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584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通俗文学 优质ppt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俗文学,第四讲,两组概念: 通俗文学严肃文学 大众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知识精英文学” “大众通俗文学”。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域外小说、商战小说、官场反腐小说、纪实小说、公安法制小说、历史小说、网络小说,一、通俗文学的源流,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和散文属于严肃文学,小说和戏剧属于通俗文学。“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与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

2、版社1963年版),文学以通俗起家。之后诗歌、散文朝雅文学方向发展,体现正统的思想意识;小说、戏剧延续文学的通俗一脉。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小说的产生和发展:鲁迅认为,小说起于休息。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小说成熟在唐代的唐传奇。宋元话本、元明演义、明清章回小说始终保持着通俗的特性。,五四前后小说出现雅俗分流。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3、”(新小说1902年创刊号)小说的主流向高雅文学、严肃文学方向发展;旧式小说仍大量存在,被冠以“鸳鸯蝴蝶派”称谓(言情、武侠、侦探、推理),受到新文学阵营的批判和否定。新中国成立后,通俗文学在大陆基本绝迹,而在台港地区继续兴旺发达。,二、通俗文学的定位和价值,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扬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

4、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总序,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从社会效用上讲,通俗文学有其存在的价值。刘扬体认为通俗文学是“有益无害的精神产品,能给读者安慰、趣味和快感,让他们获得消遣性的心理愉悦。少数优秀的作品,给读者带来文化心理补偿的同时,还能使他们获得俗中见雅的精神滋养。”(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牌”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唐小兵认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也是中国社会现代性的一个表现, “鸳鸯蝴蝶式娱乐和消遣也获得社会意义。”(蝶魂花影惜纷飞,读书1993年第9期)通俗文学让读者在想象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放松,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服

5、务。,从文学史角度看,通俗文学传承着中国文学的传统。,中国言情小说的萌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唐传奇: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红楼梦把言情小说推向了巅峰。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家:苏曼殊、周瘦鹃、秦瘦鸥、徐枕亚、刘云若、张恨水等。,三、言情小说,台港言情小说以都市为背景,描写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婚姻生活,有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的艺术构思,在通俗的外衣下表现生活的内涵。主要作家: 台湾张漱菡、郭良蕙、云菁、琼瑶、玄小佛、姬小苔、席绢等。 香港亦舒、严沁、岑凯伦等。,琼瑶(原名陈喆,1938)琼瑶小说的价值:1.理想主义的格调。描写神化的、理想化的爱情;宣扬男女主人公

6、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宣扬人性的美好;“和谐”式的团圆结局。,2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3艺术上清新高雅的美。,追求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心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翦翦风韩偓寒食夜:“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碧云天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琼瑶”诗经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语言婉转细腻,抒情性强,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不足之处:

7、1. 情节模式、爱情模式、人物模式单一。2. 较为浓厚的封建意识。3. 对爱情的理解有简单、偏颇之嫌。,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小说的三个层面:史因素 故事层面诗因素 审美层面哲因素 内涵层面,香港三大通俗小说家:金庸、亦舒、倪匡。,题材:描写布尔乔亚(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生活,表现他们在都市环境里寂寞、孤独、苍凉的心境。 倪匡我看亦舒小说:“她写这些人的生活、爱情,塑造这些人种种不同的形象,写他们的快乐,写他们的痛苦,写他们的成功,写他们的挫折,写他们的挣扎,写他们的苦闷,写他们的种种心态,现实生活显然有大批这样的人在”(见钟晓毅亦舒传奇,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 现代社

8、会、现代文明造成的人生悲剧。 描写商业化社会里现实的冷酷,表面繁荣之下的罪恶,暴露社会的冰冷。爱情只是古老传说:深忍之,深恕之。揭露美国社会是穷人的地狱;助养制度的问题。朝花夕拾:陆宜。批评文明的进步对人的异化。,2.“寂寞”的生存本质带来的人生悲剧。她比烟花寂寞:姚晶。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探讨了寂寞在人类生存中的普遍性。 一点旧一点新:关遂心,周妙宜。揭示了不同性格、处境的女性对寂寞的感受及克服。,3.无法预料的命运悲剧。 开到荼蘼:王韵娜,左文思。,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见饷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王琪暮春游小园 :“开到荼蘼花事了。”,4.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追求造成的女性人生悲

9、剧。擅长写都市知识女性的爱情生活及其情感困境。对待爱情的态度:怀疑。“爱情是一场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值得庆幸。”(我的前半生)远离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写理想爱情在现实中的不可实现。 直至海枯石烂:庄杏友。,审视女性的复杂灵魂性格的软弱,天生的依附性,对金钱和物质的贪婪。 喜宝:追求物质享受的姜喜宝。挖掘女性人性的裂变,出卖自我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心灵的自由和愉悦。,为女性寻找自我拯救之路。“等人家来爱,即使怀才得遇,也怕无常,爱了三五七载,忽然不爱了,被爱者除了被爱,一无所用正确的做法是备好功课,练好功夫,身心健康,容光焕发,有余暇余力的时候,努力爱人。”(散文渺茫,见亦舒散文集情未了,新世界出

10、版社2008年版)呼唤女性除经济独立外更重要的自我意识的确立。,我的前半生:依赖丈夫、没有追求的子君。“你辛苦吗?我不觉得,我觉得你除了喝茶逛街之外,什么也没做过。家里的事都是萍姐和美姬做的,钱是爸爸赚的,过年过节祖母与外婆都来帮忙,我们的功课有补习老师,爸爸自己照顾自己。妈妈,你做过什么?” 亦舒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美丽的外表,纯洁的灵魂,真诚的生活态度,独立的人格。,亦舒小说将通俗文学的娱乐性和严肃文学的深刻性结合在一起;语言冷峻,简洁,富有哲理。,四、武侠小说,武侠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 “武”:武术、武功。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庄子说剑:“夫为剑者

11、,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侠”:封建社会初始阶段为民请命、伸张正义、扶危救困的正义之士,具有叛逆性。 韩非子五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最早的武侠作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批评侠士的行为。,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是武侠文学的一大突破。 首先,转换立场,站在民众尤其是弱势者、落难者的立场对侠进行褒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其次,史记是武侠文学写实时代的代表,但在纪实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是武侠小说的源头。,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

12、归。”唐诗歌咏游侠。如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一:“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汉代到唐代是武侠文学的抒情时代。,唐传奇是武侠小说真正的开端。如裴铏聂隐娘昆仑奴,段成式兰陵老人僧侠等。体现了虚构性和超现实性。宋代话本、拟话本中的武侠小说体现了市井情趣。,水浒传标志着武侠小说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小说派别。它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武侠小说,给后世的武侠小说提供了模仿、借鉴的范本。 清代:李白川绿野仙踪,郭小亭济公传,俞樾七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等。武侠小说走向末路,滑向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公案小说。,20世纪20年代,由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掀起武侠小说新高潮,其

13、后出现赵焕亭、还珠楼主(李寿民)、宫白羽、郑证因、姚民哀、王度庐等武侠小说家。 以上统称为旧武侠小说。,50年代以后在台湾和香港以新的面貌出现,被称为新武侠小说。柳苏侠影下的梁羽生:“新派,新在用新文艺手法,塑造人物,刻画心理,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而不仅仅依靠情节的陈述。文字讲究,去掉陈腐的语言。西学为用,有时从西洋小说中汲取表现的技巧以至情节。” (读书1988年第2期),梁羽生是新武侠的开山人,第一部龙虎斗京华(1954)。 1955年金庸书剑恩仇录问世。其他作家:古龙、温瑞安、卧龙生、陈青云、黄易等。,金 庸(原名查良镛,1924),青年时代的金庸,主要作品:,飞飞狐外传雪雪山飞狐连连城

14、诀 天天龙八部射射雕英雄传白白马啸西风鹿鹿鼎记,笑笑傲江湖书书剑恩仇录神神雕侠侣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碧碧血剑鸳鸳鸯刀,短篇越女剑,刘再复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金庸以自己杰出的文学才华成为与新文学传统相对的本土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使本土文学再次发扬光大。”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5期)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金庸不仅超越了旧派武侠,他甚至突破了武侠小说的园囿,为整个通俗小说带来革命性的启迪。”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墨孤独之侠金庸小说论 :“超越了梁羽生、古龙等武侠小说名家足以与20世纪中国纯文学大家比肩。”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冯其庸:“金庸

15、是当代第一流的大小说家。他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曹正文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序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严家炎:“金庸小说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通俗而不媚俗。金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运用中国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经验来改造通俗文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这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的进行着的革命。”,王一川、张同道、戴定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不能没

16、有金庸。没有金庸的这种小说史是存在的,但必定是残缺不全的。” (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葛红兵金庸:被拔高的“大师”:“金庸不能与普通意义上的文学大师相提并论,而只能和张恨水相提并论。张恨水和金庸分别是中国现代和当代通俗文学大家,前者主要是言情,后者主要是武侠,他给大众提供文化的快餐,但算不上是精神创造的精品。” 袁良骏武侠小说指掌图:“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道路湮没了一个才华非凡的、严肃的纯文学的小说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王朔我看金庸(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情节重复,行文啰嗦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狭隘,粗野,视听能力和表达

17、能力都有严重障碍,差不多都不可理喻,无法无天,精神世界几乎没有容量。” 他把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并列为中国文化的“四大俗”。,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1.文学观由侠的文学到人的文学的转变。 创作历程的三个阶段:侠的文学无侠的文学反侠(人)的文学。,第一阶段:19551959。包括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以塑造完美的英雄大侠形象为己任,人物形象理想化、单一化。 书剑恩仇录:英雄群戏;陈家洛金庸小说中第一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阵营分明。,射雕英雄传: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典范;已有“人” 的文学的因素。,第二阶段:19591962。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诀等

18、。把英雄降到凡人的层面。 神雕侠侣:杨过武侠世界的叛逆者。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凡人的代表。连城诀:狄云。,第三阶段:19631972。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写出了英雄必然的悲剧结局,反侠精神得到高扬。 天龙八部:段誉、虚竹武侠世界中的边缘人;萧峰悲剧英雄。笑傲江湖:依自己本性行事的江湖浪子令狐冲。鹿鼎记:韦小宝正常人性的体现。,2.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宏大的精神容量。金庸:“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陈墨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金庸小说之妙,远不止于其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英雄主义的思想主题,而且在于

19、,其中充满了个人的人文情怀、乡土的文化依恋、现代的人生感受及对传统的深刻反思。” (王敬三主编名人名家读金庸,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1)对现实人生的影射和批判。 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写民族间的争斗给人民群众造成的苦难,影射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充满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用象征的笔法影射现实。笑傲江湖:寓意深邃的政治寓言。“伪君子”岳不群和“真小人”左冷禅,代表了中国政治阶层两种最普遍的类型。 写出了在权力争夺中人们美好天性的丧失。 令狐冲代表了中国政治生活中另一种类型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鹿鼎记对中国政治阶层的游戏规则进行了嘲讽。,(2)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对生命由来及生存位置的

20、追寻,写出了人类生存的荒谬性。侠客行:石破天对“我是谁”的追问。,诸般事端,在心头纷至沓来:“我一生苦练武艺,练到现在,又怎样呢?连母亲和蓉儿都不能保,练了武艺又有何用?我一生要做好人,但到底能让谁快乐了? 学武是为了打人杀人,看来我过去二十年全都错了,我勤勤恳恳地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有害人。早知如此,我一点武艺不会反而更好。如不学武,那么做什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以后数十年中,该当怎样? 射雕英雄传,对人生境界的认识:“民族和社稷的追逐”“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无招胜有招”“任意而为”。 对“光阴”和“生死”的感悟。,倚天屠龙记:“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

21、来,尽须如此。”“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金庸小说写尽了人生的“虚空”二字。“我觉得人生永远美满的似乎不大可能,就算最后圆满,茫然的感觉也在所难免,一切目的都达到了,还是很空虚的。” 归隐为人物营造的精神家园。,(3)对复杂人性的展示。“我写小说,旨在刻画性格,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极少变

22、动。”(金庸作品三联版序)“真正的宗旨,当是肯定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和崇高品格,使读者油然而起敬仰之心,觉得人生在世,固当如此。”(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界金庸/迟田大作对话录),体现出“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观。同时写出人性中丑恶卑污的一面。对“人性三毒”“贪、嗔、痴”进行了全面反映。连城诀:以人性恶、人性的黑暗为叙事中心。,更善于表现人性的复杂,并追问复杂人性形成的原因。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是金庸小说中第一个善恶交织的形象。 写出了善恶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人性辩证法。倚天屠龙记:谢逊;连城诀:花铁干,万震山。 “原罪”意识。,3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笑傲江湖“论杯”:“饮

23、酒需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24、。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天龙八部: 鸠摩智笑道:“慕容公子,你连我在边角上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吗?” 慕容复心头一震,一时之间百感交集,翻来覆去只是想着他那两句话“你连我在边角上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吗?”,眼前渐渐模糊,棋局上的白子黑子似乎都化作了将官士卒,东一团人马,西一块阵营,你围住我,我围住你,互相纠缠不清地厮杀。慕容复眼睁睁见到,己方白旗白

25、甲的兵马被黑棋黑甲的敌人围住了,左冲右突,始终杀不出重围,心中越来越是焦急:“我慕容氏天命已尽,一切枉费心机。我一生尽心竭力,终究化作一场春梦!时也命也,夫复何言?”突然间一声大叫,拔剑便往颈中刎去。 这局棋本来纠缠于得失胜败之中,以致无可破解,虚竹这一招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胜败,反而勘破了生死,得到解脱,其小说的思想,融汇了儒、道、佛家的思想成分,用来解释人生、宇宙。早期作品体现的是儒家和墨家的精神,推崇建功立业的人生。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中后期作品体现道家和佛家的精神。,笑傲江湖:“出世”观点,“无为”思想。,笑傲江湖后记:“我写

26、笑傲江湖是想表达中国人一种冲淡的、不太争权夺利的人生观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不要总想着向上爬,事情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对欲望应当有所克制,把自己的一切看的淡一点,生活的幸福程度就增加一点。”,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陈世骧) 以慈悲的法眼观照中国的政治历史,反思人性在历史大潮中挣扎的无奈与辛酸。主张用佛教的觉悟、超脱来破解冤孽。侠客行提倡无欲、无名、无利、无我的人生,鹿鼎记达到无色无相的境界。,4.达到巅峰的武侠小说艺术。(1)情节结构严密完整。形成江湖传奇、历史视野、人生主线的三维世界。江湖传奇:武侠小说基本模式复仇模式、行侠模式、夺宝模式、争霸模式、降魔模式等。如武功描写。,

27、历史视野:体现出“民本史观”的特点。天龙八部 :“极目向南望去,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幻景:千百万辽军向前冲去,房屋起火,烈焰冲天,无数男女老幼在马足下辗转呻吟,宋兵辽兵互相斩杀,纷纷坠于马下,鲜血与河水一齐奔流,骸骨遍野”表现出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思考。如碧血剑对农民革命的认识。写历史上悬而未决的事情,进行大胆虚构。,人生主线:以20世纪新文学提倡的“写人生”作为根本立足点,创造了“成长小说”的模式。,结构上进行现代性的尝试。 雪上飞狐的“立体结构”借鉴了日本电影罗生门的手法。借鉴话剧的结构方式,设置戏剧性场景。如射雕英雄传“密室疗伤” 。,(2)语言半雅半俗,精致典雅,富有古典文学神韵。书剑恩仇录

28、: 这时郁雷之声渐响,轰轰不绝。待出春熙门,耳中净是浪涛之声,眼望大海,却是平静一片,海水在塘下七八丈,月光淡淡,平铺海上,映出点点银光。,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犹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压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其作品正统稳健,富有名士气派。主要作品: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女帝奇英传等。,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

29、262009),1.文学观念(1)塑造大侠的形象,是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什么叫做侠?我的看法是,侠就是正义的行为。什么叫做正义的行为呢?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 脱离了旧武侠小说个人恩怨的范畴,上升到国家仇和民族恨。,“集中下层人物的一切优良品质于一个个体,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腐败和暴虐,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典型性。” 他笔下的侠是民族英雄的代表和人民意志的化身,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家国意识”。,萍踪侠影录:取材于明朝土木堡之变,爱国精神、民族大业成为作品的支柱。张丹枫胸怀天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侠客。“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

30、俗流” 。,对人性的揭示受到侠义观念的束缚,人物出现极端化倾向(特例:白发魔女练霓裳, 毒手疯丐金世遗)。女性形象刻画成功,女性观比较进步,其笔下女性在与男性的关系中常处于主动、自由和支配的地位。,(2)武侠和历史结合,借武侠小说的故事表现历史、时代、民族的精神。“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梁羽生对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演讲(1977),他的历史观既正统又进步,充分体现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写出自己对历史的见解,推翻以往的陈词滥调。如女帝奇英传将武则天塑造成光彩照人的女政治家形象。 七剑下天山: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

31、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事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人休。”,2.艺术风格诗歌意境的追求,富有典雅气息和文人韵味。(1)诗的因素渗透在小说的方方面面:回目,开篇结尾,穿插于小说中的诗词。(2)叙事呈现出如诗如画的优美艺术风范。,七剑下天山回目: 剑气珠光,不觉望行皆梦梦; 琴声笛韵,无端啼笑尽非非。 剑胆琴心,似喜似嗔同命鸟

32、; 雪泥鸿爪,亦真亦幻异乡人。 生死茫茫,侠骨柔情埋瀚海; 恩仇了了,英雄儿女隐天山。 牧野流星,碧血金戈千古恨; 冰河洗剑,青蓑铁马一生愁。,七剑下天山开篇八声甘州: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令诗残梦断,南国正清愁。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月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拚葬荒丘!,结尾浣溪沙: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蛾眉绝塞有人愁。,三国演义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 结尾:“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

33、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梁羽生小说的审美追求:崇高而又优美,形成刚柔并济的风格。崇高的思想主题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文化的“大雅艺术”的最本质特征。,3. 局限:(1)侠义与人性描写的冲突。(2)缺少自我突破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实践。(3)结构上的缺陷。,古 龙(原名熊耀华,19361985),创作分三个时期:早期:苍穹神剑湘妃剑月异星邪孤星传剑客行等。中期: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 绝代双骄等。后期:系列作品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小李飞刀,欢乐英雄流星 蝴蝶 剑天涯 明月 刀剑花烟雨江南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等。,基本特征:情节奇,险;人物有思想深度;语言富有诗意和哲理,洒脱不俗;意境深沉

34、,幽远。他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境界:将武侠、侦探、奇情糅合在一起。,1.很少涉及国家兴亡、民族大义,更重视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楚留香:“我只能揭穿你的秘密,并不能制裁你,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夺去别人的生命”,赞赏的是胸襟博大、不记仇恨、博爱仁慈、关爱他人的高贵精神。,2.没有任何历史背景,不写江山,只写江湖,不注重历史因素对人的影响,而是探讨抽象的人性。 “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 写人物灵魂的复杂,精神上承受的苦难、孤独,以及他们以巨大的毅力承担和

35、化解苦难与孤独的英雄气概。,3.情节离奇,悬念重重。绝代双骄:花无缺,江小鱼。,4.艺术上富有现代意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识和现代人生存的孤独感渗透在小说中。楚留香:“古来英雄多寂寞,一个人在低处时,总想往高处走,但走的越高,跟上去的人就少,等到他发现高处只剩下他一个人时,再想回头已来不及了。”,借鉴意识流和推理小说的写作技巧,意象语言的运用。 英雄无泪: 一个人,一口箱子。 一个沉默平凡的人,提着一口陈旧平凡的箱子。,叙述上多采用散文化笔法,善于抒情和主观渲染。 天涯明月刀 :,夕阳西下。 傅红雪在夕阳下,夕阳下只有他一个人,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一个人。 万里荒寒,连夕阳都似已因寂寞而变了颜色,

36、变成了一种空虚而荒凉的灰白色 他在往前走,他走得很慢,可是并没有停下来,纵然死亡就在前面等着他,他也绝不会停下来。,流星 蝴蝶 剑: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 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鲜艳的花还脆弱。 可是它永远是活在春天里。 它美丽,它自由,它飞翔。 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只有剑,才比较接近永恒。,用蒙太奇手法推进故事情节。多用短句。,风格:曲折而又空灵,单调而又繁复,变态而又凄美。缺陷:人物缺乏个性,是作者的传声筒。流行文体。,天涯 明月 刀: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

37、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的?”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里?” “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在他手里!”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办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空的?” “空空蒙蒙,缥缈虚幻,仿佛根本不存在,又仿佛到处都在。”,五、科幻小说,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法国。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表达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想象。,倪 匡(原名倪亦明,1935),古龙与倪匡,名片:“专写科学神怪社会伦理文艺爱情科学幻想武侠奇情侦探推理小说散文杂文各种论文电影剧本”。特点:将武侠侦探推理的成分融入科幻小说中,充满神

38、奇和神秘色彩。 主要作品: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早期作品主角是卫斯理和白素。注重娱乐性,充满人情味,如千年猫,蓝血人。后期作品以原振侠和黄娟为主角,更注重思想性,带有讽刺批判色彩。如无名发隐喻着原罪与救赎的思想。,六、历史小说,主要作家:香港的董千里、南宫博,台湾的高阳。,高 阳(19261992),四大系列:宫廷、官场系列:慈禧全传清官册等。商贾系列:胡雪岩全传等。“红曹”系:红楼梦断曹雪芹别传等。 名士、侠士系列:少年游李娃等。,高阳小说的主要品格:1. 史诗品格。黑格尔:“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书或圣经显示出民族精神的全貌。”(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取

39、材从秦汉时期直至清末民初,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广阔的历史画卷。反映历史生活的广度:上至朝代更替、宫廷政治斗争,下到官场、商界的角逐竞争,兴衰沉浮,文人名士的生活命运,市井百姓的悲欢离合。,继承的是魏晋志人小说中琐言小说和逸事小说的传统,是在真实的历史框架中,写历史“碎片”中的人,写人的传奇。“跨越了事件、经过而进入与事件因果没有直接关系的生活细节”,“注意在某个历史时空,人们到底怎样吃怎样穿怎样玩一场赌博游戏,是旧时历史小说不屑一顾的琐事。”(杨照历史小说与历史民族志,见高阳历史小说研究,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2.悲剧品格。高阳:“了解历史,了解民族的创造有多么艰难,民族才会有向心力,才会团结起来。”(王昭君前言,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对历代兴亡的描写是高阳小说的一个主要内容,除写出悲剧的过程,还注重挖掘悲剧的原因。金缕鞋:李煜。写出了历史角色的错位酿成他国破家亡的悲剧。胡雪岩全传铺叙了晚清一代巨贾的兴衰史,力求写出一部“时代的悲剧”。意在通过胡雪岩,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悲剧。,3. 文化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涉及到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展示的文化景观从上层的宫廷、官场文化到商场文化、平民文化。尤其对清代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慈禧全传乾隆韵事可作为“断代史”来读。,高阳的小说形成了雅俗相融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