质研究的创新25四、中国白酒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25五、用循环经济来推进酿酒业的健康发展25第四章 子行业分析27第一节 子

25、行业对比分析27一、子行业规模指标比重变化27二、子行业经济运行对比分析28第二节 白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32一、行业发展特征分析32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36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39第三节 啤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1一、行业发展特征分析41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43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46第四节 葡萄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8一、行业发展特征分析48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50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52第五节 黄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54一、行业发展特征分析54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56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58第五章 细分地区分析60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

26、及预测60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60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60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62第二节 四川省酿酒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4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4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5三、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6第三节 贵州省酿酒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7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7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8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9第四节 山东省酿酒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0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0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1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2第五节 河南省酿酒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3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3

27、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4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5第六章 企业分析76第一节 行业企业特征分析76一、企业总体特征分析76二、企业规模特征分析76三、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78四、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80第二节 酿酒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82一、总体集中度分析82二、前20家企业经济运行分析83第三节 上市公司重点企业对比分析88一、总体排名分析88二、获利能力分析89三、营运能力分析90四、偿债能力分析91五、发展能力分析92第四节 典型企业分析94一、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分析94二、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分析96第七章 行业风险分析99第一节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评价99第二节 政策风险评价1

28、00一、白酒业100二、啤酒业100三、葡萄酒业100第三节 结构调整风险评价101一、白酒业101二、葡萄酒业101第四节 市场风险评价102一、白酒业102二、啤酒业102三、葡萄酒业103第五节 原材料风险评价104一、粮食价格上涨104二、能源价格上涨104三、气候变化104第六节 行业风险总体评价105第八章 2008年酿酒制造业信贷建议106第一节 2008年酿酒业总体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6一、2007年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106二、2007年行业资金需求特点及授信建议106第二节 2008年酿酒制造业地区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7一、酿酒制造业区域发展特点总结107二、

29、区域市场授信建议107第三节 2008年酿酒制造业所有制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8一、所有制企业对比及发展特点总结108二、所有制类型授信建议109第四节 2007年酿酒业规模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0一、规模对比及发展特点总结110二、规模类型授信建议111第五节 2007年酿酒制造企业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12一、企业发展特点总结112二、企业授信建议114一、白酒行业动态116二、啤酒行业动态117三、葡萄酒行业动态119四、黄酒与其他酒行业动态121附 表表1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个子行业供给产量结构变化3表2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4表32004年20

30、07年酿酒行业效益变化6表42006、2007年11月酿酒业各项行业经济指标7表5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个子行业供给产量结构变化5表62008年酿酒行业主要在建拟建项目6表72004年2007年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10表8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效益变化17表92006、2007年11月酿酒业各项行业经济指标18表10我国白酒主要香型分类33表11我国白酒品牌区域分析34表12白酒子行业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35表13白酒子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36表142004年2007年白酒行业经济运行情况39表15啤酒子行业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41表

31、16啤酒子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42表172004年2007啤酒行业经济运行情况45表18葡萄酒子行业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49表19白酒子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50表20葡萄酒行业经济运行情况52表21黄酒子行业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55表22黄酒子行业2007年11月前9家企业指标比重56表232004年2007年黄酒行业经济运行情况58表24酿酒行业资产地区分布61表25酿酒行业收入地区分布61表26酿酒行业企业数量地区分布61表27酿酒行业盈利状况分析62表28酿酒行业前四大区域亏损状况62表29四川省酿酒业企业类型状况65表30四川省酿酒行

32、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65表31四川省酿酒业运行状况66表32贵州省酿酒业企业类型状况68表33贵州省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68表34贵州省酿酒业运行状况69表35山东省酿酒业企业类型状况71表36山东省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71表37山东省酿酒业运行状况72表38河南省酿酒业企业类型状况74表39河南省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74表40河南省酿酒业运行状况75表41酿酒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资产状况77表42酿酒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亏损状况78表43酿酒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发展及盈利状况78表44酿酒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产

33、状况79表45酿酒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状况80表46酿酒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及盈利状况80表47酿酒行业企业数量分布81表48酿酒业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82表49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83表50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获利能力84表51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偿债能力85表52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发展能力86表53酿酒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营运能力87表54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88表552007 年前三季度酿酒业上市公司企业排序88表56上市公司获利能力89表57上市公司营运能力90表58上市公司偿债能力91表

34、59上市公司发展能力92表6020042007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运行状况95表6120042006年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运行状况98表62企业资产、收入及利润集中度变化112表63酿酒业各子行业集中度113表64重点企业利息支出状况114附 图图1酿酒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1图22000-2007年11月我国酿酒业总产量及增长情况2图3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产量结构2图4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3图5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4图62007年111月我国烟酒消费价格增长率5图72007年1-9月我国酿酒行业价格指数5

35、图82004年2007年三费增速变化6图92004年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种变化6图10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8图11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9图12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利润比重变化9图13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利润率10图142004年2007年酿酒业工业总产值变化2图15酿酒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3图162000-2007年11月我国酿酒业总产量及增长情况4图17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产量结构5图18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8图192002年-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情况9图2

36、0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销售收入结构9图21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库存增速变化及比重11图222007年我国酿酒行业产销率变化12图232007年111月我国烟酒消费价格增长率12图242007年1-9月我国酿酒行业价格指数13图25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资产变化14图262004年2007年酿酒行业收入与利润变化15图272004年2007年三费增速变化16图282004年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种变化16图29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27图30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28图3120042007年酿酒子行业利润比重变化28图3220

37、042007年酿酒子行业销售利润率29图3320042007年酿酒各子行业资产增速变化30图3420042007年酿酒各子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变化30图3520042007年酿酒各子行业利润增速变化31图36我国90年代以来白酒产量图32图372004年2007年白酒行业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37图382004年2007年白酒行业总资产变化趋势37图392004年2007酿白酒行业利润及收入变化趋势38图402004年2007年我国啤酒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44图412004年2007啤酒行业总资产变化趋势44图422004年2007啤酒行业利润及收入变化趋势45图432004年2007年葡萄酒行业产量及

38、增速变化趋势50图442004年2007年葡萄酒行业总资产变化趋势51图452004年2007年葡萄酒行业利润及收入变化趋势51图462006年2007年黄酒行业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56图472004年2007年黄酒行业总资产变化趋势57图482004年2007年黄酒行业利润及收入变化趋势57图49四川省酿酒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64图50贵州省酿酒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67图51山东省酿酒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70图52河南省酿酒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73图53酿酒行业企业规模分布77图54酿酒行业企业所有制分布79 第一章 酿酒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酿酒行业运行概况2007年,中国酿酒业总体持续上升的态

39、势,揭示了行业利好的发展趋势,奠定了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基础。2007年,白酒消费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目的明确而且集中度高:在农村市场,自用白酒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在城镇市场,请客、送礼相对比例较大,用于个人饮用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年轻消费者更趋向于低度酒的饮用。二是品牌消费意识较强,文化内涵成为白酒消费的重要趋向:22.5%的消费者对白酒的品牌及生产厂家非常重视,25.4%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白酒的纯粮特点,只有8.1%的消费者在选择消费时没什么讲究。三是口感成为消费者评价白酒质量的主导因素:消费者在对白酒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白酒的口感,其次是白酒的品牌及酒后反应;在城镇市场,偏向于

40、品牌和口感,在农村市场更侧重价格。四是中档白酒市场看好:消费者对白酒价位的选择,有32.5%的消费者选择2040元的中档白酒,38.7%的消费者选择4060元的白酒,选择60元以上价位白酒的消费者占18.9%。这说明中档白酒的销量最大,并且其市场潜量也最大。五是产品包装已成为白酒完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40.9%的消费者选择精致美观的包装,23.6%的消费者要求包装要方便携带。 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为啤酒工业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7年啤酒产量高位猛增,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好转;境外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产业集团化后规范管理优势互补,规模效益明显;能源、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预示着我国啤

41、酒工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07年葡萄酒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出口持续增长,进口增幅较大;国内葡萄酒的产销量仍集中在几大主导品牌的企业,其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已接近国际水平。2007年,黄酒依靠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新产品、新包装的开发,使产品质量档次、品位形象不断提升,造就了七个“中国名牌”(“古越龙山”、“沈永和”、“会稽山”、“塔牌”、“石库门”、“和酒”、“沙洲优黄”),“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咸亨”、“绍兴老酒”)和“十个国家免检产品”。第二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酿酒

42、市场逐步扩大。2005年2007年酿酒行业在全国中的地位逐渐升高。近四年来,行业工业总产值稳步上升,截止到2007年11月酿酒业工业总产值达2345亿元,预计2007年全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2558亿元。在速率方面,2006年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74%、2007年(截止到11月)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4.9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4 2004年2007年酿酒业工业总产值变化从下图看出,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2005年时约占0.821左右,2006年时上升到1.017,2007年达到1.037。从未来看,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3、以及国内和国际市场对酒类产品的需求和消费的继续增加,这将使得酿酒业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的增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5 酿酒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第三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业总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增幅提高到10%以上,增速明显加快。截止到2007年11月,酒类总产量4093.07万吨,同比增长13.93%,虽然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态。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6 2000-2007年11月我国酿酒业总产量及增长情况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酿酒行业产品有白酒

44、、啤酒、葡萄酒、黄酒等。2007年111月啤酒产量3697.49万吨,同比增长12.96%,占行业的86.13%。其次是白酒,产量432.75万吨,增长23.02%,占行业的10.08%。葡萄酒产量56.94万吨,增长35.37%,占行业的1.33%,比重较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7 2007年111月酿酒业各类型酒产量结构从产品产量看,啤酒的产量供给在酿酒子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而由于2006年啤酒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2007年啤酒的供给量有了少许的收缩。2007年白酒价格,尤其是高端白酒价格的普遍上涨,致使整体白酒子行业的利润率提高,一些白酒制造企业增加供给量,寻求收益增长。随着各地葡萄酒市场的升温,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使企业竞相瞄准这个市场,引导各种资金投入葡萄酒行业,不论是原料供给量还是产品供应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形势已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