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0245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分子结构.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子结构,分子: 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物质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分子的内部结构,化学键,空间构型,分子间力,结构与物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的关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8.1 离子键8.2 共价键8.3 分子间作用力8.4 离子极化(自学)8.5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参考p253,表9-12),8.1 离子键,8.1.1 离子键的形成8.1.2 离子的特征8.1.3 离子晶体,活泼金属原子,活泼非金属原子,离子型化合物,NaCl,KCl,CsCl,MgO,CaO,1. 离子键的形成,2. 离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力,3. 离子键的特点: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4. 键的离子性取决于元素的电负性,5. 离子

2、晶体的特点:较高熔点和沸点,熔融状 态或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均能导电,8.2 共价键,8.2.1 价键理论8.2.2 共价键的类型8.2.3 杂化轨道理论8.2.4 价层电子互斥理论(自学)8.2.5 分子轨道理论8.2.6 键参数,共价键: 分子中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 的化学键,H + H = H:H,Lewis 共价键的局限性, 有些稳定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 以少于 8 (如: BF3) 或多于 8 (如PCl5, SF6), 共价键的特性: 方向性, 饱和性, 单电子键 (如 H2+), O2具有磁性,1927年, Heitler 和 London 应用量子力学研究 H2分子

3、结构, 初步解答了共价键的本质.,1930年, Pauling 和 Slater 等发展出现代价键 理论(电子配对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932年, 美国化学家密立根和德国化学家洪特 提出分子轨道理论,8.2.1 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 (VB): 量子力学为基础,(1) 共价键的本质,图9-1 H2形成过程E-R图,两个氢原子电子自旋方式相反,靠近、重叠,在R074pm处系统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化学键。,H2分子中的两种状态的|2和原子轨道重叠示意图,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概率 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健,(2)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成键前的原子要具有自旋方向相

4、反的未成对电子。, 共价键数目取决于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两原子成键时,两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形成的共 价键越牢固轨道最大重叠原理。,(3) 共价键的特点, 成键时,组成原子的电子云发生了很大变化。, 具有饱和性:每个原子成键的总数是一定的。,具有方向性: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8.2.2 共价键的类型,(1)键:两原子的成键轨道沿键轴(或两核间的连线)的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发生轨道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型对称,这样形成的共价键叫键。,s-s,px-s,px- px,(2)键:两个原子轨道沿键轴的方向,通过键轴的一个平面侧面,以“肩并肩”的方式发生轨道重叠,轨道重叠部分垂直于

5、键轴呈镜面反对称,在键轴上下对称的电子云密度最大,这样形成的共价键叫键。,z- pz形成的键,例:N2分子中,每个N原子有三个未成对的3p电子,形成了一个键和两个键。一般用N三N表示。,(3) 配位键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 另一方有空轨道。,例:,8.2.3 杂化轨道理论,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2s22p2,(1) 杂化与杂化轨道的概念,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相互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该过程称为杂化,所形成的新轨道被称为杂化轨道。,CH4的形成,(2) 杂化轨道的类型, sp杂化,1 ns + 1 np 2 sp,sp杂化轨

6、道间的夹角 = 180, 呈直线型,BeCl2分子形成, sp2杂化,1 ns + 2 np 3 sp2,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 120, 呈平面三角形,BF3分子形成,sp2杂化轨道示意图,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sp3杂化,1 ns + 3 np 4 sp3,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 10928, 呈四面体形,CH4分子形成,sp3杂化轨道示意图,CH4分子的空间结构, sp3d2杂化,1 ns + 3 np + 2 nd 6 sp3d2,六个sp3d2杂化轨道指向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sp3d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 180或90 ,SF6分子形成,SF6分子的空间结构,(3)

7、 不等性sp3杂化,(3)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成键时能级相近的价电子轨道混合杂化,形成 能量相等的价电子轨道杂化轨道, 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杂化轨道可分为等性和不等性杂化轨道。 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 能为四面体型,V型或者三角锥型。, 杂化轨道成键时,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杂化轨道成键时,满足化学键间最小排斥原理。,(4) 小结:p226,表9-5,8.2.5 分子轨道理论 (MO),问题:价键理论把电子只限于两个相邻原子间小区域运动,缺乏对分子作为整体全面考虑。例O2分子中的电子全部成对,应为逆磁性,而实际上为順磁性。不能解释H2+中的单电子键。,順磁

8、性:分子因含有未成对电子而具有永久磁矩。在外磁场作用下,自身的磁力线与外磁场方向一致。,逆磁性:分子因电子均已成对而净磁矩为零,在外磁场作用下,被诱导的磁矩方向与外磁场相反。,(1)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在分子中电子在遍及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 分子轨道,|2 几率密度或电子云, 分子轨道为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 分子轨道数目 = 原子轨道数目。, 每个分子轨道 i 都有一响应的能量Ei和图象, 分子轨道中电子排布三原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1932年, 美国化学家密立根和德国化学家洪特提出分子轨道理论(MO法),(2)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 能量相近:1s-1s

9、, 2s-2s, 2p-2p;, 对称性匹配:重叠部分的原子轨道的正、负号相同; 正正(或负负)重叠成键,能量低 正负重叠反键,能量高 非键组合,能量不变。, 最大重叠:使轨道能量低,有利于成键。,对称:绕 x 轴旋转180,形状不变,符号改变。例如:原子轨道pz,py,dxy,dxz,dyz为对称。,(3)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类型,例如: A+BAB,成键反键, s s 重叠,1s原子轨道,1s原子轨道,分子轨道,s1s *,s1s, s p 重叠, p p 重叠,小结:若以x轴为键轴,则ss,pxpx重叠形成分子轨道; pypy 、pzpz 、pydxy 、dxy dxy重叠形成分子轨道。

10、,(4)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O2 (O,F),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有两个三电子键,具有顺磁性。,N2 (B,C,N),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或,二个 键,一个键,电子均成对,所以为逆磁性。,第二周期元素的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的能量变化,(5) 键级:表示共价键的强度,同一周期和同一区内,键级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若键级等于零,分子不能稳定存在。,Be2 8e,B.O = ( 4 - 4 )/2 = 0,不能存在,B2 10e,B.O = ( 4 - 2 )/2 = 1,有顺磁性,B.O = ( 10 - 6 )/2 = 2,B.O = ( 10 - 4 )/2 = 3,

11、B.O = ( 10 - 5 )/2 = 2.5,稳定性大于O2,B.O = ( 9 - 4 )/2 = 2.5,稳定性小于N2,价键理论(VB): 简明扼要; 不能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分子的磁性,杂化轨道理论(HO):可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但缺乏预见性,VSEPR:可预言分子的几何构型,对d0,d5, d10的中心原子有效;但不能说明成键原理及键的强度,分子轨道理论(MO):引入分子轨道概念,可以说明分子的成键情况,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磁性;不能解决构型问题,8.2.6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和键级),1、键能,1)单位为kJ/mol。,2)键能:叁键双键单键(相同原子间形成),3)键能是化

12、学键最重要的参数,它表示化学键牢 固的程度。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2、键长,1)定义:分子或晶体中成键原子(离子)的核间平均距离。,2)两原子间所形成的键长越短,表示键越牢固。 3)相同原子间形成的键数越多,则键长越短。 例:C-C(154pm),C二C(134pm),C三C(120pm).,3、键角,1)定义: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2)键角是决定分子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根据分子中键的键角和键长,不但可以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还可推断出其它的物理性质。,8.3 分子间作用力,8.3.1 分子的极性8.3.2 分子间作用力8.3.3 氢键,8.3.1 分子的极性,(一)极性键与非极

13、性键,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极性键: 不同种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二)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8.3.2分子间作用力,(1) 取向力极性分子间正、负极定向排列所产生的作用力。,(2) 诱导力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的作用力。,(3) 色散力:瞬时偶极作用力,范德华力,8.2.3 氢键,1、氢键的条件:(1) 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大、原子半径很小的元素以共价键相结合的氢原子。 (2) 一个电负性很大(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半径很小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如O、F、N等原子。,H2O, H2S, H2Se, H2Te中,水的分子量最小,但其熔点,沸点最高;HF在卤化氢系列中,NH3

14、在氮族的三氢化物中也有相同现象,WHY?,例:XHY,FHFH,2、氢键的特点(1) 氢键只存在于某些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或分子内)。(2) 氢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3) 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一种特殊的作用力,比共价键的键能小得多,比范德华力大一点。,3、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氢键的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比没有氢键的同类化合物为高。例:HF, HCl, HBr和HI中,HF的熔、沸点都最高。(2) 氢键的存在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密度、粘度等。例如冰中一个水分子与四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密度比液态水小,所以会浮在水面。,小结: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小 结,1.化学键的分类,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特性。2.掌握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应用。3.共价键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4.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应用:中心原子的杂化分类,等性和不等性杂化,原子轨道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区别。5.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应用,N2和O2的分子轨道表达式,键级的计算,判断分子的磁性。6.分子间力的类型,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