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重点简答(DOC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科学重点简答(DOC31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领导科学要点第一章 绪 论一.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就更严格了)(二)领导主体集团化(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三)领导方式民主化(这要求集体内部权力分享,权责一致)(四)领导方法科学化(科学化趋势是相对于传统经验领导而言的,1.遵循严格的程序,2.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二.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1)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3)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4
2、)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三. 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条件。(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在我国,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四.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特点。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领导科学的范围:领导本质、观念
3、、职能、体制,领导者素质、领导方法、艺术、作风,领导绩效考评等。领导科学的特点: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五. 学习领导科学的目的(意义)。(1)学习领导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2)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3)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4)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5)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六. 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借鉴方法。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七领导的概念,属性、
4、特征、基础,类型。 领导概念:是领导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社会属性:领导活动受到社会制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简述领导的特征:1. 领导认识的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2. 领导实践的特征:权威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服务性。领导的基础: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综合影响力的要素
5、:权力、品德、知识、才能。领导者的本质:在原始社会里,领导者具有原始普通成员的性质。在阶级社会中,领导者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简述领导者的特征: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简述领导者的作用: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被领导者的本质:在原始社会,被领导者是原始社会的主人。在阶级社会中,被领导者是被统治者、被压迫者。在社会主义社会,被领导者是社会的主人。被领导者的特征:服
6、从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地位: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作用: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九. 简述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
7、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十领导的一般职能。(一)引导。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二)指挥。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命令是一种最常见的指挥方式。(三)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四)协调。领导协调一般有两种形式: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协调的原则: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五)监督。实施有效监督,第一位的是确
8、立标准,其次是深入调查。(六)教育。教育可以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十一.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领导者在进行决策工作时还要注意借助“外脑”的作用。(二)选才用人。领导者用人必须注意:能级、能质对应。优势定位。结构优化。(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活动的中心环节。4领导原则的概念: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十二. 简述我国领导的总原则:(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
9、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4)群众路线原则。群众路线原则要求各级领导: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十三. 领导的基本原则:(一)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为此,要解决两种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二)分层领导原则。这就是要求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10、(三)系统整体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四)权责一致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五)民主公开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六)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十四.领导者在科学决策中应注意哪些? 1.要善于审时
11、度势,利用机遇 2.不仅要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 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相反,轻易地”一致”却可能造成假象. 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的主观条件. 5.要善于评价,可以说,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第四章 领导观念十五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十六. 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十七. 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领导观念
12、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十八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1)政治观念。政治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政策、活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或意识。(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5)市场经济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市场经济要有正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6)改革创新观念。是指人们对改革创新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7)政绩观念。对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施政作为取得的成绩形成的总体看法和
13、基本观点。十九.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二十.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1.领导者的权力是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条件。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3.领导者行使权力要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4.领导者行使权力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5.领导权力的行使过程需要监督。二十一.现代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树立并
14、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十届人大会二次会议,首次将“人权”概念引人宪法。23.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24.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5.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明确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在马克思
15、主义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施政积极成果。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明确怎样创造政绩。要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工作,为民办事。第五章 领导决策26决策的概念、特性和构成要素。领导决策就是领导就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选择的活动。决策的基本特征:针对性。目的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决策的构成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27.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特点:经
16、验决策的特点: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 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科学决策的特点: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注意依靠各种智囊团组织。 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28领导决策的分类: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29. 简述领导决策的模式:(1)西蒙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提出“满意标准”的问题。(2)渐进决策的模式: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3)综合决策的模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埃泽奥尼提出。30. 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
17、基本职能。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领导的责任在于:制定战略、拟定规划、确定政策、组织管理、使用干部。31科学的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第一、二条是是非标准,第三、四条是优劣标准。32. 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33. 科学决策的主要程序:(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明确问题,确立目标
18、是决策活动的起点,是决策过程的第一个步骤。(2)集思广益,拟订方案。备择方案必须具有齐全性,还要求排斥性,一般要设计三至五个方案,或者更多。(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34. 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是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追踪决策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35. 科学决策的方法:(1)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2)头脑风暴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
19、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3)决策树法。(4)试验决策法。36现代决策体制:现代决策体制由三大系统构成:决策的中枢系统。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的智囊系统。37. 领导者抉择的方式:集体抉择和个人抉择两种方式。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时效性。系统性。民主性。合法性。灵活性。38. 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多谋”与“善断”的关系。39. 领导者危机决策的基本要求。危机决策也称非常规决策。要求:(1)快速果断。(2)高效准确。(3)非程序性。领导者在危机决策中必须做到:主动积极,镇定自若。迅速果断,协调合作。富有创意,灵活应变。第六章 领导用人
20、40.人才的特点 :创造性。历史进步性。社会性。专业性。相对性。创造性是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人才的类型: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41. 选才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42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人才选拔原则:(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3)发现人才的长处
21、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人才选拔制度:(1)选举制。(2)考选制。(3)荐选制。43人才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 人才使用基本原则:(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二.人才使用基本制度:(1)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2)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5)任期制度与退休制度
22、。第七章 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44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对象。思想政治工作及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功能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有效的激励。2. 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1)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2)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
23、线。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用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2)政治教育。包括: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3)公民素质教育。包括: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法制教育。4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疏导。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所谓引导,就是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导这一方针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科学根据的。5.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结合业务工
24、作一道做的原则。(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6)身教相结合的原则。(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6.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1)说理教育法。(2)情感交流法。(3)个别引导法。(4)心理咨询法。(5)榜样示范法。(6)自我教育法第八章 领导体制1领导体制的基本内涵,特征。 领导体制: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领导职能,在领导权限划分基础上所进行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用以规范领导活动方式的制度体系。特征:根本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2. 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25、:领导活动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必要的权限划分,遵循特定的原则规范,这是任何社会和任何国家领导活动的共同特点。这就是领导体制的自然属性。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不同,领导体制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领导体制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反映领导体制的内容,是本质属性;自然属性体现领导体制的形式。3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1)领导组织的原则:目标性原则。统一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高效性原则。(2)领导组织结构:直线式领导结构。这是一种传统的领导体制模式,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垂直领导结构。职能式领导结构。复合式领导结构。矩阵式领导结构。事业部式领导结构。(3)领导的
26、层次与幅度:在同一个组织系统中,领导层次和领导幅度成反比关系。领导幅度的宽窄与领导者的能力成正比。(4)领导组织机构:现代领导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5)领导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和领导工作制度。4. 领导体制的作用:(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2)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3)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5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的自然集体领导体制。(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个人“家长式”领导体制。(3)资本主义社会分权制衡制
27、,即资产阶级民主制。6. 资产阶级民主制领导体制的主要特征:(1)实行政党政治,通过政党竞选制实行政党轮流执政。(2)实行议会制,议会由公民普选出来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大事。(3)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但行政首长的权力,仅限于执行议会的决议,并受议会以及司法机关的约束。(4)第四,实行“三权分立”制,三种权力相互平衡制约与协作。(5)全国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自治结构。7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各自优缺点。(1)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优点: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集中力量做大事。缺点是:灵活性差,难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分权制的优点:
28、分级治事,分级负责,有利于防止官僚主义。分权制的缺点:容易出现各自为政,滋生地方主义;不利于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2)完整制与分离制。完整制的优点;权力集中,统一指挥;便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可以防止政出多门。缺点: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包揽一切,压抑下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离制的优点: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容易产生机构重叠,影响整体效益。(3)“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根据领导机关最高决策者人数的多少而划分。“一长制”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行政效率较高。缺点:不能集思广益,容易产生独断专行。委员会制优点:便于集思广益,分工负责,发扬民主;相互监督,避免个人专断。 缺点:权力分散,有时会议而不决、坐
29、失良机,容易出现无人负责。凡属行政性、事务性、军事性、执行性、技术性、纪律性、突发性的领导活动,宜采用“一长制”;凡属立法性、政策性、协调性、顾问性、咨询性、规划性、综合性的领导活动,则宜采取委员会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层级制又称直线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层级,从最高权力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式的领导指挥系统的领导体制。职能制,是指一个领导机关在横向上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平行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层级制的优点:权力集中,指挥统一;能够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有利于培养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缺点:容易陷人事务主义;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层级制的领导体制主要适
30、合于领导关系简单、工作性质单一、任务目标明确的组织或部门。职能制的优点:分工精细,专业性强;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缺点:分工过细,部门林立;滋生本位主义,协调困难。5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6. 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9. 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1)法治原则。(2)公正原则。(3)系统性原则。(4)效率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10. 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1)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领导权限划分是领导体制的核心问
31、题。(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分”与“合”两个方面人手。(3)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4)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第九章 领导者的素质1领导素质的内涵,特点。领导者素质就是与领导职务相适应的领导主体为履衙领导职能、发挥领导作用所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能力。领导者素质的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3)层次性。(4)自致性。2. 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1)领导者素质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2)领导者素质是领导力的基础。(3)领导者素质决定着领导绩效的高低。(4)领导者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3领导者的基本内容:(1)政治素质。具
32、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2)法律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3)能力素质。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激励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危机管理能力。(4)道德素质。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公正廉洁。勤政尽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5)知识素质。基础知识。指文化基础知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核心和主体部分。辅助知识。(6)身心素质。身体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物质基础。领导者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是具有平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高雅的性格气质,
33、以及清醒的认知能力、较高的心理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4掌握提高和培养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提高领导者个体素质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领导者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它永远具有第一位的意义。(3)不断自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5.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含义:各个领导成员素质要素的配置和组合方式。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征:(1)整体性。(2)相关性。(3)适应性。(4)稳定性。(5)目的性。6. 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1)梯次的年龄结构。(2)
34、合理的知识结构。(3)互补的能力结构。(4)协调的气质结构。7.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1)主动性原则。(2)互补性原则。(3)精干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8.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途径:(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2)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第十章 领导方法1领导方法的含义、特征,重要意义,基本原则。领导者为履行领导职能、达到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和。领导方法特征:(1)客观性。(2)动态性。(3)条件性。(4
35、)目的性。(5)时效性。2. 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1)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3. 运用领导方法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具体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4. 领导的思维方法: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具体方法:(1)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这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初级方法,也叫概念形成法。通过比较、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2)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的方法。这是辩证逻辑思维的中级方法,也叫逻辑建构法。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往复多次,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科
36、学结论。(3)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称理论应用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就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全部程式,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二)系统性思维方法的具体方法:(1)整体性思维。(2)结构性思维。(3)动态性思维。(三)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1)预见性。(2)长远性。(3)综合性。(4)全局性。改善战略性思维方法的途径:(1)要正确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本质联系,找出三者之间的发展规律。(2)要正确处理预见中“出乎预料”的情况,完善预见能力。(四)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特征:(1)独特性。(2)求异
37、性。(3)灵活性。(4)敏捷性。(5)突发性。(6)跳跃性。(7)综合性。(8)联动性。创造性思维方法原理:(1)陌生原理。(2)逆向原理。(3)聚焦原理。(4)综合原理。创造性思维方法:(1)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2)激发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头脑风暴法。(3)信息交合法。也称“魔球”。5基本领导方法的内容:(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的方法:典型调查。“解剖麻雀”。抽样调查。普遍调查。民意测验。(二)按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办事。(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2)坚持“两点论”,学会“两手抓”和“两条腿”走路。(3)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38、面,善于看到主流,抓住重点。(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理解和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坚持群众路线。(1)从群众中来:集群众意见为领导意见。(2)到群众中去:化领导意见为群众实践。(3)一切为了群众: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4)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地组织群众。6现代科学的领导方法:(1)系统论方法。是根据领导活动系统性的特征,从领导活动的整体性出发,对领导活动的空间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最优设计、最优选择、最优控制,从而实现最优效益的一种科学方法。它的本质特点是从整体上考虑和处理问题。(2)信息论方法。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做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运动的一种工
39、作方法。(3)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就是把人的行为、目的以及生理基础,同电子、机械运动联系起来,使事物的发展按照规定的功能目标得以稳定进行的方法。第十一章 领导艺术1领导艺术的含义、特征。领导艺术,就是指领导者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在履行领导职责,完成领导任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领导原则、领导条件、领导方法的技能技巧。领导艺术的特征:(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2. 领导艺术与领导经验: 领导经验就是领导者从领导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感性知识。领导艺术来源于领导经验又高于领导经验,是对丰富的领导
40、经验的系统总结、理性升华和创造性应用。领导经验支撑领导艺术又有待于发展为领导艺术,是领导艺术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得以展现的实践基础。3领导授权的类型: 类型:刚性授权、弹性授权、惰性授权、模糊授权。领导授权艺术要点:(1)围绕目标,明确要求。(2)因事择人,视能授权。(3)把握尺度,适度授权。(4)尊重分工,逐级授权。(5)民主监督,公开授权。(6)强化责任,可控授权。4. 领导沟通艺术的基本内容:(1)领导者的接待艺术。接待活动是领导者最基本的沟通形式。(2)领导者的谈判艺术。(3)领导者的表扬与批评艺术。(4)领导者劝说与疏导的艺术。(5)领导者电话与信函沟通的艺术。电话沟通是领导者沟通手
41、段中最常见的方式。5. 正副职合作的艺术:(1)正副职的关系定位。从组织上说,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工作上说,二者是分工与合作、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从程序上说,二者是集中与民主的关系。(2)当好正职的艺术:统揽不包揽,善谈不空谈,敢断不武断,大度不失度。(3)当好副职的艺术:会揽事不揽权,会谋事不谋虚,会干事不误事,敢为不乱为。6. 领导者运筹时间的艺术:(1)集中时间的艺术 :集中时间办大事。(2)扩大时间容量的艺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3)优化时间利用的艺术: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时间,使其发挥最佳的效果。(4)节约时间的艺术:制订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精简会议。善于授权。善于利
42、用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7. 开会必须遵循的原则:(1)超前性原则。(2)有效性原则。(3)善后性原则。8. 主持会议的技巧:(1)严肃会议作风。(2)控制会议进程。(3)处理会议问题。(4)制定会议守则。9.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和处理艺术:特征:(1)突发性。(2)不确定性。(3)危害性。(4)扩散性。(5)聚焦性。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艺术:(1)敏锐洞察,迅速确认事件的性质。(2)以人为本,全力救治伤亡人员。(3)主动出击,迅速控制事态。(4)果断决策,把握全局。(5)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化解危机。(6)加强沟通,主导舆论。(7)整合资源,协力行动。(8)重视善后处理,力戒重蹈覆辙。10提高领导艺术
43、水平的途径:(1)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先进性。(2)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艺术的科学性。(3)加强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4)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第十二章 领导作风1领导作风的含义: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言行。领导作风的特点:(1)从属性。(2)外在性。(3)时代性。(4)行业性。(5)稳定性。2. 领导作风的本质: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和立党宗旨的体现,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世界观的重要体现。领导作风的意义:(1)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2)领导作风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3)
44、领导作风是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4)领导作风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3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1)思想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学习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4)组织作风: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5)生活作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4不良领导作风的主要表现:(1)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风。(2)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官僚主义
45、作风的来源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3)宗派主义作风。5. 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1)加强理论学习。(2)注重教育培训。(3)完善规章制度。(4)强化考核监督。(5)优化环境氛围。第十三章 领导绩效1领导绩效的含义: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领导绩效的构成要素:目标、投入(成本)、效率、效果、效益。领导绩效的特点:客观性、综合性、动态性、具体性、基础性、基础性、继承性。2. 领导绩效的基本内容:(1)用人绩效。(2)决策绩效。(3)办事绩效。(4)时间绩效。(5)整体贡献绩效。整体贡献绩效的高低是衡量领导绩效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尺度。3. 领导绩效的作用:(1)领导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