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528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历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历法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历法,主讲人:李小玉组员:黄焕君、周汝窈、谢丽荣、张华莹、 陈玉梅、韦小梅、韦泽华、甘静、黄玉亭,内容框架,一、古代历法概况二、古代历法的依据三、二十四节气四、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一、 历法的含义,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其中多数的历法是想把朔望月或者回归年分为编号的日数。按其侧重点不同,历法大体可以分二类:一类叫阳历,如公历、儒略历等;一类叫阴历,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如我国现在还有采用的农历、藏历等。,二、古代历法的依据,(一)、物候观察法1、定义:

2、 用来观察植物萌发零落、鸟兽出生换毛及候鸟迁徙、昆虫蛰伏等现象与气候观测的方法,叫做物候观察法。,例:,1、诗经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里从对昆虫活动现象的观察,反应了季节的变化。 2、鄂伦春人把一年的分为四部分:额鲁开依(雪化)、昭纳(草发芽)、保绿(草枯黄)、讬(下雪)。,(二)、天象观察法,1、定义: 用来观察太阳的升落,月亮的盈亏、星辰的位置等现象与气候关系的方法,叫做天象观察法。又叫天文观测法。2、主要对象: (1)、观日: 古人用圭表测日影,来确定冬至(一年 中正午日影最长之日)、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之日)等节气

3、。,(2)、观月,对月的称呼: 朔:每月初一 腓:每月初三 望:每月十五 既望:每月十六 晦:每月最后一日链接:朔望晦的由来,商周时,还有魄,又写成“霸”,意指月亮的发光部分,每月四分: 第一部分:初吉(初一至初七或初八) 第二部分:既生魄(初七或初八至十五或十六) 第三部分:既望(十五或十六至二十二或二十三) 第四部分:既死魄(二十二或二十三至二十九或三十) 此外,“哉生魄”指初八,“哉死魄”指二十三,关于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

4、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关于闰月: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关于中气: 指在二十四节气中,从冬至开始,每逢单数的节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3)、观星,大火红色大星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北斗星和北极星是全天的中心木星:又称“岁星”,其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相近,约十二年绕天一周。古人曾用它的轨迹来记录年岁。

5、,三、二十四节气,(一)、名称和顺序: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七十二候1、划分根据:把二十四节气三分,就可以得出七十二候2、定义: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应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3、七十二候的具体情

6、况,四、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一)、纪年1、定义: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2、纪年的方法:(1)、岁星纪年法: 定义: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岁星十二星次: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 、 鹑首、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星次与节气对照: 星纪:大雪冬至 玄枵:小寒大寒 诹訾:立春惊蛰 降娄:雨水春分 大梁:谷雨清明 实沈:立夏小满 鹑首:芒种夏至 鹑火:小暑大暑 鹑尾:立秋处暑 寿星:白露秋分 大火:寒露霜降 析木:立冬小雪,(2)太岁纪年法:概况: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

7、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十二次 十二辰1星纪 丑2玄枵 子3诹訾 亥4降娄 戌5大梁 酉6实沈 申7鹑首 未8鹑火 午9鹑尾 巳10寿星 辰11大火 卯12析木 寅,战国时十二怪与十二地支: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落 午:敦牂 未:协洽 申:实沈 酉:作噩 戌:阉茂 亥:大渊献 西汉初

8、年十怪与十天干:甲:阏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强圉 戊:著雍 己:屠维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阳,(3)、干支纪年法,干:指十天干,又称“十母”、“日干”。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支:指十二地支,又称“十二子”。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干支相配

9、(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天干地支纪年方法:,已知公历年份,求对应干支 公元后的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数减去所求年份(的绝对值),然后再减去2;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

10、余数是地支。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此方法的根据是公元4年为甲子年(没有公元0年)。,计算例1: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计算其干支。解:(184-3)/10=181,故天干为甲;(184-3)/12=151,故地支为子。因此,公元184年为甲子年,所以黄巾起义时在官府门前都贴有“甲子”字条,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计算例2: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计算其干支。解:60*10-551-2=47,47/10=47,47/12=311。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已知干支,求对应年份次序 由于天干地支每60年一循环,所以不能直接根据干支计算对应的年份数值。但是可以根据干支

11、计算出对应于60年中的第几年,从而进一步推算。设x为天干对应的次序,甲-癸依次为1-10;y为地支对应的次序,子-亥依次为1-12.那么对应次序z的计算公式为:z = 6x - 5y,如果为负,可再加60。其计算根据是同余方程:zx (mod 10),zy (mod 12),xy (mod 2),解得z36x+25y (mod 60),进一步化简即得。,(4)、帝王纪年法,定义: 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 年的方法。方法: A、君主即为年加序数 B、帝王年号加序数纪年,(二)、纪月,1、数字纪月:直接地把数字冠于月份前2、地支纪月:以正月配寅,二月配卯,三月配辰,四月配巳,五月配午,六月配未,七月配申,八月配酉,九月配戌,十月配亥,十一月配子,十二月配丑。,(三)、纪日,1、数字纪日:把基数词直接放在“日”前 表示。2、干支相配纪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纪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