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0260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7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成长影响因素.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教育之破解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你的命运,也不是给予你财富,更不是使你功成名就,而是传授给你知识,教给你文明,助你脱出野蛮和愚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本书历经十年,数次易稿,是本人二十年教学经验和无数心血的结晶。但我深知,在这样一个由权钱势和媒体舆论主导的社会里,无论书中有怎样的真知灼见,单凭我一个无名小卒的身份,本书也很可能会如我一样地一文不名。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谁靠谁传,不甚了了。既然我用无数个日夜和无数的心血创造了它,总不能让它永远地埋藏于我冰冷的电脑深处而腐朽于无声无息之中,索性就把它发表于网络之间(这得感谢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了),也算给了它出头露面的机会。至于结果如何,人常言:“生

2、死由命,富贵在天。”它的运命,就由它而去吧,我是连自己的运命也无法把握的。目录前言第一章 当前中国科技落后、顶尖人才缺乏的真正原因 所谓“钱学森之问”难题的解答第一节 陈寅恪、束星北、王选的故事第二节 爱因斯坦要是生在今天的中国结果会如何第三节 学术的发展、人才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第四节 影响顶尖人才发展的社会因素第二章 现行教育与教育改革第五节 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第六节 分析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面、客观,不能靠捕风捉影想当然第七节 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中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第八节 教育评价的存在原因第九节 现行评价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第十节 现行评价对学校教育的严重误导第十一

3、节 导致当前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第十二节 任何教育形式下都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第十三节 几点补充第三章 教育理论第十四节 建立符合我国实践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第十五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学校教育第十六节 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一)第十七节 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二)第十八节 学生违纪行为的分类及危害第十九节 纪律教育与法律保护(一) 人们对于体罚的态度和认识第二十节 纪律教育与法律保护(二) 体罚和开除第二十一节 纪律教育与法律保护(三) 案例分析第二十二节 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第四章 关于家庭教育第二十三节 家庭教育前言教育改革虽然已经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改

4、革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三十年了,最早好像是烟台84年搞的试点),但事实上,目前教育形势依然很不乐观。教育质量下滑、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当前的教育。当前的教育到底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人们依然无法准确回答。到底什么才是困扰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呢。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呢。要弄明白现行教育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的根源,我们必须从制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非理性的环境必然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与行为。只是简单地把现行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咎于学校或教师这些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也正是当前诸多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传统之所以为传统,是因为它经过了长久的

5、时间的检验,唯有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才堪称经典。所谓的创新往往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幼稚和错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绝对错误的。对于改革我们必须有如此的认识:“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什么,也不是为了创造什么,改革的目的只是为了纠正存在于实践中的谬误,使得现实能够更好地符合于事物的本身规律。”同样地,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什么,也不是为了创造什么,而是为了纠正存在于教育的谬误,使得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符合于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此我们就要搞清楚,(1)当前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2)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怎样做才能使得教育实践更符合于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所有的改革必

6、须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对历史和现实全面、客观、深入分析基础上的否定、继承和发展。为了改革而改革是绝对错误的。没有什么是凭空产生的,现实总是脱胎于历史。对历史的盲目否定与割裂也就是在否定自己、割裂现实。教育改革亦是如此。现行教育确是存在着很多弊端,但也有诸多积极因素。教育改革必须是在对现行教育全面、客观、深入分析基础上所作出的否定、继承与发展。教育改革必须以现行教育为基础,盲目的一概否定只能导致改革的失败。对现行教育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无论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深受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体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联系

7、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体制等社会因素才能寻根探源,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是我在本书中涉及大量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原因,实在是不从历史的社会的角度来阐述,单单在学校教育范围内有很多问题是很难说清的。但本书主要是关于教育的,读者若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请参阅网络文章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上卷历史的解读:东西方文明之比较(网址海外学者之所以为中国开出的方子屡屡不对路,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的深刻了解。他们只会直观地表述他们的见闻,而不能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的深度来对中外差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就使得他们的描述对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几无用途。在中国近代史上,盲目照方抓药

8、,照搬照抄西方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也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海外学者不是深入到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制度的角度来对中外教育进行全面客观的比较、分析,仅仅凭着自己对中外教育的一知半解就想解决当前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那无异于妄想。历史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唯有在深刻了解自己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走一条适合于自己实际的道路,才能最终走向成功。那种主张采用外国教材的做法,绝对是愚蠢的无知的。从教育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方面来看,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符合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人心理特征的系统的教育理论。现有理论主要是借鉴前苏联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缺乏系统、正确理论的支持,也是我国当前教

9、育存在诸多问题以及诸多改革失败的根源之一。我在本书中主要探讨的是基础教育。本人是一名有着将近二十年一线经验的初中教师(非教育“砖家”),我自信对于初中教育是较为熟悉的。直到今天我仍然在把我对于教育的理解在实践中进行着检验。我一直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真正的理论都必须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有不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不可信的。但繁忙工作之余完成的此书,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见谅。在本书中,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是依据什么来断言当前教育出现问题了,要必须改革了。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中国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落后,顶尖人才缺乏

10、。如此的泱泱大国、绝顶聪明的民族却至今未获一项诺贝尔奖;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阻碍。如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素质下降等。我之所以把人们的普遍认识分成两个方面,是因为我想更好地说明问题,把这两个方面混在一起只能给人们造成种种的困惑。附录:摘自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一个多世纪后发生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之所以有着迥异的结果,完全在于它们迥异的社会背景。这就仿佛一个是在适宜的季节在肥沃的土壤里播种;而一个是在寒冷干旱的季节在沙漠里播种。(1)欧洲历来就有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反对暴政的传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伏尔泰、

11、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一大批启蒙运动的领袖所散布的自由理论和民主主义理论已经深入民心。这是法国革命之所以成功的必要基础。这在极权专制下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就连“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之类的诗句都可以成为广开杀戮的文字狱的理由,何况那些明目张胆地宣传自由与民主,反对君主专制的言行呢?(在中国)他们的书一定会被查禁,人也肯定会被砍头,还肯定会牵连一大堆无辜民众。中国民众在长期严酷现实中所练就的政治冷漠病也必然会对那些关于自由民主的宣传不大理会,至少中国民众骨子里深刻的专制思想专制意识会对完全陌生的民主思想产生严重抵触;(2)因为西方实行重商主义,所以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主要是第三等级)积聚了很大

12、的力量,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因为长久极权专制下的重农抑商,除了海外侨民,中国本土并没有形成有力的对于革命的支持力量;(三)在西方,公民大多数人的愿望向来被视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国家权力的源泉在于民众支持,再专制的皇帝也不敢对广大民众的呼声置若罔闻。这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深刻地受着民众意愿的影响。而中国从来就只有权力者甚或皇帝一人的意愿,广大臣民向来就是被漠视的一群。不同的社会背景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现实。由此可见,中国的辛亥革命更像政治家们的一厢情愿:相对于他们所要完成的推翻受到几千年深刻影响的极权专制制度来说,尽管他们所秉承的是最进步的革命思想,付出的是最执著的努力,但他

13、们所能依靠的或说他们所为之努力的广大民众的思想和意识还完全地处于蒙昧状态,还深深地受着封建极权专制和奴性压迫的影响。于是缺乏了广泛群众基础与支持的革命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脱离了自己现实与历史的一厢情愿的革命,其失败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失败。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在否定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的巨大。辛亥革命虽然在事实上失败了,却在中国传播了民主思想,就好像在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罐里吹进了一缕清新的空气,对于唤醒民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孙中山虽然并未建成统一国家,却被尊称为“国父”的重要原因:为一个根深蒂固的极权专制国家带来了民主思想和民主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发

14、展方向。第一章 当前中国科技落后、顶尖人才缺乏的真正原因所谓“钱学森之问”难题的解答偶尔上网一查才知道,中国科技落后、顶尖人才缺乏的问题被称作“钱学森难题”或“钱学森之问”。因为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其实包括所谓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我自信也是可以解答的,但仅

15、仅因为我一个无名小卒的身份,我的识见也会如我的身分一样地一文不名。这正是我在本书题记中所担忧的。只希望那仅仅是我的担忧而不是现实。当前中国的科技水平比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来差了一大截,十三亿绝顶聪明的国民却连一次诺贝尔奖也没有凡此种种,使得有识见的国民耿耿于怀,在忧心国家发展民族前途的同时,也在拷问当前的教育。其爱国之情关爱之心令人敬仰,但若将问题的本质归之于教育,则本人实难苟同。先看看我摘自网络文章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中的话吧:“正因为雅典民众在最好的时代里享受着不受国家限制的极大自由,所以他们才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比其它时代其它国家的人更加出众的才能。不可否认,每个国家每

16、个时代都有众多智力卓越的人存在,而不单单是古代雅典人特别聪明。之所以古代雅典人能(在思想文化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同样的情景也曾在中国发生过。从整个历史来看,中国思想文化最可骄傲的是两个时期:春秋战国和五四时期。这里有着同样的道理:并不是这两个时期的中国人有着特别伟大的才能,而是这两个时期的社会环境适宜于中国人本性中天才成份的发挥。这两个时期最大的共同点是,动荡混乱。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一方面刺激了人们的思维和思想,另一方面使得专制统治对于民众思想和人身的束缚极大地削弱,从而给予了民众思维自由发展的空间。想象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对社会

17、问题见解的士人们吧,正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促成了百家争鸣,才有了诸子百家的兴旺,才使中华文明确立了自己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而他们之所以能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能随意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完全得益于他们所处的那个混乱但自由的社会环境。在秦朝建立至清朝灭亡的两千多年里可曾有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社会环境?直到五四时期,外辱内患把中华民族逼迫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封建极权制成了人人唾骂的对象,社会存在着强烈的变革愿望,正是在此背景下(一、封建极权制对民众人身的思想的束缚极大地削弱了;二、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刺激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了又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期。相反地,在一个大一统的相对平和的

18、中国式极权专制社会里,统治者对于民众无论思想的还是人身的束缚都是极其严格的,同时人的个性心理中对于和平的渴望又会促使人们阻止任何的社会变革,这些都极大地扼杀了中华民族个性中的天才成分。虽则在春秋和五四之间也存在着众多的混乱时期,但那些时期并不是真正的混乱。即便皇权的统治是衰弱的,但以家族制为基础的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并未稍稍减弱,个人自由与民众思维依然受到着严格束缚。正如专制虽然带来了秩序,却扼杀了人们的自由与创造力,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一样,中国的封建家族制在给予了人们所必需的家庭温情和更多生存保证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通过连坐、保甲等措施以及父母在不远游等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极大地加强了封建

19、专制对于民众思想与人身行为的束缚。中华民族有着比其他民族更为优越的聪明才智,这已被众多事实所证明了。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却被极权专制扼杀了,以至于东方文明大大地衰落了。历史告诉我们,只要环境适宜,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完全可以发挥到人类极致的。由上述分析可知,政治与思想文化在某些方面是相互抵触的:政治在提供必要社会秩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天才成份造成了扼杀;思想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近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而过度的自由又往往会危害社会秩序。政治上的大一统也许对经济发展有利,但对思想学术的发展是有害的。伴随政治统一的,往往是思想上的统一。邦国林立不仅刺激思想学术的发展,而且还

20、使得研究学术的人们有了躲避政治迫害的机会,中外历史上因此而保全的学者是不可胜数的。无政府主义是缺乏秩序的,混乱的,让人不可忍受的;但对人身自由与才智的过分压制同样让人难以忍受,还会对社会进步造成严重阻碍。纵观整个的西方历史,专制与自由一直处于一种不安的妥协状态。他们一会儿面临的是由于过分强调自由而导致的无政府主义,一会儿又面临因为过分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力而导致的极权专制;不仅极权专制被极力反对,无政府主义也同样可怕。相对于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的繁盛证明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动力。首先是人身的思维的自由与解放,其次才会有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然后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

21、力的解放。”把中国顶尖人才缺乏、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原因归结于教育,绝对是无知的可笑的,甚或是别有用心的人们找的替罪羊。中国科技水平落后和顶尖人才缺乏的根源,必得首先到包括体制、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中去寻找答案。而结果是,中国的社会环境本就遏制了顶尖人才的发展与出现。第一节 陈寅恪、束星北、王选的故事这些人物早已离我们远去。也许人们会用一句:“他们的悲剧都是那个时代的错误!”而轻巧地推卸掉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个民族应付的责任。其实,他们的悲剧在我们这个国家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看看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对比一下现实环境,会对我们有一些启发的,因为他们毕竟是生活在新中国的。(下面很多文字参考,

22、也可以说是抄袭他人之作,其中包括易中天先生之劝君免谈陈寅恪,未争得易先生及其他人同意,在此望易先生及其他前辈高人原谅我一个无名小卒的冒昧与不恭)陈寅恪,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是陌生的,但在学术界是极其有名的。他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1925年梁启超和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陈寅恪的学问、学识、学养、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无疑是顶尖级和超一流的,因此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郑天挺语),公认为史学大师、文化巨匠、旷世奇才。早在20世纪中叶,陈寅恪便已“站在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其学术成就则涵盖了历史、宗教、语言、文化、文学诸领域,被视为一座丰

23、富的文化矿藏。就是这样一位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学者的人,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为什么?因为我们常见的官方宣传中很少出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在悲惨的境遇中过完的。因为他公然不参加政治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不尊奉马列主义。在那个疯狂到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这绝对是致命的。这也是他衰老病残,冷清寂寞,心情郁闷,晚景凄凉,最后被迫害致死,死不瞑目的根本原因。陈寅恪不想掺和政治,只想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人,进行自己独立的学术研究。1953年,中共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上古、中古、近代),拟请陈寅恪任二所(中古所)所长,他开出的条件居然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

24、,并不学习政治”。而且,“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这还不算。他还要毛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证明,“以作挡箭牌”。如果只是他陈寅恪一个人或中古所搞点“特殊化”倒也罢了,他还说“最高当局也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这就实际上是要全国学术界都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了,岂非存心“逆历史潮流而动”?以草间布衣一介书生,而公然要求“最高当局”也听他的话,从他之说,此等“狂妄”,岂非空前绝后胆大包天?他也真做得出!系里组织拜年,被他拒之门外;北国政要来访,也被多次挡驾。拒人千里之外,已是悖乎常情,何况被拒者竟是赫赫有名炙手可热的康生康大人?虽然对康生的拒绝是“有礼貌”的,理由也还说

25、得过去:陈先生病了,正在卧床休息。但当真愿意一见,也还是可以见一见的,至少可以在病榻上敷衍一下。然而无论学校办公室的人如何动员,陈寅恪就是不见!不见康生,也不见别的人。不见也就罢了,他还要赋诗云:“闭户高眼辞贺客,任他嗤笑任他嗔”,直弄到“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地步。陈寅恪的结局,是一个稍懂现代关系学的人所能预见到的:在当今的社会混,首先要选对政治方向,要绝对服从领导;跟权力者过不去,权力者就会让你过不去政治因素、权力因素直到今天依然紧紧地束缚着“陈寅恪们” !束星北一位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国际级科学大师;一位曾经培养启蒙过像李政道、吴健雄等著名科学家的天才物理学家。

26、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位堪称世界级科学大师却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其原因为:(1)束先生从不愿同搞政治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不愿同领导打交道,这是人所共知的;(2)与当时所在的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在学术上有矛盾:华校长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束星北却坚决反对两人的矛盾不仅是上下级的,还涉及到了政治信仰,其结果可想而知。1956年,在肃反运动中,束星北被打为束星北反革命集团的头目。1957年5月,在山东省委宣传工作会议上,束星北作为山东大学的代表做了用生命维护宪法的尊严的发言,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束星北被划为极右派分子。1958年6月,束星北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同年10月,

27、束星北被编入劳改队到青岛月子口水库水利工地强行劳改。1960年,束星北被安排到青岛医学院任教员,管制劳动。十年动乱开始后,被强迫扫了多年的厕所。束星北比起陈寅恪来还算是幸运的,这得益于李政道(也跟束星北所精通的是实用的物理学有很大关系)。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回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当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李政道能为解决中国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讲学时,李政道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当周总理随后了解束星北的时候,才知道这位被李政道极力推荐的“大物理学家”正在接受

28、“劳动改造”,在扫厕所!关于束星北更详细的生平,可以参阅刘海军先生所著束星北档案,我想读者同志们一定会嘘唏感叹不已的。现代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比尔盖茨的,他对于美国信息产业乃至全世界信息产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实在中国也有一位与比尔盖茨拥有同等能力且年龄大致相仿的人物,他就是王选。当然,从两人对电脑的最终贡献来看,王选差得多。王选的回忆录我大概看了看,很是感慨:同是意识到了电脑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都拥有相应的能力,当比尔盖茨开始筹资着手建立自己公司的时候,王选向上级申请科研经费未果(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上级”所代表的权力因素对一个人乃至一个行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比尔盖茨开始研制新一代电

29、脑时,王选却因十年动乱而身陷牛棚结果可想而知。类似陈寅恪、束星北、王选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很多大师级的人物惨遭迫害,单单迫害致死的名单都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老舍、赵九章、叶企逊、熊十力、严凤英、姚桐斌这是我要说的第一层意思: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不是缺乏顶尖人才,不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而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的顶尖人才给扼杀了!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给予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大凡大科学家之类有大成就者,大多有着异于常人的个性如狂傲、孤僻等,因此大多不为人所理解,往往不见容于周围环境,其结局大多悲惨。有人曾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要是鲁迅活在今天,结局如何?答曰:不是在精神

30、病院,就是在监狱。如此的环境造成的如此的悲剧不单单是科学家学者个人的,更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它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陈寅恪、束星北、王选本人,还在于他们可能会培养出的众多的后续人才。也许人们会说,毕竟那个疯狂的黑白颠倒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不正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时代吗?也许是吧,但下面我要说我的第二层意思。第二节 爱因斯坦要是生在今天的中国结果会如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要是爱因斯坦处在我们中国,就是今天我们认为已经“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科学的春天”,其结局会如何?今天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个名满世界的大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初:(1)1905年的时候他仅仅是伯尔尼专利局的

31、一名小职员,既不是物理学家亦不是大学教授,甚至连讲师都够不上,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没有什么背景和后台,其职业也与正宗物理学相差甚远;(2)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顶尖级物理学家信奉的都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而他的相对论正是对经典物理学的挑战,甚至是颠覆;(3)相对论极其难懂,爱因斯坦曾戏言:“只有三个半人懂相对论”;(4)他最初发表的相对论仅仅是初步的、空洞的理论。直到1915年11月25日,当爱因斯坦把题为“万有引力方程”的论文提交给了柏林的普鲁士科学院的时候,才算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5)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相对论之前没有做过象样的物理试验,直到1919年5月25日才由英国

32、人爱丁顿通过观测日全食第一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正确。在物理学这个极其强调试验的学科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想想吧,要是爱因斯坦处在今天的中国(不要说那个疯狂的年代),即便他发现了相对论,那么他的学术能不能在中国的某一个杂志上发表?能不能得到所谓的大科学家们的认同?除去相对论的高深繁难,就凭他仅仅是一个二十六岁的、名不见经传的、无任何背景的、所从事职业与正宗物理学相差甚远的专利局的小职员,并且他所提理论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几乎是大相径庭的!想一想吧,我们的现实能否允许他的理论出现?如果他的理论不被承认,甚至连发表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世界何来爱因斯坦,何来相对论,何来物理新纪元?那恐怕就不仅仅是爱

33、因斯坦的悲剧,那绝对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悲剧!当前的现实是,权力因素、政治因素仍然是影响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点上,当前的时代与陈寅恪、束星北所处的年代几无太大差别。以我为例。我是一名一线教师,我从事的是教育专业,我相信我对教育有我自己独立的见解(本书就是见证)。我相信人们都可以从本书中看出我分析问题的客观性与深入性,看出我并没有反对谁的意思。确确实实地,我写此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是我的很多观点是与流行性理论相矛盾的,也是与诸多杂志所“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的办刊宗旨不相符的(比如我对国家教育目的、对教育体制、对教育改革的质疑)。这就必然地使

34、得我的所谓的独立见解(亦即陈寅恪和束星北一直所强调和坚持的“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 )很难被主流媒体所接受。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只是被牧羊人驱赶的盲从的群羊中的一只,在素质教育的滚滚洪流中被裹挟前行。我自己清楚,不会有哪个杂志和哪个权威人士能接受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与当前钦定的素质教育的潮流不相符的胡言乱语的。退一步讲,即便在中国的今天有哪个杂志肯给我发表,也必须是我跟它们有关系,或是我用钱来买,而根本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很有价值或是我的文笔好!可惜的是,我既没关系也没钱!真不知道当初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时候,是跟自然杂志社的编辑们有关系还是给了他们不少钱?也不知道他跟普朗克是师生还是同乡

35、,抑或有什么别的关系?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以聪慧著称的十三亿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每念及不知多少优秀人才被深埋于社会底层,我就忍不住地心痛。而要想科技发达、顶尖人才辈出就必须给予那些诸如爱因斯坦式的体制外和体制内的人才以崭露头角的机会。相对于成功者,奋斗者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在中国,对教育杂志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对学校的要求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这些要求都极其明确地强调了政治因素。虽然这样的做法有着不可否认的正确性,但我要说的是,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甚至把政治因素当作办刊办校的第一要素,则必然会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36、。凡事都要用政治因素来进行衡量的结果,就会使得政治因素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重要原因。更有人会通过所谓的政治因素把自己的个人想法强加进去。让“政治压倒一切”所导致的悲剧我们并不是没有经历过。第三节 学术的发展、人才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与发现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中国科技的落后、顶尖人才的缺乏难道一点儿也与当前的教育无关吗?或者说,抛开社会原因,教育应该怎样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任教初中),我认为,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的,人才培养更多关乎高等教育。限于我的阅历,我对于高等教育以及前沿的学术研究体制并无深刻认识。依我对基础教育及整个中国教育现状的

37、了解,我认为从培养顶尖级人才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端在于缺乏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对于学术的研究与发展,“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是最为宝贵的。在西方的历史上,大学一直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唯有如此,方能有大学的兴盛、学术的进步。在这里,我以中国顶尖级别的清华北大为例来进行说明。毋庸置疑,清华北大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民国而不是今天。其辉煌的原因可以从民国时期北大著名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看出端倪:“(1)我绝对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为了北京大学校长是简任职,是半官僚性质,便生出那许多官僚的关系,那里用呈,那里用咨,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的公牍。要是稍微破点例,就

38、要呈请教育部,候他批准。什么大学文、理科叫做本科的问题,文、理合办的问题,选科制的问题,甚至小到法科暂省学长的问题,附设中学的问题,都要经那拘文牵义的部员来斟酌。甚而部里还常常派了什么一知半解的部员来视察,他报告了,还要发几个训令来训饬几句。我是个痛恶官僚的人,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鼻息么?我将进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层,所以两年有半,天天受这个苦痛。现在苦痛受足了,好容易脱离了,难道还肯投入去么? (2)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

39、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哪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 (3)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北京是个臭虫窠(这是民国元年袁项城所送的徽号,所以他那时候虽不肯到南京去,却有移政府到南苑去的计划)。无论何等高尚的人物,无论何等高尚的事业,一到北京,便都染了点臭虫的气味。我已经染了两年

40、有半了,好容易逃到故乡的西湖、鉴湖,把那个臭气味淘洗干净了。难道还要我再作逐臭之夫,再去尝尝这气味么?”我们完全可以从这篇辞职声明中,想象出当时北大清华辉煌的根本原因:在于蔡元培先生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自由探索之精神。而蔡元培之所以敢于提倡自由精神又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不可分的。试看今天的清华北大可还有此等之自由精神?纵观今天诸多的大学校长有哪个敢于如此明白地阐述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的?现在的大学及他们的校长更多地是忠实执行上级意旨的工具。由此可知,陈寅恪和束北星一直所提倡和渴望的自由的环境和独立探索之精神即便在今天亦未实现,而北大清华今天之没落亦是一种必然。(二)在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无

41、论哪个专业,英语和政治都是必考科目。考研的人们有一个共识:“只要过了英语和政治关,就算考研成功,专业成绩竟然可以忽略不计!”我不知道研究生是研究专业的,还是研究外语和政治的。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陈丹青事件,就很能说明考研科目设置和分数设置的重大弊端。1978年,陈教授是以1969届初中学历和外语零分、专业高分的成绩考上了“十年动乱”后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届油画研究生;1980年,他创作出了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西藏组画,被国内同仁认为是最具才智的青年油画家。1982年,陈丹青赴美生活,客居纽约18年后,2000年作为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中幸运的一名,成为该校美术学院的特聘教授及博

42、士生导师,讲授“当代架上绘画研究”。然而,清华大学5年的教授生涯并没有使他感到“幸运”:因为过不了政治、英语这道关卡,他第一炉博士生“作废”,而且长达4年没有招到一名硕士生。他开始质疑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直指“先政治、英语,后专业课”的这种成绩排序是“荒谬”的。在公开场合,他愤然宣称:“对任何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试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谬与侮辱。”,并向清华大学正式递交了辞职报告。陈教授本身的经历就是对当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讽刺:一个当代颇有作为的画家、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当年的学历仅仅为初中,且英语为零分!要是放在今天,我想当年的陈教授恐怕是考不上中央美院的,中国恐怕就此会损失一个著名

43、画家。不仅是他,要是阎立本和吴道子生在当代他们也肯定当不了研究生,因为他们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政治,专业再好也是没用的。我们再看看现行的初中升高中考试科目及分数设置:数学120分,语文120分,英语120分,文科综合(历史+政治)120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120分,信息技术(初二结课考试)10分,体育30分,实验操作10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与数学、语文并为三大基础学科。实际上,英语教学已经延伸到了小学,甚至幼儿园。我承认,在一个现代的开放社会里,英语的用途是很大的。我要问的是,英语是不是重要的到了人人都离不了的程度?从教育目标来讲,难道它比历史、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更有用途?要不,为

44、什么英语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那些专门研究学问者来说,难道不会英语就不会有研究成果,不会英语就成不了大师?真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像孔子、墨子、老子、李白、杜甫等等的大师们是否都懂英语?是不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就必须要以英语为基础,没有英语中华文明就不会有进步?现实是,因为过于强调英语,很多人反而对国语陌生了!中华文明是不是要变成彻头彻尾的西方文明才是某些人的最终目的?在我的认识里,英语仅仅是一种专业语言,对于与外国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是有用的,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的学者)来说,它根本毫无用途!正因为它是考研时候必过的一关,而这一关却往往成为了很多优秀人才发展成为顶尖人才的

45、最大障碍!对于这些考试中的科目及分数设置,我总在疑惑:“是谁如此安排的?如此设置有什么科学依据?其目的是什么?明知错误为什么不改?”中国往往是这样的,某件事情一旦有人决定了(必须是某个手握权力的人),开始执行了,人们就不再考虑当初的原因,就只是按照现行规定盲目执行,即便有很大的弊端,也再难更改(从这方面可以反映出中国体制的僵化程度)。而这僵化的制度却实实在在地断送了很多优秀人才的前路!早期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往往为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学生开绿灯,并不遵从僵死的招生资格:民国时期的罗家伦报考北京大学时数学为零,因为文笔很好所以被录取,后成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31岁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无独有偶,

46、1930年吴晗报考清华大学,国文、英文一百分,数学是零分,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而钱伟长更堪称奇迹,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物理只有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零分。但钱先生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了。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钱先生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虽经周折,钱先生还是成功转系,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者,却多了一位科学大师我敢说,如果按照现在的招生标准,晚清至民国时期将会有一半以上的大师级人物被高等学府拒之门外。不要说别的,单英语一关就可以卡住很多人。果真如此的话,恐怕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就此淹没于茫茫人海中。反

47、而论之:他们当时虽然不懂英语,不懂数学,甚至不懂政治,虽然有着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但这些不足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大师。倒是在今天,当我们对学生苛求全面发展的时候,我们却再难见到大师!(三)下面是我摘自某一历史论坛网站的管理条例:“1,本站是历史论坛,不是政治论坛。请所有会员不要在此发表政治方面的帖子。在发言要有理有据,保持本站学术性论坛的形象。 2,请你务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拥护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任何宣传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攻击党和政府,美化日本侵略、支持台独分子、分裂分子、宣传种族主义者的贴子都将杀无赦,并且版主将会根据你的违规程序进行进分。 总则 第一条 历史风云论坛是隶属

48、于铁血网站下的论坛,一切在本论坛的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的所有法律法规;铁血军规及今后由铁血管理者发布的其他修订补充条例以及本规定。 第二条 历史风云论坛是提供给广大历史爱好者对古今中外历史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交流平台。每个铁血注册会员均有在本论坛对历史问题进行自由交流的权利,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论坛管理规则以及不妨碍论坛生存安全的情况下,该权利将受到保护。但会员有义务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为当前的环境允许。 第三条、 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铁血历史风云论坛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论坛中所发布的一切信息,内容或资料,均由会员个人负全部责任;对于会员在论坛中所发布的一切内容,铁血历史风云论坛不对其准确性,真实性和质量提供任何保证;对于论坛中所张贴内容的错误或遗漏,以及用户由于使用了论坛上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破坏,本论坛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四条 本区仅限讨论历史事件,不讨论当代政治。对国内1949年后的史实,凡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