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292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机场安置房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礼贤组团)1标段(0107地块)工程 绿色施工方案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礼贤组团)1标段(0107地块)项目绿色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1工程总体概述及编制依据11.1.1工程总体概述11.1.2编制依据2第二章、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52.1绿色施工的目标52.2绿色施工目标5第三章、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63.1绿色施工管理体系63.2绿色施工管理职责分解63.3绿色施工所需物资计划表63.4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73.5绿色施工制度8第四章、 评价指标分析9第五章、 环境保护评价保障措施155.1 控制项

2、保障措施155.2一般项保障措施155.2.1资源保护155.2.2人员健康155.2.3扬尘控制165.2.4废气排放控制165.2.5建筑垃圾处理175.2.6污水排放175.2.7光污染175.2.8噪音控制175.2.9设置围挡185.2.10土方利用18第六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196.1控制项保障措施196.2一般项保障措施196.2.1材料选择196.2.2材料节约196.2.3资源再生利用206.3优选20第七章、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217.1控制保障措施217.2一般保障措施217.2.1节约用水217.2.2水资源利用217.3优选21第八章

3、、 节能及能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228.1控制项保障措施228.2一般保障措施228.2.1临时用电设施228.2.2机械设备228.2.3临时设施228.2.4材料运输与施工228.3优选23第九章、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保障措施249.1控制项保障措施249.2一般项保障措施249.2.1节约用地249.2.2保护用地249.3优选249.4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259.5环境污染主要类别25第十章、 各施工工序重大环境因素防治措施2610.1噪音控制措施2610.2粉尘控制措施2610.3污水排放的控制2710.4固体废弃物的控制28夜间施工措施2810.5土方施工环境控制2810.6模

4、板安装工程施工环境控制2910.7脚手架工程施工环境控制3010.8钢筋加工环境控制3110.9钢筋连接环境控制3210.10混凝土浇筑环境控制3410.11电焊作业环境控制3510.12单臂塔架式起重机拆装环境控制3610.13卷材防水施工环境控制3710.14涂料防水施工环境控制3810.15水土保护3910.16地下设施保护39第十一章、 施工总体规划管理4011.1节能措施4011.1.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尽量使用电动工具,且能耗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产品。4011.2节地措施4111.4节材措施4411.5

5、现场环境保护措施46第十二章、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5312.1管理机构5312.2制度建设5312.3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措施5412.4安全防护55第十三章、 应急预案58第十四章、 实施管理60第十五章、 绿色施工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项目61第十六章、 绿色施工总结及资料形成68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概述及编制依据1.1.1工程总体概述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村东北方向,戴家园和内官庄之间,北京市回民学校大兴区礼贤分校以北,青礼路以东,北边为农业用地。拟建场地地形相对平坦,标高在22.70m-23.70m左右,现状地貌为农业和林业用地。107地块位于本工程东南部。工程名称:北京新机场安置

6、房项目(礼贤组团)1标段(0107地块)工程建设地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51081.27m2、总建筑面积142741.92m2(其中:地上103184.85m2、地下39557.07m2),共计11栋住宅楼、1栋配套建筑、1栋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地库为板柱剪力墙结构;公建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住宅部分为墙下筏基和CFG桩地基处理、地下车库为平板式筏基。本工程包括住宅、配套公建、地下车库、自行车库、戊类库房和人防。其中地下车库、3#楼、4#楼、5#楼、7#楼、8#楼、9#楼、10#楼、11#楼0.00=24.50m,1#楼、2#楼、6#楼0.00=24.

7、70m。本工程车库最深标高-13.44m,地面标高按-1.8m计算,地下车库基坑支护最深为11.64m。地下车库基坑周长为1578m,占地面积52133.06m2。建筑防火类别:本项目住宅均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外墙均采用钢筋砼自防水墙;地上外墙均采用钢筋砼墙;内墙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连锁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礼贤组团)1标段(0107地块)工程2建设单位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派力工程有限公司5监理单

8、位北京华银工程管理有限公司6监督单位北京市大兴区质量监督站7建设地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8总承包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9用地面积()51081.27占地面积()28500m210结构形式住宅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库为板柱剪力墙结构;公建为框架结构。11合同工期2016年1月15日2018年4月27日12实际工期未开工13质量标准合格14工程规模地上/地下(层数)地上15/17/18层,地下1/3层,地库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m2)143160.42基坑深(m)2.75/10地上面积(m2)103286.95 檐高(m)43.05/48.65/51.45地下面积(m2)39873.47 标准层

9、层高(m)2.8标准层面积(m2)568.3非标准层层高(m)2.7其他情况说明:其他情况说明: 本标段施工区域为0107地块,共11栋单体高层(1#11#),基础形式为墙下筏基,7#楼为地下三层,地上18层,其它栋号为地下1层,1-3#为地上15层,8#为地上17层;12#为地下车库,板柱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地下二层;13#楼为公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工程效果图1.1.2编制依据一、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二、施工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

10、范(GB50194-2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1、(JGJ 79-20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住宅设计规程(GB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891-20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

12、GB50325-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513-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33-2013)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1074-2014)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1075-2014)国家关于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有关法律、法规。第二章、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2.1绿色施工的目标确保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礼贤组团)1标段( 0107地块)工程达到北京市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二星级标准。1杜绝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2杜绝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

13、造成严重影响;3杜绝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4杜绝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事件;5杜绝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事件;6杜绝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事件。7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控制项全部合格;8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单位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结构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9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单位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10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2.2绿色施工目标序号环境目标环境目标阐述1噪声

14、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2粉尘控制粉尘及气体排放,不超过法律、法规的限定数值3固体废弃物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回收可利用建筑垃圾4污水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5资源控制水电、纸张、材料等资源消耗,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6五个100%施工现场100标准化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地化; 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第三章、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3.1绿色施工管理体系3.2绿色施工管理职责分解序号岗位/部门绿色施工管理职责1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

15、监督人员。贯彻执行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负全面领导责任。2技术负责人对绿色施工负总技术责任,严格审核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等,贯彻落实国家环境管理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技术规程、规范、标准文件。3安全总监贯彻和宣传有关的绿色施工法律法规,组织落实各项绿色施工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4土建负责人机电负责人负责实施绿色施工措施,参加绿色施工检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督促落实。3.3绿色施工所需物资计划表序号材料(器材)名称数量进场日期1灭火器200个2016.03.012消防桶50个2016.03.013防火锹100把2016.03.014水龙带400m2016.03.

16、015对讲机40个2016.03.016密目安全网10000条2016.03.017降暑药品200盒2016.03.018口罩200个2016.03.019麻袋2000m2016.03.0110塑料薄膜若干2016.03.0111遮光布500m22016.03.0112帐篷10个2016.03.0113节水器具若干随安装进度14工具化定型节头根据计划随进度提前计划3.4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数量(台)1水磨钻LX160型-102潜水泵QW100-150.8KW123通风机-1.5KW124挖掘机CAT3201.5m345轮胎装载机966

17、E1.5m326自卸汽车SH321815T207汽车吊机QY-25C25T28变压器S9-500/1630KVA39钢筋弯曲机GW402.2KW1110钢筋切断机GQ407.5KW1111钢筋调直机GT4/144KW1112砂轮切割机-1113交流电焊机BX3-630-2500A1114直螺纹套丝机-1115空压机-200KW23.5绿色施工制度为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制定如下的管理制度:1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施工现场噪声管理制度3施工现场谁污染管理制度4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5培训制度6问题检查及整改制度7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管理制度8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9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

18、度10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11批次评价制度12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制度等第四章、 评价指标分析本工程评价要素包含5大项,其中适用142个考核点,不适用4个考核点。在绿色施工管理中遵循PDCA循环动态管理模式,其内容为:(1)组织管理(PDCA) 。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执行,执行就是具本动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效果,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 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2)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

19、目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3)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具体情况如下:编号项目适用性未发生原因5环境保护评价指标I控制项5.0.1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5.0.2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5.0.3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适用现场未发现文物及古树名木5.0.4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II一般项5.0.5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2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5.0.6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

20、定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2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3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GB3869 的有关规定。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6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8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5.0.7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建立洒

21、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4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7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不适用现场无此作业8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不适应现场使用商品混凝土5.0.8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

22、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的规定;4不应在现场燃烧废弃物5.0.9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2封闭回收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分类放3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00%4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运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6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5.0.10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3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5.0.11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1夜

23、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2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5.0.12噪音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4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5.0.13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5.0.14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利用III优选项5.0.15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音设施5.0.16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5.0.17现场应设

24、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5.0.18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5.0.19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5.0.20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5.0.21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5.0.22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I控制项6.0.1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6.0.2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II一般项6.0.3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

25、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6.0.4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2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4优化线材下料方案5面材、块材鑲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6因地制宜,采用利于降低材料消耗的四新技术7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6.0.5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合理使用建筑余料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3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4现场办公用纸应

26、分类摆放,纸张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III优选项6.0.6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6.0.7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施工方法6.0.8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6.0.9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6.0.10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6.0.11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6.0.12现场临建及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I控制项7.0.1签订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7.0.2应有计量考核记录II一般项7.0.3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用水定额2施工现场供、排水系统应合理适用3施工

27、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4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5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6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应合理,应有节水措施7管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7.0.4水资源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III优选项7.0.5施工现场应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7.0.6施工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的设施7.0.7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应用自来水7.0.8生活、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7.0.9现场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8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I控制项8.0.1对施工现场的

28、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有节能的控制措施8.0.2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量核算8.0.3不应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II一般项8.0.4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节能型设施2临时用电应设置合理,管理制度应齐全并应落实到位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的规定8.0.5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2施工机具资源应共享3应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并有记录4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8.0.6临时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临时设施应

29、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2临时施工用房应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8.0.7材料运输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2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3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4应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和冬期施工的时间III优选项8.0.8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8.0.9临时用电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8.0.10应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8.0.11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应大于808.0.12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

30、量9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I控制项9.0.1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9.0.2施工临时用地应有审批用地手续9.0.3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保护措施,并应报请相关方核准。II一般项9.0.4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2应在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组织施工3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5应采用商品混凝土9.0.5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2应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

31、为取、弃土场的用地3施工后应恢复植被4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应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用地III优选项9.0.6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结构可靠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9.0.7对施工中发现的地下文物资源,应进行有效保护,处理措施恰当9.0.8地下水位控制应对相邻地表和建筑物无有害影响9.0.9钢筋加工应配送化,构件制作应工厂化9.0.10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职工宿舍应满足2m2/人使用面积要求第五章、 环境保护评价保障措施5.1 控制项保障措施5.1.1在施工入口七牌二图处,增加环保标牌;5.1

32、.2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具体包括:钢筋加工区、木工加工区、合格区、待检区、材料存放区、临时道路、休息室、垃圾桶、洗车池等;5.1.3施工现场原为农田回填而成,根据现场实地勘察,未发现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为保证环境,在规划中除必要的道路、生活场地进行硬化外,其余部分均种植草皮,栽种了苗木;最大限度的保障的环境不被破坏。5.1.4在现场食堂醒目位置悬挂卫生许可证和炊事员有效健康证明。5.2一般项保障措施5.2.1资源保护1对地表水及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现场在临时道路一侧修葺排水沟,并间断的修葺积水井,对地表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水源主要用于地表降尘等。2食堂设置隔油池,

33、洗车槽设置沉淀池、厕所化粪池等,并确保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密封保存,使用完后应及时回收并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5.2.2人员健康1合理利用业主方给定的生活、办公临建布置场地,对临建布置进行优化,生活区和办公区分开设置,远离施工作业区。2生活区和办公区有专人负责打扫,生活区由劳务队伍负责,办公区由专职保洁员负责;项目每周对生活和办公区的文明施工状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坚决要求现场整改;生活区设置设置饮水机,提供饮用水。3严格按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制定

34、作息制度,上午7:30-11:30,下午1:30-5:30。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人员已按照相关要求配置防护器具。5室内装修阶段采取临时通风设施。6施工现场钢筋车间、木工车间、休息室、塔吊深基坑等均设置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地处郊区,无高大建筑物,满足通风等要求,灰土拌合移到场外的弃土场,保证施工现场正常施工,同时也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健康。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等阴暗潮湿地带定期清理、消毒,达到卫生、文明要求。8食堂各类器具定期清洁,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工作人员上岗需要持有健康证。5.2.3扬尘控制1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置洒水设备,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并安

35、排专人负责。2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定期进行洒水清扫作业,集中堆放的土方应进行初步压实,必要时需用塑料布覆盖。3土方车辆选用待用遮盖的运土车辆进行作业,或者对作业车辆采取塑料布覆盖措施,对现场施工道路采取每天定时洒水降尘的措施。4现场进出口设洗车槽,配备洗车设备并设置沉淀池,冲洗出场车辆。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集中封闭堆放,余料及时回收,做好现场整齐工作。未回填灰土采取彩条布遮盖的方式,避免因暴晒起风产生扬尘。6木工车间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木板遮挡、抑尘等措施。土方回填等应采取遮盖措施。7本工程为工业厂房,无拆除爆破作业。8高空垃圾清运采用外用电梯运输,禁止下抛等危险作业。9预拌砂浆采用

36、砂浆罐,达到防尘的要求。5.2.4废气排放控制1定期检查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确保符合国家年检要求。2临建区食堂采用液化气作为燃料。3定期对电焊烟气排放进行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施工现场安排保安进行24小时巡逻,严禁在现场燃烧废弃物,违者将按相关规定处理。5.2.5建筑垃圾处理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联系相关部门定期将垃圾运出施工现场。2生活区后勤负责人应注意废电池、废墨盒等有害废弃物的回收且不应和其它东西混放。3生活区负责人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毒有害废弃物,并应分类准备,做到分类率100%。4生活区垃圾要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并定期与相关部门联系进行清运

37、出场。5现场增加建筑垃圾的使用率;破旧的短钢筋进行回收再利用,混凝土块用于临时道路、车间等的铺设;6碎石及现场土方将用作地基和路基的回填材料,具体请见土方回填方案。5.2.6污水排放1现场主干道、及材料场地周围均设排水沟,具体请见排水沟平面图。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经过检测合格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并应定期清理,达到环境相关要求。4生活区食堂设置隔油池,并定期清理,做到卫生、干净。5雨水、污水进行分流排放。5.2.7光污染1夜间一般不进行焊接作业,如需工作,应采取模板等材料进行挡光,减少光污染。2施工现场照明灯具均配置相应灯罩,防止强光外泄。5.2.8噪音控制1施

38、工现场挖机、碾压机、泵车等均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机械定期进行保养维护。2施工现场距离住宅区较远,噪音较大的机械采取降低噪音措施。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均设有吸音降噪屏等降噪措施。4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作业,如需工作时,应对施工噪音采取措施,并定时进行检测。5施工现场塔吊在进行作业时均需通过对讲机进行传达指令。5.2.9设置围挡整个施工区域内外围均设置连续的、密闭的、有效的围墙,降低各类污染。5.2.10土方利用土方回填时,前期开挖的土方经过处理后作为土方回填的主要材料。5.3 优选5.3.1施工现场采用移动隔声屏,降低陈本。5.3.2由于场地面积大,现场设置移动环保厕所,并定期进行清运、

39、消毒,做好卫生工作。5.3.3现场在每台塔吊处设置噪音监测点,并安排专人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5.3.4施工现场设置医务室,完善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并安排专门医生,做好健康工作。5.3.5施工现场如遇雨水,均集中在集水井处,并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工作。5.3.6施工现场安排专人定期洒水,做好降尘工作。5.3.7施工现场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采取相应措施,回收利用,利用率至少在一半以上。5.3.8工程中污水采用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等处理方式,达标后方可进行排放。第六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6.1控制项保障措施6.1.1施工用主材中:钢材主要采至唐钢;

40、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为就近的商混站提供;6.1.2定期对中大型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满足正常工作需要;6.2一般项保障措施6.2.1材料选择1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应确保绿色、环保,并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2临建设施采用彩钢板搭设,为可拆迁、重复利用材料。3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时按照试验方案掺加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材料,降低水泥用量。6.2.2材料节约1本工程采用外架体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模板架体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经过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的细化,在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2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采用定型钢模替代传统的木模板,减少模板的投入量。3材料采用大型卡车进行运输,利用塔吊进行吊放,塔吊操作规范,降低损耗率。合理布置车间和堆场,减少材料的场内转运量。4施工工长应提前做好对班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下料,禁止浪费;对模板、钢管等材料,提前进行配模。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减少自行加工浪费现象。5施工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