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904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245 大小: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x(2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交 流 材 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年10月242目 录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开创数字河北建设新局面1凝聚力量 创新思路 扎实推进数字城市建设5云南省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情况9建设数字城市 服务西城发展12数字石家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情况20推进“数字太原”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23适应转型跨越发展 推进“数字阳泉”建设32“数字晋城”建设情况与体会36数字晋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与体会38建设数字包头 服务富民强市43数字抚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47“数字九台”县级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典范54数字哈尔滨建设实践与体会58数字齐齐哈尔建设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服

2、务水平63大力推进上海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67城市信息化发展新推力-“数字徐州”建设体会73科技绘就信息蓝图 数字彰显精彩未来 “数字嘉兴”助推嘉兴大发展78“数字绍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87构筑数字城市 成就智慧丽水 “数字丽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和经验90共享地理信息成果 促进“数字合肥”建设99地理信息资源在莆田市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108数字鹰潭 绿色崛起的新动力鹰潭市“数字鹰潭”建设经验做法114“数字宜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项目情况汇报120加快数字临沂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24夯实基础工作 狠抓关键环节 全力推进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129坚持“四个有

3、利于”推进数字郑州建设一三3“数字平顶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41集约利用资源 “数字武汉”应用效果显著148“数字鄂州”建设实践和体会一五5建设数字荆门 助推跨越发展160抢抓机遇 统筹规划 稳步推进数字郴州建设163大力推进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全面提升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水平168大力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助推“智慧佛山”建设172数字茂名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与应用175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与总结一八1“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纪实191数字长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总结与体会195数字永川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与体会202“天地图-数字

4、温江”纵深推进城乡统筹温江区统筹市政管网建设汇报206数字广元,先行一步关于数字广元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工作总结211数字遵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情况2一五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全力打造数字西安地理信息共享平台219“数字榆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 助力榆林经济社会发展223加快数字白银建设与应用 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227立足实际 注重应用 打造数字西宁基础框架232“数字奎屯” 让城市更美好234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开创数字河北建设新局面河北省测绘局根据国家局的要求,我局以李克强副总理视察调研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统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科学发展的

5、重要抓手,坚持“四个到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石家庄、邯郸、廊坊3市被列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其余8个设区市将于年底前立项启动,全省22个县级市将于2012年底前立项启动,全省114个县将于20一五年底前全部立项启动。一、政策到位,为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保障“十一五”期间,河北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启动缓慢,只有石家庄市1家被国家局批准为试点城市并启动。面对这种形势,局领导班子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广泛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最终找出制约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的结症所在各级政府认识不足,我们的宣传不够。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

6、我们转变思想,变自下而上逐个推动为自上而下整体推广。主要做法是,向省政府积极汇报数字城市建设工作,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变数字城市建设的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2月份,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准备,我局向省政府递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请示,省政府有关领导迅速做出了批示。按照省领导的批示意见,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我局历时3个月,反复与省财政、工信、住建、编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就数字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资金、机构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磋商,最终达成了共识,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数字城市基础建设工作的通知(办字201174号)印发实施,为全省数字城

7、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这个通知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省测绘局是全省数字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主体,数字城市建设是各级政府一项工作目标;二是明确了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为数字城市建设牵头单位,设区市和县(市)政府要组织成立以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三是明确了数字城市建设资金及配套资金来源;四是明确了数字城市建设的进度安排,要求各设区市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立项,县级市要在20一三年前完成立项,其他县要在20一五年底前完成立项。二、宣传到位,为数字城市建设推进提供动力在寻求政策突破的同时,我们广泛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通过

8、宣传,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向领导宣传。一年来,我们就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撰写专题报告,报主管省领导和相关部门,使他们了解数字城市建设的整体形势和本省现状。3月份,我们请主管副省长张杰辉到国家局拜访徐德明局长,二位领导就河北的数字城市建设及其他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都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我省的数字城市建设工作。6月8日,我局举行了“全省数字城市基础建设启动仪式”,徐德明局长和张杰辉副省长出席启动仪式,并共同启动了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工作,至此我省数字城市建设全面展开。二是向各市、县宣传。由局领导带队,先后赴我省11个地市和部分县(市)调研测绘工作,就省政府文件落实情况

9、,数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河北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为市、县领导演示“全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普遍认可,为推动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向社会公众宣传。局主要领导积极撰写文章,在省报和中国测绘报上刊登,宣传数字城市建设。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长城网、设区市新闻媒体等多次对我省数字城市建设进行报道宣传,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对数字城市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还利用“625”、“829”、“124”等法制宣传日,大力宣传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重点宣传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使社会公众了解数字城市的作用,为数字城市建设

10、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有力地促进全省数字城市建设的全面开展。三、监管到位,为数字城市建设质量把关筑防数字城市建设成果是城市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建设数字河北的基础,提高质量、统一标准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如何加强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监管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决定全省各设区市、县(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数据采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研发等4个工序的承担单位,由我局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遴选,各市县必须从经我局审核认定的单位中确定投标单位。按照这个原则,6月份,我局公布了河北省数字城市建设承建单位审核认定工作细则,通过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告,启动了数字城市建

11、设承建单位审核认定工作,经各单位申报、资格审查,确定了全省2011-20一三年数字城市建设31家承建资格单位,为统一质量和标准、服务数字河北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9月份,举办了全省2011年数字城市建设培训班,传达贯彻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人民政府、省测绘局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全省数字城市建设的计划,听取、观看了17家承建资格单位的汇报演示,印发了河北省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材料汇编。11个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和5个即将启动数字城市建设的县国土资源局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数字城市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高质量地完成好数字城市建设打下了基础。四、服务到位,为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增

12、速引路省政府通知的印发和全省数字城市基础建设启动,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各个市和部分县纷纷表示,尽快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并积极寻求我局给予相关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健康发展,我局及时编写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各市县执行。方案就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组织领导、技术支撑、周期经费、建设步骤和推广计划等进行了详细列举,方案通俗易懂,易于操作。为确保全省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质量和建设周期,我们充分调动省局直属单位的技术力量,分工包片,要求他们转变角色,变生产型服务为技术支撑型服务,变承揽市场任务为履行政府职能,积极为各市县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帮助。

13、河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被明确为全省数字城市建设总技术支持单位,负责协助各设区市开展技术设计编制,审查县(市)技术设计书,并具体指导全省数字城市建设等工作。其他直属单位分别被明确为数字城市建设技术支撑单位,协助各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并协助县(市)开展技术设计编制等工作。数字城市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从上至下、从政府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科研、生产、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完善机制,强化监管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运用科技,规范管理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增强服务,推广应用

14、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以上是我省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下一步,我们将以徐德明局长讲话和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和河北省政府的要求,学习其他省局的先进经验,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科技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成果应用,努力提高数字城市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凝聚力量 创新思路扎实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江苏省测绘局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我局认真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部署,结合江苏实际,按照“ 快速起步、创新思路、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

15、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先后开展并全面完成数字城市试点建设;认真进行遴选、推荐城市政府认识到位、基础条件优越、建设经费落实到位、社会需求迫切的城市,积极申报国家试点和推广计划。我省数字城市建设初见成效,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满足了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局充分认识到,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是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测绘与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功能,统筹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06年起,我局组织人员学习数字城市建设有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并通过请进

16、来宣讲、外出调研等多种途径,学习兄弟省份数字城市建设成功经验。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数字城市建设内涵,为我省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数字城市建设被列入2011年全省测绘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并作为对市级测绘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重要内容。二、建立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领导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我省成立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机制建设、经费投入、技术架构和建设模式上的指导,抓好资金落实、技术支持、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成立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指导数字城市建设承担单位开展公共平台建设、二次开发、应用系

17、统接入、长效机制建立,培训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各建设城市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本市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使市政府主导、市领导挂帅,成为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力量,确保建成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地位。为保证我省数字城市建设的质量,我们安排省测绘工程院和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我省数字城市建设技术支持单位,分别承担省内各市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各技术支持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合理人员配比,投入精良设备,组建了高水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切实为我省的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数字城市建设是政府主导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我

18、省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邀请了相关部门领导来局考察交流,宣传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深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了他们极大的支持。我们制作了数字城市建设宣传光盘,印制了宣传材料,在报纸刊登专题文章,以及利用“8.29测绘法宣传”活动等,积极向社会公众充分宣传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介绍我省试点建设成果,扩大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影响,营造了数字城市建设良好氛围。四、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投入机制数字城市由中央、省、市共同投入建设。在国家投入配套资金的基础上,我局一方面向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更多的支持,一方面

19、挤出我局部分事业发展经费进行相应的配套,目前省测绘局的配套资金基本到位,城市人民政府将数字城市建设投入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或专项预算,建立了公共财政对数字城市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数字城市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五、积极开展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徐州和泰州是我省较早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测绘局及城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两个城市都按照计划完成了项目各项任务,试点项目成效显著,达到了国家数字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建设要求,都顺利通过了省级预验收,准备迎接国家局的最终验收。服务国土监督管理,提高了国土

20、资源监管效率。徐州市的数字国土建成了目前全国第一个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系统实现了土地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的一张图管理,建成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一张图工程。在土地登记发证、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泰州市数字国土以三维空间方式创新了城镇地籍管理模式,实现了数字城市和金土工程建设相互补充的新模式。两市数字国土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为领导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决策支持。服务税务监管,提高了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徐州市数字地税搭建了土地二级市场契税、耕地占用税的管理综合管理平台,创新了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模式,形成了“政府

21、增加财力、地税增加税源、国土规范管理”三方共赢的局面。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图管税的信息系统,改变了原有税务登记管理模式,实现了以图管税的新模式,大大提升税务管理水平,潜在增收税款3亿元,当年实际增收税款超亿元,有效实现了土地相关税收的“堵漏增收”。 服务城管,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徐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完成了数据资源整合、市公安局治安监控资源的整合、9个标准系统、11个拓展系统的开发和50个监控点建设,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覆盖,真正把城市管理推向了网格化、精致化、数字化,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无论是市民投诉还是市容监督员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系统都能够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精确的

22、定位,并确定唯一的处置单位,变被动为主动,大大缩短以往发现问题难,处置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一行考察数字徐州时,对徐州数字化城管项目的创新和深入应用表示赞赏。服务社会公众,方便了百姓生活需求。满足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泰州公众影像地图服务,建立了面向普通百姓的公众影像地图服务示范应用(又名数字泰州公众版地图)。普通百姓可以通过该网站详细了解泰州市餐饮、酒店、购物和景点等相关信息,通过浏览街景影像和360度单点全景,达到不出门而身临泰州、游玩泰州的效果。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旅游景点信息、周边实景导航

23、和三维景观服务,为旅游景点规划发展和特色宣传提供支撑。泰州市文物管理信息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文物管理模式,从无到有地建立了文物保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将泰州市域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分类分级登记到册,并实现重点文物的三维形式浏览,提高了文物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办公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六、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通知(国测国发201048号)文件的指示精神,我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听取城市意见,紧紧围绕城市需求,制定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通过我局和11个市政

24、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共同积极努力,截至目前,镇江市、南通市、宿迁市项目已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复立项;扬州市正在推荐程序中;连云港、常州、盐城、淮安等城市人民政府正积极着手申报。今年,在结合开展地理省情监测试点工作同时,选择12个县(区)开展数字县区试点,为下一步的数字江苏建设探索道路、总结经验。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通过省市两级测绘部门的共同努力,上下联动,不断将数字城市建设引向深入,全面加快我省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努力提升测绘保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

25、信息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省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云南省测绘局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有2个数字城市试点项目,以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建的11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如下:一、“数字安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数字安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于2009年9月28日签署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云南省测绘局、安宁市人民政府三方协议,2010年3月8日技术支持单位(云南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项目承建单位(安宁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有:700平方公里1:6000(0.2m分辨率)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全市一三03平方公里1:50000 DLG数据更新;一三03平方公里1:1

26、0000 DLG、DEM、DOM数据生产;700平方公里1:2000 DOM、DEM生产,一五0平方公里1:2000 DLG数据生产;22平方公里1:500 DLG数据生产;10平方公里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控制网联测及成果改算;全市地名/地址数据扩充采集及编码;以上基础数据的公共框架数据生产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土、环保及公众服务三个典型示范应用。目前已经完成的内容是:1)全市一三03平方公里1:10000 DLG、DEM、DOM数据生产及框架数据生产;2)22平方公里1:500 DLG数据生产及框架数据生产;3)38平方公里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地名/地址数据扩充采集及整理;控制网联测;4)国

27、土、环保、公众服务三个应用系统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程序编程实现由于缺公共平台和数据支持,尚未进行集成与测试。目前正利用获取到的航摄资料开展1:2000 DOM、DEM、DLG数据生产,力争在今年底基本完成,2012年上半年验收。二、“数字玉溪”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数字玉溪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于2010年5月12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云南省测绘局、玉溪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了合作建设协议,2010年12月6日技术支持单位(云南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项目承建单位(玉溪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3500平方公里的1:32000黑白航空摄影和1100平方公里的1:3000数码彩

28、色航空摄影(0.2m分辨率);全市一五300平方公里1:50000 DLG数据更新,6000平方公里1:10000 DLG、DEM、DOM数据生产与更新,1100平方公里1:2000 DOM、DEM生产,一五5平方公里1:2000 DLG数据生产,173平方公里1:500 DLG数据生产;40平方公里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控制网联测及成果改算;全市地名/地址数据扩充采集及编码;以上基础数据的公共框架数据生产;国土、环保、规划及公众服务四个典型示范应用。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内容是:1)前期调研、总体方案设计、评审及修改完善;2)收集市区、八个县城及部分乡镇驻地已有测绘资料、1:500数字地形、地籍图

29、174平方公里,撰写了分析报告、使用方案;3)上报所需的航摄资料范围及要求;4)邀请有关单位与典型应用用户沟通,开展需求调研,编写了调研需求报告;5)辅助承建方编写招标技术文档,完成“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地名/地址数据扩充采集及编码”、“国土典型应用示范系统”的公开招标工作;并对中间成果抽查及提出整改意见。6)基本完成1:500 DLG数据及公共框架数据的生产,利用原有航片先期进行1:10000 DLG、DEM生产,目前在质检阶段。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是:1)7月底获取到1100平方公里的1:3000数码彩色航空摄影(0.2m分辨率)成果资料,正在组织1100平方公里1:2000 DOM、D

30、EM(合同尚未签订)和一五5平方公里1:2000 DLG数据生产。2)正在实施“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国土典型应用示范系统”。3)正在进行控制网联测及成果改算。由于刚刚获取到航摄资料,目前正在抓紧组织数据生产等工作,力争在今年底、明年初基本完成,2012年下半年验收。三、11个统建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统一组织开展部分地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通知(测国土函201114号)的文件精神,我省启动了怒江州(泸水县)、丽江市(古城区)、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临沧市(临翔区)、普洱市(思茅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山州(文山市)、昭通市(昭

31、阳区)、保山市(隆阳区)、大理州(大理市)、楚雄州(楚雄市)11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完成。 我局根据国家测绘局文件通知的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并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安排工作,并成立云南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建设工作统一组织管理工作。目前完成的工作如下:1)完成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的编写;2)拟定资料收集清单,摸清我局内的基础成果的情况,完成统计汇总,完成各州市开展基础资料成果的调查与收集工作,以及进行基础资料可利用程度分析;3)组织技术人员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培训学习和生产,目前完成培训学习和各项目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根据目前进度,有望在10月1

32、1日之前完成所有数据处理工作及完善平台功能, 10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数字城市 服务西城发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的新目标。北京市对数字城市建设非常重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要求:“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建成完善的首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现代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水平,全面建设数字北京”。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打造信息枢纽城市,建设面向公众和产业服务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推进跨部门、跨区县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和应用,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

33、化,建设智慧城市。”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是展现国家和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国家科技实力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城区。西城区的特殊地位要求城市管理与决策必须实现精细化、实时化和先进化,以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这迫切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经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推荐,2009年11月,西城区获批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2011年9月,数字西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验收。数字西城建设项目大大提高了西城区信息化基础建设和科学应用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数字西城特点与其他纳入国家数字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

34、相比,西城具有以下特点:(一)面积小,城市化水平高西城全区面积仅为50.7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整体城市化水平高,全部是城区,这一方面对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较小的区域面积也为实现更精细的城市表达提供了条件。(二)发展快,信息化基础好西城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地形图、影像、地名地址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建立了安全隔离的政务网和互联网两套网络系统,形成了由区政务办公系统、区街居办公系统、区城管信息系统等构成的区级电子政务应用体系,规划、国

35、土、应急、房产等多个部门都建立了业务应用系统。这都为数字西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前期基础。(三)认识高,对公共平台需求迫切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环境整治、防灾减灾等对地理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强调对地理信息的权威性、公共性、现势性需求。从政府到规划、应急、房产、文物、教育、建设、国土等各行政主管部门,都已形成共识,亟需构建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四)重三维,实现精细化表达虽然西城区的信息化建设已开展较好,但调研表明,目前的地理信息应用主要集中在二维平面数据上。随着应用的深入,多个部门均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理信息开展

36、业务应用的迫切需求,以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表现西城区的立体化、空间化特征。为此,本项目以三维服务作为建设特色,建立了全区覆盖的精细三维模型,提供网络服务。(五)重科技,强调自主创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进步,对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西城建设中,以自主创新为推动力,实现了一大批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技术、地理信息数据保密处理技术、海量数据的分散管理和集成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并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的支持,从服务和应用两个方面对框架建设进行拓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六)重成效,广泛学习成功经验为充分吸收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市、区领导亲

37、自率队,组织了十几个相关单位,到太原、嘉兴、重庆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展“数字西城”建设思路。同时,对西城区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及应用进行了调研,研究部门专题数据共享、更新的方案,协商改善项目建设运行环境的措施,为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数字西城”地理空间框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建设成果数字西城的建设成果概括为“一库、一平台、四应用、一环境”。在软硬件、网络环境等的基础支撑下,建立了一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维护;搭建了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网络化、可视化、分布式的在线服务;以规划、经济、应急、公众服务领域为示范,建立了专题应用系统;建立了完善地理信息共

38、享使用及维护更新的长效机制,并根据需求面向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拓展应用。(一)建成了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覆盖全区的1:500、1:2000、1:10000比例尺数字线划数据;覆盖全区的0.2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覆盖全区的5米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覆盖全区的1:2000和1:10000的政务版电子地图;覆盖全区的精细三维模型;西城区多个年度的历史影像。形成了综合的地理信息体系,满足了西城区城市管理“一张图”的应用需求。(二)建成了全区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整合集成了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数据内容,提供了在线地图、标准服务、二次开发、零码组装等适应不同

39、层次需求的服务方式,满足了政府及其部门综合决策分析、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的需求。(三)完成了规划、经济、应急、公众等领域的典型应用系统。并针对西城区对地理空间框架需求迫切的部门,如发改、国土、环保、园林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综合管理方面开展了拓展应用研究,突出三维地理信息服务特色,为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公共安全、综合管理等提供了支持。(四)开展了支撑环境建设。完成了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的招标采购,在西城区政务网上部署了公共平台,建立健全了地理空间框架的更新、维护、数据共享机制,西城区政府发布了管理办法。三、应用效果目前,项目成果在城市运行管理、金宏工程、规划管理、公众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充分应用。(一)

40、在城市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数字西城地理空间框架与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了城市运行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机集成,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的全面转变,提升了西城区“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从源头上解决了系统应用中地图更新困难的核心问题。1、国庆应急保障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通过公共平台为西城区国庆综合保障指挥决策系统提供了三维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实现了地理信息和国庆安保专题信息的有效结合、城市运行常态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的结合、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的结合,实现了可视化保障部署、重要活动路线预演、三维应急预案制定等功能,达到了实时监测、决策支持、指挥调度的应用目的,为安保工作提供了科学、直观的决

41、策支持。这些在新中国60周年庆典之后转化为西城区重大活动保障支持系统。2、城市管理指挥在日常城市运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数字西城地理空间框架对电子政务的支撑作用,结合移动定位与空间地理技术,实现了市容环境问题的实时上报、处理及核查,显著提升了办公效率和精确度。3、城市运行分析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对城市运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在空间分布的规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对城市运行管理问题采用密度分析、等值线分析、高发区域分析等手段,最终分析出问题高发区域,为城市管理重点问题治理提供依据。(二)在“金宏工程”中的应用金宏工程,是为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服务的信息系统。

42、金宏工程的建设,是西城区28个经济口各部门大协作、大联合的纽带,它结束了各部门相关经济数据孤立的局面,把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归集到一个统一的平台,第一次实现了数据的联合和整合,形成了一套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公共平台为金宏工程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专题地理信息和三维地理信息,以此为基础整合了大量的社会、经济管理信息,实现了国税、地税、统计等单位近50万多条信息的空间定位。1、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研究国、地税企业税收分析,重点税源分布,从而掌握西城区税源分布和经济运行态势。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利用空间地理信息,为区领导和职能部门掌握政府投资、非政府投资、

43、社会投资、城中村、重点大街整治、医疗用地等方面的项目分布、项目进度,提供了重要决策信息。通过经济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机集成,充分发挥了发改委、规划分局在宏观经济、社会管理工作中的资源配置和管理作用,从而为西城区研究制订各项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提供了支持和服务。2、在功能街区管理方面的应用根据环境承载力、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西城区又提出了“一核一带多功能区”的空间发展布局。平台为此提供了基础支撑服务。例如,利用地理空间信息研究德胜科技园区拓展工作,将拟拓展区域的经济总量、企业布局等经济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结合,来统筹规划和分析研究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提出拓展思路。(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维规

44、划辅助管理系统以丰富、真实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着重突出三维特色,集设计、管理、监督和数据更新维护于一体,为分析决策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为规划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1、金融街拓展研究以数字西城地理空间框架为平台,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了金融街拓展项目分布和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地区现状人地房等情况统计和分析、整体方案的研究、城市空间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管理等的研究。2、重要大街两侧环境整治根据市政府关于对重要大街两侧“脏乱差”地块进行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利用三维规划辅助管理系统配合区政府对西城区29个需整治地块(约83公顷)进行了研究,并就“西城区重点大街两侧整治”项目向

45、市、区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高度肯定。3、设计方案比对过去的方案比对是采用现场照片拍摄,通过制作效果图反映设计方案与周围关系,决策者只能通过固定视角进行方案选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利用系统提供的方案比对功能,可以将设计方案放在虚拟现实的三维场景中,对比方案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进行光照分析,通视分析等相关分析,为决策提供更科学、准确的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楼、井楼胡同3号院四合院、西西九号地改建等工程的方案比对工作中,通过将设计方案和建筑用地红线等规划专业指标数据导入到系统中,一目了然的反映出设计方案与周围场景的关系,并可实时对设计方案的细节进行调整,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规定的指标进行

46、比较,发出越界警示等,为设计者提供了直观的三维展示,为方案设计提供了了直观、科学的支持。通过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和在多个部门的应用,为西城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空间平台,体现了好看、好用、高效的特点,达到了领导满意、应用部门反应好、工作效率提高的目标。(四)在公众服务中的应用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是数字西城建设的典型应用系统,该系统面向普通大众的生活、旅游、办事等方面提供了便捷信息服务。对于本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信息检索,定位到想去的餐厅、酒店或者商场。对于来京游客,西城区的21个重点旅游景点都在地图上精确标注,并提供详细的游览说明。对于政府服务对象,西城区所有98个区属部门的位置、

47、联系方式、职责职能等都可以通过系统快速查询,体现执政为民。借助简单的操作方法和全面的信息内容,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将地理信息服务送入到了千家万户,已成为百姓生活的方便助手。四、经验体会数字西城完成了一库一平台及多项应用系统的建设,体现了高起点、重应用、精细表达、科技推动的突出特色,总结项目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领导重视、加强组织是前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高度关注框架建设项目,多次现场指导框架建设工作。西城区委、区政府将数字西城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转化成果,积极组织项目具体落实。专门召开了区政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区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数字西城框架建设领

48、导小组,负责整体把控项目方向,统筹协调区域信息资源,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规定、共享机制。(二)统一标准、技术创新是基础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针对框架建设的多项指导性标准。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了国家的相关标准,一方面保证了在纵向上可与国家、北京市进行衔接,一方面又为城市内部横向上广泛推广应用和行业上纵向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项目采用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和时间,而且强调自主创新,不断改进数据组织方式、表达方式、索引机制、服务内容、应用方式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三)通力协作、优势互补是保障项目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依托,一个是国家权威科研机构,一个是北京市技术实力最强的测绘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