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9549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2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 试想一下,企业哪个部门通常率先使用热门的新技术,是人力资源部门吗?也许不是。 尽管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技术总是平平,却能较快地采用企业内部网及相关技术。原因是明摆着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同,必须和每个人打交道:上至坐办公室的行政总监,下至公司自助餐厅炸土豆的厨师。因为网络功能简单易学,而且没有个人电脑的人也可使用公共场所的工作亭或工作站,因此网络的使用方便了这种交流。另外,比起专为一五%平时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设计的许多较复杂的专用系统来说,网络技术更易开发,费用更低。 因此,许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资源资料如职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输进企业内部网。人力资源部门并没有停留在用

2、网络向员工单向发布信息上,而是着手创设完善的互动式软件,可以让员工填表,从数据库中获取个人信息、甚至在网络上掂量各种福利项目的长短。更为简便快捷 在运用企业内部网来促进人力资源小组的技术组合方面,Oracle Corp.(编者译:甲骨文公司)是个很好的例子。三年前,Elizabeth Grover(伊丽莎白)接手这个数据库公司的工资与福利总裁时,人力源资部谁都没有电脑,所有业务都是手工操作。1995年10月,甲骨文公司把灵活的福利项目输进企业内部网,放在程序管理员数据库上的网络前页。这个项目是格罗佛牵头实施的。 甲骨文公司的国内员工共有9,000名,其中约2,000名加入了在线网络。主动回馈的

3、人们都对网络给予很高的评价。该公司软件应用技术组的经理Kent Noble(诺布尔)说,他喜欢用网络来处理文件,因为这样更简单、迅捷。通过在线输入各种福利分配的不同价值,诺布尔就能估算各种福利方案的成本。在浏览各种方案后,他可以立即在网上申请,不必费心填表、动手计算和比较各种成本,也不必担心申请在邮途中丢失。“网络操作非常容易,”诺布尔说道,“我可以随时去做,而且不需再另费事。” 这种赞誉给了格罗佛很大的鼓励,她说:“一般来说,负责福利管理的人在公开申请方面很少得到人们的赞誉。”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可以让人们知道,人力资源部不只是把员工手册输进内部网,还有更大的计划。节省的潜力 人力资源部门迅

4、速采用企业内部网的原因除了交流的目的外,当然还有成本问题。一般说来,在开发网络环境下的应用软件时,企业都希望少花钱。但这种节约成本的潜力还不止在运用软件的过程中。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数字表明企业内部网为人力资源部门节省了多少费用,但从其它自我服务技术提供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比如,药品生产商Merck & Co. Inc.(编者译:默克公司)分析了人力资源部门使用信息工作站和互动式语音反馈系统(能提供某些企业内部网功能的各种技术)前后的费用。结果发现,人力资源部员工亲自处理一项业务要花16.96美元,让他跟踪并改正错误要花128美元;相比之下,自我服务技术每项业务只需2.32美元。如果错误由出错的员

5、工自己去改,改错的费用也可全省下来。 那么,这种节约是否表现在企业内部网上呢?很可能。苹果公司(Apple Computer Inc.)的人力资源部最近推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企业内部网,用来接受福利公开申请。尽管该公司在1996年仅仅希望该项目能赢亏持平,但此后几年节约的费用可达六位数。更胜一筹的益处 尽管这种成本观很有说服力,但降低费用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上网的唯一原因,另外还有其他更胜一筹的因素。 将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从上传下达角色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放眼更为宏大的事情,如战略规划、企业组织发展,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编者译:休斯顿社区学院,简称H

6、CCS)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副校长John Greer(格里尔)这样认为。他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人员将不光是处理业务。我们将成为更多服务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 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甩掉一些日常苦差,休斯顿社区学院的信息技术执行副校长James.E.Vasquez(詹姆士)说,专为人力资源部门和其它一些部门设置的上网项目也让信息服务部门的员工腾出身来完成别的职责,因为使用网络需要的技术支持少了。不过,如果说网络对想减却责任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信息技术员工是个好消息,对那些资源突然输到网上管理的人来说,他们的感受又怎样呢?要求人们处理这么多自己的业务是不是太过份了? 一般说来,答案是否定的。据

7、人力资源顾问公司Watson Wyatt Worldwide(编者译:华生环球)公司的高级顾问Steve Hitzeman(斯蒂夫)说,大约80%的员工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式语音反馈系统或者一线工作站得到答复,不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介入。他认为,员工更喜欢这样,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培训、福利和投资。诱人的界面 虽然内部网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并非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网络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企业内人人都能获取信息,也许这正是网络带来的最大挑战,华生环球公司负责虚拟人力资源员工自我服务业务的战略领导人David Link(林克)说道。该机构负责开发内部网和员工能直接获取信息的其它技术。

8、他认为,员工运用网络自行操作人力资源职能之前,必须在微机运用方面补课。 微机培训固然重要,但为了让每个员工都能很好地适应网络,创设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界面至为关键。甲骨文公司在公司的12人福利委员会和几个技术部门测试了一个界面样机。员工测试了内部网页后,网络开发者就着手改进网上操作指南,调整背景色和图案,增加规则和注意事项,这样员工在计划福利时就不会犯错误。 最终的修订尤为重要,即使网络的界面很明了,但是网址上的一些内容可能不清楚。对一般员工来说,保健计划和其他福利项目可能令人不明所以。但采用规则明确的系统可防止员工选择不当,这样公司就能避开上述问题。 当然,并非每个公司为了上网都急于丢弃旧的人力

9、资源管理系统。比如,默克公司一直通过互动式语音反馈系统、工作间和工作站向员工提供福利信息,这样做目前还可以,该公司的全球员工信息战略总裁Joyce Gliniwiecz(乔伊斯)这样认为。 “我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如何去做,”乔伊斯说,“国际互联网就象在蛋糕上加层奶酪。” 然而,别的公司却看到内部网这块真正的蛋糕。Unisys Corp.(编者译:优利公司)有一个企业系统项目技术处理部,正在网上建立一个可供其36,000名员工使用的自我服务应用软件系统。优利公司利用的是PeopleSoft(编者译:人事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Edify Corp.(编者译:爱迪公司)的Electronic

10、Workforce 4.0软件,在公司内部网上运行互动式服务应用软件。公司企业系统项目技术处理部斯蒂瓦认为,网络提供了互动式语音反馈系统和客户服务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可比拟的机会。 “我真的更喜欢网络,”斯蒂瓦说,“使用人事软件,如果大家全用个人电脑,就必须了解每个人的平台,网络则不需要。我认为,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记住:商业才智不是单纯的计算,而是从客户那里收集、整合财务报告和其他公开资料中的数据,并与以往的记录和未来的预计作对比的能力。商业才智是创值销售的必要条件,是从更大程度上解决客户重要需求的基础。如果你从来没认真想过,那么现在就好好想想吧。 商业才智并不是神秘、复杂的技能。每个成功

11、的商人都有商业才智,其中也包括第三世界国家从来没念过书的小贩。我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子长大,从小就在家里的鞋店帮忙,很早就懂得经商之道了。所谓的基本商业知识,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理解商业,从我老家那些卖水果、蔬菜的街头小贩的角度去理解,任何一个对商业感兴趣的人都能明白的知识。 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利润率,你对这个可能已经并不陌生了。收入是指一家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取得的资金量。对于街头小贩来说就是卖水果和蔬菜挣的钱。利润是扣除产品成本剩下的钱。而利润率通常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赚的钱数和总收入之间的百分比。举例说明:小贩的水果和蔬菜一共卖了一五0美元(约合6000卢比),成本一三5美元,那么利润就是一五

12、美元,利润率10%,即一五除以一五0。 一天之中,小贩为了达到利润目标要做很多决定:早晨决定买多少水果以及花多少钱买,是买一种还是买几种。这就是“产品种类”;装车以后决定卖多少钱,这直接影响到利润率。此外他还要做很多艰难的取舍,比如要不要便宜点卖,这样才能少压货,第二天才有足够的钱去上货。不断的尝试和犯错使他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取舍。对客户了解得越多,作的决定就越明智,这对大公司来说也一样。比如通用汽车要决定生产什么样的车型,每个车型生产多少,如果经销商库存积压要不要采取有奖销售等等。所有这些决定作出之前要对客户深入了解,这有助于提高利润率。 如同街头小贩需要现钱一样,企业也需要流动资金。即使财务

13、报表显示收入颇丰,流动资金短缺也会让企业运营陷入困境。一切取决于对时机的掌握。有时客户认为现金流量以及现金保有量比利润更重要,就像美国老牌的航空公司一样。 下面一个基本概念是“速率”,也有人叫做“资产周转率”。企业的资产一般包括设备、建筑物、计算机系统以及应收账款和库存。速率是指每1元资产投入取得的年收入。假设企业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总资产价值1亿美元,速率就是10。再比如零售商年销售收入7亿美元,库存投入1亿美元,速率就是7,在零售行业已经算是不错了。 除此以外,创值建议也能提高客户的速率,在不改变库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补货次数和提高产品吸引力提升年营业收入。这对客户很具吸引力,因为可以花

14、同样的钱卖更多的东西,从而带动利润率提高。总之是个吸引客户眼球的提议。 利润率和速率本身很重要,而两者相结合就是大多数投资者评价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投资回报率,即利润率乘以速率(R=M*V)。零售业是利润率低,速率高的行业。比如利润率3%,速率7,投资回报率高达21%。与此相反的是电信运营商,利润率12%,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大速率比较低,约为15,投资回报率就是一八%。两种行业都有人投资,但是商业内涵不同。 所有企业关心的另一个因素是增长。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赢利,不想牺牲利润率换取更多收入,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你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是既要帮助客户增加收入,还要提高利润。 无论你是街头小贩还是公

15、司领袖,一切由客户说了算。市场份额增加说明比起你的竞争对手客户更青睐你的产品。比如说在手机行业刚起步的时候,真正有手机的人很少。但是此后这个行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年销售量达数亿。市场份额随着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增长,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再比如当年CD取代聚氯乙烯唱片和盒式录音带的时候曾经风光无限,但是如今录音与发行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大大影响了CD销售,预计用不了多久CD唱片的年销售量就会急转直下。这么看来,当行业不景气时,市场份额过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了解客户的市场份额及其市场规模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有助于你判断并解决问题。 客户满意度是市场份额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满意就乐意与别人谈论该

16、产品,也有可能成为回头客。比如日本丰田汽车。20世纪60年代丰田汽车首次出口美国,但是由于车型小、马力小、质量也不是很好,起初并没有引起美国消费者的特别关注。但是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样,日本人对美国市场进行了仔细研究,解决了所发现的问题并且很快就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车型,比底特律出产的汽车质量还好,价格还低。现在在全球汽车厂家客户满意度排行榜上,丰田与本田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两者汽车可靠性和质量方面的评价尤其高。行业兴旺,市场份额日益提高,两家公司今天的地位让人羡慕。客户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客户对产品和性能满意,你的使命就是帮助客户实现这个目标。 记住:商业才智不是单纯的计算,而是从客户那里收集、整合财务

17、报告和其他公开资料中的数据并与以往的记录和未来的预计作对比的能力。不是只有财经专家才能了解正在发生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事实是,你越努力,做得就越好。 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指导员工和不断提升质量,而不是行政事务和各种会议一名零售经理负责的年营业额超过8,000万美元,一名航空公司经理管理的年客运额超过1.6亿美元,一名银行经理每年处理的客户问询超过700万条。他们并非公司总部高管,他们是一线员工幕后的但非常重要的管理者。 几乎在每一家公司都有一线管理人员的身影,对于那些拥有分布式网络、办公地点和员工比较分散的行业来说,他们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些行业例如,基础设施、旅行和物流、制造、医疗

18、和零售业(包括餐饮业和零售银行)等,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还要多。它们的地区或区域经理、店铺经理、现场或工厂经理以及一线主管领导着多达2/3的员工;而且,他们所负责的那部分工作通常决定了客户体验的好坏。然而,在大多数时间里,这些管理者就像是企业运作系统上的一些毫不起眼的小齿轮,他们进行决策时,灵活性有限,也没有多少创新空间。 在我们接触过的大多数企业中,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仅仅是管理有限的几名直接下属,通常充当“组织协调”角色,将来自上层的信息传达给员工。这类管理人员盯着具体事务,执行各项计划和政策,报告运营结果,如果出现问题或麻烦则迅速上报。换言之,他们的工作是传达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是

19、确保政策得到遵守,而不是运用判断或酌情决定权(当然更不是制定政策),是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而不是贡献想法,他们甚至不是改进措施的实施者(改进措施是由工人来实施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这种运作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灵活性和盈利能力。但是,情况还是有可能改变的。在那些成功放权给一线管理人员的公司中,由此带来的灵活性和生产率产生了强劲的财务回报。以一家便利店零售商为例,这家公司在将工作时间减少19%25%的同时,将销售额提高了将近10%。这家便利店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这一业绩的:将店铺经理花在行政事务上的时间减少一半;重新调整店铺经理及其下属员工的工作,将重点放在与顾客最相关的领域,比如,店铺清洁程

20、度和收银处的额外销售等;制定易于理解的绩效指标,且保证店铺经理每日有足够的时间对员工就这些指标进行指导。 其中的关键在于,调整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其有时间、有能力解决所负责的店铺、工厂或矿井的特殊情况,预见到问题并在问题发生之前,予以消除,以及鼓励员工寻求机会,进行自我改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比平时更加重要。 一线管理的现状 为释放团队的各种能力,任何一级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在以下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一是帮助团队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这一发展方向对团队成员的意义,二是在绩效方面对团队进行指导。在目前的一线管理中,这两项工作都做得很少。在各个行业,一线管理人员有30%60%

21、的时间花在行政事务和会议上,10%50%的时间花在非管理活动上,比如,出差、参加培训、休假、开展特别项目、直接从事客户服务、或亲自销售等。他们实际花在管理一线员工(比如,直接辅导员工)上的时间只有10%40%。 即使在这些时间里,管理人员也常常不是真正在辅导一线员工。例如,我们对零售业地区经理的调查表明,他们花在一线员工身上的许多时间实际上都是用在审核是否符合标准或解决紧急问题上。在我们调查的一些公司中,地区经理用在指导团队上的时间只有4%10%,一天里只有10分钟。换言之,零售业的地区经理每个月花在培养下一级员工(即担任店铺经理这一重要职位的员工)上的时间也许只有小时。 根据我们的经验,无论

22、是企业还是其一线管理人员,通常都没有更高的期望。一家拥有几千个门店的专业零售商的区域经理说:“辅导?好的店铺经理应该明确知道要做些什么,这正是我们雇他们来的原因。”一家全球便利店零售商的店铺经理告诉我们:“店铺本来就有好坏之分,我们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 另一名供职于一家北美电子零售商的店铺经理说:“他们告诉我我们不是花钱让你来思考,而是让你来执行。” 这些弊端源于工业革命初期,那时候,制造工作被细分成一个个高度专业化、重复且易于监督的任务。例如,没有一名工人能够做出整只鞋,每名工人每次都是以同一种方式将钉子敲进同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效能和效率的最大化。员工没有必要了解他们参与的整项工作

23、的每个方面,因此,主管(通常是擅长这项工作的人)的作用是执行细化的标准和政策,实际上是充当员工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组织协调人。许多制造企业现在仍然采取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至少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一线生产的高质量。许多服务行业也青睐这种做法,以做到为所有地点的所有顾客带来一致的体验。 关注执行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注重执行,长期来说,却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对执行的专注导致没有时间来应对新的需求(比如,更高的产量或质量),更不要说考虑全局了。结果是,工作环境缺乏灵活性和激励性,从而难以做出改进,员工及其管理者都更容易士气低落,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沉重的代价。 糟糕的一线管理对服务型企业尤其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24、研究人员一直注意到,在这些企业中,面向客户的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与客户所感受到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服务行业,研究人员发现了驱动绩效的个因素:工作氛围,团队协作方式和做事方式,以及员工的参与感、投入度和满意度。领导力,尤其是监督指导的质量以及主管与其团队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对于上述每个领域的表现至关重要。显然,一线管理人员的典型工作模式和态度不利于产生良好的结果。 即便是在一线管理方面做得很成功的企业,也容易忽略这样做的好处。以一家化工生产商的经历为例,以前,这家公司的值班主管不需要把时间花在解决简单的紧急问题上,因为工人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相反,这些管理人员专注于更为复杂的长期改进:消除

25、缺陷,找出运营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辅导和指导操作员和技工。 从表面上看,这些值班主管好像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因此,在一次成本削减行动中,该公司建立了自我管理式团队。虽然一开始的成本节约效益似乎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律开始涣散,新员工的挑选和培训不那么严格了,长期问题再也得不到系统的解决,自我管理式团队变得不是那么可靠。换句话说,他们能管理好日常工作,但做不好长期的管理。 结果,大约在撤消值班主管岗位五年后,该公司的各项能力急剧下滑:工厂的组织完整性和安全性下降,成本大幅上升,可靠性急跌。公司又花了五年时间才走出泥潭。一些业务彻底关闭,部分是因为全球经济形势不佳,但更大的原因是公司为恢复其效

26、率和可靠性投入巨额成本,这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 以北美一家医疗产品分销商为例,其内部一名主管形容这家公司“就像是加利福尼亚,森林火灾到处爆发,但却没有任何阻止火灾发生的计划。许多时候,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至,但毫无计划。我们习惯这种模式已经太久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停下来、如何进行计划,虽然这是我们极其需要去做的事情。我希望,我能知道如何去干预。”由于一线管理人员总是疲于应付各种问题,他们没有时间回顾和反思,无法看到长远一点的绩效趋势或找出并消除新出现的绩效问题。因此,该公司的绩效开始下滑,也就不足为怪了:存货增加,运输失误频繁发生。企业如果没有维持良好管理的运营,那么,一线管理就可能陷入困境。

27、更好地利用时间 在那些做得最好的企业里,一线管理人员将60%70%的时间花在工作现场,其中,有许多时间用在高质量的个人辅导上。这些企业还放权给管理人员,让他们制定决策、相机行事。最终收益很重要,但为了获得最终收益,企业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它们对一线管理人员的期望,并且从根本上重新设计这些管理人员及其下属的工作。以下示例描述了两家处于不同情形和行业的公司是如何进行这种变革的。 制造业与一线管理 有时候,企业面临的危机会推动一线的变革。以一家全球设备制造商为例,它的车辆组装核心业务面临着订单积压、产能限制、质量和盈利能力问题。公司高层领导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对个工厂的运营进行变革,将三班制改成两班制

28、,同时提高产量水平和质量。必须在七周内取得“实质性”成效。一线管理人员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除非他们采取新的工作方式,否则,这场变革不可能成功。为了传达即将推出的这场变革的重要性,除了采取其他措施外,高层领导还指示各位副总裁整日呆在车辆组装车间,并派出公司的运营总监去每家工厂参加每日的值班开工会议。 与此同时,公司还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出调整。这些管理人员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积极的工作角色上:根据精益原则重新设计关键流程和工作流,且一线管理人员在变革的实施中起主要作用。一些行政事务,比如,编写交给工厂经理的报告,收集供地区经理在现场视察时查阅的资料等,则能精简就精简。创新点

29、子不断涌现例如,放在车间现场的公告牌上不断更新绩效信息,逐小时跟踪的工时损失以及长期问题和找到的解决办法等。班后报告让每个班次确切地知道前一个班次已经完成的工作。每周报告让员工了解个要纠正的最重要缺陷和五项为改进绩效而需要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普通管理人员的控制范围从2030人减少到12一五人。 这些改变把管理人员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提供现场辅导、帮助团队解决紧急问题。管理人员还接受精益技能、辅导、团队建设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在职培训。他们还将办公桌从办公室搬到车间现场,每天至少在现场待小时,切实置身于这场变革中。 结果,管理人员和员工有效确定和实施了其他改进,比如,提高零部件的可用性、减少缺

30、陷以及更高效地安排材料等,从而减少了生产损失和返工要求。总的说来,虽然这场变革花了周时间,而不是预计的个星期,但超额完成了最初目标。尽管减少了一个班次,但个工厂的整车月产量增加40%,质量提升了 80%。员工工作时间减少了40%。 零售业与一线管理 转变一线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许是最困难的部分。根据我们的经验,他们中许多人看到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受到限制,也有一些人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角色的必要性,但却害怕变革。有时候,在让一线管理人员开展辅导工作之前,企业必须先解决这些管理人员的一些不利的思维方式,比如,认为员工不会学习、对顾客态度消极或对一线管理人员能够影响绩效的能力缺乏信心,等等。 第

31、一步是帮助一线管理人员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好处。以前面提到的那家便利店零售商为例,分析表明,这家公司的店铺经理平均将61%的时间花在行政事务上,此外,定义不明确的顾客互动流程令他们颇为困扰。此外,这些经理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推动绩效的关键因素(比如,重要产品类别的销售),缺少监控每日绩效的简单工具,也没有足够的领导力和辅导技能。他们疲于应付“突击性的”公司改进行动,这些行动增加了工作量,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让店铺经理了解变革前景,该公司向几组管理人员展示了一家截然不同的样板店。在这家店里,像摆货之类的工作流程所花的时间比在该公司的普通店铺里少得多,因为同类产品都摆放在一起,高销量货品则存

32、放在最容易看见和取到的位置。由于改进了商店布局,清洁工作变得更轻松,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让员工能够更频繁、更迅速地进行清洁,还推出了“随手简单清洁”的策略。这些措施营造了更吸引人的店铺环境,简化了员工的工作,把他们解放出来与顾客进行良好互动,也减少了经理们处理这些领域的问题所需要的时间。 经理们花在其他几个方面的时间也减少了:他们再也不用填写冗长的每周销售报告,不用应付突如其来的公司指令,也不用接待地区或区域销售经理过于频繁的视察。销售报表充分简化,其中的指标数目大大减少,仅保留重要产品类别的销售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地区或区域经理的所有视察都提前安排好日程,并按照以绩效为重点的既定程序来进行。 结

33、果,店铺经理花在行政事务上的时间缩减了将近一半,因此,他们每天可以将60%70%的时间用在辅导员工和与顾客互动等活动上。这些经理在销售现场花更多的时间,与员工在一起,经常与他们讨论店铺经营策略和绩效指标。这些讨论的内容参考一种新的绩效记分卡,上面只有少数的几个关键指标,比如,在高峰时期迎接的顾客数量、收银处的“建议性销售”成功率,以及及时跟进顾客以了解其满意度等。由于这些店铺都是24小时营业,经理们不会一直在店里。因此,他们经常召开全体员工参加的解决问题讨论会,以期在店铺里营造更好的销售氛围和服务氛围,比如,确保在一周中的重要营业时间里有更多员工在岗。此外,经理们现在可以调整公司的一般运营模式

34、,自行决定在任何给定时间有多少员工和哪些员工在店里工作。 这家运作良好的样板店与前来参观的经理们所在的店铺形成鲜明对比,眼前的景象让经理们克服了对变革的恐惧。一线管理人员了解了变革的必要性后,就必须学习和适应新角色所要求的新工作方式。那家便利店零售商通过举办培训课程和反复摸索的实地演练,帮助经理们迅速建立所需要的能力。其中有些属于技术层面的能力,重点是对更有效的流程和改进后的日常工作安排进行管理,并对简化后的店铺绩效记分卡进行跟踪。还有一些形式的培训则注重提高经理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如何吸引下属参与、如何授权给下属、如何定期进行与绩效有关的建设性对话,以及如何提供反馈和辅导等。 公司还提醒经

35、理们注意一些有害的思维方式,比如“我在店铺现场时,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以及“我的工作是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等,这些思维方式阻碍了他们去开发合适的技能和能力。他们了解了如何摒弃这些思维方式、采纳更有益的思维方式,比如,“我经常向员工提供建设性反馈和提示”以及“我的工作是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并让顾客得到良好的服务”,等等,这些有益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促成恰当的行为和更好的绩效。接下来,公司广泛开展这项计划,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一个地区的生产率提高了51%,另一个地区的生产率提高了65%5。 如果企业成功地重新界定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则能显著提升绩效。有些成功做法适用于许多行业。一家矿业公司在实施这类计划后

36、,一线员工的人均采矿量(按吨计算)增加了10%。一家银行分支机构的交叉销售额在一年内增长了24%。一家百货商店的销售总额在个月里增长2%。 其中的关键在于,帮助一线管理人员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让他们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这一发展方向对员工的意义,并对员工进行个别辅导。这些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未来、发现和解决长期问题,并为潜在的新需求做好计划。 一线领导者应该如何思考?在欧洲一家放权给护士的医院,其护士长的描述十分到位这种描述与传统一线管理人员的角色完全不同:“我是这个团队的重要一员,我有责任确保病房护士得到正确的辅导,以改进患者服务,同时,为病房的整体运转做

37、出贡献。我第一次感到,对于这所医院的成功,我的作用与医生或医院管理者的作用同样重要。”这样的一线领导者总是能够帮助员工积极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不管是官方赞助商,还是非官方伏击者,都使尽绝招,让自己更加“犀利”,夺得消费者的欢心。成为世界杯赞助商并非一劳永逸。对手的紧逼、巨大的投资回报需求、挑剔的消费者都迫使可口可乐英博们必须比非赞助商做得更好百威英博亚太区市场副总裁王道曾经用如下选择题测试普通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麦当劳/肯德基,谁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真正的赞助商?答对的人很少。但这并不影响哈尔滨啤酒成为第一个以官方赞助商身份出现在世界杯的中国啤酒品牌。“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38、,意味着你有好的品质、好的管理,符合高的标准。因为国际足联对赞助商的筛选本身就十分严格。”王道说。 成为赞助商并非一劳永逸。对手的紧逼、巨大的投资回报需求、挑剔的消费者都迫使可口可乐英博们必须做得更好,才能让赞助物超所值。关键是,消费者喜欢吗? 草根路线VS明星伏击 内幕古包头的球迷海舟,最近无意中看到了百事签约球星拍摄的一则电视广告。当他看到广告故事的结局时,在电视前笑出了声。“我喜欢这则广告,”他说,“不是因为里面有大牌球星,而是因为它很有趣,让人觉得亲切。” 欧迅体育董事长朱晓东认为,和可口可乐相比,百事可乐因为不用掏赞助费,所以可以把钱用在自己想用的地方上。毕竟,签约数位世界当红球星,

39、价格也不是笔小数目。 “如果任由隐性市场行为泛滥,将没有人再愿意正式出资赞助体育、文艺等大型活动和赛事,这将剥夺众多才华横溢的运动员、各类组织和活动应得的资金来源。”可口可乐世界杯项目宣传负责人王静说。 如今的国际足联早已不是1974年那个账面上只剩24美元的可怜虫,而变成了一个更为强势的吞金大鳄。世界杯赞助商的门槛一再提高,2010年南非世界杯赞助商的最低入场费为6500万美元(阿迪达斯、可口可乐这样的顶级赞助商代价更高)。 国际足联也知晓其中利害。百事可乐曾因使用“百事赞助世界杯一共签约了几名国际球星”的措辞,而收到过国际足联的律师函,责令改正。但朱晓东认为,伏击营销是很普遍的现象,有广义

40、和狭义之分,如百事可乐的广告,就属于广义的。对此很难准确界定并限制。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嘉靖荣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他希望在营销中用更新颖的方式让球迷“难忘”。这一路线被简称为“草根路线”。正如百事可乐在广告中表现的,“非洲人民”的智慧战胜了世界当红球星。立足“草根”也是可口可乐的营销设计核心,而且要更进一步:利用独有的资源和权利,让“草根 “们“欢庆”起来。在“欢庆”Celebration这一主题下进行整合市场营销活动,既要有情绪的宣泄,也有利益的让与,最终以此带动终端销售。 在中国地区,可口可乐在世界杯前主推的是寻找“啵乐中国大使”活动,根据网络投票选出一位优胜者赴南非看球并作为官方

41、记者报道欢庆场面;在世界杯期间,则推出“可口可乐世界杯欢庆时刻”活动网络评选每日最佳进球庆祝动作(Goal Celebration),获胜者不仅可以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还可以赴瑞士FIFA总部亲自接触大力神杯。 这两项活动有以下共同点:第一,强调球迷(消费者)的参与度;第二,传播媒介利用了年轻人喜爱的网络手段;第三,整合了独有的资源,比如接触大力神杯等。 朱晓东指出,和单纯投放广告相比,做好赞助商难度更大一些,需要有很强大的整合资源进行全方位营销的能力。 在可口可乐的Goal Celebration全球统一宣传片中,观众在重温1990年世界杯的“非洲英雄”喀麦隆球员米拉进球后跑到角旗扭屁股的标

42、志庆祝动作时,会突然发现红色的Coca-Cola广告牌当年正在他面前。可口可乐的广告制作人员正是通过旧资料的发掘,找到了品牌宣传的新机会。吻合主题,还嵌入了非洲元素。 与2006世界杯期间丰富多彩的市场活动相比,可口可乐2010世界杯的营销目标更加偏向终端消费者,这也和可口可乐的市场地位有关。对于可口可乐而言,其品牌形象和价值在中国经历30年深耕,已形成稳定的认知,无需冒险进行标新立异的营销活动。 自2009年推出果粒奶优等诸多新产品后,可口可乐向“全饮料公司”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在2010年,已知可口可乐将有三家新装瓶厂投入使用。且可口可乐的研发部门在茶饮料及运动饮料等细分领域一直寻找突破口

43、。中粮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华最早的装瓶合作伙伴)对本刊表示,针对竞争对手的隐性营销,利用好可口可乐在上海投资8000万美元新建全球创新及技术中心,可以保证品牌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这其实也是应对层出不穷的伏击营销的一个有力手段。 如何尽快推广新品,扩大市场份额,消化新生产线的产能是这家饮料巨头的要务。 哈尔滨啤酒也试图把同样无所不在的感觉带给消费者。“我们希望利用赞助商的权利实现真正的360度营销。”王道说,他理想的状况是这样:一个消费者走进零售店,身穿哈啤制服的漂亮啤酒小姐邀请他猜输赢,回家打开电视看到的是哈啤的广告,上网弹出的窗口是哈啤“花式足球挑战赛”的活动。 此外,身为赞助商还有一

44、些特殊权利。2010年,哈啤有权请自己的消费者亲赴南非为世界杯单场最佳球员颁奖。目前已知的是,这位来自中国的幸运儿将为朝鲜葡萄牙的单场最佳颁奖,“他很有可能会碰到C罗。”百威英博企业亚太区企业事务总监郭彦宏说。 后来者的压力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营销对于可口可乐和阿迪达斯已是轻车熟路,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分紧张,而首次以官方赞助商身份出现在世界杯上的哈尔滨啤酒,这一仗或许生死攸关其目标是要借势世界杯,让哈啤从区域品牌变为全国性啤酒品牌。 早在2009年4月,百威英博亚太区总裁傅玫凯即向全球总部提出,希望借助母公司资源(百威啤酒是国际足联六大官方合作伙伴之一,有长期合作历史),将哈尔滨啤酒作为世界杯官

45、方赞助商推出。总部批准后,百威英博亚太区即开始周密的准备。 在为世界杯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中,除了比赛期间密集投放广告,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灯箱、车站广告等,“哈尔滨冰纯花式足球挑战赛”也是百威英博最看重的活动,因为它与终端消费者的接触最紧密。让很多对哈啤知之甚少的消费者了解了哈啤。 在武汉读大学的袁珺,就报名参加了比赛,并成为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唯一女选手,虽然没能进入中国前往南非参赛的最后名单(最后8名优胜者组队参加南非世界6对6足球锦标赛),“但是,我给爸爸带回了我和古力特的合影。” 袁珺的父亲是昔日荷兰三剑客的铁杆粉丝,当他看到古力特和自己的女儿站在一起时,“他都快疯了。”以前,袁珺的

46、父亲也喝啤酒,武汉最常见的是青岛啤酒,但这次,哈啤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记。 选择荷兰申办20一八世界杯大使古力特作为官方形象大使,王道认为,因为“他对于20-40岁之间的球迷消费者都有辐射能力,如果我选择一个刚刚红起来的人,未必能做到。” “当然,我们并不指望今天赞助世界杯第二天销售量或份额就一下子上去了,”王道坦陈,他清楚现在的哈啤与国内领先品牌的差距。“但是我们做品牌必须这样一步一步来,并且持续下去。就像谈恋爱,总要先认识,再了解,再有好感,形成固定关系(品牌忠诚度)。” 王道承认,这个挑战必然是艰难的,因为竞争对手也都很努力。甚至可以说,对手比哈啤在品牌建设上更有先发优势。 一位啤酒经销商指

47、出,中国的啤酒市场乃至整个快消品市场,还是被动消费的。王道将这种现象形容为:一个消费者走进店里坐下来,想喝啤酒时先会看有什么啤酒,然后决定喝什么。“非某品牌不喝的忠诚消费者也是少数。”正因此,渠道的控制力非常关键,“我们目前已经铺货到一八0-190个城市,世界杯后仍将维持这种态势。”王道表示。 朱晓东则总结说:“赞助商的身份本身是双刃剑,无论做的好与不好,都有放大效应。” 不过,王道和哈啤对于挑战显示出了另一种心态,他认为取悦消费者就像谈恋爱,“总要花花钱看看电影吃吃饭的。” 在企业中会有一些通过巴结上级领导,获得赏识,能踩着下属向上爬的人,这些人被称之为企业小人。企业小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懂业务瞎指挥,态度粗暴伤人心,捣鬼整人耍手腕。这对企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企业要坚决避免提拔小人当领导。在提拔企业领导的时候,企业可以借鉴政府的基层民主建设经验选择基层领导,就是基层领导不再是公司上级直接任命,而是小部门员工以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报上级领导批准的方式产生,有点象现在香港澳门特首的产生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1. 领导熟悉业务,通常不会出现瞎指挥现象。2. 经过真正民主评议的领导,一般都是品德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