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9400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团公司2013年HSE管理体系考评细则(合计1000分)- 77 -一级要素二级要素集团考评要求集团各企业应达到的标准考评方法考评标准扣分情况得分小计不给分项扣分项1目标(30分)1.1 目标合规性(12分)1、 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订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应:1) 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 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 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 具有可考核性,体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承诺;5) 企业员工及相关方易于获得(12分)1、组织制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集团

2、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并结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2、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3、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的要求;4、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5、具有可考核性,体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承诺;6、企业员工及相关方易于获得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问随机询问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现场查看现场安全生产目标告知情况1、无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扣 12分;2、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扣12分;1、与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不相适应,扣3分;2、安全生产目标未文

3、件化,扣 2分3、不能体现持续改进,扣3分;4、企业员工及相关方不易获得,扣1分1.2目标贯彻实施(18分)应根据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签订各级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18分)1、根据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制订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量化指标包括:生产死亡事故、生产安全重伤事故、重大损失事故、环境污染事件、设备设施完好率、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节能等内容;2、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组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定期考核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4、企业及各级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查1、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发布文件

4、;2、量化的安全环保工作指标;3、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4、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奖惩记录;5、各级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6、查阅有关文件、资料、通报以及单位财务报表等。1、未签订目标责任书,扣18分;2、签订目标责任书,但未进行考核兑现,扣18分;1、无量化的安全生产指标或安全生产指标不全面,扣2分;2、无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缺1级扣1分;3、从业人员不了解安全生产目标,1人次扣1分;4、无考核奖惩记录,扣2分;5、无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扣2分(合计最多扣18分)2机构设置与职责(40分)2.1机构设置(20分)1、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5、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2分)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查1、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发布文件;2、组织机构及定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未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或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扣12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扣2分;2、应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至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工会监督网络(8分)1、建立从安全生产委

6、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至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2、建立工会监督网络查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工会监督网络图问随机询问3名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上的人员是否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构成1、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或工会监督网络,一项扣1分;2、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中每缺1个单位,扣0.5分;3、有关人员不清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构成,1人次扣0.5分(合计最多扣8分)2.2 职责(20分)1、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并制定安全方针。(6分)1、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2、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3、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具备与本

7、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组织召开安全会议;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6、制定、宣贯安全方针查1、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方针内容和宣贯情况;2、企业负责人年终述职总结或其他可体现其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文件;3、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培训证书;4、安全会议记录;5、主要负责人督促或组织有关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治理工作的记录或会议纪要、通知、通报或计划、主要负责人检查沟通的记录、图片等资料。问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赋予的职责1、企业主要负责人不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扣6分;2、主要负责人未取得安全管理培训证书,扣6分1、企业

8、负责人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扣2分,未制定方针扣2分,未宣贯扣2分;2、企业负责人未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未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扣2分;3、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不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扣2分;4、没有记录或查出记录作假此项扣1分;5、没有督促、检查相关资料的扣1分,基层单位抽查一个单位没有扣0.5分,扣完为止。2、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通则(陕油企发200952号),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其他各级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8分)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

9、的安全生产职责查安全生产责任制问随机询问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1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成员1名、其他部门成员2名、从业人员3名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无安全生产责任制,扣8分1、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成员不清楚其安全职责,1人次扣 1分;2、其他部门成员、从业人员不清楚其安全职责,1人次扣0.5分(合计最多扣8分)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6分)1、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2、对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查1、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2、考核、奖惩文件;3、

10、考核、奖惩记录无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扣6分1、安全生产责任不清,1处扣1分(最多扣4分);2、未按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予以奖惩,扣2分3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00分)3.1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20分)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8分)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更新,保证其为最新、有效版本;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数据库查1

1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制度;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及数据库;3、更新记录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制度,扣8分1、无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1项扣0.5分;2、无清单,扣1分;3、无数据库,扣1分;4、无更新记录,扣1分;5、缺少重要法律法规、与企业实际相关的标准及其他要求,每条扣0.5分(合计最多扣8分)2、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6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查1

12、、文件发放记录;2、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问随机询问3名从业人员是否接收到企业传达的相关信息未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1项扣2分(合计最多扣6分)3、每年应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以保证所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均为适用、有效版本(6分)1、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2、所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均为适用、有效版本查1、符合性评价记录;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及数据库1、未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1项

13、扣2分;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不是适用、有效版本,一项扣1分(合计最多扣6分)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0分)1、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陕油企发20105号)应制订下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2)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管理制度;3)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4)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6)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8)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0) 风险评估制度;11)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2) 危险作业许可制度;1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4) 电气设备安

14、全管理制度;15) 防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6) 应急管理制度;17) 相关方管理制度;18)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9)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0)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21) 变更管理制度;22)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23)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24) 其他管理制度。(16分)1、通过识别和评估,将适用于本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严格落实;2.、各制度应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要求;3、各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4、除制订规范要求的管理制度外,还应制订与本企业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其他管理制度;5、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审定并签发安全生产管理

15、制度查1、安全管理制度及其清单;2、随机抽查不少于5个管理制度;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签发文件所有管理制度均没有,扣16分1、缺少一项相关的管理制度,扣1分;2、制度中无责任部门、职责、工作要求等内容,一项不符合扣 0.2分;3、制度中出现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内容,一处扣0.5分;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审定或签发,扣2分(合计最多扣16分)2、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5分)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查管理制度发放记录问随机询问5名作业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了解、掌握情况现场查看作业现场有无有效的安全生产

16、管理制度1、无管理制度发放记录,扣2分;2、作业人员不清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人次扣0.5分;3、现场未张贴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处扣0.5分(合计最多扣5分)3、应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相关方(3分)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相关方问随机询问2名相关方人员企业是否对其传达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未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相关方,扣3分相关方人员不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1人次扣1分(合计最多扣3分)4、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执行情况予以奖惩(6分)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执行情况予以奖惩查1、检查记录2、奖惩记录现场查看现场作业人员对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1、无检查记录,

17、扣2分;2、无奖惩记录,扣1分;3、现场发现有未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1人次扣1分(合计最多扣6分)3.3操作规程(30分)1、应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的特点,编制操作规程。(14分)1、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的特点,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至相关岗位;2、除制订规范要求的操作规程外,还应制订与本企业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其他操作规程;3、操作规程应具有可操作性查1、操作规程及其清单;2、随机抽查不少于5个操作规程所有操作规程均没有,扣14分1、缺少一项相关的操作规程,扣1分;2、操作规程中出现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内容,一处扣0.2分3、无操作规程清单,扣2分(合计最多扣14分)2、应将操作规程发放

18、到相关岗位,并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6分)1、将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2、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查1、操作规程发放记录2、操作规程培训记录问随机询问3名作业人员对操作规程的了解、掌握情况现场查看作业现场有无相关的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未发放至相关岗位,1个岗位扣0.5分;2、作业人员不清楚操作规程,1人次扣0.5分;3、现场未张贴相关的操作规程,一处扣0.2分(合计最多扣6分)3、定期对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执行情况予以奖惩(6分)定期对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执行情况予以奖惩查1、检查记录2、奖惩记录现场查看现场作业人员对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1、无检查记录,扣2分;2、

19、无奖惩记录,扣1分;3、现场发现不按操作规程作业的现象,1人次扣0.5分(合计最多扣6分)4、在新工艺、新设备投入运营前,应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4分)新工艺、新设备、投入运营前,应编制新的操作规程查相应的新操作规程无新操作规程,缺1项扣1分(合计最多扣4分)3.4修订(10分)1、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1) 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2) 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 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 当生

20、产工艺发生变更时;5) 当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特性增大时;6) 当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7) 当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安全检查过程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8) 当分析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9) 其它相关事项(4分)1、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修订制度;2、操作规程、规范未明确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3、在发生有关情况时,及时评审、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4、修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注明生效日期查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修订制度;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记录;3、修订后的管理制度、操作

21、规程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修订制度,扣4分1、未规定评审和修订时机和频次,或规定的内容不符合要求,1项扣0.5分;2、未按规定评审和修订,扣1分;3、漏审1项扣0.2分;4、修订后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无生效日期,1项扣0.5分(合计最多扣4分)2、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分)1、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修订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2、保存培训学习记录查培训、学习记录问随机询问3名相关人员对修订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了解情况未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扣3分1、无培训、学习记录,扣1分;2、相关人员不了解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修订情况,1人次

22、扣0.5 分(合计最多扣3分)3、应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分)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的版本查最新版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发放记录现场查看部门、岗位使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是最新、有效版本相关岗位使用失效(或已被修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个岗位扣0.5分(合计最多扣3分)3.5文件和档案管理(10分)1、应制订并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5分)制订并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查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无

2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扣5分;上述制度不能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扣5分2、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及建立文件、档案接收、使用、过期/失效销毁记录档案(5分)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及建立文件、档案接收、使用、过期/失效销毁记录档案查1、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2、文件、档案接收、使用、过期/失效销毁记录1、无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扣2分2、无文件、档案接收、使用、过期/失效销毁记录,扣2分;2、记录不清,一处扣0.1分(合计最多扣5分)4 风险管

24、理(80分)4.1风险评估(28分)1、应组织制订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和准则(6分)1、组织制订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2、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估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查风险评估管理制度问随机询问3名相关人员是否了解风险评估制度的有关内容、自身的职责与任务无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扣6分1、制度中未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1项扣0.2分;3、制度中未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1项扣0.5分;4、相关人员不了解自身职责与任务,1人次扣0.5分(合计最多扣6分)2、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评估方法,定

25、期、及时对作业活动(各岗位、各作业环节)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12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评估单元选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定期、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查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报告或风险评估记录未进行风险评估,扣10分1、所选用风险评估方法不当,扣2分;2、未定期或未及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扣4分;3、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缺一项未进行评估,扣0.5分(最多扣6分)3、风险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确定风险类型、程度;3)提出控制风险及降低风险程度的措施(10分)风险评估的内容除包括规范要求的内容外,还

26、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补充其他必要的评估内容查风险评估报告或风险评估记录无风险评估报告或风险评估记录,扣10分风险评估报告或风险评估记录中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类型、程度、控制风险及降低风险程度措施或其他必要的评估内容的,一项扣1分(最多扣10分)4.2风险控制(26分)1、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订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可行性;(2)安全性;(3)可靠性。可采取:(1)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10分)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建

27、立重大风险清单;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查1、重大风险清单;2、风险控制措施无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扣10分1、无重大风险清单,扣2分;2、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一项扣0.5分(最多扣8分)2、应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8分)1、制订风险管理培训计划;2、按计划开展宣传、培训查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问随机询问5名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无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或培训教育计划中无风险评价内容,扣8

28、分1、无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扣2分;3、从业人员不了解本岗位风险及其控制措施,1人次扣0.5分(最多扣6分)3、应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管理,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8分)1、采取控制措施后,再次评估,确保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查再次风险评估记录、风险评估报告现场查看重大风险控制措施现场落实情况1、未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再次评估,扣8分2、未将重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扣8分1、无再次风险评估记录或风险评估报告,扣2分;2、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不到位,一项扣1分(最多扣6分)4.3重大危险源(26分)1、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

29、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4分)1、按照GB18218的要求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2、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至少应包括: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控防护系统设备设施台帐及检验检测报告;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名称;重大危险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事故应急预案;安全评价报告及其他文件、资料查1、重大危险源清单;2、重大危险源档案未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扣4分1、无重大危险源清单,扣1分

30、;2、每遗漏一处重大危险源,扣0.5分(最多扣2分);3、无重大危险源档案,扣1分;4、档案内容,每遗漏一项或一项,扣0.2分(最多扣2分)2、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制订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每三年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当重大危险源发生变更时,应对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4分)1、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制订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3、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4、重大危险源发生变更时,对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查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3、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1、无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或未按期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

31、价,扣4分;2、无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扣4分;3、重大危险源发生变更时,未对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扣4分; 3、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监控报警系统(4分)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监控报警系统查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报警、防护设备设施台帐;现场查看安全监控报警、防护设备设施1、无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报警、防护设备设施台帐,扣0.6分,台帐不完整,缺1项扣0.2;2、现场安全监控报警、防护设备设施与台帐不符,一项扣0.2分(合计最多扣4分)4、应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控报

32、警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3分)1、定期检查、维护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包括检测仪表、附属设备及配件;2、检查情况应由有关人员签字,保存检查记录;3、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4、保存检验检测记录查1、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记录;2、设备、设施的检验检测报告或检验检测合格证未定期检查、维护,扣3分1、无检查、维护记录,扣1分;2、检查结果无有关人员签字,扣0.5分;3、未定期检验,1台次扣0.5分;检验不合格仍在使用,1台次扣1分;4、

33、无检验报告或检验合格证,1份扣0.2分(合计最多扣3分)5、应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建立单位领导联系点管理机制,建立档案,并对重大危险源对应的关键装置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3分)1、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建立单位领导联系点管理机制,建立档案,并对重大危险源对应的关键装置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2、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

34、和预案;3、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查1、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清单、台帐和档案;2、单位领导干部联系点记录;3、定期检查关键装置的记录;4、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记录;5、相应的预案及演练情况。重大危险源中所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均无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扣3分1、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无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或未建立单位领导联系点管理机制,1项扣0.5分;2、未对重大危险源对应的关键装置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一项扣 0.5分;3、对于难以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未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一项扣0.3分4、未编制应急预案和未进

35、行定期演练一项扣0.5分。(合计最多扣3分)6、应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3分)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现场查看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的安全警示标志无警示标志,扣3分1、警示标志中相关内容缺少或标志不清,一项扣0.3分(最多扣3分)7、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BG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

36、限内进行整改(3分)1、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的防护距离满足国家规定要求;2、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查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2、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措施,及目前采取的防范措施现场查看1、重大危险源距离;2、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1、防护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且无防范措施,扣3分;2、未按期整改,扣3分无整改计划、整改措施,一项扣1.5分8、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2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查备案材料未备案,扣2分5 安全投入及工伤保险(

37、30分)5.1安全投入(20分)1、应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陕油安发201262号)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10分)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3、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查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支出财务记录1、未制订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扣10分;2、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扣10分2、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10分)1、所提取的费用专用于安全生产;2、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收支台帐,载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查安全生产费

38、用收支台帐问随机询问1名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现场查看现场安全生产设备与台帐记录是否相符1、无安全生产费用收支台帐,扣1分;2、台帐内容与制度规定不符,一项扣1分;3、未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一项扣1分;4、安全生产费用实际使用情况与台帐不符,一项扣1分(合计最多扣10分)5.2工伤保险(10分)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10分)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全体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查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的凭证未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扣10分每漏缴工伤保险费1人次扣 0.5分(最多扣10分)6 教育培训(80分)6.1教育培训管理(24分)1、应确定安全教育培

39、训主管部门,制订并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订适宜的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订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当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8分)1、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2、制订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制订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和要求;4、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5、制订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变更情况查1、公司发布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文件或其他有效文件;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和要求;4、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记录;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变更记录;1、无安

40、全教育培训制度,扣8分;2、无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扣8分1、无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和要求,扣1分;2、未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扣1分;3、无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扣 2分;无变更记录,扣0.5分2、应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安全教育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8分)按集团公司安全教育计划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并保证安全教育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查1、安全教育培训记录2、安全生产费用台帐或资金计划问随机询问5名有关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1、未按照计划要求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扣4分;2、无安全教育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1项扣2分;3、有关人员不清楚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1人次扣1分;3、应做好安全教育

41、培训记录,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4分)1、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2、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档案1、无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扣4分2、无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扣4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每缺1份,扣0.5分(最多扣4分);4、应组织对培训效果的评审,改进提高培训质量(4分)对培训效果组织评审,不断改进提高培训质量查评审记录未组织评审,扣4分1、无评审记录,扣2分;2、评审记录中无改进提高培训质量措施,扣2分6.2 资格培训(28分)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由工厂(公司)行

42、政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10分)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查1、资格证书;2、培训档案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扣7分;1、主要负责人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扣4分;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1人扣1分(最多扣3分)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审,复审前应参加再培训(8分)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

43、育,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定期复审,复审前参加再培训;3、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查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单;2、安全教育培训记录;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1、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无证上岗,1人扣1分;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过期,1人次扣1分(合计最多扣7分)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审,复审前应参加再培训。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10分)1、特种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作业人员证定期复审,复审前参加再培训;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查1、特种作业人员名单;2、安全教育培训记录;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无证上岗,1人扣1分;2、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过期,1人次扣1分(合计最多扣7分);3未建立特种人员台帐扣1分;4、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未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和确认就上岗作业的扣1分。6.3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28分)1、应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