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9382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一、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鉴定评审细则 二、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质量保证体系鉴定评审细则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鉴定评审细则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一、 资源条件鉴定评审细则 项目评审内容评审要求评审方法评价方法法人资格1申请单位的法律地位应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已取得所在地工商注册现场核实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人员3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一般5且不少于5人现场核实近期职工工资表、人员聘任合同、职称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与质量保证体系有关人员交谈、座谈、现场理论考试。对焊工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

2、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4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制造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5持证焊工人数及项目数量6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2项合格项目6压力容器组装人员具有满足制造要求的组装人员7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分包时)检测责任人员应有中级及以上资格现场核实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其工作单位单位名称应与申请单位名称一致。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8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无分包)RT和UT中级人员各2人项,检测责任人员应有中级及以上资格。场地及设施设备9制造场地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的制造场地。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容器制造企业须有专用的制造场地和防护措施,不得与碳钢混用。查阅土地使用证或者租赁协议,核实单位注册地址与实际办公地点。

3、现场核实场地条件。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10压力容器材料、零部件存放要求具有存放压力容器材料的库房和专用场地,并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合格区与不合格区有明显标志。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1压力容器焊接材料存放要求具有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专用库房和烘干、保温设备,焊材存放的位置、标识;检查设备的使用状态。现场核实焊材库条件。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2射线曝光室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射线曝光室。现场核实。 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3焊接试验室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焊接试验室现场核实。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4焊接设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

4、合15压力试验安全防护满足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现场核实场地条件。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场地及设施设备16起重设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7成型设备成型设备能力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一般卷板能力mm)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18切割设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19加工设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20热处理设备有且满足要求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外协协议书,外协时必须有外协设备的能力证明分包时21工装满足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现场核实。检测设备22检验检测量具满足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23理化检测仪器及设

5、施无分包时,一般应有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V型缺口投影仪,化学分析能力5元素以上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外协协议书,外协时必须有外协设备的能力证明如理化检测分包,应有分包协议24无损检测设备及设施无分包时,一般应有射线、超声波、磁粉检测设备和观片灯、底片黑白密度计,温控器具等。应配有洗片室、观片室,并满足检测需要。现场核实并检查设备台账、购置发票、外协协议书,外协时必须有外协设备的能力证明如无损检测分包,应有分包协议25耐压试验设备应有水耐压试验设备、能力应满足要求现场核实设备能力并检查设备台账。检测设备26气密试验设备应有气密试验设备、能力应满足要求其他27已有的特种设备许可证情

6、况应查阅申请单位已有的特种设备许可证原件现场核实原许可证书。28申请项目核查核查申请单位受理的许可范围(许可项目级别、类别、种类),填写附件2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基本情况确认表核实申请书中的申请单位的主要信息(如:单位如称、地址、法人代表等)是否发生变化;核实申请书中的主要人员(无损检测人员、持证焊工)是否发生变化;核实申请书中的主要生产设施(吊车、卷板机等)是否发生变化;现场核实许可申请书。不符合规定要求判为不符合项目序号评审要求评审方法评价方法遵守法规情况(适用换证单位评审)29企业名称、地址、法人、主要技术负责人改变及其备案情况现场核实营业执照及变更备案情况。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有无超

7、许可证范围制造现场核实工程资料,与有关人员座谈,了解用户信息反馈等情况。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有无涂改、伪造、转让、出卖制造许可证有无向无制造许可证单位扩散产品接受行政部门和评审机构日常监督核实工程资料,向监察机构了解有关情况。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接受、配合监检部门监督检验情况核实工程资料,向检验单位了解有关情况。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重大事故及处理情况向监察机构及有关单位了解有关情况。未进行处理的判为不符合。收集用户意见及处理情况检查用户意见和处理记录。未进行处理的判为不符合。 二、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评审细则 项目评审内容评审要求评审方法评价方法管理职责1质量方针和目标1、形成正式文件,经

8、法定代表人(授权代理人)批准;2、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其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3、贯彻落实到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4、对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和定期考核。审查企业的正式文件,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符合:未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未进行分解。需要整改:其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申请单位应建立具有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权限的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并且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活动。审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判为不符合。3责任人员职责权审查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应符合以下要求:

9、1、规定了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对压力容器制造安全质量负责;2、在管理层中任命了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并且明确其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职责和权限;3、任命了各质量控制系统的责任人员、明确规定了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人员的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4、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在容器制造过程中胜任并履行其职责、权限。审查企业的正式任命文件,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制度,了解有关人员职责、权限文件规定,召开责任人员座谈会或者与责任人员进行交流未规定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各方为人员不了解其职责、权限,各责任人员为履行其职责、权限判为不符合。4管

10、理评审管理评审的规定应符合要求,管理评审记录及报告,应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与主要负责人座谈了解管理评审情况,检查管理评审记录和报告未按规定进行管理评审或管理评审结果无改进判为不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5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等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查阅申请单位提交的质量保证手册和相关资料基本要素设置不满足要求判为不符合。6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应贯彻了质量方针,与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及其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相适应;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申请

11、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要求,具有可操作性。查阅申请单位提交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缺少规定的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7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1、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符合许可项目特性,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控制需要;2、记录的格式及其包括的项目、内容能够规范。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技术文件、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抽查所使用的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等缺少大部分工艺文件判为不符合。8质量计划应有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的有关规定。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应符合:1、质量计划设置的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满足压力容器制造和单位实际情况;2、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实施了制

12、造过程控制;3、质量计划中各个控制环节、控制点均由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确认。审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有关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的规定,抽查锅炉安装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无质量计划的规定、质量计划未得到执行判为不符合。文件和记录控制9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文件和记录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及其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对于外来文件还应当包括收集、购买、接收)的要求,质量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等规定。查阅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10文件和记录的控制1、 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13、及其编制、审批、会签、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应符合相关要求,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记录应是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齐全、有效。2、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是否符合规定。分别在文件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抽查3-5种文件和记录,检查审查文件和记录的执行情况。控制要求未按规定执行判为不符合。11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应齐全完整,应是有效版本查阅相关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明细表,审查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是否齐全完整,是否是有效版本。无相关的法规标准为不符合。合同控制12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应规定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合同签

14、定、修改、会签程序和要求。查阅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13合同评审1、所签定的合同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的规定;2、合同的签订、修改、会签按程序审批;3、按照规定对合同进行了评审,并形成评审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妥善保存。抽查13份近期合同评审记录未按要求进行评审判为不符合。设计控制14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审查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查阅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15设计过程控制结合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审查设计过程控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设计输入

15、、输出、验证、修改、设计许可、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等过程得到有效控制;(2)设计文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3)设计文件的修改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抽查自行设计的设计文件未执行设计控制的为不符合。16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设计责任人员应履行了确认手续。抽查1-3份外来产品设计文件(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未按要求进行控制,设计文件不满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判为不符合。材料、零部件控制17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查阅材料、零部件控制程

16、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18采购控制审查采购控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原材料、焊材、零部件的分供方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内;2、分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按照相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对压力容器元件分供方的制造许可项目、范围、许可证有效期限等进行了评价;3、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按照相关程序实施,经责任人员审批、签字确认。抽查3份分供方评价报告,3份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并抽查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或安装现场未对分供方进行评价,原材料、焊材、零部件未在合格供方中采购(特殊情况除外)判为不符合。19材料控制材料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按照规定的控制程序

17、执行,材料责任人员履行了职责,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材料、零部件存放与保管、领用和使用、标识和标识移植等符合相关要求;3、材料、零部件台帐所记录的材质、规格、型号完整清晰,与实物一致;4、发生材料代用时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抽查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记录)、报告、入库记录、台账(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材料未按规定验收、材料质量未得到控制判为不符合。作业(工艺)控制20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查阅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21作

18、业(工艺)控制抽查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查阅压力容器制造的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记录、压力容器档案等,抽查制造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的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计划、质量记录等,审查工艺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抽查作业文件、质量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设备档案、检验试验记录(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主要工艺文件未得到执行判为不符合。22工装模具控制查阅工装模具台帐,抽查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维修、报废等资料,在工装模具存放、使用现场检查工装模具的管理情况,审查工装模具管理是否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现场检查,抽查工装模具台账及相关技术资料工装模具未按要求控制判为不符合。 19项目评审内

19、容评审要求评审情况、工作见证及存在问题评审结论焊接控制23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查阅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24焊接人员管理焊接人员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立了焊接人员档案并妥善保存;2、焊接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及其记录符合相关规定;3、焊接人员标识清晰(根据实际情况焊接人员标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钢印、资料记录等),且与施焊记录一致;4、焊接人员施焊项目为持证的合格项目。现场检查焊接人员明细表、资格证、人员档案,抽查施焊记录(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焊接人员无资格判为不符合

20、。25焊接材料控制审查焊接材料控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焊接材料的储存条件满足相关规定;2、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设备、焊材库的温湿度装置符合要求;3、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储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管理符合相关规定。现场检查焊材库,抽查有关记录和报告(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焊接材料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26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应以下要求:1、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卡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2、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数量、方法、程序、检验检测、试样保管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应符合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覆

21、盖压力容器制造焊接所需要的焊接工艺; 3、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审查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评定试样、施焊记录。未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判为不符合。27焊接过程控制审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现场施焊执行焊接工艺,施焊记录应规范、完整齐全,焊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焊接设备应完好,满足施焊要求;3、应对焊接质量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4、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时,应按照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程序进行了审批,应按照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工艺施焊,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后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复验。5、焊接试板应满足相关安

22、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要求检查产品焊接记录、返修记录等相关技术资料,并抽查焊接设备状态(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未执行焊接工艺,焊接质量不合格判为不符合。项目评审内容评审要求评审情况、工作见证及存在问题评审结论热处理控制28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热处理质量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查阅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29热处理工艺和过程控制热处理工艺和过程控制应符合如下要求:1、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发放等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热处理记录、报告符合相关要求;2、热处理设备、测温

23、装置、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符合相关要求;3、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上注明了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确认。检查热处理工艺文件、热处理记录和报告,现场检查热处理设备(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热处理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30热处理分包控制申请单位热处理工作由分包方承担时,热处理分包方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热处理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2、热处理工艺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3、热处理分包方出具的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热处理报告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应当注明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

24、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等;3、热处理责任人员对分包方出具的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热处理报告进行了审查确认。检查热处理分包协议、评价报告,检查热处理报告、记录。无合同(协议)、评价报告,分包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无损检测控制31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查阅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32无损检测人员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包括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资格证书、持证项目的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应符合相应规定。检查无损检测人员明细表、资格证、

25、人员档案。无损检测人员无资格判为不符合。33无损检测工艺无损检测通用工艺、专用工艺及其执行情况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检查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检测工艺判为不符合。34无损检测过程控制无损检测过程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2、不合格部位的复验检测方法、扩探数量、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3、射线检测底片的保管、UT试块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4、在无损检测过程中按照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5、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管理符合相关规定。抽查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并现场核实(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无损检测方法

26、不正确,无损检测质量未得到控制判为不符合。35无损检测报告压力容器制造的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审查应符合如下要求:1、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射线检测底片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2、采用的无损检测标准正确;3、射线检测底片质量符合标准要求;4、无损检测记录、报告中标明的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等符合相关规定。抽查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测标准、评定标准不正确判为不符合。36无损检测分包控制申请单位无损检测工作由分包方承担时,审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对无损检测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了评价报告;2、分包方核准的无损检测项目范围、无损检测人员资

27、格满足相关规定; 3、分包方出具的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4、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对无损检测记录、报告进行了审查确认。检查无损检测分包协议、评价报告,检查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无损检测分包未进行评价,分包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理化检验控制37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范围、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查阅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38理化检验过程控制压力容器制造理化检验记录、报告, 理化检验过程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理化检验人员

28、培训上岗;2、选用的理化检验方法、试样数量正确,理化检验工艺(规程)符合要求,理化检验操作按照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3、理化检验试样、试剂、标样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4、理化检验试样加工符合图样要求,有有效的试样检测手段;5、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复验符合相关规定。抽查理化检验记录、报告,现场核实。理化检验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39理化检验分包控制申请单位理化检验由分包方承担时,理化检验分包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申请单位对理化检验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分包方评价报告;2、分包方所具备的理化检验能力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要求; 3、分包方出具的理化检验报告符合相关规定,理化检

29、验责任人员对分包方理化检验报告进行了审查确认。检查理化分包协议、评价报告,检查理化记录、报告。理化分包未进行评价,分包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判为不符合。检验与试验控制40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检验与试验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要求。审查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41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应否符合以下要求:1、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按要求进行了全部检验与试验;2、各类检验与试验工艺完整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在检验试验过程中执行检验与试验工艺的规定。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抽查检验与试验工艺、记录、

30、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未按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判为不符合。42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抽查产品档案,审查出厂检验、竣工验收、调试验收、试运行验收记录、报告,符合相关检验与试验工艺规定,检验与试验结论满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抽查产品档案最终检验与试验不符合标准要求判为不符合。43检验试验条件控制检验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检验试验装置、工装满足检验试验要求,所用仪器、仪表经检定校准合格;2、检验试验场地、环境、温度、介质、试验载荷、安全防护、试验监督和确认满足检验试验要求。现场检查,抽查检验与试验装置、检验试验场地、环境、仪表是否符合要求(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与试

31、验装置未进行校准、检定判为不符合。44检验试验状态检验试验状态(不合格、待检、合格)标识应符合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现场检查,抽查产品档案检验试验状态未进行标识判为不符合。45检验与试验记录和报告检验与试验记录和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1、检验与试验项目齐全;2、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规范统一,检验与试验数据和结论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3、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批,统一存档保管;4、检验与试验责任人员对检验试验及报告进行了监督和确认。抽查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结合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与试验项目不全判为不符合。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46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设备和检验与试验

32、装置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标准体系文件所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审查应符合相关要求。检查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47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档案管理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立了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台帐、档案,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台帐、档案规范、完整齐全,与实物一致,并妥善保管;2、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按校准计划进行了检定校准,有相应的校准记录、报告;3、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进行了维修保养,有相应记录。现场核实,检查设备台账、设备校准记录、报告、维修保养记录未建立设备台账、档案,未进行校验、校准判为不符合。48设备和检验试

33、验装置状态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状态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状态标识符合相关规定;2、属于法定检验的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按照相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了有效的检验报告。现场检查,检查设备台账、档案未进行状态标识、未进行校验判为不符合。不合格品(项)控制49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规定。检查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50不合格品(项)控制不合格品(项)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存放、隔离符合质量体系文件规定;2、对不合格品(项)进行原因

34、分析,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3、不合格品(项)处置后进行了检验;4、纠正措施的制定、审核、批准、实施及其跟踪验证符合规定程序的要求,纠正措施合理、有效。现场检查,检查不合格品记录、处理的相关资料不合格品(项)未进行控制判为不符合。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51控制文件(管理制度)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要求。检查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未制定程序文件判为不符合。52质量改进的实施审查质量改进与实施情况应符合以下要求:1、质量信息进行了记录、分析、反馈、处理,并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2、按规定进行了内部审核,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了有效

35、的纠正措施;3、对产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4、有效实施了用户服务程序,对服务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反馈到相应的责任人员。查阅申请单位质量信息记录、质量问题处理报告、内部审核记录及报告。未进行内部审核、未按要求进行用户服务判为不符合。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53人员培训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人员培训范围、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人员培训制度等文件未制定相关规定判为不符合。54人员培训实施人员培训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制定了人员培训计划,并按照培训计划实施了人员培训;2、建立了特种设备许可所规定的相关人员培训、考核档案;3、规定了特种

36、设备许可所要求的相关人员的聘用、借调、调出的要求,并有效实施。查阅人员培训计划、考核档案人员培训、考核未得到控制判为不符合。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55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制定的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要求。检查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文件未规定有关内容为不符合。56许可制度的执行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应符合以下要求:1、遵守国家的法规、规章,没有发生违反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行为;2、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3、向用户提供的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符合相关规定;5、特种设备许可情况发生变更(单位名称、地

37、址变更,单位负责人变更)时,及时办理变更申请;6、按照规定向检验机构和社会提供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的相关信息;7、特种设备设备许可证及特种设备许可标志的使用、保管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与有关人员座谈、现场巡视、查阅质量体系文件和有关资料。有违反特种设备许可制度行为判为不符合。附件5: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记录表(一般容器)申请单位:(申请)许可级别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图 号执行标准GB150-1998容器类别介 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主体材料及壁厚筒体: 封 头: 制造完工日期序号评审项目评审方法评价方法1设计文件设计图样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现场抽查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文件,检查

38、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图样的设计许可印章。设计文件无效为不符合。2设计文件所用法规、标准的有效性现场抽查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容规、 GB150等的规定。设计文件所用法规、标准错误为不符合。3设计变更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现场抽查设计变更的相关文件记录,检查变更的审批程序、变更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等的要求。未执行设计变更手续为补符合。4工艺文件审查产品工艺文件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现场抽查产品所用焊接、无损检测、理化、检验、组装等工艺文件。无相应的工艺文件为不符合。5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现场抽查产品工艺纪律执行和检查记录。未执行相应工艺纪律为不符合。6材料、零部件、焊接材料主要受压

39、元件质量证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复验要求的,是否进行了复验。发生变更时,其批准手续是否齐全,变更后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现场实物抽查,检查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复验记录、材料变更手续等。无质量证明文件、未按规定进行复验为不符合。7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发生变更时,其批准手续是否齐全,变更后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现场实物抽查,检查焊材质量证明文件。无质量证明文件为不符合。8零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质量证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监督检验要求的,是否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生变更时,其批准手续是否齐全,变更后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现场实物抽查,检查零部件质量证明材料。无质量证明

40、文件为不符合。9材料标识移植现场实物抽查,检查相关记录无材料标识或标识错误为不符合。10焊接检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现场抽查产品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未覆盖产品为不符合。11产品焊接工艺文件(WPS)现场抽查焊接工艺文件。12焊工资格、焊工钢印或焊工代号及记录现场抽查产品施焊焊工、焊工钢印、施焊记录。焊工无证施焊、超项焊接为不符合。13焊接接头表面缺陷(裂纹、未熔合、咬边、弧坑、夹渣、气孔,焊缝圆滑过渡)现场抽查产品表面质量、抽查焊接检查记录。焊缝表面质量、成型尺寸不符合标准规定为不符合。14焊缝布置,焊缝形状和尺寸(对接焊缝余高、角焊缝焊角尺寸、现场抽查产品焊缝位置、形状和尺寸

41、。15焊接返修方案,审批是否符合规定。抽查产品返修方案。未执行返修方案时为不符合。16产品焊接试板(包括夹套)的数量、制备、试验报告。现场抽查产品焊接试板制备、焊接试板试验记录。焊接试板不符合规程要求时为不符合。17表面及几何尺寸检查几何尺寸及壁厚是否合格。现场抽查产品表面及几何尺寸。不符合规程、标准规定时为不符合。18母材表面缺陷(凹坑、划伤、打磨过度、电弧擦伤)、法兰密封面质量:19错变量是否符合20棱角度是否符合21管口的方位、尺寸及接管法兰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22检查孔的开设23封头形状偏差24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工艺、方法、数量(比例)、执行标准、专用工艺卡、检测记录和报告抽查产品无损检

42、测工艺、无损检测报告、记录。无损检测方法、比例、评定标准、底片质量、评片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为不符合。25射线探伤底片质量和底片评定抽查产品射线底片质量。26可疑及超标缺陷的复探、复评、扩探抽查无损检测报告、记录。27热处理检查热处理工艺及温度记录曲线和报告抽查产品热处理报告和记录。热处理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为不符合。28检验试验报告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报告,制造过程检验记录、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1)检验与试验项目齐全;(2)记录、报告的格式规范统一,数据和结论符合要求,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批;(3)产品质量档案完整齐全,统一管理。抽查产品检验试验记录、报告、产品质量档案。检验试验项目、

43、内容、结果不符合规程标准规定时为不符合。29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了监督检验,其相关工作见证上有监督检验人员的确认抽查产品监督检验见证资料。未按规定接受监督检验的为不符合。30耐压及气密性试验耐压试验现场抽查检验,检查试验报告、记录。试验方法、结果不符合规程标准规定时为不符合。31气密性试验32安全附件安全附件应为取得相应制造许可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检查产品档案和安全附件的验收、试验记录、报告,审查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现场抽查安全附件质量,检查证量证明文件。安全附件不满足设计、标准要求时为不符合。33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连锁装置现场抽查连锁装置,检查相关资料。连锁装置未鉴定、不满足标准要求时为不符合。34产品铭牌核实产品铭牌。审查其格式、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现场检查。不满足相关要求时为不符合。35随机文件质量证明文件符合相关规定;查阅产品的随机文件(出厂文件、竣工资料、验收资料),检查其是否齐全、完整。现场抽查产品档案资料。不满足相关要求时为不符合。36其他附表5: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产品安全性能抽查检验记录表(夹套容器)申请单位:(申请)许可级别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图 号容器类别执行标准GB150-1998或行业标准介 质内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