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160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评价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如图3-2所示。 28因素法岗位评价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培训阶段、试打分阶段和评价阶段4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28因素法岗位评价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 (1)清岗、列出岗位名称清单 根据各种岗位评价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确定公司需要28因素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岗位清单。 (2)完善岗位说明书 完善需要评价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对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及任职资格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图3-2 28因素法岗位评价过程 (3)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评价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建专家组和操作组,岗位评价操作组由主持人、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 1)主持人 岗位评价

2、的整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员工认为公正、客观、对岗位评价工作十分了解的主持人。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负责宣读岗位说明书、宣布打分结果、组织专家讨论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组织专家在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进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主持人不参与打分。 岗位评价主持人最好由公司外部人员担任,比如咨询公司顾问或其他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主持人,以免高层权威影响专家打分的独立性。 2)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负责协助主持人、专家组成员工作,负责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及时统计出各岗位评分结果,包括均值、方差、离散分布等。 3)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负责协助其他操作组人员和专家组工作,包括原始数据的录入、

3、表单的复印、收发等。 4)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成员负责根据岗位评价因素,客观地对所有岗位的有关因素进行评分。 专家组成员构成应该能够代表公司各部门的要求;专家组成员应该对公司的经营运作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公司内部专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同行业其他单位有关专家。 专家组成员一般为915人。人数过多会使数据统计处理工作量太大,人数太少会导致统计结果不可靠。2. 培训阶段 培训阶段主要包括讨论确定评价方案的因素设计和权重分配、对专家组成员进行岗位评价培训、与专家组成员讨论选择确定标杆岗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等。 (1)讨论确定评价方案的因素设计和权重

4、分配 这是岗位评价非常重要的一步,通常由外部服务机构或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因素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全体专家成员充分讨论、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后方案。 岗位评价因素包括岗位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岗位责任、知识技能、岗位性质占有比较多的分数,环境因素占有比较少的分数。经常采用的方案是:岗位责任因素375分,知识技能因素375分,岗位性质因素200分,工作环境因素50分。一般情况下,不必调整大类因素总分分配。 因素设计主要包括3个步骤: 1)逐一讨论确定每大类各小项因素设置是否必要,是否需要剔除一些因素,是否还有需要添加的其他因素; 2)讨论各小项

5、因素分值分配; 3)确定各小项因素评价分数以及标准设定,如表3-7所示。表3-7 岗位评价因素分值及评价标准(2)专家组成员、操作人员进行岗位评价培训 对专家组成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岗位评价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评价的一些基础知识、岗位评价流程、岗位评价注意事项等各方面。 专家组成员各自独立进行岗位评价,除非征得主持人同意,否则不可互相讨论。在提出问题后,由主持人负责主持大家进行讨论。 专家组成员应该准时参加岗位评价培训以及岗位评价试打分、正式打分、重打分等各环节工作,不得缺席或请他人顶替,以保证整个评价过程的一致性。 为保证评价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岗位评价试打分、正式打分、重打分等过程中,所有专

6、家组成员和主持人不得离开现场,不得接听手机等。 (3)与专家组成员讨论选择确定标杆岗位 标杆岗位一般是公司各层面有代表性的岗位,最好能分布到各岗位序列和岗位层级,一般选择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很重要的中层和基层管理岗位以及典型技术岗位各一个。3. 试打分阶段 在正式进行岗位评价前,应先对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标杆岗位试打分的过程也是专家们对28因素统一认识的过程,在此应确定以下有关内容: (1)相对标准差的大小 相对标准差指各因素评分的标准差与平均分值的比值,根据经验数据,相对标准差一般不应超过30%。如果相对标准差超过30%,该项因素就应该重新打分。 (2)平均值是否合理 平均值指各标杆岗位的

7、评分统计结果,一般去掉一个最大值,去掉一个最小值。如果专家组半数以上成员认为标杆岗位的评分结果不够合理,则该岗位全部或部分因素应重新打分,这时,对这个岗位比较了解的专家应充分发表意见,纠正不正确的认识,重新评价可以超过两次,直到取得一致意见。 对标杆岗位试打分的目的在于,基本确定公司分值分布的趋势,在正式打分阶段,要参照标杆岗位的打分,进行相对比较,因此标杆岗位评价要准确。4. 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是岗位评价的主体阶段,一般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岗位评价一般以部门为序进行,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依次进行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过程如下: (1)岗位介绍 由主持人宣读将要被评价岗位的岗位说明书。 (2)专家组打分 由专家组成员根据岗位说明书单独对各岗位进行评分。 (3)评分数据的处理 由操作组成员对评分数据进行录入、处理。 (4)重打分 如果某岗位某项因素评价结果的相对标准差较大,则该项因素应重新打分;如果某岗位需要重新打分因素过多,则整个岗位须重新打分。重打分之前,对这个岗位比较了解的专家组成员应充分发表意见,以纠正不正确的认识。重新评分不超过两次,并以最后一次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