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333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2019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李永录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建构筑物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4,排架结构组成,1)屋面板,2)天沟板,3)天窗架,4)屋架,5)托架,6)吊车梁,7)排架柱,8)抗风柱,9)基础,10)连系梁,11)基础梁,12)天窗架垂直支撑,13)屋架下弦横向支撑,14)屋架垂直支撑,15)柱间支撑,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抗震墙与排架侧向组成的框排架结构抗震设计,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括号内的数值用于设有筒仓的框架和框架-抗震墙;2房屋高度指室外地

2、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部分);3超过表中所列高度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加强措施。,一般规定,框排架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结构选型、选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结构单元平面内,抗侧力构件宜对称均匀布置,并应沿结构全高设置。在结构单元内,各柱列的侧移刚度宜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并应避免抗侧力构件的侧移刚度和承载力突变。2质量大的设备等,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边缘的平台上,宜设置在距结构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当不可避免时,宜将平台与主体结构分开,也可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采用低位布置。3不宜采用悬挑结构。4围护墙宜选用轻质材料、轻型墙板、钢筋混凝土

3、墙板等;当结构单元的一端敞开另一端有山墙时,其山墙与主体结构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一般规定,框排架结构的防震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1)房屋贴建于框排架结构;2)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不规则;3)质量和刚度沿纵向分布有突变。2防震缝的两侧应各自设置承重结构。3除胶带运输机和链带设备外,设备不应跨防震缝布置。,一般规定,4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不大于15m的贴建房屋与框排架结构间,6度、7度时,不应小于100mm;8度、9度时,不应小于110mm;2)框排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排架结构)单元间,结构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

4、;结构高度超过15m时,对6度9度,分别每增高5m、4m、3m、2m,宜加宽20mm;3)框架-抗震墙的框排架结构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条第2款规定数值的70%,且不宜小于100mm。5 8度、9度的框架结构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一般规定,框架及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楼板、屋盖采用预制板时,应采取保证楼板、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框架梁(或抗震墙)的可靠连接的措施。排架跨屋架或屋面梁支承在框架柱上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排架跨的屋架下弦或屋面梁底面,宜布置在与框架跨相应楼层的同一标高处。2排架跨的屋架或屋面梁支承在框架柱顶伸出的单柱上时(下图),宜在柱

5、顶(A处)设置一道纵向钢筋混凝土连梁;当AC段柱较高时,宜在中间增设一道纵向连梁。,一般规定,屋盖天窗的配置与选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窗宜采用突出屋面较小的避风型天窗、下沉式天窗或采光屋面板等形式。2突出屋面的天窗宜采用钢天窗架;6度8度时,可采用矩形截面杆件的钢筋混凝土天窗架。3宜在满足建筑功能的条件下,降低天窗架的高度。4天窗屋盖、端壁板和侧板,宜采用轻型板材;不应采用端壁板代替端天窗架。5结构单元两端的第一开间不应设置天窗;8度和9度时,宜从第三开间开始设置天窗。,一般规定,屋盖的屋架或屋面梁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盖宜选用钢屋架或重心较低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屋架。2跨度不大

6、于1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3跨度大于24m,或8度III、类场地和9度时,宜选用钢屋架。4有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屋盖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屋架。58度(0.30g)和9度时,跨度大于24m的屋盖不宜采用大型屋面板。,一般规定,框排架结构的排架柱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截面高度不同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应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工字形柱或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2采用工字形截面柱时,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高度范围内、阶形柱的上柱和牛腿处的各柱段,均应采用矩形截面。3山墙抗风柱可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亦可采用形钢柱。当排架跨较高时,宜设置山墙

7、抗风梁。,一般规定,上下吊车的钢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结构单元内一端有山墙另一端无山墙时,应在靠近山墙的端部设置钢梯。2在结构单元内两端均有山墙或均无山墙时,应在单元中部设置钢梯。3多跨时,可按本条第1、2款的规定分散布置钢梯。框排架结构中的框架、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且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 框排架结构中框架部分,高度大于24m时,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一般规定,框架-抗震墙中,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板、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超过时,应计入楼板、屋盖平面变形的影响。,一般规定,框架-抗震墙中

8、抗震墙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2结构较长时,侧移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在结构的端开间。3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且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300mm。4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5在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一般规定,采用框架-抗震墙时,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3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

9、尚应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一般规定,框排架结构柱的独立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排架柱仅在纵向)设置基础系梁:1一级框架和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5桩基承台之间。,一般规定,框架-抗震墙中的抗震墙基础,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的能力。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2对于框排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

10、力验算;宜采取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影响的构造措施。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计算,以下只将规范中精简出来讲解,具体的公式及计算请详见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六章第二节。,计算,6度时,不规则、建造于类场地上较高的以及7度9度时的框排架结构,应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5章多遇地震的规定进行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框排架结构应按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地震作用,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复杂框排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并应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框排架结构不规则时,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3.4.6、3.4.7条的规定。,计算

11、,3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5.2.5条的规定。4设有天窗且不计入框排架结构计算模型时,地震作用计算时可将天窗的质量集中在天窗架下部屋架或屋面梁处。5设有筒仓的框排架结构,筒仓设有横向和纵向竖壁时,贮料荷载应分配给纵向和横向竖壁上;当仅设有纵向竖壁(横向为梁)时,贮料荷载应仅分配给纵向竖壁上。6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其振型数不宜少于12个。7计算的结构自振周期应乘以0.80.9的周期调整系数。,计算,一、二、三、四级框架的底层,柱下端(设有筒仓的框架尚应包括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的上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和

12、1.2。底层柱的纵向钢筋应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抗震墙各墙肢截面组合的内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要求采用:1一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墙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2,剪力应相应调整。2双肢抗震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1.25。,计算,框排架结构抗震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移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剪力值,不应小于框排架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1.5倍中的较小值。2抗震墙地震内力计算时,连梁的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

13、于0.5。3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中计算结果的较大值。4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计算,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芯区应进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核芯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2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方法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附录D的规定。7度(0.15g)、类场地和8度、9度时,应计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对排架跨的屋架下弦产生的拉、压效应,在托架上的屋架可不计算该效应。7度(0.15g)、类场地和8度、9度时,排架跨屋架或屋

14、面梁与柱顶(或牛腿)的连接,应进行抗震验算。,计算,8度和9度时,钢结构仓斗与其钢筋混凝土竖壁之间的连接焊缝计算,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可分别采用仓斗及其贮料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时,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7度(0.15g)、类场地和8度、9度时,排架跨设置屋架横向水平支撑的跨间,宜计入由于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两柱列位移差对屋架弦杆和支撑腹杆的不利影响。,计算,框排架结构中突出屋面的天窗架及其两侧垂直支撑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将天窗架及其两侧垂直支撑作为框排架结构的组成部分,纳入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框排架结构的横向(对天窗架)和

15、纵向(对垂直支撑)地震作用计算。2天窗架横向和纵向的简化抗震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窗架横向抗震计算,采用有斜腹杆的钢筋混凝土天窗架和钢天窗架,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9度或天窗架跨度大于9m时,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增大系数可采用1.5;2)天窗架纵向抗震计算,可采用双质点体系即屋盖和天窗架分别设置质点的底部剪力法,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2.5;3)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部分可不往下传递。,计算,计算,计算,框排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8度、类场地和9度; 2

16、)7度IIV类场地和8度、II类场地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2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构造措施,规范中,将框排架结构细分为框架部分、框架-抗震墙部分、排架部分,三个部分分别解释构造措施,框架部分,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4框架梁附属于筒仓的竖壁时,可不受本条第13款的限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

17、筋量的比值,除应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框架部分,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及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12。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

18、方向截面尺寸的1/20。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箍筋直径的20倍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箍筋直径的20倍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二、三、四级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的楼板、屋盖,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板的板肋下端应与支承梁焊接。2预制板上应设不低于C30细石混凝土后浇层,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应内设6双向间距200mm钢筋网。3预制板之间在支座处的纵向缝隙内应设置焊接钢筋网,其伸出支座长度不宜小于1.0m;纵向钢筋直径,上部不宜小于8mm,下部不宜小于6mm。板缝应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浇灌。,框架部分,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

19、下列规定:1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400mm。2剪跨比宜大于2。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框架部分,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2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4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5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框架部分,柱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柱上下端,应取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2底层

20、柱的下端不应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应取全高。4在柱段内设置牛腿,其牛腿的上下柱段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段,应取全高,大于4时可取其柱段端各500mm。5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和一、二级框架的角柱,应取全高。,框架部分,柱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应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并应符合箍筋肢距的要求。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21、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0倍,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5倍。,6.3.13柱的剪跨比不大于1.5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应提高一级配置,一级时应适当提高箍筋配置。2柱高范围内应采用井字形复合箍(矩形箍或拉筋),应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有一根拉筋。3柱的每个方向应配置两根对角斜筋(图6.3.13);对角斜钢筋的直径,一、二级分别不应小于20mm、18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mm;对角斜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加50mm。,框架部分,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3.7条的规定采

22、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芯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框架-抗震墙部分,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的1/16。有端柱时,抗震墙在楼盖处应设置梁或暗梁,梁可做成宽度与墙厚度相同的暗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度2倍及400mm的较大值,也可与该片框架梁截面等高;端柱截面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并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3节的

23、规定;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应按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并应双排布置;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mm,且不宜大于墙厚的1/10;拉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框架-抗震墙部分,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应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表6.4.5的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

24、时,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其它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4.6条的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应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4.7条的规定设置。,框架-抗震墙部分,2对于底层墙肢底截面轴压比不大于表6.4.5的规定的抗震墙及四级抗震墙,墙肢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应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4.7条要求设置。,框架-抗震墙部分,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配箍特征值、箍筋和纵向钢筋,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宜符合表6.4.6的要求。,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可按图6.4.7采用;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应符合受弯承载力要求,并宜符合表6.

25、4.7的要求。,框架-抗震墙部分,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多连梁或采取其它加强受剪承载力的构造;顶层连梁的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箍筋。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3节的有关规定。,排架部分,有檩屋盖构件的连接及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檩条与檩托应连接牢固,檩托与屋架或屋面梁应焊牢,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2双脊檩应在跨度1/3处相互拉结。3压型钢板应与檩条可靠连接,瓦楞铁、石棉瓦等应与檩条拉结。突出屋盖的钢

26、筋混凝土天窗架,其两侧墙板与天窗立柱宜采用螺栓连接。,排架部分,无檩屋盖构件的连接及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型屋面板应与屋架或屋面梁焊牢,靠柱列的屋面板与屋架或屋面梁的连接焊缝长度不应小于80mm,焊脚尺寸不应小于6mm。26度和7度时有天窗屋盖单元的端开间或8度和9度时的各开间,宜将相邻的大型屋面板四角顶面预埋件采用短筋焊接连接。38度和9度时,大型屋面板端头底面的预埋件,宜采用角钢并与主筋焊牢。4屋架或屋面梁端部顶面预埋件的锚筋,8度时不宜少于410,9度时不宜少于412,预埋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8mm。,排架部分,屋盖支撑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窗开洞范围内,在屋架脊点处应设置通长上

27、弦水平系杆,且应按压杆设计。2与框架相连的排架跨,其屋架下弦标高低于框架跨顶层标高时,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应按等高屋盖设置。3屋架放在托架(梁)上时,托架(梁)区段及其相邻开间应设下弦纵向水平支撑。4屋面支撑杆件宜用型钢。,排架部分,混凝土梯形屋架的截面和配筋,宜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节间上弦和端竖杆的配筋,6度和7度时,不宜少于412,8度和9度时,不宜少于414。2屋架的端竖杆截面宽度宜与上弦宽度相同。排架柱和山墙抗风柱的加密区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最大肢距,6度和7度、类场地不应大于300mm,7度、类场地和8度、类场地不应大于250mm,8度、类

28、场地和9度时不应大于200mm,山墙抗风柱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mm。,排架部分,2、排架柱侧向受约束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排架柱,柱顶预埋钢板和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面方向的长度,宜取柱顶的截面高度,且不得小于截面高度的1/2及300mm;2)屋架的安装位置,宜减小在柱顶的偏心,其柱顶轴向力的偏心距不应大于截面高度的1/4;3)排架平面内的柱顶轴向力偏心距在截面高度的1/61/4范围内时,柱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9度不宜小于1.2%;8度不宜小于1.0%;6、7度不宜小于0.8%;4)加密区箍筋宜配置四肢箍,肢距不应大于200mm。,排架部分,排架

29、纵向柱列的抗侧力构件应按计算确定,当采用柱间支撑时,其设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间支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单元柱列中部设置上、下柱间支撑。下柱柱间支撑应与上柱柱间支撑配套设置。有吊车或8度和9度时,宜在单元两端增设上柱支撑。柱列纵向刚度不均时,应在单元两端设置上柱支撑。2)单元柱列较长或在8度、类场地和9度时,可在单元柱列中部1/3区段内设置两道柱间支撑。2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形式宜采用交叉形,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宜大于55。,3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6.5.7的规定。4下柱支撑的下节点位置和构造措施,应保证将地震作用直接传给基础;当6度和7度(0.10g)不能直接传

30、给基础时,应计及支撑对柱和基础的不利影响采取加强措施。5交叉形支撑在交叉点应设置节点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斜杆与交叉节点板应焊接连接,与端节点板宜焊接连接。,排架部分,排架纵向柱列的抗侧力构件除应采用柱间支撑外,亦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其计算和构造应分别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6.26.4节的有关要求。8度且屋架跨度不小于18m或9度时,柱头、高低跨柱的低跨牛腿处和屋架端部上弦、下弦处,应设置通长水平系杆,且应按压杆设计。框排架结构构件的连接节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架或屋面梁与柱顶的连接,6度8度时宜采用螺栓连接,其直径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M22。9度时宜采

31、用钢板铰,亦可采用螺栓连接;屋架或屋面梁端部支承垫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2柱顶预埋件的锚筋,8度时不宜少于414,9度时不宜少于416;有柱间支撑的柱顶预埋件尚应增设抗剪键。3山墙抗风柱与屋架或屋面梁应有可靠连接;6度8度、类场地且抗风柱高度不大于10m时,抗风柱柱顶可仅与屋架上弦(或屋面梁上翼缘)连接;其他情况应与屋架上弦和下弦均有连接。连接点的位置应设置在屋架的上弦和下弦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处;不符合时应在横向水平支撑中增设次腹杆或设置型钢横梁。4支承低跨屋架或屋面梁的牛腿上的预埋件,应与牛腿中按计算承受水平拉力的纵向钢筋焊接;其焊接的钢筋,6度和7度时不应少于212,8度时不应少于2

32、14,9度时不应少于216。焊缝强度应大于纵向钢筋的强度;其他情况可采用锚筋形式的预埋板,其锚筋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加50mm,钢筋的焊缝强度应大于锚筋的强度,锚筋直径应按计算确定。,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预埋件的锚件,8度、类场地和9度时,宜采用角钢加端板,其他情况可采用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但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30倍或增设端板。6排架跨设置吊车走道板、端屋架与山墙间的填充小屋面板、天沟板、天窗端壁和天窗侧板下的填充砌体等构件,均应与支承结构有可靠的连接。7采用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时,墙板与柱或屋架宜采用柔性连接支承排架跨屋架或屋面梁的牛腿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牛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和柱的箍筋直径,其间距不应大于100mm。2牛腿的箍筋应按受扭箍筋配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