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129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调查报告 第一章 绪论(调查概况)1.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国际海运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集装箱港口在全球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并逐步向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演变。同时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港口所在地区及国家的繁荣,因此打造集装箱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世界港口中,中国集装箱港口的地位逐渐上升,由于中国港口集装箱量的激增以及港口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挂中国港口的干线航线数目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中国进出口集装箱需求巨大,目前仍有相当数目的集装箱在境外中转,由于集装箱港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规模经

2、济效应和马太效应,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工一旦形成就会维持若干年。因此,各国(地区)政府、港口管理者和经营者纷纷制定港口发展战略,加大港口设施投入引进先进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港口间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2011年7月2日中科院发布了2011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2011年全球Top2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排名表 目前在我国大陆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三的青岛港,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深水良港,从集装箱发展的态势来看,在北方主要集装箱港口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然而相较一直稳居前列的韩国釜山港,青岛港的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正确评价青岛地区集装箱行业的竞争力,找出优势和不足,为其集装箱行

3、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集装箱行业主要包括集装箱的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而二者发展的前提是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本文以青岛集装箱港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青岛集装箱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和其它主要竞争港口的竞争状况,探讨影响青岛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对青岛港的发展目标进行战略定位,从而寻找提高青岛集装箱行业竞争力的途径。1.2 论文研究方法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归纳总结出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方面,相关文献多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于

4、港口竞争力评定分析时进行了改进。1.3 论文的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简述了集装箱港口的分类,提出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为文章的背景理论介绍部分。第3章 为本文的主要部分,通过对青岛集装箱港的现状分析,青岛港于天津、大连两港的竞争力分析,从而确定青岛港在环渤海港口中的地位:进而,从东北亚环渤海经济圈的角度,分析了青岛港于日、韩主要集装箱港口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岛港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争做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分析青岛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5、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潜在的威胁,并对青岛港的发展目标进行战略定位,提出提升青岛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具体对策。除此之外,本章节还对青岛地区的集装箱制造业调查情况进行了阐述。第4章 为本次调查的心得体会。 第2章 集装箱港口发展和竞争力概述(设计的专业知识模块)2.1集装箱港口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与港口所在地区及国家的经济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作用。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今天,集装箱港口作为货物、资金、信息的集散地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发展及其竞争力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带来了运输组织和运输系统的变革:一方面,为了适应集装箱船舶的

6、装卸要求,集装箱港口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装卸高效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集装箱船舶运营的效益,船舶运输组织和运行航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使得干支结合的集装箱运输格局不断变化,并对港口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集装箱业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港口竞争的核心,各大港口纷纷把争做区域性,甚至国际性枢纽港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2.2关于集装箱港口的分类由于集装箱港口的分类没有统一标准,结果造成概念模糊,基于模糊概念很难明确定明确的港口发展目标。因此有必要对集装箱港口的分类及其标准加以界定。关于集装箱港口的分类,较有代表性的是根据港口规模的大小、吞吐量、地理位置,将集装箱港划分为一下四

7、种类型:集装箱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集装箱支线港、集装箱喂给港,其中对集装箱枢纽港又进一步分为国际性集装箱枢纽港和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性集装箱枢纽港,是指在个大陆、大洲之间有庞大货流运行的重要港口。它一般位于世界海上航路的要冲,是物资集散的巨大枢纽。这一类港口一般又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相重叠,因此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是某区域内的重要港口,位于区域航线的要冲,在区域内起着集散中心的作用。这一类港口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某区域内具有较大优势。基于前人总结和国际惯例,先现阶段国际集装箱港口的分类如表2.1所示。 表2.1国际集装箱港口的分类2.3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综述2.3.1

8、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有关建立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很多,总体看来使用的指标几乎涵盖了影响因素的方方面面,本文对众多指标进行了初步归纳和筛选,并广泛征求相关机构,最终确定了以下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2所示。图2.2 指标体系2.2.3指标权重的确定即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对于相对重要性程度系数,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功能评分法、二项系数评分法。这里选用直接评分法为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先设计好的指标体系,以表格形式由专家赋予N级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平均统计和归一化处理。权重结果见表2.3表2.3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第3章 青岛地

9、区集装箱行业状况(调查的具体内容)3.1青岛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3.1.1 远东地区主要集装箱港口竞争态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东北亚区域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增长,亚洲太平洋地区集装箱港口地位迅速上升,形成大港云集态势。伴随着全球集装箱干线格局的变化,各主要集装箱港口的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竞争愈演愈烈。针对某一地区而言,枢纽港有较强的排他性,谁首先成为地区的中转枢纽大港,谁的港口发展呈现良性的循环,所在城市将在资源配置,资金技术的吸引方面取得优势地位。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着后起港口的有力挑战,为了巩固自己在世界航运中心的领先地位,他们纷纷加大投资力度,

10、扩建、新建高效率、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更新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优惠力度,以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辐射范围。而在东北亚地区,上海、釜山、神户、青岛、天津、大连等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港口也不甘落后,竭力争取在航运框架中占有有利位置,全力打造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从东北亚地区主要港口竞争的表现来看,她们主要把目标放在集装箱中转货源上,尤其是我国大陆的集装箱货源。香港的中转腹地是我国珠江三角州地区;新加坡的中转腹地是东南亚一带;而在东北亚地区釜山、神户这两个东北亚主要集装箱港口以及正在发展的光阳港则把主要目标放在我国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流域和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胶东地区,也就是争夺我国上海港、

11、青岛港直接和间接经济腹地的货源。3.1.2青岛国际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分析3.1.2.1地理区位于自然条件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的东南部,毗邻黄海,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青岛港所在的胶州湾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终年不冻不於、浪小涌缓,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内行道水深-17米以上,外行道水深-21米,是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青岛港处在有欧亚大陆桥形成的“国土轴”沿线和靠近国际主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在扩大青岛市及内陆内陆腹地域外需求、发挥比较效益上,较内陆城市更具有区位优势,这种优势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3.1.2.2经营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航

12、运中心及深水枢纽港的建设是为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反过来,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也是港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主要包括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省,沿黄河流域的中西部省份以及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的中亚、东北亚地区,近年来,上述腹地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运输需求特别是外贸运输需求大幅增长。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国内生产总值居我国前两位,仅次于广东省,外贸出口增幅已连续十几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茅,青岛市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龙头”,是山东省大力推行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前沿阵地,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综上所述,未来青岛港的集装箱运输需求需要更大规模的发展,这无疑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深

13、水枢纽港建设鉴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3.1.2.3管理状况及基础设施青岛港拥有中国大陆港口中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的集装箱装卸桥,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并与世界22家著名船公司实现了EDI联网。3.1.2.4航线状况青岛港实现了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目前世界上前20位的著名船公司在青岛港开设了班轮航线,集装箱航线已达到80多条,其中干线32条,每月航班350多个,已有8家世界级船公司在青岛港开辟了国际集装箱中转航线。表3.1青岛主要集装箱干线情况3.1.3青岛港与我国环渤

14、海主要港口竞争 3.1.3.1环渤海主要竞争港口概况 在环渤海港群的竞争中,青岛、天津和大连三地所在的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货种结构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同时还共同面临着境外对手的强劲竞争以及新的发展机遇,这三大港口在不同场合提出了自己的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构想,为了实现这些构想,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集装箱枢纽港。环渤海三大港口的概况见表3.23.1.3.2运用竞争力评价模型对三港口竞争力进行评定通过前文对竞争力的定义可知,集装箱港口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只有通过和其竞争对手的比较才能体现出来其竞争力的强弱,同时比较对象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如果从竞争的层次来看,青

15、岛港既面临环渤海港口群内的竞争,又面临着同国内其他港口群内港口的竞争,以及同东北亚国外港口的竞争。本文首先以我国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为背景,将青岛港口竞争力的比较范围界定在环渤海港口群中,显然在这一区域目前主要的竞争港口为天津港和大连港。 3.1.3.3 具体指标数据统计表3.3具体指标数据从以上评价模型可以看出,天津港和大连港的竞争力差距不大,而青岛港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力上,较其他两港已经有了较大优势。可以说整体竞争优势,是各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各项指标来看,青岛港的优势在于,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频繁的航班次数和广泛的航海覆盖面,高效的操作效率,良好的内陆集疏运条件以及天然的深水良港

16、,其港口吞吐量已将连续多年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3.1.4竞争力评定结果纵观青岛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优势与竞争力状况,以及通过和我国环渤海主要竞争港口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青岛港已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青岛港与东北亚经济圈的韩国港口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釜山港是未来青岛港赶超的目标,青岛港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发掘自身潜力,克服发展的不足。通过上述各项战略措施的实施,以及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发挥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完全有能力在与周边港口的竞争与协作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实力。3.2青岛地区的集装箱制造业

17、据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介绍,目前我国集装箱制造市场呈现华南(广东、福建、广西)、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华北(青岛、天津、大连、河北)三个地区三分天下的局面。按干货集装箱产量统 计,上半年三个地区的产量分别是:华南232531只,华东234522只,华北261478只,青岛产101213只,产量几乎占据华北地区的半壁江山。 按照ISO1496系列标准,集装箱包括干货集装箱、保温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平台箱和台架箱、散货集装箱等五类,其中干货集装箱占全部集装箱产销量的90%左右,是全球保有量和需求量最多的类型。 青岛的集装箱制造主要集中在青岛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和青岛太平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和青岛太平

18、分别是世界上排名前两位的集装箱生产集团中集集团和盛狮集团于2003年在开发区投资兴建的集装箱制造企业,均以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为主导产品,目前生产能力分别为年产15万TEU和10万TEU。前湾港对集装箱的强烈需求使这两家集装箱生产企业产量屡创新高,前三季度两家集装箱产量之和超过16万TEU,产销率均达到100%。青岛港的西移战略直接推动了开发区集装箱制造业的大发展。2002年青岛港集装箱国际航线全线移至位于开发区的前湾港,马士基、铁行、中远集团等国内外船公司巨头纷纷斥巨资抢滩前湾港,在此经营集装箱码头,开辟新航线,运营大型船舶。目前前湾港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今

19、年又新增航线20条,其中多数是远洋干线,在此航线上运营的船舶多是箱量在3000标准箱以上的集装箱大船,全球载箱量最大、可装载8500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海欧洲号的首航港就在前湾港。航线的增多使大量箱源纷至沓来,吞吐量连创新高,2003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越430万标准箱,主要指标同比增长20以上, 今年11月2日,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425万标准箱,在北方大港中遥居首位,稳居中国内地集装箱吞吐量第三大港的地位。港口经济的兴盛使集装箱需求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湾港干货集装箱新箱需求量为12万标箱左右,今年可达到20万标箱,增长67%,在此形势下,青岛开发区的集装箱制造企业均表示

20、会根据需求扩大生产规模。3.3小结 日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以青岛港为龙头,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航资源,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及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将青岛港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这为青岛港“十二五”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

21、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第一。连续5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荣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港努力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世界航运业的最新发展,先后实施夯基战略、超前战略、中心战略、创新战略、强港战略5大战略,走出一条国企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山东港口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中“十一五”期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4945万标准箱,均比“十五”翻了一番还多。用全国沿海港口1.3%的码头岸线干出6.9%的吞吐量,用一个青岛港的设计能力干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十二五”期间

22、,青岛港将再造一个3亿吨的特大型港口,2015年港口实现吞吐量6亿吨,集装箱2000万标准箱,建成集装卸、物流、产业三位一体、综合实力强大、功能配套、优势明显、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的转变。伴随着青岛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逐步建成,青岛地区集装箱制造业、运输业等行业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坚信“十二五”期间,集装箱行业势必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集装箱产业将成为未来青岛新的城市名片!第4章 调查体会 繁忙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2011年10月6日摄) 在2011年9月16日2011年10月8日的20多天时间里,我做了题为“青岛地区集装箱产业的发展”的专业

23、调查报告,短短的一篇几千字的报告,却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通过本次专业调查,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睁眼才能看世界”作为一所封闭式管理的高校的学生,我们整天被封锁在大学的院落里,天真的我们以为自己学习成绩不错,人际关系也还行,将来走上社会一定会一帆风顺,前程似锦。但当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之时,我们发现,我们错了,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高校只是其中一处不起眼的小庭落。这是十一假期期间我到青岛港实地考察后的第一感受。“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这是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给我的启示。许振超起先只是青岛港的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坚信“没有卑微的工作

24、、只有卑微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最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所以,对于本次调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字,我也要用心做好。“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以前的我在学习上稍微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就津津自喜,往往会骄傲自满。但是通过本次调查,使我自行惭愧。青岛集装箱港作为全国第三大港,北方第一大港,世界第七大港,仍然居安思危,不断加强港口建设,向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奋斗。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工程中,我一定要学习青岛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学无止境”通过国庆假期到青岛港实地考察,发现了自己的才学疏浅,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我们的大学生活已经步入尾声,然而我们的求知生涯还将继续,通过本次调查报告,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虽然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我依然会扬帆起航,向着新的梦想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