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035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6页).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场地概况及危险源识别控制4第一节场地概况4第二节危险源识别及控制4第四章工程地质、水文条件6第一节场地内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各土层的特征:6第二节场地水文条件7第三节现场场地概况8第五章施工布署9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9第二节施工准备9第三节施工顺序11第四节施工进度安排13第五节软土地层开控措施13第六章土方工程施工方法15第一节土方开挖的原则15第二节施工流程21第三节施工方法21第四节施工监测24第五节成品保护措施26第六节对工程桩的保护措施26第七节出土通道加强措施28第七章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29第一节质量标准29第二节质

2、量控制措施29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30第一节安全施工技术措施30第二节文明施工34第三节环保措施34第四节消防保卫管理措施35第九章应急抢险机制37第一节组织机构37第二节项目部应急响应小组机构框架图37第三节项目部应急响应小组职能及职责37第四节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报告程序40第五节应急资源配置计划40第六节针对性措施和应急措施41第七节相关联系方式及就医路线图42第十章附图44第一章 编制依据1.1、曲靖经开区万达广场项目平面布置图及场内标高实测数据。1.2、曲靖经开区万达广场项目总平面图1.3、曲靖经开区万达广场项目基坑支护、边坡支护设计图1.4、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勘察分院提供的曲靖

3、经开区万达广场项目岩土勘察报告1.5、国家、地方、行业规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1施工组织设计12设计相关图纸第二章

4、 工程概况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拟建项目为1栋整体4层、局部5层,平面轮廓尺寸为233.1m121.5m的大型商业建筑,呈长方形,东西向展布,室内0.00为1875.00m,最大建筑高度23.95m。总建筑面积约为11.5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0.0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5万m2。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土框架结构,预估标准跨柱底内力标准组合值为6500-7000KN,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拟采用桩基础型式。混凝土强度等级概况:(1)、扶臂式挡土墙面板、肋板、底板均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2)“俯斜式挡土墙”墙身采用

5、C25片石混凝土现浇,片石掺量不大于20%,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第三章 场地概况及危险源识别控制第一节 场地概况建筑物地下局部设置一层地下室,局部设置一层夹层。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条件,该场地内存在临时基坑边坡及永久性边坡。临时基坑地下室部分开挖底标高1869.30m,夹层部分开挖底标高1872.60m,结合场地整平标高,临时基坑地下室部分开挖深度约5.6010.70m,夹层部分开挖深度约2.3m。永久边坡主要设置在建筑物南侧、西侧附近,部分路肩墙边坡位于场地西北角及北侧道路边。拟建场地原分布有面积相对较广的池塘、自建建(构)筑物群,后期经过拆迁、填筑后,场地现状地形坡度总体上小于5,

6、地形相对平缓、开阔。场地内临时基坑及永久边坡位于场地中部,北侧、南侧地下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20.030.0m,西侧、东侧地下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70.0m,均超过两倍开挖深度以上,对边坡开挖有利。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资料,我单位对基坑周边及场地内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复合,与地勘报告提供的数据相一致。场地周边的市政道路(学府路、三江大道)均距离临时基坑及永久边坡较远(20.0m以上),边坡开挖对其地下管网线不造成破坏。周边原有建筑离基坑较远,均位于(学府路、三江大道)另一侧,基坑土方开挖对周边原有建筑物不造成破坏。第二节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土方施工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措施详见下表:作业活动/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导

7、致事故风险级别控制措施挖土施工挖土施工地下室深基坑开挖方案未经专家认证高处坠落、坍塌重大ABCDE开挖前未摸清地下管线未制定应急措施触电一般BCD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未明或管线1米内机械挖土(电、水、煤、话、光缆)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一般BCD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高处坠落一般BCD土方施工时放坡和支护不符合规定坍塌一般BCD在沟、坑、槽边沿1米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坍塌一般BCD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安全防护措施坍塌一般BCD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挡水措施坍塌一般BCD人员和机械之间未有一定的距离机械伤害一般BCD挖土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缝坍

8、塌一般ABCDE雨后作业前未检查土体和支护的情况坍塌重大ABCDE在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高处坠落重大ABCDE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挡高处坠落一般BCD未搭设合乎要求的登高设施高处坠落一般BCD场内道路损坏未整修坍塌一般BCD进出口的地下管线未加固保护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一般BCD挖土机械碰到支护、桩头,挖土时动作过大坍塌一般BCD挖土前无挖土令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一般ABCD第四章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第一节 场地内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各土层的特征第一类: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划分为1个主要层位,包含2个亚层。1杂填土:杂色,稍湿

9、,以大量砼块、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为主,部分地段混有少量黏性土和生活垃圾,主要系勘察前期拆迁原有建(构)筑物以及勘察期间平整场地形成的建筑垃圾残留、堆填于场地内,填筑时间总体较短,欠固结,结构松散、密实性差、均匀性差,分布不均,勘探点揭露层厚0.5-3.5m,平均厚度1.12m,厚度变化较大,部分地段缺失。2素填土:褐、黄褐、褐红色夹黄等色,稍湿,以黏性土为主,受人为扰动的影响,状态明显不均,一般为可塑-硬塑状态,局部为坚硬状态,高压缩性,孔隙较大,局部地段混有少量强-中等风化的砂、泥岩碎石,个别地段层底夹有少量植物根系和腐植物(即薄层耕植土层),填筑时间较短,多系场地平整期间填筑,密实性差、

10、均匀性差,勘探点揭露层厚0.7-4.5m,平均厚度2.37m,厚度变化较大。第二类: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划分为1个主要层位。1粉质黏土:褐黄、褐黄夹灰、黄灰色,稍湿,以可塑-硬塑状态为主,局部为坚硬状态,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岩芯切面相对粗糙,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孔隙较大,层间多夹有含量约5%-10%、粒径约为2mm-15mm不等的全-强风化砂泥岩碎石颗粒,勘探点揭露层厚0.5-4.3m,平均厚度1.73m,受沉积环境变化和翻挖、平整场地影响,其厚度变化相对较大,部分地段缺失。第三类:第四系湖相沉积层(Ql),分为1个主要层位,包括5个亚层及其透镜体。1黏土:灰褐、浅

11、蓝灰、蓝灰、局部灰白色,稍湿,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硬塑状态,高压缩性,岩芯切面较为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局部地段夹薄层粉质黏土,层间多夹含量约5%-10%、粒径约5mm-8mm左右的钙质颗粒,部分分布有螺蛳、贝壳等物,勘探点揭露层厚0.2-14.0m,平均厚度6.23m,层间夹11层泥炭质土、12层粉土透镜体。11泥炭质土:黑、黑灰色,稍湿-湿,可塑状态,局部坚硬状态,夹大量未分解腐木、碎屑等物,高压缩性,孔隙较大,含水量较高,稍具臭味,含腐植物,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4%,属中泥炭质土,勘探点揭露层厚0.5-2.2m,平均厚度1.06m,呈透镜体分布。12粉土:灰褐、浅灰色,局

12、部灰夹蓝色,湿-很湿,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岩芯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具摇振反应,部分地段含钙质结核物及薄层粉、细砂,勘探点揭露层厚0.5-3.4m,平均厚度1.68m,呈透镜体分布。2泥炭质土:黑、黑灰色,稍湿,以可塑-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坚硬状态,夹大量未分解腐木、碎屑等物,高压缩性,孔隙较大,含水量较高,稍具臭味,含腐植物,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3.4%,属中泥炭质土,勘探点揭露层厚0.5-2.6m,平均厚度1.33m,厚度变化较大,多数地段缺失。3粉质黏土:灰、灰褐,局部浅蓝灰、蓝灰色,稍湿,可塑状态,偶见硬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岩芯切面较为粗糙,稍具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一般,层间多

13、夹含量约5%-10%、粒径约5mm-8mm左右的钙质颗粒和螺蛳、贝壳等物,勘探点揭露层厚0.2-21.1m,平均厚度8.09m,层间夹31层粉土、32层泥炭质土透镜体。31粉土:灰褐、浅灰色,局部灰夹蓝色,湿-很湿,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岩芯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具摇振反应,部分地段含钙质结核物及薄层粉砂,仅部分勘探点揭露,呈透镜体分布。32泥炭质土:黑、黑灰色,稍湿-湿,可塑状态,夹大量未分解腐木、碎屑等物,高压缩性,孔隙较大,含水量较高,稍具臭味,含腐植物,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1%,属弱泥炭质土,勘探点揭露层厚0.5-2.8m,平均厚度1.09m,呈透镜体分布。第二节 场地水文条件本次

14、勘察工作期间,正值本地区冬季少雨季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勘探点内均揭露稳定地下水的分布,据现场实测成果,拟建场地孔内稳定混合地下水位为地表下1.2-4.6m。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并结合周边工程资料,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以上层滞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其中:、上层滞水:场区浅表层以孔隙较大、结构松散的厚层人工填土层为主,含少量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蒸发排泄,随季节变化,无统一的地下水位,总体水量不大。、第四系孔隙潜水: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Ca型水,主要赋存于湖相沉积土层中,属潜水类型,具微承压性,以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侧渗等为主要补给,以自然蒸发、地下径流(总体上

15、为自西北向东南部地势低凹地带方向径流)等为主要排泄途径。另根据钻探揭露土层和现场抽水试验成果情况,本项目边坡、基坑开挖并降水至坑底约0.5m后,土层综合渗透系数约为0.38-0.50m/d,估算边坡、基坑涌水量Q约为60.5-126.3m3/d。第三节 现场场地概况场地概况图第五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为保证按期优质完工,我们将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计划,监督落实计划中每个节点的实际完成情况,认真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并及时制定出相应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为此,本工程特配备了优秀而富有施工经验的工

16、程管理及技术人员,以保证工期,保证质量。建立责任明确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承担土方施工的施工队伍在项目部的组织和协调下进行施工。施工作业队设置经理、副经理、技术、质量、测量、试验、现场施工、安全等人员。相关业务部门服从项目部各部门的管理,确保施工中所需机械设备、材料、劳动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第二节 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编制土方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做好技术交底。(2)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规程,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根据作业面情况和工期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机械、材料。(3)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每名作业工人达标上岗。(4)土方

17、开挖前,项目计划进场作业人员,按程序上报相关人员信息证件及特种人员资格证照,报监理审核,确保满足要求。2. 现场准备(1)施工方案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放线,对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的地方应进行设计变更。项目业主应与有关部门联系,确认场地内有无地下管线通过,如有,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场地周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调查,确认市政管网位置及埋设深度,分析是否对基坑开挖有影响,如有,应采取相应措施。(2)土方开挖前,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尤其是场地内的各种垃圾进行清理,高低不平的场地进行平整,以备土方开挖。(3)开挖前降水深度满足开挖深度要

18、求。(4)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5)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6)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7)选定弃土点或存土点。3. 人员劳力准备作业人员要经过培训,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基本技能,重要工序由熟练作业人员承担,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项目部配置各类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技术、安全、质量的管理。由于机械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300mm500mm处需要人工修边捡底,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劳动

19、力需求如下表所示:表3.1 劳动力投入计划工种设备操作人员混凝土工钢筋工运土车司机电工普工安全员人数201010402302表3.2 管理人员配置计划职务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测量员专业施工员人数11123管理人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挖土技术管理工作及方案、相应纠正措施的审批。领导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的全面开展。生产经理、技术总工:全面负责挖土施工管理工作、相应纠正措施的制定、监督施工现场是否按方案要求执行。检查、监督现场施工(挖土方案的落实情况、技术交底是否到位)安全员:全面负责挖土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测量员:全面负责挖土过程标高轴线监督管理及全面负责挖土资料管理。质量员、施工

20、员:全面负责挖土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技术员:全面负责挖土方案落实交底、方案管理。注:整个基坑开挖由项目管理部统一组织管理。施工各种工艺可交叉施工,保证在计划工期完成,必须通过平衡协调及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4. 施工机械、机具准备根据工期及本工程情况,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机械选用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挖运施工,推土机、装载机等辅助机械根据需要配备,本工程所需主要机具设备如下: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 量备注装载机2台土方开挖挖掘机4台土方开挖自卸汽车40辆土方开挖全站仪SET2101台土方开挖水准仪DSZ23台土方开挖污水泵BL-93台降排水潜水泵FD20/282台降排水第三节 施

21、工顺序由于现场及周边环境及施工场地的的影响,本工程深基坑开挖拟采用岛式开挖,分段、对称、分层开挖。开挖方案示意如下所示:整个基坑分为两个区域,A区为深基坑区域采用岛式开挖法,B区为夹层,开挖深度2.3m,采用传统开挖方式。主要出入口为1#大门,位于地块东北角。现场堆土区至基坑开挖顶边线最小距离为31.89m,满足堆放安全距离要求。岛式开挖方法,开挖顺序如下所示:1234567,直至整个基坑完全开挖完毕,每段开挖宽度取6m。第一层第1段开挖时安排三台挖机从不同方向进行开挖,后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挖机数量。本工程深基坑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5m,基坑开挖顺序按先基坑外

22、围后内部的原则进行开挖,以便提前为边坡支护提供作业面。分层进行开挖时,挖一层支护一层。土方开挖应分段分片进行,沿基坑边长每开挖15延米的土方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挂钢筋网、喷砼护坡施工,防止长时间暴晒、雨淋,待该部分土钉和砼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相邻段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后,应及时封闭临空面且在24h内完成土钉及面层施工;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2d后,方可下挖基坑。基坑开挖不得采用挖空坡脚的方式挖土,避免坡脚长时间浸水。基坑开挖至坑底时,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和主体地下结构施工,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时,结构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应及时回填。第四节 施工进度安排土方开挖暂定2016年8月1

23、3日开始施工,2016年9月11日,施工结束,总工期30天。第五节 软土地层开控措施1)合理确定开挖施工的顺序。2)严格施工工艺、及时支撑, 以调动未开挖土体的部分承载力, 配以必要的地基加固, 还可以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3)保证相邻施工不互相干扰, 基坑周边无超载现象。采取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措施, 做好排水、防渗工作, 雨季施工要注意及时排水和排水的方式。4)注重原型观测和信息化施工。在基坑工程开工后, 对土体和结构的位移、应力、土中孔隙水应力以及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位移都要进行跟踪监测, 将定期监测得到的信息与原来的计算结果相比较, 并反演计算参数, 根据反演参数重新分析计算,

24、必要时适当修改设计或施工步骤, 然后继续施工和监测。5)考虑到软土地层的特殊性,边坡预留30cm厚宽度,采用人工清坡的方式,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及坡度的准确性。第六章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第一节 土方开挖的原则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埋置深度及现场的情况,本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基坑安全,施工安全可行,确保边坡的稳定;2、技术优化,满足工期要求,随土方分层开挖组织流水作业,边挖边支护,有效缩短土方开挖和支护工期,为下步施工提供可靠保障,并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上层护坡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本工程深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的方式进

25、行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1.5m,基坑开挖顺序按先基坑外围后内部的原则进行开挖,以便提前为边坡支护提供作业面。分层进行开挖时,挖一层支护一层。基坑开挖时各边放坡系数如下:北侧按照放坡系数为1:1.0进行开挖,边坡进行挂网喷砼支护;东侧放坡系数为1:1.0,边坡进行挂网喷砼支护;南侧3-3剖面进行分阶放坡开挖,第一阶放坡系数1:1,第二阶放坡系数为1:0.2,第二阶段放坡深度为4.7米,边坡进行土钉墙支护,4-4剖面进行分阶放坡开挖,第一阶放坡系数1:1,第二阶放坡系数为1:0.4,第二阶放坡深度为4.7米,边坡进行土钉墙支护,2b-2b剖面按照放坡系数为1:1.0进行开挖,边坡进行挂网喷

26、砼支护;西侧5-5进行分阶放坡开挖,第一阶放坡系数1:0.75,边坡进行土钉墙支护,第二阶放坡系数为1:0.4,放坡深度为4.7米,边坡进行土钉墙支护。具体如下图:考虑到电梯井、集水井位置,坑中坑开挖若采用钢筋土钉支护的方式难以准确避开工程桩,转而采用砖胎膜支护的方式,保证支护效果及工程桩不被破坏。具体示意如下所示:3、土方开挖要求(1)、基坑内土方开挖原则是:严格按照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坑内土方,分层深度应为设计土钉标高下0.30.5m内,严禁超挖、欠挖或并层开挖;(2)、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加人工配合修土,底板、承台部位在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0.5m时改用人工开挖修土;(3)

27、、具体土方开挖施工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土钉下0.30.5m以内(严禁超挖),挂钢筋网,喷砼护坡、土钉施工、注浆等工序;、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坡体位移稳定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土方开挖应分段分片进行,沿基坑边长每开挖15延米的土方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挂钢筋网、喷砼护坡施工,防止长时间暴晒、雨淋,待该部分土钉和砼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相邻段土方的开挖;、开挖时先挖周边部分再挖中间部分,即先挖出土钉施工工作面土方,待周边支护至基底标高后再开挖中间部分土方。第二节 施工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测量放线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基坑支护

28、修坡和清底。第三节 施工方法1. 开挖顺序1.1. 工艺流程一(有土钉支护):平整场地定位放线,确定基坑开挖线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土钉下3050cm挂网喷砼护坡机械打入土钉或机械成孔后置入土钉,灌浆第一道土钉施工养护完成以后开挖土方至第二道土钉下3050cm,施工第二道土钉重复土钉施工,完成后开挖土方至坑底设计标高工程验收。1.2. 工艺流程二(无土钉支护):平整场地定位放线,确定基坑开挖线分层放坡土方开挖,挂网喷砼护坡上层养护完成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挂网喷砼护坡循环施工至坑底工程验收。2.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开挖前仔细对照甲方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组织物探并标明地下线缆、埋藏物的位置、埋

29、深和走向。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土方开挖人工放坡或土钉支护坡道收尾2、土方挖运施工(1)根据甲方提供的管线图和技术资料对开挖基槽内管线等障碍物进行清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探挖的方式,在确定槽内无在用地下电缆、光缆、上下水管线,对需要保护的管线进行保护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2)土方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坡度及深度开挖,不得超挖,保证边坡的稳定性。(3)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分区位置和施工组织从西侧往东侧出入口进行出土运输,安排好土方挖运时间。(4)凡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再用机械挖走。放坡施工时应人工配合机械修整边坡,并用坡度尺检查坡度。(5)在距

30、槽底设计标高300mm处,抄出水平线,订上木桩,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用人工紧随挖土机械清除槽底土方,对无法通过马道运出基坑的土方最后通过人工清出基坑。3、存土保证措施(1)存土点保证:本工程开挖土方部分需储存,临时存土点设置在现场南侧代征绿化带空地上。(2)现场交通保证:有专人负责交通导流,指挥车辆,分导社会车辆与施工车辆,以免相互影响导致降效或发生事故。(3)时间保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情况,白天施工出土。根据道路的交通情况,对出土车辆进行动态控制(随时增加或减少出土车辆)。(4)

31、车辆保证:我项目部将组织2台土方开挖机械供土方挖运阶段使用,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开挖进度和机械数量。组织40台大型自卸运输车(根据工期进度进行增减),以达到减少车辆、缓解交通压力且保证高峰期出土量的目标。4、土方运输的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土方施工中,由于场地有限、两台挖机同时开挖,车流量大等问题,会对土方运输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多项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以确保土方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1)选择合理路线及安排合理的运输车辆,防止车辆扎堆影响效率。(2)设置专门的交通疏导人员在进出大门及行人集中地点进行车辆输导,避免车辆在路上排队。提前与交通队进行沟通,请交通队的同志协助解决交

32、通拥堵的问题。(3)对场区周边的出入口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交通的通畅。上下班道路拥堵时尽量少出土,挖土机负责修好现场道路,配合好其它各道工序的施工。(4)车辆提前做好准备,及时进入施工场地进行土方运输。(5)根据土方进度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施工车辆数量,并在场内设置一定的缓冲地带,给车辆提供等候及倒车场地。3. 土方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暂停施工,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基坑,必要时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2、如果在开挖过程

33、中出现滞水则设置滞水排水管,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经集水井集中抽排。3、施工过程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古墓、文物、古迹遗址、各种管道、管沟、电缆、人防等)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报告甲方、监理单位负责人,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4、中部坑中坑台坎按1:0.5放坡处理4. 基坑防护当进行第一步开挖后,需及时在基坑四周进行防护,防护高度不低于1.2米满挂密目网,挖排水沟,砌筑挡水墙,架设防护栏杆,搭设马道。5. 截、排水措施A、临时基坑部分:截、排水方案采用“坑顶截水沟+坑内集水井及排水沟”组成的截、排水系统。1、坑底排水盲沟、坑顶截水沟在坑边设置300300

34、排水盲沟,将坑内地下水疏导至基坑周边集水井集中抽排;沿坑顶四周设置300300截水沟,截止坑外地表水汇入基坑内,同时做为坑内集水井内水抽排通道,将坑内水排放至沉淀池。2、集水井(1)、基坑内沿周边每隔4050m设1个集水井,井深进入基坑底1.5m,降低水位至基坑底下0.5m;(2)、集水井采用预制井圈沉井,直径800mm; (3)、集水井数量及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局部调整。3、降水井若施工期间遇雨季,对场地内回填土深度超过4.0m的区域设置管井降水,间距12.0m,井深4.07.0m,可根据现场情况对间距、井深进行调整。管井的施工与维护应满足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7.3.2

35、1、7.3.23、7.3.24条的要求。4、排水及环保基坑内污水流入坑边集水井,再抽至坑顶截水沟,经截水沟流入污水沉淀池,最后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污管道。B、永久边坡部分:1、泄水孔在挡墙墙面设置泄水孔,直径100mmPVC排水管,外包渗水土工布,间距1.52.0m,按梅花型布置,泄水孔向外倾斜坡度5,渗水处适当加密,挡墙背或面板后设置宽50cm的砂砾反滤层;2、坑脚坑顶排水沟(1)、坡脚设置400500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砖,M10水泥砂浆抹面厚2cm,排水沟应根据实际地形和建筑物情况灵活放线,但应确保水沟排水顺畅,若场地设计内已考虑排水沟,可不再设置。(2)、根据场地设计,坡顶地面

36、具有散水功能,可不设置排水沟,若场地设计调整,不能满足散水要求时,应增设坡顶排水沟;(3)、根据地形情况每1015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应用沥青麻筋填塞密实。第四节 施工监测1. 监测目的为了及时掌握边坡变形动态,确保基坑施工及基础施工全过程中基坑边坡、周边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安全,须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2. 监测项目及范围边坡观测主要对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进行观测,采用J6经纬仪和水准仪。3. 观测点设置在每侧坡顶散水设一组观测点,每组观测点不少于三个。4. 观测点制作采用长约0.5米的20的钢筋,通过散水插入土中,保证钢筋固定不动,钢筋上用薄刀片作十字标记,涂彩色油漆编号。在施工过程中,

37、加强对观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5. 监测方法 采用视准线法,即在基坑开挖面以上的边坡上口延长线上设置基准点,基准点应位于基坑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在另一方向上打一固定目标为后视方向,用带有刻度的标尺放在观测点上,读取数值,一般水平位移用经纬仪和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垂直位移用水准仪测量,初始值也要测两次,以保证准确无误。6. 观测周期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如发现变形值较大或有突变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到底7天后,改为每周观测一次,每次降雨后加测一次,基坑回填完毕后可停止观测。7. 观测记录及信息反馈施工前对原场地周围地面及相邻建筑物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

38、缝和异常,并作记录,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基坑周围地面及建筑物有无裂缝出现。将每次边坡位移、建筑物变形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位移曲线,发现位移较大或发生突变时,除增加观测次数外须及时分析原因并向上级汇报,当坡顶位移达到监控报警值时,(该基坑的报警值取槽深的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八),则必须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及时汇报,分析位移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与甲方协商,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8. 监测结果表基坑顶及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结果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监测人: 记录人:点号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备注、时间本次测量值(mm)单次变化(mm)累计变化值(mm)变化速率(mmd)本次测量值(mm)

39、单次变化(mm)累计变化值(mm)变化速率(mmd)第五节 成品保护措施1、开挖上口5m范围内禁止通行大型机械车辆,防止压坏边坡,设置相应警示标志。2、施工现场及时清理,防止车辆拉扯撞坏边坡。第六节 对工程桩的保护措施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基坑挖土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管桩不受破坏。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挖土应逐层均匀进行,桩两侧土体高差不得大于1m。4)禁止挖机碰撞桩身。机械开挖至桩顶30cm时桩两侧1m内土体应

40、对称开挖。5)在场地软硬土层交界处标高上下2m范围内,也可采取管桩内加筋灌砼的措施。6)挖土时应及时分段截桩,避免桩身自由高度过大。7)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8)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基坑挖土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管桩不受破坏。9)考虑到挤土对已打的工程桩,每层土层厚度不应超过2m,采用机械分多层周边对称挖土,挖到设计基底以上30cm后,余土由人工开挖,为保证机械开挖预留30cm厚人工开挖厚度的准确性,开挖过程中,现场测量人员实时跟踪监控监

41、测现场开挖标高。具体示意图如下所示:10)截桩安排应提前考虑。开挖前,应对露出表面的桩先行截除;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挖土流程分段截除。11)挖机、车辆选择应尽量避免采用大型设备。应尽量选择小挖机。12)避开永久性支护桩,根据情况调整土钉间距,确保土钉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在地下室土方开挖前,预先浇筑支护桩护壁钢筋混凝土底板,提高其整体稳定性。示意图如下所示:13)当基坑挖至底部时的制定工程桩桩顶保护措施,避开永久性支护桩,开挖过程中,针对项目南侧和西侧开挖,明确桩顶位置,避开施工。第七节 出土通道加强措施出土通道口宽度为12m,表面铺30cm的道渣。分两段台阶,按1:1放坡处理,两侧做安全防护栏杆,

42、具体放坡,剖面如下图:安全防护栏杆如下所示:安全护栏平面示意图第七章 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第一节 质量标准1、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虚填,按照地勘及设计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2、基坑边坡应不陡于有关规程和施工方案的规定。施工应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3、基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基底上的淤泥必须清除干净,其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杂物与旧桩必须处理。4、基坑开挖允许偏差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点数检验方法1基底高程-50mm,05用水准仪测量2轴线位置50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3基坑尺寸不小于规定4用尺量每边各计1点第二节 质量控制措施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

43、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与测量人员监理共同进行验桩、验线。2、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测灰线,将基槽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凡重新开挖边坡槽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员和质检人员检查合格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操作者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4、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要坚持先修边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5、机械挖土过程中,修坡要配备足够的人工,一台挖土机至少配备3-7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

44、土机开挖直径内。6、挖土机按指挥人员指挥将边坡挖好后人工修坡,修坡时应拉线、吊线,以确保基坑边坡平整,坡度正确。边坡上口保证平整,统一在一个标高上,保证规矩美观。7、测量人员保证随挖随测,基底预留300mm人工清槽,避免超挖。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第一节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施工队设专(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本队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措施的落实。2、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

45、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氛围。并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安全否决权评比管理制度。3、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定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施工中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信息,并设专人负责予以处理。2. 安全组织机构图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队和各分包单位设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任兼职安全员。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验收进行书面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各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劳务队伍管理人员签字认可。班前检查制:各专业施工工长必须监督各施工方、专业分包对安全防护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