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315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418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8页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8页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8页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8页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中药养护学ppt课件.ppt(4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中药养护学,整理人:杨宗严,第一章 绪 论,学习内容:中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中药贮存与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贮存与养护的现代管理法规中药保管养护的目的和任务,第一章 绪 论,药品种类多、品种复杂量大;剂型多种多样;,从生产,消费,中间环节,中间环节要保证数量上的准确,质量上的完好!,药品是指用于、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分为:中药类、西药类、混合类三大类,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大类均具有种类复杂多样、剂型多种多样的特点。,按中药药理分有: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

2、药按药用部位分有:根茎类、全草类、花叶类、果实种子类中成药有:丸剂、糖浆、冲剂、蜜丸、曲剂、散剂、浸膏合剂、煎膏剂、糖浆剂、酒剂、软膏剂 ,西药也具有种类复杂多样、剂型多种多样的特点。西药可分为:,从剂型上分:片剂、针剂、水剂、糊剂、膏剂、贴剂、栓剂、喷剂等。从药物的用途上分:治疗用药、预防用药、诊断用药;特殊用药: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等; 从药品的药理作用上分:抗生素、维生素、安眠镇静类、解热镇痛、抗寄生虫药、利尿药及脱水类、皮肤科用药、酶类药、抗组胺药等。以及各个系统用药,如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用药。,第一节 中

3、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药品与中药养护:主要针对中药材,因为其相对西药更复杂更易发生质量变化。中药品种多样,内在活性成份不同,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异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中药的特性采用科学的、规范的、现代化的措施对中药进行一套科学的养护,目的是保证中药质量,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化学 、生化、昆虫、微生物、气象等多方面知识来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中药养护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指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与炮制品、中成药的养护理论和实践。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

4、素引起的中药发生变异,研究其发生变化规律,从而采用科学合理的贮存与养护方法,以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中药在购、销、存、运的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规律,制订和建立科学的中药养护方法。,第二节 中药贮存与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古代中药贮存与养护知识中药和祖国医学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文化科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产物。几千年来,它一直被用作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为保证人民健康和民族发展壮大起着重要作用。,中药养护是在继承祖国医药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保养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的购、销、存、运整个过程中,为保证中药质量所采取的各种保养

5、、维护等措施和方法。我国古代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该书不仅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产地、采集加工时间,而且对于中药的鉴定、贮藏等都有了较为精辟的概括。如药物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等,为中药养护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到南北朝时期,医药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分工。如百官志载:“医师四十人太医署有主药师二人药园师二人药藏局盛丞各二人。” 至唐代,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撰成的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标志着我国药学的新发展。 唐代不仅讲求地道药材,对药材的贮藏养护也十分考究。 到了宋代,中药品种发展比往代剧增。当时政

6、府设“收卖药材所”辩认药材,以革伪乱之弊。寇宗 著本草衍义载:“夫高医以蓄药为能,仓中之两,防不可售者所须也,若桑寄生、桑螵蛸、鹿角胶、虎胆、蟾酥之类”。说明贮藏十分重要,尤其难得之品宜蓄贮留,以急病人之所急。,直至明代,陈嘉谟广罗收集各代药物发展的成就,编著了本草蒙荃 。继本草蒙荃之后,李时珍本草纲目,高度概括总结说明以前各家经验,对中药学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药品管理立法,开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1911年至1949年间,发布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有:药师暂行条例、管理药商规则、修正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修正管理成药规则、细菌学免疫学制品管理规则、药师法等。有关中药养护学,

7、自汉代到清朝,各个时期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繁富,不仅为后世广泛应用,且给研究整理中药贮藏养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资料。,二、中药储存的形成,(一)中药商品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二)中药商品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三、中药储存的作用,(一)保证供给,满足人民用药需要(二)稳定市场调剂余缺(三)支持生产,发展中药,第三节中药贮存与养护的现代管理 法规,现行的与中药养护关系最密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国家药监局制定并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药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Phama

8、ceutical Praducte, GMP)(2019年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GSP)(2000年制订)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2019年制订)等制度。,(一)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中对中药的管理规定,(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19年公布)中对中药的管理规定,1国家鼓励培育中药材 对集中规模化栽培养殖,质量可以控制并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条件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2 生产中药饮片 应当

9、选用与药品质量相适应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不得销售。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三)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出“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明确药品GMP的适用范围是“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在第5章物料中要求对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均应制定管理制度;要求对物料的储存、待检、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应按照物料的质量性能、不同的属性分类储存;特殊管理的

10、药品及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的储存保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一般储存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复验等。,(四) GSP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应按经营规模设立养护组织。大中型企业应设立药品养护组,小型 企业设立药品养护组或药品养护员。养护组或养护员在业务上接受质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 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GSP第二章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中,对“设施与设备”明确规定,如温湿度管理要求分为:冷库(210)、阴凉库

11、(不高于20)、常温度(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仓库基本设施要有监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通风和排水设施,保持商品与地面距离的设施,货架,防尘、防虫、防鼠、防火、防盗设施,符合安全用电的照明设施等。,对“储存与养护”要求分类储存保管,按属性进行“六分开”:1.药品与非药品;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3.特殊药与一般药,4.有贮存温度要求的与常温贮存的药;5.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的药品与其它药品;6.外用药与其他方法服用的药品等均要分开保管,对特殊管理药品,要实行“七专放”,即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毒性药品、 危险品、不合格品、 退货药品、有冷藏或阴冷藏的药品等7种专库(区)

12、储存。,GSP 中的 第六节储存与养护,第三十八条药品储存时,应有效期标志。对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效期报表。第三十九条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 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第四十条药品储存应实行,其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 为黄色;合格药品库(区)、零货称取库(区)、待发药品库(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 红色。,色标管理,第四十一条对销后退回的药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存放于退货药品库 (区),由专人保管并做好退货记录。经验收合格的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方可存入

13、合格药 品库(区);不合格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放入不合格药品库(区)退货记录应保存3年。 第四十二条 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库(区),并有明显标志。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第四十三条对库存药品应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中, 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 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应进行抽样送检。 第四十四条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 量管理机构予以处理。 第四十五条应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温、 湿度进行记录。如库

14、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五)中药材GAP(种植)认证检查项目,是否制订仓储养护规程和管理制度 中药材仓库是否保持清洁和通风、干燥、避光、防霉变。温度是否符合储存要求并具有防鼠、虫、禽畜的措施。 中药材仓库地面是否整洁、无缝隙、易清洁 中药材存放是否与墙壁、地面保持足够距离,是否有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质量变化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第四节 中药保管养护的目的和任务,保管一般指商品储存期间保持数量上准确。养护是指商品储存期间,采取必要保护措 施达到质量上完好。一 、保管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一)保护药源(二)保证质量(三)提高经济效益,二、中药养护的任务,中药的

15、养护是一项知识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既有传统的经验,又有科学的新技术,是保证中药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任务在于预防中药发生各种变化,保证中药质量。(一)运用贮存和养护中药的方法与技术,保证中药质量和数量。(二)根据法规要求,掌握中药特点,合理进行养护。 (三) 利用学科规律,研究新的养护技术与方法药品管理法,GMP,GSP,CAP中均对储存中药的环境、库区、仓库、设施和设备、储存条件、包装材料等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使得中药养护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三、中药的养护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传统的养护方法, 如采用硫磺熏蒸以防治害虫;用日晒、火烤、热蒸、石灰吸潮干燥药

16、物;对存量小、性质特殊的药材采用药物对抗同贮法,起到防虫作用。第二阶段中药仓库较普遍地开展了仓库温湿度管理, 以化学药剂替代了硫磺熏蒸,并实现大面积防治虫害的方法;氯化钙吸潮,空气除湿机除湿,除氧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气调养护新技术的普遍推广,使中药的保质养护技术得以更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第三阶段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药仓贮养护中, 实现了温湿度管理的自动控制,建成的空调库、低温库的电脑控制,大大提高中药材的养护质量,科技项目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四、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与物理、化学 、生化、昆

17、虫、微生物、气象等多种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与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事管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 中药商品储存的作用2 什么叫保管,什么叫养护,中药商品保管养护的重要性3 什么是中药储存保管养护的目的。4与保管养护有关的中药管理的法规有哪些?5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药养护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的分类,学习内容:引起中药变异的主观因素中药所含成分是其质量变化的重要主观因素引起中药变异的客观因素(外在因素)中药的储藏性能中药质量变化的类别,第一节 引起中药变异的主观因素,一、中药的含水量水分是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影响其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水分是中药养护的首

18、要问题。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其化学成分会不断地变化以致影响药效。因此创造良好的贮存条件,是防止中药变质的首要问题,也是中药养护的首要问题。非水溶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脂肪、挥发油、树脂、蛋白质、淀粉、水溶性成分;糖、果胶、有机物、鞣质、色素、苷类、部分生物碱、大部分无机盐,有效成分、辅成分和无效成分,有效成分(activesubstances) 指具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这类成分仅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包括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类等等,如:利血平(reserpine)是萝芙木降压的有效成分,苦杏仁甙(amygdalin)是苦杏仁

19、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薄荷醇(emnthol)和薄荷酮(menthone)是薄荷辛凉解表的有效成分。,2.辅成分(adjuvantsubstances),指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有时候,它们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些辅成分能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增强疗效,如:洋地黄皂甙能促进洋地黄强心甙的吸收,从而增强洋地黄的强心作用。有些辅成分能使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槟榔中的鞣质,可保护槟榔碱(arecoline)在胃液中不溶解,而到肠中才被游离出来。,3.无效成分(inactivesubstances) 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它们包括纤维素、木栓、角质

20、、粘液、色素、树脂等。,第二节 中药所含成分是其质量变化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1、商品的成份2、成分的性质3、成分结构,(一) 生物碱类,生物碱是在植物体中所发现的一种有机碱的总称,有似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生物碱多具有特殊而显著的生理活性,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在植物界分布较广,但主要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大多数具有极强的苦味,对人体具有显著的生理作用。在储藏中易潮解、具毒性、易氧化、变质、操作不当会伤皮肤。同时此类中药常因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可能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故此类中药应避光贮藏(二) 苷类(甙类) 苷类又名配糖体,苷系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上的羟基与非糖部分(苷元)中

21、的羟基(或酚羟基)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广,是存在于植物各种器官的细胞质或液泡中的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尤其在果实、树皮和根部最多。在储藏中易潮解返软、分解失效、变色、刺激皮肤。含苷类的中药在贮藏时必须注意干燥,避免湿气的侵入。,(三) 鞣质类,鞣质又名单宁或鞣酸,它是一种多元酚,有收敛性,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透水的化合物。鞣质主要用于止血、收敛和烧伤等。 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在植物界中分布极广。水解鞣质缩合鞣质在储藏中易变性、沉淀、变色。(四) 油脂类在化学上是各种酸和甘油的酯类分油脂(不饱和脂肪

22、以液态为主)和脂肪(饱和脂肪以固态为主) ,多存在于果实种子及动物类药材中。因光线、温高、水分 等因素能加速油脂的酸败,在储藏中易泛油、变味、虫蛀、变色。,(五) 挥发油类,是一类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出来油状液体,大多具香气。含揮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揮发油大多具有發汗、理氣、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在储藏中易挥发、气味散失、氧化、升华。,(六) 植物色素类,主要有有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黃素与胡萝卜素,三者常共存。此外尚有藏紅花素、辣椒紅素等。水溶性色素主要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在贮藏过程中易变色、潮解,(七)无机化合物,绿矾、大青盐、秋石、水银、砒

23、石等。在贮藏过程中易风化、潮解、溶化、易燃(八)蛋白质是亲水胶体、酶其性质具变性和盐析作用在储藏中易虫蛀、潮解、沉淀、变色、异臭,(九)糖类,(一)单糖:(二)双糖(三)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树胶、粘液质。在储藏中易虫蛀、霉变、潮解、溶化、粘连。,(十)树脂,树脂类(Resins)树脂是许多植物正常生长中分泌的一类物质,在植物体内常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等混合存在。与挥发油共存的称油树脂,如松油脂,与树胶共存的称胶树脂,如阿魏,与大量芳香族有机酸共存的称香树脂,如安息香。在储藏中易怕热、易燃、融化、粘连、质脆、易碎、溶化流失,第三节 中药变异的客观因素 (外在因素),一、生物因素 (一)

24、霉菌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在储藏中易引起发霉、发热。 (二) 鼠 鼠害,对中药的贮存会造成极大危害,历来就是中药贮存中的防治对象之一。在储藏中易引起发霉、发热。 (三) 害虫 中药虫害是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危害中药的昆虫而言。在储藏中易引起虫蛀、霉变、发热。,二、物理因素(自然因素),(一) 空气 空气是氮(78%)、氧(21%)、氩(0.93%)和其他气体(氖、臭氧等)的混合物。空气:成分氧化、生物氧化(二) 温度 这里的温度是指一般自然气温。高温造成融化、变质、泛油、泛糖粘连、风化、挥发加速。 (三) 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

25、。高湿造成潮解、溶化、霉烂变质。 (四) 光照(指日光照射) 易造成变色、分解、氧化,红外光会造成增温、融化、粘连。,三、化学因素引起的变异,(一) 泛油 中药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中药的油质溢于药材表面的现象。(二) 散气走味 药材的气味是药材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三) 变色 变色是指中药的颜色发生变异的现象。四、物理、化学因素引起中药变异的相互关系,四、人为因素,1、责任心不强2、不熟悉商品性能3、违章操作4、养护方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第四节 中药的储藏性能,中药商品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商品成分和性质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理化性能。这就是商品的储藏性能。一方面是药材在贮

26、藏中表现的物理性能二方面是药材在贮藏中表现的化学性能,一、药材在贮藏中表现的物理性能是指药材在贮藏中表现的物理变化如:形态变化、吸湿性、导热性、耐热性等,(一)商品的形态变化是指在贮藏中商品在外形、体积、大小等方面表现出的形态变化:如折断、裂解、干缩。(二)商品的吸湿性中药商品在一定气压、温湿度条件下,商品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从商品中放出水分的能力。,(三)商品的导热性,是指物体传递热能的性质。中药多是热的不良导体根茎、皮类药材的导热性小。但不易发热也不易散热,是易造成积热不散。(四)商品的耐热性是指商品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各种商品的耐热性强弱不同:耐热性强的,如:根茎类药材;耐热性弱的,如:

27、一些软化点低的中药(含树脂、蜡质、糖类等中药会出现变形、粘连、融化)软化点低的中成药:膏药等会发生渗流、发粘;糖浆等会发生膨胀、发酵。,二、药材在贮藏中表现的化学性能,中药商品在储存条件下,受光、热、氧、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商品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化学变化。(一)商品的化学稳定性是指中药商品在一定范围内,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的性质。不稳定的成分主要有:水分、色素、挥发油、鞣质、和油脂。(二)商品的毒剧性 某些中药商品具毒剧性,在储存中有特殊要求。,(三)商品的燃烧爆炸性多数中药具有易燃烧性,有的还能自燃。,1、易燃商品燃点低的商品:火硝、硫黄、生松香、干漆、樟脑、海金沙等2、冲烧商品(自燃商品)指商品

28、在静置条件下药材不经点火而自燃,轻则发黒,重则火灾。如红花、花生仁皮、甘松等。3、包装爆炸主要指包装内部压力超过容器承受强度而引起的爆破。如蜂蜜、糖浆。,中药质量变化的形式,1、物理变化形式:中药在质量变化过程中只改变了物理性状,没有改变其化学性质,不生成新的物质。如风化潮解、融化、升华、挥发、吸湿、干枯。2、化学变化形式:中药在质量变化过程中大部分发生了变化 ,其内在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新的物质。如泛油、变色、氧化、分解3、生理生化变化 由于生命活动、生理代谢引起的变化,如药材的 呼吸作用、萌发、生物孵化等。三种形式的变化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第五节 中药质量变化的类别,中药质量变

29、化是按商品在质量变化的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大体相同的物理直观现象归为同一类,形成各种类别。一、冻结:指当气温降到制剂凝固点以下时,液体制剂凝固成固态的变异现象。二、风化:指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类药材,在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药表面形成粉状物或全部形成粉状物的现象。,三、潮解:指在一定温湿度影响下,中医药所含 可溶性成分被空气中水汽逐渐溶解的现象。四、升华:指某些主含挥发油成分的商品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五、融化:指含糖胶、树脂、腊质等成分的固态商品,在温度升高的影响下,变软而后由固态变为粘稠的融流状态的现象。(一)耐热性差(二)吸潮性强,六、泛油:指含油脂、糖类、挥

30、发汕成分的中药商品,在日光、氧、酶或微生物等因素作用下,所发生成分酸败的现象。泛油的原因: (一)油脂氧化 (二)脂酶水解 (三)微生物水解 (四)其他泛油原因,七、变色:指中药商品应有的颜色发生淡弱消退或颜色加深的现象。(一)酶引起的变色(二)非酶引起的变色八、气味散失:指中药所含挥发油成分在常温下自行挥发或氧化,使原有气味减退或消失的变异现象。原因: (一)成分性质 (二)氧化,九、发酵流失:指某些液态有机成分被微生物分解,成分破坏,体积膨胀,溢出溶器的变异现象。十、其他变异现象(一)萌发(二)生物孵化,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1、中药商品储存中易发生各种质量变化的成分有那些?2、具体述出中药

31、商品质量变化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3、中药商品质量变化中自然因素包括那些方面4、人为因素对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住要表现在那些方面5、质量变化常见有那些类别及各类别的概念,产生原因,变化的结果和常见中药材商品,第三章 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习内容:传统养护方法(干燥、防霉除虫)现代养护方法气调养护技术、现代干燥技术、密封技术,第三章 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一节 传统的养护方法 一、干燥除湿法 干燥除湿法是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干燥措施除去中药中过多水分的养护方法。,(一) 曝晒法,曝晒也称阳干法,是利用太阳光的热能使药材散发水分而干燥,同时利用其紫外线杀死霉及虫卵,因此曝晒可以达到防

32、霉、治虫的双重目的。 (二)摊晾法 摊晾也称阴干法,即将药材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花、果皮等类药材。,(三) 加热烘干法,采用火盘、土坑,现在多用烘箱、烘房、干燥机等加热增温驱除水分的方法称加热烘干法。(四) 石灰干燥法 应用生石灰吸取药材水分的方法称石灰干燥法。(五) 木炭干燥法 利用木炭进行吸潮的方法称木炭干燥法。,(六) 翻垛通风法,将垛底药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的方法称翻垛通风法。(七) 石灰埋藏法 利用石灰埋藏药材,达到防潮的方法称石灰埋藏法。(八) 沙子埋藏法 利用沙子隔绝外界湿气,防止生虫发霉的方法称沙子埋藏

33、法。,(九) 糠壳埋藏法,利用谷、麦糠的隔潮性能,将药材埋入湿气不致侵入,保持药材干燥,避免虫蛀霉变的方法称糠壳埋藏法。(十) 地下室贮存法 利用地下室具有东暖夏凉又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特点进行贮存中药的方法称地下室贮存法。,二、传统防霉除虫养护法,(一) 清洁卫生防治法 清洁卫生防治法也称环境卫生防治,是各种防治工作的基础,也是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中药养护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二) 密封养护法,密封养护法是利用密闭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离而减少湿气侵入,保持中药原有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的方法。 1.密封货柜(货橱) 2.密封坛缸 3.密封木

34、箱 4.密封铁桶,(三) 冷藏养护法,采用低温(010之间)贮存中药的方法称冷藏养护法。(四) 热蒸法 将生虫的药材放入蒸锅或蒸笼内,利用水蒸气杀死害虫,然后将药材晾晒干燥后包装的方法,称热蒸法。,(五) 对抗同贮养护法,对抗同贮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利用不同品种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存养护方法。1、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泽泻和山药易生虫,丹皮易变色,若三者交互层层存放,或泽泻与山药各分别与丹皮贮存在一起,既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防止丹皮变色。,2、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皆为名贵中药,同贮于

35、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3、蜜拌桂圆防霉虫保色桂圆(龙眼肉)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梅雨季节极易发霉生虫与变色。可将晒至干爽不粘手的桂圆放进干净的容器中,并加适量的蜂蜜拌匀,然后倒人洁净的陶瓷缸内密封好置阴凉干燥处贮藏。,4、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芡实和薏苡仁富含淀粉,在贮藏保管中极易生虫。如果在药材中加入适量用纸包好的生大蒜瓣(并于纸包上扎刺一些小孔洞,使大蒜挥发的气味得以扩散),即可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其方法是将药材与生大蒜按20:1的比例拌匀,装入缸内盖严存放。 此外,大蒜头与土鳖虫、斑蝥、全蝎、僵蚕等动物类药材同贮,也具防虫效果。5、细辛、花椒护鹿茸 鹿茸为贵重动

36、物类药材,易生虫难保管。若在锯茸后将细辛碾末调成糊状,涂在锯口和有裂缝或边缘处,再烤干,置于密闭的木箱内(尤以樟木箱最好),且在箱内撒些樟脑或细辛,盖严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贮藏,按此保存的鹿茸则不会生虫。此外,花椒与鹿茸同贮也能防虫。方法是取鹿茸装入盒子内,盒底铺一层花椒,封好盖存放,这样保管的鹿茸同样不生虫不变色。,6、姜防蜂蜜”涌潮” 蜂蜜于夏季易发酵上涌,俗称“涌潮”。为了防止这种劣变现象,可将生姜洗净,晾干水分后切片撒于蜂蜜上(每100kg蜂蜜用姜2-3kg),盖严封紧即可防止蜂蜜发酵涌潮。若事先未用此法,即使蜂蜜已产生“涌潮”现象,同样也可用生姜压汁倒入蜂蜜内,使“涌潮”下落,并且再于

37、蜜上撒放些姜片盖严置阴凉处贮藏,仍可防止“涌潮”再起。,7、当归防麝香走气色,取麝香和当归各0.51.0kg分件用纸一起包好,然后一件一件地依顺序装入瓷罐内或棕色玻璃瓶中,盖口密封好,置干燥处保存。这样贮藏的麝香既不变色也不走香气。此法忌用火烤日晒,以防变色和失去香气。8、酒蒜养护土鳖虫 土鳖虫因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容易发霉生虫,不便保管。在贮存土鳖虫的箱底四角与中间分别放上用纸包好大蒜1-2个(剥去外皮,纸包后分散扎刺若干小孔,以利蒜味自然散发),再装进约l0cm厚的土鳖虫,其上喷洒适量的白酒或酒精,再放一层土鳖虫盖住,然后铺上一层草纸,纸上面重新放大蒜、白酒或酒精和土鳖虫,如此反复

38、依次一层层地装箱,直至装满箱的顶部,最后将箱盖严密封紧。按此包装贮藏的土鳖虫即不发霉生虫。,9、蜈蚣、蛤蚧巧贮存 将蛤蚧、蜈蚣晒一天,待余热凉散后装入有盖的瓷罐里(不能趁热装罐),且在盛装的过程中相隔放进除去外包装的伤湿止痛膏(含云香、薄荷脑、樟脑、细辛等辛辣芳香成分)适量共同存放,此法尚适用于白花蛇、蕲蛇、乌梢蛇等动物类药材的贮藏保管。,(六) 硫黄熏蒸法,二氧化硫:可由燃烧硫黄而得,系黄褐色有毒气体,过去在中药界较为常用。本品渗透力较氯化苦为小,对成虫的毒杀作用较强,密闭熏蒸的时间要长。对螨类危害的仓库最为适当,本品用后能使药材褪色,且遗留其气味,对金属有侵蚀作用,现已少用。,第二节 现代

39、养护方法和技术,一、气调养护技术 (一)气调养护的原理该技术的原理: 是人工降低贮藏中药材周围的氧含量,提高N、CO2等气体含量,使害虫窒息死亡,使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药材的生理活性降低,从而达到保鲜、防霉、杀虫的目的。 除气调贮藏技术外,近年还应用了真空包装技术、除氧剂密封贮藏技术、气调与机械吸潮相结合的贮藏技术以及计算机管理仓贮技术等。,(二) 气调养护的防霉杀虫效果及优点,气调养护能灵活调节库内气体成分,若充氮(N2)降氧(O2),使库房内充满98的氮气(N2),而O2留存不到2,使害虫缺O2窒息而死,以达到控制害虫和真菌的目的,保证库内贮存物不发霉、不腐烂、不变质。,1.混合气体

40、的防虫抑霉效果,空气是一种混合性的气体,它的正常化学组成(容积百分比)在标准状态下是:氮7809,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272,氢、氙、氖、氦、臭氧等微量。其中N2是无臭无味无毒、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O2却是微生物、霉菌及害虫生长繁殖的必需条件;CO2的浓度增高,亦不利于霉菌及害虫的发育,因为它们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一切生命活动受到阻止,以至窒息而死亡。2.气调养护中药的优点无残毒、适用范围广、操作安全、节省费用,(三) 气调养护的密闭技术,1塑料薄膜罩帐 采用这种密闭方法的气调养护中药,简便易行,具有投资少、方法简单、收效快等特点。但不耐久用,不便充分利用仓容。(1)薄

41、膜选择:供作气调养护的塑料薄膜应具备:对O2和 CO2的密闭性能高,透过率小,透湿性小;价低且耐久;便于加工制帐。如聚氯乙烯(PVC) 03mm层压薄膜.(2)罩帐制备:(3)密封堆垛,对药材堆垛的密封分为六面密封和五面密封。,六面密封 :首先在地面或垛底铺一层苇席(或旧苫布)再铺上一层旧麻袋,盖上塑料帐底,再在帐底上铺一层麻袋,以防止堆垛时将薄膜底穿破。五面密封:直接将帐罩与地面接合密封。因底面不用塑料,对地面要求较严格,应当具有一定的密闭性能。如水泥地面等。,2.气调密闭库,气调密封库养护中药,具有性能良好、节省仓容、方便管理、成本较低、经久耐用的特点,能较全面地防治中药的质变。在应用范围

42、上,还可用于密封贮藏、吸湿贮藏等。,(四) 气调养护的降氧技术,1.充氮降氧 (1)充氮降氧的技术指标 (2)氮气的来源及机器构造 (3)气体置换技术 2.充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来源 (2)充二氧化碳防治仓虫的技术指标 (3)气体置换方法 (4)充二氧化碳降氧养护中药的效果,3.自然降氧,所谓自然降氧(O2),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中药本身、微生物、仓虫等呼吸作用,使含O2 量下降,C O2上升,造成霉菌和害虫的恶劣环境,在缺O2 状态下害虫窒息死亡,微生物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安全贮藏中药的目的。,(五) 气调养护的管理技术与注意事项,1.查漏 2.测气 3.测水分 4.测温测湿 5.预防

43、结露,二、现代干燥技术,(一) 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 1.原理:干燥的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中药,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灭虫之目的。,2.构造特点,3.应用效果及优点 (1)干燥快,脱水率高 (2)提高药材质量 (3)节能省电成本低 (4)设备简单造价低 (5)便于自动化,减轻劳动强度,(二) 微波干燥养护,1.原理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仓虫经微波加热处理,体内水分子发生振动摩擦产热,微波被水吸收转变为热能,使虫体内蛋白

44、质遇热凝固,虫体内水分被气化而排出体外,促使仓虫迅速死亡。,2.应用效果,微波干燥既不受燃烧废气污染的影响,又能杀灭微生物及霉菌,具有消毒作用,可以防止发霉和生虫。 3.微波干燥的优点 (1)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2)加热均匀 (3)产品质量高 (4)热效率高 (5)反应灵敏,三、密封技术,(一) 无菌包装养护技术 无菌包装养护法实际上是一种改进包装材料防霉的一种技术。 (二) 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1.概述气幕亦称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2.设备设置 3.效果气幕可以阻止和减轻库外潮湿空气对库内药

45、材的影响,从而能够起到防潮养护作用。,(三) 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1.概述 除氧剂包装封存养护技术是继真空包装、充气包装之后发展起来一种商品包装的贮藏新技术。除氧剂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O2接触就起化学反应,达到除O2的目的。 2.除氧剂封存养护中药的优点(1)效果可靠:能防止因霉菌、害虫的滋生而引起仓贮药材等物品的腐败变质以及氧化变色。(2)操作简便:不需要真空包装、充气封存之类的设备。(3)性能安全: 3.使用注意事项,四、低温冷藏养护技术五、防霉除虫养护技术,(一) 辐射防霉除虫养护 1.原理应用放射性60Co产生的射线或加速产生的射线辐照药材与物质时,附着

46、在物质上的霉菌、害虫吸收放射能和电荷,很快引起分子电离,从而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经由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诱发射线化学的各种过程,使机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导致生物酶失活,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新陈代谢中断,霉菌和害虫死亡,故能有效地保护药材和物质的品质,相对地延长贮藏期。 2.辐射防霉除虫效果 3.辐射养护法的优点 (二) 气体灭菌养护技术主要是指环氧乙烷防霉技术及混合气体防霉技术。环氧乙烷是一种气体灭菌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细菌蛋白分子中氨基、羟基、酚基或巯基中的活泼氢原子起加成反应生成羟乙基衍生物,使细菌代谢受阻而产生不可逆的杀灭作用。,(三

47、) 蒸气加热养护技术,蒸气加热养护是利用蒸气杀灭饮片及炮制品中所含的霉菌、杂菌及害虫的方法。是一种简单、价廉和可靠的灭菌方法。 (四) 化学药剂防治 是利用某些剧毒化学药剂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药材害虫,从而破坏害虫正常的生理机能或造成不利于害虫生长繁育的条件,使害虫停止活动或中毒死亡的一种防治方法。 化学药剂的选择1、高效速杀2、广谱多用3、低毒无药害4、长效低残毒5、不易产生抗药性6、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五) 生物农药防治,对中药及人畜无毒害、无污染,而又能防治中药虫霉的植物有除虫菊、天名精、灵香草、闹羊花、吴茱萸、花椒(叶和果)、柑桔(皮与核)、辣蓼、大蒜、黑胡椒、柚皮、野蒿、芸香等;其次

48、是山苍子(油)、苦楝、臭椿、千里光、算盘子、姜粉、干辣椒、黄豆粉、茶油、油茶麸等。其中,除虫菊的主要杀虫成分是除虫菊脂,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效、无毒的广谱杀虫剂。,六、中药轻微霉变的处理,(一) 干刷去霉 (二) 撞击去霉 (三) 淘洗去霉 (四) 沸水喷洗去霉 (五) 醋喷洗去霉 (六) 酒喷洗霉,生物因素引起的中药变异与养护,第四章,本章学习内容,第一节 霉变与养护第二节 中药霉变的预防第三节 霉菌对中药商品的危害性第四节 预防中药霉变的常用方法第五节 虫害与养护第六节 中药虫害的防治措施第七节 鼠害与养护,第一节 霉变与养护,一、微生物的主要特征1、种类繁多2、分布广泛3、繁殖速度快4、新

49、陈代谢旺盛二、微生物与中药商品的关系1、中药商品多含有微生物生活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2、中药商品的储藏环境中存在有多种微生物,只要条件适合商品就会霉变。3、中药商品受霉菌侵染后会产生毛状物、翻泡、泛气、变味、商品体温增高等霉变现象。,三、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一)微生物的来源1、田间真菌2、仓储真菌(二)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空气中飘散的微生物孢子2、运输过程中传播3、药材仓虫传播4、粮食传播5、其他,四、霉菌霉菌(molds)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属于真核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真菌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

50、素)、有机酸等多种发酵工业的基础,有些真菌产生毒素,使人、畜中毒,严重者引起癌症。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害肝脏,易引发肝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危害中药材。,(一) 常见霉菌的种类,1.毛霉毛霉的孢子囊柄成单轴直立于菌丝体,在其顶端生孢子囊,菌落常呈絮状,初为白色,继为灰色或黄褐色,菌丝发达,单细胞、无隔膜,以孢子囊孢子繁殖,形态上和根霉相似,与根霉的区别是毛霉不生假根和葡萄菌丝。常见危害药材的毛霉种类有高大毛霉、总状毛霉等,主要危害受潮的中药材。 图高大毛霉1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