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074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文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秦汉文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秦汉文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秦汉文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秦汉文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文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文学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汉 赋,秦汉文学,2,本章目录,第一节 汉赋概述第二节 贾谊与骚体赋第三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第四节 赵壹与抒情小赋 本章思考题,3,第一节 汉赋概述,一、赋成为一代文学的现实二、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一)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二)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文学侍从之臣,提倡辞赋,诱以利禄,促进了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的产生和兴盛。,4,5,三、汉赋的体裁特点 四、汉赋与楚辞的区别五、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一)汉赋的形成阶段 骚体赋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贾谊: 吊屈原赋 鵩鸟赋 淮南小山:招隐士 枚乘: 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6,(二)汉赋的兴

2、盛阶段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1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2 扬 雄 甘泉赋羽猎赋 3 班 固 两都赋(长安、洛阳) 4 张 衡 二京赋(模仿两都赋)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7,(三)汉赋的衰微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1 张衡 归田赋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2 蔡邕 述行赋 3 赵壹 刺世嫉邪赋 4 祢衡 鹦鹉赋,8,第二节 贾谊与骚体赋,一 骚体赋的特点二 贾谊简介 三 讲读吊屈原赋 本赋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了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9,英年早逝的贾谊,10,四

3、 讲读鹏鸟赋 鹏鸟赋开创了汉代辞赋表现命运主题的先河。 闻一多誉此赋为“哲学的诗” 马积高称它是“赋史上第一篇成熟的哲理赋”,11,第三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一 汉大赋的特点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文心雕龙诠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富 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 以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12,讽谏一般只是在篇末提一下,而大量的笔墨却用于铺陈渲染,倡导的意义要大大高出于讽谏的意义,有人把大赋这一特点称为“劝百讽一”。形式上的特点: 一是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 一般在千言以上。 二是多

4、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 韵文与散文混用, 散文成分较多。,13,二司马相如简介,14,三、赏析子虚赋四、汉大赋衰微的原因五、对汉大赋的评价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气象。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语言的锤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对后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15,第四节 赵壹与抒情小赋,一、小赋的特点 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形式上篇幅较大赋短小, 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式。二、赵壹简介三、赏析刺世疾邪赋,16,本章思考题,1 汉赋可以分为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2 汉

5、大赋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汉赋为什么在东汉中 期以后逐渐衰落? 3 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例, 说明汉大赋内容、 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 4 东汉后期小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特点?,17,第二章 汉代诗歌,秦汉文学,18,本章目录,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第二节 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两汉乐府诗赏析第四节 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第五节 东汉文人诗 本章思考题,19,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一 、乐府和乐府诗 汉乐府: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 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机关

6、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20,二、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梁沈约编纂的宋书乐志 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三、乐府含义的演变 两汉:音乐机关 魏晋六朝:乐府所唱的诗,着眼于音乐 唐代:批判现实的讽刺诗,着眼于社会内容 宋元以后:词、曲的雅称,着重其入乐,21,第二节 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创作精神。一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1 社会最底层平民百姓的呻吟呼号 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 2 反映富贵之家的的奢华 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22,二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在表达爱与恨时, 显得大胆泼辣, 毫不掩饰。 上邪:女子热恋中的自誓之词 有所思:听到对方变心,女子由爱到恨

7、的感情变化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上山采蘼芜:弃妇与故夫的邂逅 羽林郎和陌上桑:女子拒绝男子的调戏,23,三 、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1 对死亡的厌恶之情 如薤露行、蒿里行 死亡被写成是无法回避而强加于人的残酷事件 2 乐生的愿望 艳歌:描绘出一幅进入天国的理想画面 练时日和华烨烨:写神界的精灵来到人间,和创作主体生活在同一世界。,24,诗人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 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 主要是继承楚文化的传

8、统, 是庄骚的遗响。,25,第三节 两汉乐府诗赏析,一 有所思 思考讨论 1 此诗细腻表现了女主人公在遭受爱情挫折时的复杂心理,试具体分析。2 诗中提到“兄嫂”是否节外生枝?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26,二 上邪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感情炽热,表达坦率直切,构思新颖独特,充分表现出钟情女子感情的激动和热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三 陌上桑 1 解题 本篇最早见于宋书乐志, 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 题为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题为陌上桑。 这里用乐府诗集的题名。,27,陌 上 桑,28,2 讨论 1 诗中哪些地方用了侧面描写?有何艺术效果? 2 罗敷所夸耀的丈夫是否实有其人?试说明理由?

9、3 总结 此诗突出的艺术成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法, 塑造了 一个美丽、庄重、机智的采桑女形象。 其次,生活气息浓郁、具有喜剧色彩。如写行人、少年、耕者见到罗敷时的失常举止和神态、以及罗敷对太守的嘲弄和奚落。,29,4 比较陌上桑和晋代傅玄的艳歌行 艳歌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裙,丹霞为长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车行。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30,四 东门行 自学此诗,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0、: 1 男主人公为什么要“出东门”?女主人公又 为什么要劝阻? 2 诗中的男主人公为什么“出”而又“入”, “入”而又“去”? 3 此诗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请概括人物 的主要性格。,31,五 孔雀东南飞 (一)解题 (二)讲读全诗(三)思考讨论 1 刘兰芝为什么得不到婆母的欢心? 2 诗中县令、太守的求婚是否真实, 试说明理由? 3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4 焦母和刘母的性格有何不同?,32,孔雀东南飞,33,(四)分析人物形象 刘兰芝: 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刚毅坚韧、忠于爱情,富于反抗精神。她不愿忍受焦母的压迫而主动请归, 她不慕富贵而拒绝再嫁和对阿兄逼嫁誓死反抗,都突出地表现了她

11、的反抗性格。 焦母: 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代表,专横暴戾而有心计,34,第四节 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两汉乐府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长于叙事。一 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1 对话形式:东门行、上山采蘼芜 2 独白形式:孤儿行、上邪 3 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画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35,二、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1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如十五从军征 2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如孔雀东南飞 3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三、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 汉乐府诗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而且饱含感情。如孤儿行、陌上桑。,36,四 形式自由多样 汉乐府诗的体裁以五言为主,兼

12、有七言和杂言等,句式多样,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五 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诗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部分作品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 。,37,第五节 东汉文人诗,一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二 古诗十九首(一)名词解释(二)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1 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2 人生哲理的揭示 3 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38,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 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悟。浩浩阴阳移, 生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39,

13、(三)作品赏析 1行行重行行 2迢迢牵牛星 3 补充青青河畔草,40,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41,(四)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 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 如以写景发端,自然地转入抒情:冉冉孤生竹 如以叙事发端,自然地转入抒情:涉江采芙蓉 2 有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如 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42,3 语言朴素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富有韵味,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三、简介“苏李诗” 四、补充古诗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

14、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43,本章思考题,1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2 分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和焦母的性格特点。3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有何特色?4 文人五言诗是怎样产生的?,44,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秦汉文学,45,本章目录,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项羽本纪第三节 李将军列传第四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 本章思考题,46,第一节 史记概述,一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一)家庭的良好影响 (二)广泛的阅历和交友 (三)为太史令 (四)遭李陵之祸,47,48,二 史记的体例 十二本纪: 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

15、兴衰始终和帝王本人的事十 表: 记帝王侯国间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八 书: 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类似后世专门的科学史。,49,三十世家: 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如诸侯、王。七十列传: 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少数列传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50,三 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 (二)热情描写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 (三)写了一系列的贤臣良将 (四)记载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收的下层人物,并分别给予他们以一定的评价。,51,四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一) 传记文学的开端(二)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

16、承融汇 (三)人文精神的弘扬 (四) 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的影响,52,第二节 项羽本纪,一 解题二 讲读课文,赏析重点段落 (一)巨鹿之战 (二) 鸿门宴 (三) 垓下之围三、思考讨论 如何评价项羽的自杀?,53,四、有关项羽的评论 1 高祖本纪中刘邦及群臣评项羽 2 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评项羽 3 钱钟书对项羽的评价 4 郭嵩焘史记札记: 项羽英雄,史公自是心折。亦由其好奇,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54,5 田汝成史记评林: 始项羽拔山盖世之气,以后日至衰飒,史家模写,逼真如画。千古英雄至此,殊令人凄恻。五 简介淮阴侯列传 黄震黄氏日抄“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武涉、蒯通说信背汉,而信终不忍,自

17、以为功多,终不夺我齐也。不知功之多者忌之尤甚,今日破楚,明日夺齐王。信方为汉取天下,汉之心未尝一日不取信也。”,55,第三节 李将军列传,一 讲读作品,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一)本文主要叙述了李广的哪些典型战例?又有哪些出色的细节描写?它们表现出李广怎样的性格 特征? (二) 什么原因使李广一生未得封侯?,56,第四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一 史记创立了以描摹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为我国的传记文学奠定了基础。史记的人物塑造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一)精于选材,力求突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 如项羽本纪 着力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事; 李将军列传着重选四个典型战例。,57,(二)注重采择轶事

18、 史记往往在人物传记的开篇以一、两个琐事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预示人物以后的发展。 如项羽本纪中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的细节,既表现出其少年大志的霸王气质,也暗示出其重武轻文的不足。 淮阴侯列传写韩信胯下受辱、酬漂母酷吏列传写“张汤审鼠”,58,(三)情节生动曲折,注意在事物的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如项羽本纪、刺客列传、 游侠列传、范睢蔡泽列传等 (四)“互见法”的成功运用。 这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叙史方法。采用互见法,既能突出所写人物的主要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多面性,也避免了叙述的重复。,59,二、精湛的语言艺术(一)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形象地传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境遇

19、神情。(二)说理抒情淋漓尽致,俚而不俗。(三)叙事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三、史记以丰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60,本章思考题,1 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的条件有哪些? 2 史记主要有哪些思想内容? 3 史记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4 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方法。,61,第四章 汉书和汉代散文,秦汉文学,62,本章目录,第一节 班固和汉书概述 第二节 苏武传 第三节 汉代其他散文 第四节 汉代政论散文,63,第一节 班固和汉书概述,一、班固与汉书的成书 二、汉书的体制 (一)体制上全袭史记,共有一百篇,分 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20、。 (二)记载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断代历史,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三、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64,四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一)体制上 二者都是纪传体史书,其不同在于: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二)作者的思想方面 司马迁的思想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抗性。而班固的封建正统观念比较浓厚,往往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65,(三)文章风格上的不同 1 取材不同 2 语言不同。“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3 笔法不同 总的来看,汉书的叙事一般说来不如史记的生动,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没有史记的鲜明。但汉书结构谨严工练,文辞详赡华茂。二者各有千秋,对后世

21、都影响很大。,66,班 固,67,第二节 苏武传,一、讲读课文 二、思考讨论 (一)本文突出表现了苏武的哪些思想性格? (二)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刻画苏武这一形象的?,68,苏武牧羊,69,四、艺术成就 苏武传中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 文中映衬烘托的运用也很成功。 此外,本文叙事的繁简得当和个性化的语言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70,六 简介吴越春秋 七 布置课外阅读篇目 1 霍光传 2 东方朔传(诛不择骨肉) 3 张禹传 4朱买臣传 5 司马迁传 6 外戚传(毒杀许后),71,7 陈万年传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咸叩

22、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72,第三节 汉代其他散文,一 汉代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史传散文:史记、汉书(二)政论散文:探讨政治问题,表达政治见解(三)记事散文:与“信史”有所不同,是后世 小说的滥觞。(四)抒情说理散文,73,二、记事散文的代表作家、作品 1 刘向 说苑、新序和列女传 2 赵晔 吴越春秋 三、抒情说理散文的代表作家、作品 1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3 杨恽报孙会宗书 ,74,4 班昭为兄上书 今年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5 徐淑答夫秦嘉书 ,75,第四节 汉代政论

23、散文,一 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过程 (一)西汉初年 政论文一般都写得感情充沛、气势逼人,富于文采。 1 贾谊:过秦论、论积贮书 陈政事疏 2 晁错:论贵粟疏,76,(二)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政论文相对衰落。 1 王 充论衡 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2 王 符潜夫论 愤世嫉俗之作, 3 桓宽盐铁论(三)东汉后期政论文复兴,但缺乏汉初政论文的气势和文采。 1 崔 寔 政 论 2 仲长统 昌 言,77,二、讲读过秦论(上) (一)思想内容 (二)艺术成就 1 本文逻辑严密,层层照应,结构谨严,善于运用铺张描写和对比手法,突出全文的主旨。 2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式进行铺张描写,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很有感染力。,78,本章思考题,1苏武传刻画苏武形象用了哪些方法? 2 汉代政论散文主要有哪些作品?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3 比较贾谊的论积贮疏和晁错的论贵粟疏,说明两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