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与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与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docx(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B849密级公开学号291856题 目情绪劳动能否引发反生产行为?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与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作者刘晖指导教师宋国萍 副教授一级学科名称心理学二级学科名称应用心理学提交日期二一二年五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若有不实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2、: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及使用授权声明书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陕西师范大学。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本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大学。保密论文解密后适用本声明。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反生产行为是工业和组织心理学近期的一个研究重点,是指组织成员伤害或意图伤害组织或组织其他成员(同事
3、、上级领导、客户、代理商等)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会对组织以及组织的其他成员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仅偷窃一项,每年就会为美国企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由各种反生产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总额更是令人震惊。鉴于反生产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深入了解这类行为及这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搜索,我们发现,关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在国外进行的,我国对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反生产行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情绪劳动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情绪耗竭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和心理资本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
4、运用了文献搜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上海、西安、银川等城市中从事金融、证券、医疗、保险、销售、酒店、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的454名服务性员工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服务性员工情绪劳动、情绪耗竭、心理资本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研究的结果为服务性组织提供了一些关于管理实践的建议。同时,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也对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具体说来,本研究主要发现了以下结果:第一,服务性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在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位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行业类型上的差异不显著。第二,情绪劳动能够显著预测反生产行为的实施频率。具体而言,表层扮演正向预测反生产行为,也正
5、向预测反生产行为的三个维度,深层扮演负向预测反生产行为,也负向预测反生产行为的三个维度。第三,表层扮演能够正向预测情绪耗竭的程度,但深层扮演对情绪耗竭的预测作用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第四,情绪耗竭能够正向预测反生产行为的实施频率。具体而言,情绪耗竭正向预测反生产行为,也正向预测反生产行为的三个维度。第五,情绪耗竭对表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情绪耗竭对深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第六,心理资本能够显著预测反生产行为的实施频率。具体而言,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反生产行为,也负向预测反生产行为的三个维度。第七,心理资本对表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调节的方向为负向调
6、节;但心理资本对深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由此,本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能够引发反生产行为,深层扮演不引发反生产行为,且深层扮演负向预测反生产行为。表层扮演不仅能够直接引发反生产行为,而且还可以通过情绪耗竭的作用间接引发反生产行为。心理资本可以削弱表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联系,心理资本高时,表层扮演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相关较低。关键词:反生产行为,情绪劳动,情绪耗竭,心理资本IIIAbstract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which include any actions that employees engage in that h
7、arm their organization or organization members, have recently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Given the serious nature of these behaviors, it should be no surprise tha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have important implica
8、tions for the well-being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members. Studies have shown, for example, that theft alone costs U.S. organizations several billion dollars annually. Total losses caused by the other form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re likely to be staggering. Because of the important p
9、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 the nature of these behavior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earch,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so many studies o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the study in China is very few, and there is
10、no research that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labor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Based on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the present study ha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s emotional labor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of emo
11、tional exhaus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Us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resent study have analyzed 454 samples which comes from several industry enterprises(such as economics, securities business, medical treatment, insurance, sales, hospitality industry, educati
12、on training and etc) in four cities(Beijing, Shanghai, Xian, Yinchuan).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labor, emotional exhaus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n service staff.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 also give some advice to servi
13、ce organizations on management practice.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have been discussed.In particular, this research mainly found the following results:First, service staffs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14、,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ositions; but on the variable of age, martial status, working age and industry category, there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Second, emotional labor significantly predicts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n particular, the surface acting positively predict the coun
15、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lso positively predic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the deep acting negatively predict th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lso negatively predic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Third, the surface acting positive
16、ly predicts emotional exhaustion, but the deep acting plays no prediction on emotional exhaustion.Fourth, emotional exhaustion positively predicts th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n particular,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positively predicts th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lso positively p
17、redic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Fifth, emotional exhaustion partial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act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but mediated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act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s not significa
18、nt. Six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negatively predicts th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n particular,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negatively predicts th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also negatively predict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Seventh, psychological capit
19、al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act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bu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act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is not significant.Thu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urface acting of emotional labor can lead to counterpr
20、oductive work behaviors, but the deep acting can not, and the deep acting negatively predict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The surface acting can not only result i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directly, but also can result i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through emotional exhaustion. Th
21、e psychological capital can weaken the link between the surface act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Keywords: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 emotional labor, emotional exhaus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第1章 文献综述11.1 反生产行为11.1.1 反生产行为的定义11.1.2 反生产行为的维度31.1.3 反生产行为的理论51.1.4
22、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91.2 情绪劳动111.2.1 情绪劳动的定义111.2.2 情绪劳动与反生产行为121.2.3 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131.2.4 情绪劳动、情绪耗竭与反生产行为151.3 心理资本151.3.1 心理资本的定义151.3.2 心理资本与反生产行为161.3.3 心理资本、情绪劳动和反生产行为17第2章 问题提出192.1 现有研究的局限192.2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02.3 研究假设212.4 研究意义232.4.1 理论意义232.4.2 实践意义24第3章 研究过程273.1 研究被试273.2 施测过程273.3 研究工具293.3.1 情绪劳动问卷293.3.
23、2 情绪耗竭量表293.3.3 心理资本问卷293.3.4 反生产行为量表293.4 数据处理方法30第4章 研究结果314.1 反生产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314.1.1 性别的差异比较314.1.2 婚姻状况的差异比较314.1.3 年龄的差异比较324.1.4 工作年限的差异比较324.1.5 教育程度的差异比较334.1.6 职位级别的差异比较334.1.7 行业类别的差异比较344.2 情绪劳动、情绪耗竭、心理资本、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354.2.1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354.2.2 情绪劳动对反生产行为的预测作用374.2.3 情绪劳动对情绪耗竭的预测作用384.2.4 情绪耗
24、竭对反生产行为的预测作用394.2.5 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414.2.6 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434.2.7 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44第5章 讨论535.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535.2 情绪劳动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555.3 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的关系565.4 情绪耗竭对情绪劳动与反生产行为的中介作用575.5 心理资本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585.6 心理资本对情绪劳动与反生产行为的调节作用59第6章 总结616.1 研究结论616.2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626.3 本研究的建议63参考文献65附 录75致 谢8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3第1章 文献综述第1章 文献综述1
25、.1 反生产行为1.1.1 反生产行为的定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关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展开了,只是这时的研究者通常都只研究反生产行为的单一表现,其研究领域包括偷窃、欺诈、缺勤、工作拖延、身体或言语攻击、物质滥用等。由于缺乏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体系来整合这些行为,从而使得研究者将反生产行为的这些形式看作是彼此不同、互不相联的现象,这使得研究者之前对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十分松散、缺乏完善的系统性。虽然这种单一的、特定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特定的前因变量和特定的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它同时也忽视了相关领域之间的联系,研究者有时并未注意到其他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1。随着单一反生产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
26、者逐渐认识了整合的必要性,由此,关于反生产行为的不同定义和名称也就随之出现了。Robinson和Bennett是最早对反生产行为展开整合研究的学者,虽然他们所采用的名称并非反生产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而是偏差行为(deviant behavior),但该行为实质上就是反生产行为2。Robinson和Bennett(1995)将反生产行为定义为:故意违反组织的重要规范,从而对组织/或组织员工的利益(well-being)产生威胁的行为3。值得注意的是,Robinson和Bennett所定义的反生产行为并不等同于犯罪行为,因为有些行为确实是违法的,但
27、却是符合组织规范的(如根据管理层的指示,向超市供应腐烂的肉)。同时,员工的行为也可能是偏离组织规范的,但却是合法的(如,把公司将腐烂的肉提供给超市的这一行为上报给有关部门)。Sackett与DeVore 于2001年从组织的视角对反生产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他们看来,反生产行为是员工故意侵犯组织合法利益而实施的行为,这类行为主要是以组织为行为对象的,但是其中也包括一些不恰当的言语(骚扰同事)和物理(攻击同事)行为4。在这一定义中,反生产行为共包含了3个要素:(1)该行为是有意识的、故意的,但与行为是否会带来实际的不良后果无关。在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并不代表个体实施伤害行为
28、的背后一定存在明确的动机。例如,偷同事的东西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无论实施该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报复或是想拥有这件物品,此行为都属于反生产行为;但是,如果是个体在无意之间错拿了同一物品,这一行为则不属于反生产行为。(2)行为是具有潜在的、可预测的伤害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酒后驾车并不一定会出事故,但显然这一行为有潜在风险,所以这一行为属于反生产行为;将贷款发放给那些通过审核的客户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这一结果是不可以预测的,所以这一行为则不属于反生产行为。(3)个体所实施的行为会损害组织利益,而且这种损害远远大于这一行为能够为组织所带来的可能收益。例如,性骚扰侵害了受
29、害者的利益,但组织并未从中获得好处,所以这一行为属于反生产行为;而组织的决策者决意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这一决定可能会使得整个组织损失严重,但这一决定同时也可能为组织带来高额的利润,所以这一行为则不属于反生产行为之列。Fox,Spector与Miles在2001年给反生产行为所下的定义为:反生产行为是个体所实施的意图对组织或组织成员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行为,它可以是一些外显行为,如攻击、偷窃,也可以是一些更消极的行为,如故意违背指令、故意以错误的方式工作等5。Spector和Fox于2005年又对反生产力行为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将反生产行为与其他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区分。Spector和Fox认为,
30、反生产行为是组织成员伤害或意图伤害组织和/或组织成员(同事、上级领导、客户、代理商等)的行为6。张建卫和刘玉新于2009年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反生产行为概念的界定,将该行为定义为:“组织成员有意采取的显性或隐性的行为,不管该行为是否违反了组织的规范(正式或非正式),也不管行为的实施者是否因为实施这一行为而受到了惩罚(有形或无形),只要个体所实施的这一行为对组织或组织成员的资产(有形或无形)造成了损失,这一行为就是反生产行为”2。虽然众学者对反生产行为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反生产行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故意性,反生产行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为之的;第二,侵害合法利益性
31、,这一特征与组织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有关;第三,负面性,反生产行为是组织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类行为;第四,隐蔽性,反生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內隐的7。在已有研究中,使用最广的是Robinson & Bennett(1995)和Spector & Fox(2005)的定义。Robinson 与 Bennett的定义着重强调的是那些违反组织重要规范的行为,但在组织中,往往还存在着一些潜在规范,而这些潜规范与组织的正式规范通常都不太一致,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此时,如果我们将反生产行为定义为违反组织规范的行为,那么可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淆。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Spector和Fox(2005)的
32、定义,即反生产行为是组织成员伤害或意图伤害组织和/或组织成员(同事、上级领导、客户、代理商等)的行为。1.1.2 反生产行为的维度反生产行为是组织成员伤害或意图伤害组织和/或组织成员(同事、上级领导、客户、代理商等)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它的结构维度也随着研究者所采用方法和分类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对前人关于反生产行为维度的研究进行整理之后,我们认为,该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 单维结构Hollinger与Clark于1983年对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展开了研究,是该领域的最早研究者,他们认为,反生产行为是一个针对于组织的单维结构,主要包括财产偏差行为(property d
33、eviance)和生产偏差行为(production deviance)两类。财产偏差行为主要是指员工滥用雇主财产的一类行为,主要包括:盗窃雇主的财务、破坏公司的资产、滥用打折的特权等。生产偏差行为则是指违反工作规范的行为,主要包括缺勤、消极怠工、擅自延长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酗酒、滥用药物等8。(2) 二维结构Hollinger与Clark(1983)的分类体系只涉及了组织指向的反生产行为,却不曾提及人际指向的反生产行为,由此,Robinson与Bennett 于1995年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反生产行为的二维结构分类,该分类方式将反生产行为的结构从行为对象(组织指向vs.人际指向)与
34、行为性质(轻微vs.严重)上进行了区分,从而将这一行为分成了四类,分别是生产偏差、财产偏差、政治偏差和人际攻击。生产偏差是组织偏差的轻微形式,主要是指员工对组织规章的破坏,如早退、休息的时间超过组织的规定、故意拖延工作和浪费资源等。财产偏差是组织偏差的严重形式,主要是指员工通过破坏、欺诈和偷窃等方式滥用雇主的财产。政治偏差是人际偏差的轻微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徇私、说同事的闲话和批评同事等。人际攻击是人际偏差的严重形式,主要包括性骚扰、言语侮辱、偷窃同事的财物、身体攻击等3。后来,Bennett和Robinson于2000年对其1995年的分类体系进行了修正,在他们看来,组织指向的反生产行为和
35、人际指向的反生产行为有着本质性差异,但其在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只是量的差异,由此,他们建议将财产偏差和生产偏差进行合并,人际攻击与政治偏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两类行为分别定义为“组织偏差” (organizational deviance)和“人际偏差”(interpersonal deviance)9。与Robinson和Bennett的结构相似, Sackett与Gruys也于2003年提出了一个反生产行为的二维模型,将其划分为行为指向性(人际指向vs.组织指向)和任务关联性(与任务有关vs.与任务无关)两个维度10。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将反生产行为分为五类,分别是:组织指向的且和任务有关
36、的行为(主要有缺勤、时间和资源滥用等);人际指向的且和任务有关的行为(主要涉及违章操作以及不安全行为等);人际指向的且和任务无关的行为(主要涉及那些对同事的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等);组织取向的且和任务无关的行为(诸如破坏财产、偷窃等);以及指向程度都很弱的行为,即四个象限中趋于原点位置的行为,如酗酒、药物滥用等。Maria Rotundo和Jia Lin Xie(2008)对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反生产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反生产行为也分为行为指向性(人际组织)和任务关联性(与任务有关vs.与任务无关)两个维度,由此,他们认为,中国组织情境下反生产行为的结构与西方情境
37、下的结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1。(3) 多维结构Spector等人(2006)认为,关于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划分,无论是单维结构还是二维结构,都有着过分概括化的倾向,因此,对反生产行为的维度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对已有研究中所涉及的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变量进行总结后,提出了反生产行为的“五分法”。这五个类别分别是:(1)辱骂别人(Abuse against others),个体通过骂人、不理人、恐吓等途径给同事或其他人员的身心造成伤害,破坏他人工作绩效的一类行为;(2)生产偏差(productive deviance),是指个体以无效的方式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一类行为(如,个体有意将工作搞砸
38、等),Spector所定义的这些行为有一部分取自于Hollinger关于生产偏差的定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生产偏差并不包括“退缩”(withdrawal)类行为;(3)破坏(sabotage),个体故意破坏或故意损坏雇主财产的一类行为;(4)盗窃(Theft),是指个体盗窃雇主或公司的财物的行为;(5)退缩(withdrawal),指工作时间低于组织要求的一类行为,也就是组织成员降低生产投入的一类行为,包括缺勤、迟到、早退、擅自延长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等12。我国学者刘善仕于2004年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反生产行为进行了划分,并将这一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财产偏差、人际偏差和生产偏差。财产偏差
39、主要涉及的是私自占有组织财产的那类行为,其中包括出卖组织商业机密、挪用公款、受贿、吃回扣、滥用打折权等;人际偏差是企业员工以不正当的人际关系为手段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一类行为,主要包括攻击或诽谤他人、在同事背后说闲话、结党营私、将自己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嫁祸给同事等;生产偏差则是指员工降低其自身对组织的生产投入的一类行为,如以公谋私、消极怠工、谎报病假、缺勤等13。程刚于2009年对中国企业员工所进行的研究则表明,中国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主要分为消极怠工、主动越轨、人际攻击共三类。消极怠工是指由于个体有意/无意的减少其自身对组织的生产投入而直接/间接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的一类行为;主动越轨是指由于个体故
40、意、主动的实施针对于组织的破坏进而直接/间接的破坏了组织绩效的一类行为;人际攻击是指个体故意对其领导和同事实施攻击,通过破坏组织的团结和氛围进而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的一类行为14。上述内容大体上包括了近十多年来关于反生产行为结构研究的所有观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分类形式之间并不存在矛盾,研究者在研究时所选用的视角不同,其研究结果也就有所差异。与此同时,这样的分类差异也在提示我们,身为整合性概念的反生产行为,用笼统的方式对它进行研究可能是不恰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反生产行为进行研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分类方式。1.1.3 反生产行为的理论(1) 挫折攻击理论(the f
41、rustration-aggression model)经典的挫折攻击理论是由Dollard与Miller于1939年提出的。DollardMiller的模型将攻击看作是挫折的结果,当个体预期的目标反应(或预计的行为序列)被打断或禁止时,挫折就随之产生了。此时,个体可能会为被阻断的目标反应寻找一个替代反应,但是,如果个体没有这么做,那么他可能就会以某种水平(外显或内隐,外部导向或内部导向)的攻击作为反应15。同时,个体关于受惩罚可能性的感知会对其所采取的攻击反应的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Dollard等人认为,人们对攻击行为的抑制水平,直接取决于他们对实施这一行为后所要承受的惩罚强度的预期。因此,
42、研究者认为,通过反生产的组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外显攻击与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实施此行为却不被抓到或惩罚”的感知有关。挫折攻击理论在组织心理学领域引起很大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该理论忽视了消极情绪唤醒在挫折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应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16。在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是消极的;第二,这些消极情绪会提高生理唤醒水平17。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Dollard的理论过于偏向机械论了,从而忽视了认知过程和人格特质的作用,而一个综合的理论应该考虑到诸如控制源等信念变量和人格特质的影响18。(2) 行为计划理论(theory
43、of planned behavior,TPB)行为计划理论是在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从信息加工、期望的角度解释了个体行为决策的过程,如图1-1所示。行为计划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行为意向,而个体的行为意向则是由个体的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和主观规范所决定的。个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其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感越高、重要他人对个体行为的支持程度越高,个体的行为意向也就越强,则个体实施这一行为的机率也就越高。个体的经验、人格以及文化背景等个体或社会文化因素能够通过行为信念对个体的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和主观规范产生
44、影响,进而对个体的行为意向和行为产生影响19。在行为态度方面,反生产行为可以为反生产行为的实施者提供一种重建自尊和公平的方式20,它令“恶报”发生在“恶人”身上,从而保护了那些实施反生产行为的个体关于“世界公平”的理念21。主观规范是指员工所感知到的组织和“重要他人”对其实施反生产行为的看法和评价,组织内部的反社会氛围能够显著预测反生产行为的发生,当组织中员工的旷工行为变得习以为常时,个体的旷工也就较为频繁22,组织内其他成员对盗窃者的看法和态度会对个体盗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产生影响23。在行为控制感方面,当个体感受到的被惩罚的可能性比较小时,个体从事反生产行为的机率就比较大24。行为信念规范信
45、念控制信念主观规范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行为意向行为图1-1 行为计划理论模型(3) 因果推理理论(causal reasoning theory,CRT)Martinko和Gundlach等人于2002年在归因理论、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反生产行为的因果推理理论,其思想框架如图1-2所示。因果推理理论的观点认为,反生产行为是个体与情境交互所产生的复杂结果,个体关于情境的归因(即因果推理)将会决定个体是否实施反生产行为。不同的归因方式(内部或外部、稳定或不稳定)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歉疚/羞愧、愤怒/挫败),而不同的情绪反应则会产生不同的反生产行为(内部指向或外部指向)25。情境因素领导风格薪酬
46、体系家庭生活组织文化个体差异消极情感情绪稳定性归因风格控制点认知加工对不平衡的感知归因内部/稳定外部/稳定内部/不稳定外部/不稳定自责/内疚愤怒/受挫自我破坏吸毒、酗酒缺勤、消沉被动、不满报复攻击、暴力怠工、偷窃蓄意破坏.图1-2 反生产行为的因果推理理论CRT强调信息加工和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职场不平衡感(如不公平感)和对不平衡所进行的归因是引发反生产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第二个因素(即对不平衡感所进行的归因)对个体所实施的反生产行为的性质及表现形式的影响作用较大。因果推理理论认为,如果个体将工作中的不平衡感归因成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自己能力差),则会导致自身指向的反生产行为
47、的增加(如,酗酒、药物滥用和习得性无助等)。如果个体将这种不平衡感归因成外部的、稳定的因素(如领导脾气暴躁、经常处罚下属等),则会导致外部指向的反生产行为的增加(如,报复、攻击、消极怠工和蓄意破坏等)。如果个体将这种不平衡感归因成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缺乏自身的努力等),那他可能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个体更可能通过改变自身的不稳定因素(如增加自己的努力程度)来改善这种不平衡感,而不是实施反生产行为。由此可见,个体对职场不平衡的归因是其从事或不从事反生产行为,以及个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从事反生产行为(内部指向或外部指向)的决定因素。 (4) 应激源情绪模型(the stressor-emotion model,S-EM)Spector和Fox(2005)在挫折攻击假说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反生产行为的应激源情绪模型(the stressor-emotion model,S-EM)。该模型将反生产行为看作是一个认知、情绪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反生产行为的过程,图1-3阐述了这一模型的基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