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894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5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HTZQ-标段 太仓南站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31、施工概况32、地质条件33、水文特征44、气候特征55、主要工程数量56、场区交通条件5二、试验段选择及规划61、试验目的62、试验段选择63、试验段规划64、试验段工程量6三、填料调查与室内试验7四、试验检测标准及检测计划71、试验检测标准72、试验检测安排10五、试验段施工总体安排101、配备的管理及施工人员102、配备的施工机械11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114、工期安排125、场地规划12六、施工准备121、填料准备122、机械、人员准备123、测量准备124、技术准备13七、主要施工方

2、案131、总体施工步骤132、级配碎石施工工艺143、A、B、C组填料施工工艺164、改良土施工工艺18八、路基变形观测211、路基变形监测内容212、路基变形监测方案213、沉降观测23九、试验段工艺总结25十、质量保证措施25十一、安全环保证措施261、地下管线防护措施262、机械设备安全措施263、材料、机具安全措施27十二、雨季施工措施27十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7十四、附件281、施工场区规划图282、试验检测安排28太仓南站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编制依据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补遗书和答疑书和合同文件;上海至南通铁路(南

3、通至安亭段)2014年8月10日前下发的HTZQ-6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地质勘测资料及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的相关资料;我公司投入本项目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检测设备等;我公司同类型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HTZQ-6标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安全规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

4、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2).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太仓南站路基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 (3).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部、行业一系列安全

5、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预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结构安全,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原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按设计要求。(6).保证工期的原则本项目采用机械化施工,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期要求。(7).坚持全面创优的原则从源头把关,抓过程控制,精细

6、管理,用心做事,充分发挥样板引领的示范作用,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一次成优。(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和水保法规,及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9).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原则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以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接受发包人的监督与考核。3、编制范围新建沪通铁路工程站前VI标项目部一分部太仓南站路基(DK120+54

7、2.615DK122+182.570)范围内路基填筑施工。二、工程概况1、施工概况新建沪通铁路工程站前VI标项目部一分部太仓南站路基(DK120+542.615DK122+182.570)全长1810m。路基位于为滨海海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辟为水田、苗圃、民居等;河沟纵横零星有水塘分布。根据设计,路堤基床表层厚0.6m,采用A组填料填筑;基床底层厚1.9m,填筑A、B组填料填筑;路堤本体采用ABC组粗粒土料填筑;路基面设计4%排水坡,搅拌桩顶为0.6m厚碎石垫层,中间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路堤边坡采用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培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边坡坡率1:1.5,骨架厚度为0.6m

8、,骨架净距3.0m,DK121+112.5DK121+240.00站场范围内边坡在3.0m宽度范围内铺设加筋土工格栅,层间距0.6m;两侧坡脚设置C25脚墙基础防护,墙高1.5m,底宽0.7m,顶宽0.5m,埋深不小于0.8m。工点两侧坡脚外2m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0.08m厚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底宽0.4m,深度为0.6m。2、主要工程数量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路基顶宽14.8-39.5m,路基底宽29.7m56m,填土高度4.9-5.41米。设计主要工程数量如下:A组填料2530m3,A、B、C组填料64116m3, A、B填料85592m3,C组填料92691m3,碎石46755 m3

9、,AB渗水强组填料585 m3,土工格栅74017m2。正线路基填料分布图站场路基填料分布图3、地质条件线路所经地区为长江冲积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地层成因主要为冲海积、海冲积,局部为冲积及湖沼积,具有海陆相相互交替沉积的特点,岩性变化较大,基岩埋藏较深160300m。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软土地基在沿线广泛分布,一般厚515m,最厚达25m;七度地震区地表以下15m范围内粉土、粉砂多为可液化层,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较差。-1 al+m4粉质粘土,软塑,0=120KPa,土石等级;-3al+m4 粉土,稍密,0=90KPa,土石等级;-1 m4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含铁锰质结核,0=70KPa

10、,土石等级;-1 al+l4粉质粘土,硬塑,0=150KPa,土石等级;-3 m+h4 粉土,稍密至中密,0=120KPa,土石等级;-1 m+h4 粉质粘土,软塑,含云母及有机质,0=90KPa,土石等级;-1-1 al+m3粉质粘土夹粉砂,软塑偏硬,0=150KPa,土石等级;-1 m+ al3,粉土,中密,0=150KPa,土石等级;4、水文特征上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埋深0.51.5m,受地表径流及大气降雨补给,通过泄入地表水体、蒸发、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地表水位变动而略有浮动。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上部的粉土层,含水量丰富。沿线潜水层为淡水,被农村村民作为饮

11、用水和洗涤用水开采利用。下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弱承压水,承压水位埋深约2.0m。含水层较厚,岩性主要为Q3灰色粉细砂、灰黄色粉砂、细砂层,水平层理发育,含水量丰富。沿线部分地区由于以前深层地下水开采超量,导致较大范围内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区现在都不再批准新的地下水开采项目。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经勘察水质分析,沿线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基本无侵蚀性;江北局部地段地下水具侵蚀性。软土的范围及特征施工区域内特殊岩土主要是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的淤泥质土层及淤泥,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分布厚度一般515m,局部厚达25m。该土层一般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强度低,为软土层,是

12、测区内最主要的特殊地质现象。天然含水量w=42.5%,天然密度17.7kN/m3,孔隙比e=1.2,快剪强度u=7.512.8,Cu=6.113kPa,固结快剪cu=13.716.7,压缩系数a12=0.62mPa-1,压缩模量Es2.67 Mpa,qc0.59 Mpa。5、气候特征施工区地处中纬度沿海,在全球气候分布中属北亚热带南缘,是南北冷暖气团交汇地带,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和海洋湿润空气调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1C,一月平均气温2.93.5C,七月平均气温2728C。极端最高气温40.2C,极端最低气温-12.1C。年日照时间1584.1小时,平均日照

13、44%。年蒸发量1233.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144.4毫米,平均月最高降水量180毫米,最大一次降水量591.7毫米。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为梅雨季节。上海夏季盛行东南风,并多受台风影响,一年内79月为台风影响的盛期,最大风力10级以上,极大风力大于11级。冬季盛行西北风。十分钟最大风速30m/s,风向东风,年极端最大风速34.7m/s,风向西风,年无霜期246天。6、场区交通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水路较为发达,场区紧靠盐铁塘航道,公路网有沪宜公路、济南路、东仓路等,进场条件较好,可从以上相接路口沿箱梁预制场便道、当地村镇道路以及桥梁施工便道、便桥进场施工。三、试验段选

14、择及规划1、试验目的在进行路基大面积施工前,通过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确定标准化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配套施工机械设备,确定合理的技术参数和现场质量控制措施等,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填料的选取设备的选型:通过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碎石垫层施工、土工格栅及路基填筑施工的施工组织、人员配置、机械设备配置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工艺参数的确定松铺系数和摊铺厚度的确定;静压以及振动碾压需按压实度要求,确定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等有关工艺参数;确定路基填料的含水量的控制范围;通过工艺试验施工,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路基施工质量控制。2、试验段选择根据前期施工进展以及施工准备情况,计划选

15、定两段进行试验段施工,第一段为DK121+514DK121+664区段,试验段全长150米;该处为太仓南站站场区域,其路基整幅宽度为58m,填土高度(含站台高度)在6.8-7.2m之间,计划进行ABC组料工艺试验。第二段为DK120+770-DK121+050区段,全长280米,该段为路基正线到站场过渡段,路基宽度为28-40m,填土高度在5m左右,计划进行改良土工艺试验。以上路基范围内地基处理已完成,设计无圆管涵、框架涵、桥梁等构筑物,且位于道路路口,进场较为方便,具备连续施工的条件。3、试验段规划由于路基宽度较大,计划选择半幅进行试验段施工,第一段试验段宽度为28m,第二段宽度为14-20

16、m。本次填筑施工完60cm级配碎石(包括土工格栅)及路基本体(计划施工6层),以30cm、35cm、40cm三种松铺厚度进行试验。4、试验段工程量DK121+514DK121+664试验段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级配碎石m32610压实方2土工格栅m243503ABC组料m37830按每层30cm计算,压实方DK120+770-DK121+050试验段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级配碎石m32856压实方2土工格栅m247603土方m38568按每层30cm计算,压实方4石灰m3515初步按照6%掺量计算四、填料调查与室内试验为保证选择合格的填料,确保取土场的供应能力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17、开工前,试验室报监理共同见证土源取样,并进行室内试验,主要鉴别填料的类别并做好分组、测定颗粒筛分、填料液塑限、自由膨胀率、标准击实、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指标,试验合格后报监理站审批,之后方可用于路基施工。填料各项指标需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五、试验检测标准及检测计划1、试验检测标准a、正线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填料粒径磨耗系数及硫酸钠浸泡的技术指标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关规定,级配碎石的颗粒粒径要满足铁路级配碎石填料2010版本的规定。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应不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不均匀系数Cu不得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

18、不得大于3%,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应小于30%,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级配碎石中细集料含量过高,将使塑性指数增大,降低集料的强度和刚度,水稳性也差。故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基床表层级配范围要求级配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编号4531.522.47.11.70.50.1110082-10067-9141-7513-467-320-11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要求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

19、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基床表层填料填料采用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等指标控制,采用A组填料,在其表面设4%的横向排水坡,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填料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压实系数K级配碎石1900.97基床底层采用A或B组填料,在其表面设4%的横向排水坡,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采用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等指标控制;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改良土粗粒土(砂类土除外)碎石

20、土A、B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20150压实系数K0.950.950.95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350注:1、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2、改良土的压实标准:当采用物理方法改良时,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方法改良时,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满足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路基本体正线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填料,当选用C组填料时,优先采用碎石类土,填料压实标准见下表: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A、B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90110130压实系数K0.90.90.9正线路基填料要求:填料的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层内不得大于10cm,基床以下路堤内不

21、得大于15cm;路堤填筑采用硬质岩和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块石时,保证级配良好,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得倾填;路堤浸水部分填筑渗水土,严禁填筑易风化的软块石;各类填料现场填筑前应开展小型填筑试验,获取填筑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方法。b、站线到发线基床厚度2.5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6m,采用A组填料;基床底层厚度1.9m,采用AB组填料;其他站线基床厚度1.2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3m,采用A组填料,基床底层厚度0.9m,采用AB组填料;站线路基本体均采用C组及以上填料;站线路基的填料和压实度按照II级条路路基的标准设计,基床表层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基床底层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

22、00mm。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土碎石土A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100110140140压实系数K0.93-相对密度-0.8-孔隙率-2929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土碎石土块石类A、B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90100120130150压实系数K0.91-相对密度-0.75-孔隙率-3131-路堤本体压实标准填料部位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土碎石土块石土不浸水部分A、B、C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8080110120130压实系数K0.9-相对密度-0.7

23、-孔隙率-3232-浸水部分及桥涵两端A、B、C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80110120130压实系数K-相对密度-0.7-孔隙率-3232-注: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以下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等指标应同时满足要求。2、试验检测安排见附件。六、试验段施工总体安排1、配备的管理及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表)序号姓名文化程度职称职务1丁圣磊本科工程师分部经理2寇鹏飞本科工程师分部总工3李涛本科工程师安全总监4常存江大专安质部长5王恩远本科工程师工程部长6丁大勇本科工程师技术主管7牛雲本科技术员技术员8黄本菊本科工程师试验室主任9陶光大专工程师试验员10殷强本科助理工程师试验

24、员11范学丹本科工程师测量主管12王喜田本科测量员测量队长13马宝慧大专助理工程师技术员14张广严本科助理工程师技术员15樊永鹏大专测量员测量员18张广严本科技术员技术员现场施工人员(表)序 号分 工人 数工作内容1现场总指挥1指挥协调施工2领工员1组织并指导施工3安全员1负责现场安全4质检员1负责现场施工质量5试验人员2试验检测6技术人员2技术交底及现场技术指导和控制7测量人员2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及尺寸控制8汽车司机3土方运输9推土机司机1负责土方摊铺10平地机司机1负责平整11挖掘机司机1负责装土12压路机司机1负责碾压13洒水车司机1洒水14机械维修工2负责机械的维修15杂工6沉降观

25、测桩、沉降板埋设及边坡修整16合计262、配备的施工机械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数量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 途1挖掘机日立PC300台1取土2推土机PC220YG台1初平3平地机PY165C-3G台1精平4压路机宝马25T台1碾压5自卸汽车辆3运料6洒水车辆1调整含水量7手扶式小型夯机台1局部夯实8全站仪GPT-7001台1放样9自动安平水准仪C32II台1水准测量10钢尺50m把1现场控制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路基填筑试验段配备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1K30承载试验仪YB-150,中国1套2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Evd)LFG-K德国1台3案秤AGT-15中国2台4

26、标准筛中国2套5灌砂筒150mm中国4套6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中国1台4、工期安排4.1第一段施工安排1)施工准备:2015年9月20日前完成填料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2015年9月20日前组织施工班组、材料、机械设备进场,完成材料、机械检验、技术交底、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2)试验段级配碎石施工:2015年9月21日-2015年9月25日;3)试验段基床底层ABC组料施工:2015年9月26日-2015年10月5日;4.2第二段施工安排1)施工准备:2015年10月5日前完成地基处理检测及填料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2)试验段级配碎石施工:2015年10月6日-2015年10月10

27、日;3)试验段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2015年10月11日-2015年10月20日;总结验收:2015年10月31日前完成总结报告及验收评估。5、场地规划具体见场地规划图。七、施工准备1、填料准备施工前,已做好填料的调查及试验工作,选择合格的取土场,并做好进场规划;2、机械、人员准备根据计划配备的人员、机械以及施工安排,分批次组织机械、人员进场,并做好作业人员和机械的自检和报审工作;3、测量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复测,计算出各层控制标高,测量人员按设计理论边坡坡率利用全站仪采用渐近法每10米放出一边桩点,边桩点的连线即为路基填筑边线,路基坡脚两侧各加宽3米设桩、洒石灰线,即冲击碾压范

28、围。施工队对填土边线桩及冲击碾压边线桩应进行加固保护,并做出醒目标示。确定填土边线时,路基每侧按设计宽度放宽50cm,以确保路基施工边坡能够满足路基压实度要求。4、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图纸、设计说明、路基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试验规程和标准、设计规范、安全、环保等相关规范及标准规定的学习。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八、主要施工方案本管段路堤基床表层0.6m厚,采用A组料填筑,基床底层厚1.9m,填筑AB组填料;路堤本体填筑A、B、C组粗粒土,路基面采用4%排水坡;水泥搅拌桩桩顶铺设两层共60cm厚碎石垫层,两层碎石垫层中间为双向

29、土工格栅。1、总体施工步骤排水设施的设置:纵向应永临结合规划,确保排水畅通、场内不积水(具体见场区规划图),横向按照路基设计横坡要求进行填筑;基床底层验收:检查几何尺寸、标高、核对压实标准以及地基处理质量检测;第一层级配碎石施工:铺设厚度30cm,碾压时,按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面,压实遍数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静压1遍,共6遍;根据现场填料情况和施工工艺参数选择最佳压实效果。土工格栅铺设:按规范要求铺设,在平整压实的场地上,安装铺设的格栅其主要受力方向(纵向)应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铺设要平整,无皱折,尽量张紧。用插钉及土石压重固定,铺设的格栅主要受力方向是通长无

30、接头,幅与幅之间按照规范要求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第二层级配碎石施工:铺设厚度30cm,与第一层相比,增加1遍强振,以利于检测对比;第一层填料:铺设厚度为30cm,碾压时,按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压实遍数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静压1遍,共6遍;第二层填料:铺设厚度为30cm,碾压时,按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压实遍数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静压1遍,共7遍;第三层填料:铺设厚度为35cm,压实方式与第一层相同;第四层填料:铺设厚度为35cm,压实方式与第二次相同;第五层填料:铺设厚度为40cm,压实方式与第一层相同;第六层

31、填料:铺设厚度为40cm,压实方式与第二次相同;强振碾压4遍后,每层均应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和测量,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调整施工工艺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2、级配碎石施工方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外购的填料,按照验收基床底层、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试验检测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两个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1工艺流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2.2操作要点2.2.1施工前准备进行级配碎石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调试拌合设备,确保拌合设备计量准确;施工前做好

32、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分别堆放。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2.2.2基床底层验收复测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检测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检查路基几何尺寸,测放中桩和边桩。2.2.3级配碎石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合设备在拌合场集中拌合,混合料需拌合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2.2.4拌合料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能连

33、续摊铺,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篷布覆盖。2.2.5拌合料摊铺平整采用平地机进行,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分层摊铺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堤两侧及中间设方格网桩。2.2.6碾压碾压前测定混合料含水量,若偏大则晾晒,若偏小则洒水,确保接近最佳含水量。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开始向中间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厚重、先慢后快的原则。2.2.7试验检测每层碾压完成后,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

34、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2.8修整养护表层修整养护并禁止任何车辆在基床上通行。3、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大,可增加路堤的稳定性;格栅网眼的存在制约了土的横向移动,形成了良好的嵌锁作用,使土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抗剪能力;土工格栅有一定的刚度使上面的负荷得到扩散,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3.1施工准备土工格栅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进场时,应逐批检查出厂检验单、产品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报告单,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抽样检验。运至工地的材料应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内,防止日晒,并保持通风干燥。土工格栅的要求:土工格栅采用TGSG110型,抗拉强度不小于110KN/

35、m,每侧回折不小于3.0m。3.2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底层级配碎石施工铺设土工格栅上层级配碎石施工压实材料试验3.3土工格栅铺设A、铺设前,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的凸出物。B、土工格栅在路基范围内全宽铺设。用竹桩(或木桩)标示出土工格栅铺设的范围,然后进行铺设。C、铺设要求:土工格栅平整、顺直;两侧宽度与路基同宽。连接方式采用缝接法连接,相邻两幅土工格栅采用交织的高强聚丙烯带进行缝接;或采用搭接的方法,搭接宽度不小于25cm,并用“U”形钉予以固定。D、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应在48h内及时填筑。E、应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填筑,严禁先填中部,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

36、必须卸在摊铺完毕的表面上. 3.2施工注意事项A、应使格栅最大强度方向与受最大应力方向一致。B、一切机械不得直接在摊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C、尽量减少土工格栅的切割量和缝合量,避免浪费。D、冬季施工时,土工格栅变硬,易割手擦膝,施工时应注意安全。4、A、B、C组填料施工方案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把施工段落划分为填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按试验段确定的机械配备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工艺参数,横向分层,纵向平行流水作业施工。4.1 施工工艺流程图4.2 操作要点4.2.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及时进行控制点复测、并进行施工控制点的加密及放线工作,确保导线控制点、水

37、准点准确无误;测放路堤的施工边桩,在边桩外埋设护桩,保证路基施工。做好路堤填料的取样试验,确定合格的填料及合适的取土场;填筑试验段,确定填筑工艺的各项参数。4.2.2下承层检查施工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下承层进行检测验收,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2.3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5m6.0m用白石灰粉画网格(根据每车的装载量及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计算确定),以指导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按顺序倾倒填料。4.2.4摊铺平整摊铺平整按“先高后低、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单向作业,机械尽量不在施工段内掉头,确保摊铺平整度。人工配合将机械不能到达的边角、局部不

38、平处人工整平,剔除或破碎个别超粒径填料。4.2.5洒水晾晒填土路堤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确保填料含水量控制在2%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大时,将填料摊铺晾晒。4.2.6碾压夯实碾压时,压路机行驶路线由外到内,遵循“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行走速度控制在1.53km/h内,轮迹通向重叠1/3轮宽、前后重叠1 m以上,第1遍静压(来回为一遍),第2遍弱振,从第3遍强振碾压。4.2.7检验签证从填料进场时试验员就开始检测填料含水率,摊铺完要记录摊铺作业时间检测摊铺厚度并再检测一次含水率。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分层碾压施工分层检测,达到设计及规

39、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4.2.8路堤整修路基填筑整修验收应在贯穿整个填筑过程中进行,每填高2m对路基边坡整修验收一次。整修时,将路基两侧超填部分刷坡收至下层填筑面,并对刷坡成型后的路堤边坡及时用挖掘机斗面进行夯拍、整平,以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侵蚀。5、改良土施工方案改良土计划采用路拌法施工,各施工工序如下:5.1、施工准备、填料准备:在填土前7日将石灰运到工地进行消解,消解时用一根长1.52米钢管(其下部四周有小孔)插入石灰里消解,如发现消解未完全时,则用挖机挖开再消解一定保证石灰全部消解完毕后才能使用,同时为保证石灰的质量须对石灰进行过筛将杂质清除。、下承层准备:改良土的下承层要求

40、表面平整、坚实,标高、路拱、压实度、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处理至符合要求,并在上土前将表面洒水润湿。在检测合格的下承层上每100米,测量放出中桩、边桩。然后用石灰划出路基边桩线,并标出填土的方格线,每一方格填土15立方米(尺寸为7.077.07米),石灰数量为1.108吨,(石灰掺量为5%,堆积密度为1.477吨/m3)松铺30cm。、在每一断面处进行定点观测,并测出该断面左、中、右处的填土前的标高,作好记录。5.2、备料在指定的取土场用挖机挖装土方,用8T自卸车运到用灰线划好的方格内路基地点,所采集的土无树根、草皮等杂物,由现场负责人指挥,严格控制土料不得多土缺土。5.3、整平用推土机进行

41、摊铺初平,然后用PY180平地机进行精平,并按设计作出路拱,铺筑宽度增建二线外侧加宽50cm(加宽部分用素土填筑)以保证边缘的压实度。5.4、摊铺石灰在已精平的松土上,根据运灰工具及配合比和填土厚度计算出方格网(7.077.07米),在方格网内均匀摊铺已消解的石灰,人工配合整平将有未消解完的杂质清除干净,达到灰量均匀。5.5、拌和、第一遍拌和:用WBL21型灰土拌和机拌和。在拌和过程派人跟机进行挖验,随时检查是否有素土,对于拌和不匀的地段,提醒司机重新拌和。第一遍不宜翻拌到底,应留23cm,以防止石灰下沉集中在底部翻拌不上来,形成灰夹层。、第二三遍拌和:由于土的塑性较大,再拌和打碎,粒径不应大

42、于15mm。拌和完成的标志是:应按工艺试验的配合比配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拌和物中不得含有土块、生石灰块,如有要及时消除,且水分合适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约4%,混合料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值5%范围内,将已拌好的混合料及时进行石灰含量检验,并尽快进行铺筑碾压。第二遍翻拌时,一定要翻拌到底,并对下层略有破坏,宜1cm左右。这样既能消除夹层素土,又能使上下两层结合更好。翻拌过程中,应跟人随拌和机随时检查翻拌深度是否满足要求。翻拌两遍后,应检查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满足要求,混合料色泽均匀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就算拌和合格,否则应以旋耕犁或铧犁配

43、合作业,或者补灰、或者补水后再用拌和机翻拌至满足要求为止。5.6、整形混合料拌合均匀后,采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对局部低洼处,采用人工将其表层5cm以上刨松并用新拌的石灰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再用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快速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5.7、碾压、整型后,经检查标高、横坡、平整度、含水量、含灰量均符合要求后,既可进行碾压。压实工艺如下:先静压一遍,后弱振一遍,再分别强振两遍、弱振一遍,最后静压一遍收光消除轮迹使表面光滑平整,即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共6遍。碾压时,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压路机重叠1/3轮宽,静压速度1.7km/h,振压时速度2.02.5km/h。、压实过程中,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处理。在两个工作段接头处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下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