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1004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74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绩效评估报告.doc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200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含部委网站,省、地、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二五年二月目 录前 言1主要结果2一、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平均绩效得分2二、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数量情况3三、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3四、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绩效得分排名4(一)部委网站绩效排名前20名4(二)省级门户绩效排名前10名4(三)地级门户绩效排名前50名5(四)县级门户(抽样20%)绩效排名前10名6评估说明7一、评估组织与报告撰写7二、评估范围与评估样本7三、评估方法与数据采集12四、有关术语与相关定义12第一章 从政府门户

2、网站思考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一三第一节 “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一三1“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必然性一三2“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电子政务中的体现一三第二节 强化电子政务战略意识和统筹思维141进跨部门应用,真正提升电子政务价值142点面结合,分类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一五第三节 公开、服务、参与,电子政务的关键词一五1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一五2发展公共服务,创建服务型政府一五3促进公共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16第四节 社会公众,电子政务绩效高低的“判官”161电子政务绩效的核心含义162用户享有电子政务绩效的最终发言权16第五节 电子政务普遍服务,需要“普遍”渠道

3、171依赖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的局限性172发展多种信息渠道,普及电子政务服务17第六节 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一八1数字鸿沟使公共服务变得具有排他性一八2大力发展社会信息化,推进普遍服务一八第七节 推进电子政务,不能回避“三农”问题191三农,当前我国电子政务资源配置中的弱势192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重要使命20第二章 网站绩效理论与2004年评估体系21第一节 政府门户网站绩效与发展层次定义211政务公开与公共服务构成政府门户核心绩效212基于绩效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定义21第二节 2004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体系构成221部委网站评估指标体系222地方政府门户网

4、站评估体系23第三章 2004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宏观情况26第一节 概述261我国政府门户绩效较低,总体上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省市县三者之间“门户鸿沟”明显,省级门户绩效居首,县级门户绩效最低,省级绩效约为县级绩效的3倍。26293.4%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2.9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地方政府门户总体数量年度增长47.03%,其中县级门户数量增长最快,年度增长率达58.98%。273部委和省级门户发展较快,多数处于“发展阶段”。地县级门户发展相对落后,地级门户主要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县级门户主要处于“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30第二节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水

5、平301部委门户网站平均绩效:40.7302省级门户网站平均绩效:43.4313地级门户网站平均绩效:27.2314县级门户网站平均绩效:14.832第三节 各级政府门户数量拥有情况321部委门户网站拥有率:93.4%322省级门户网站拥有率:90.3%333地级门户网站拥有率:93.1%334县级门户网站拥有率:69.3%35第四节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总排名371部委网站绩效得分排名(76)372省级门户绩效得分排名(31)403地级门户绩效得分排名(333)414县级门户绩效得分排名(414)52第四章 2004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具体功能情况64第一节 概述641政务信息公开是目前我国政

6、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内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内容相对滞后,网站用户意识淡薄,地、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尤为明显642政务信息公开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多,但是在广度和质量上远不够,大多数信息集中在政府介绍、政务动态和政策文件等上面,对于公众关心的办事类和公众参与类内容较为缺乏,公众知情权有待进一步提高653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得到一定发展,少数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的范围已经能够覆盖居民和企业的大部分生命周期。但是全国政府网站总体上公共服务的范围过于狭隘,并且在服务的实用性和质量上还急待增强654政府门户网站的“用户中心意识”开始被关注,少数网站开始尝试提供个性化服务,但对绝大多数网站而言,用户意识仍然非常淡薄,

7、尤其表现在关注弱势群体、网站无障碍使用、个人隐私保护、个性化服务等方面65第二节 政务公开各项指标情况651部委网站政务公开652地方政府门户政务公开66第三节 公共服务各项指标情况671部委网站公共服务672地方政府门户公共服务67第四节 用户意识各项指标情况701部委网站用户意识702地方政府门户用户意识70第五章 2004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分析72第一节 概述721部委和省级门户发展较快,多数处于“发展阶段”。地县级门户发展相对落后,地级门户主要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县级门户主要处于“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722东中西部地区政府门户发展差距明显,并且差距随省地县逐级

8、扩大。东部地区的省、地、县级政府门户绩效分别为西部地区的1.5、1.6和2.3倍。733同级政府门户发展不均衡,绩效突出的政府门户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标竿”政府门户在省、地、县三级门户中均已呈现。73第二节 省、地、县分类比较分析731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732地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743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78第三节 东部、中部、西部之间比较分析811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812地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833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比较85第四节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之间比较分析871主要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比较872主要城市政府

9、门户网站发展层次89第六章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91第一节 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存在问题911网站定位不科学,政府网站与电子政务发展相脱节912“政府中心”痕迹严重,“用户中心”意识没有建立913政务公开内容狭窄,真正需要公开的内容公开不够914需求把握不好,用户针对性不强,网站服务不实用925网站栏目复杂,页面布局不科学,不便于用户使用926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内容整合度差,二者相互脱节92第二节 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建议931科学定位,充分认识门户的“龙头”作用932解放思想,坚决树立“用户中心”的意识933用户需求,门户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944把握“实用、好用和够用”的“三

10、用”原则945建立共享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资源整合946将门户建设与部门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相结合95图目录图 1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总体情况26图 2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拥有率情况28图 3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数量年度增长情况29图 4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情况30图 5 部委网站主要功能指标得分31图 6 省级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指标得分31图 7 地级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指标得分32图 8 县级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指标得分32图 9 各省地级政府门户网站拥有率比较33图 10 各省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拥有率比较35图 11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指标得分64图 12 部委网站政务公开各项指标得分情况

11、66图 一三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各项指标得分情况66图 14 部委网站公共服务各项指标得分情况67图 一五 地方政府门户面向公众服务的宽度和深度比较68图 16 地方政府门户面向企业服务的宽度和深度比较68图 17 地方政府门户面向公众的各项服务指标得分69图 一八 地方政府门户面向企业的各项服务指标得分69图 19 部委网站各项客户意识指标得分70图 20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各项客户意识指标得分71图 21 全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对比72图 22 全国31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比较73图 23 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分析74图 24 各省的地级政府门户平均绩效比较74图 25 全

12、国地级政府门户绩效前10和50名在各省的分布75图 26 全国地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78图 27 各省的县级政府门户平均绩效对比78图 28 全国县级政府门户(抽样)绩效前10和50名在各省的分布80图 29 全国县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81图 30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省级政府门户绩效比较82图 3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省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82图 3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级政府门户绩效比较83图 33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84图 34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对比84图 3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政府门户绩效比较85图 36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县级

13、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86图 37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对比86图 38 我国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门户绩效排名88表目录表 1 赛迪顾问基于绩效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定义21表 2 部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2表 3 省地县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3表 4 各省地级政府门户拥有和缺失情况表33表 5 各省县级政府门户拥有和缺失情况表35表 6 部委及直属机构网站绩效得分排名表37表 7 省级政府门户绩效得分排名表40表 8 地级政府门户绩效得分排名表41表 9 县级政府门户绩效得分排名表52表 10各省的地级级门户平均绩效排名表75表 11 全国地级门户绩效前50名在各省

14、的分布76表 12 各省的县级门户平均绩效排名表79表 一三 本报告中关于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定义81表 14 我国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门户发展层次分析89前 言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稳步推进,在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公众的“窗口”,是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水平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电子政务绩效水平的度量。为全面掌握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现状,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继2003年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调查评估后,2004年11月至12月对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开展了2004年年度的绩效评估工作。本次评估

15、仍然通过人工访问政府网站采集数据的评估方式,评估范围包括四类网站:国务院部委及相关单位的部门网站、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地级政府门户网站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其中前三类网站进行全样本评估,第四类网站进行20抽样评估。评估数据截止时间为2004年12月30日。评估结果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主要结果一、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平均绩效得分二、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数量情况三、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层次四、2004年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绩效得分排名(一)部委网站绩效排名前20名排名单位网站域名绩效得分1商务部79.9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8.0 3国土资源部61.3 4科

16、学技术部60.7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7.5 6外交部57.4 7国家税务总局57.3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56.7 9卫生部55.9 10国家知识产权局54.5 11交通部54.2 12国家旅游局53.8 一三建设部53.4 14司法部52.2 1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52.2 16教育部51.9 17海关总署51.5 一八国家统计局51.0 一八国家外汇管理局51.0 20审计署50.6 (二)省级门户绩效排名前10名排名省(直辖市、自治区)网站域名最终得分1 上海82.1 2 北京80.1 3 浙江65.7 4 安徽62.6 5 江苏61.9 6 广东59.2 7 河北56.9 8

17、天津56.3 9 云南52.3 10 重庆51.5 (三)地级门户绩效排名前50名排名城市网站域名绩效得分1青岛市72.3 2杭州市66.3 3武汉市65.8 4大连市64.4 5温州市63.0 6无锡市59.6 7烟台市57.4 8广州市 54.6 9成都市 54.3 10苏州市54.1 11南京市52.9 12汕头市 52.6 一三东营市52.5 14黄石市52.1 一五威海市48.4 16哈尔滨市48.3 17襄樊市47.9 一八济南市47.3 19深圳市 46.8 20泰州市46.3 20珠海市 46.3 22常州市46.0 23佛山市 45.9 24潍坊市45.7 25海口市 45.

18、1 25淄博市45.1 27扬州市44.4 28盘锦市44.3 29湖州市44.2 30舟山市44.0 30宁波市44.0 32九江市43.8 33惠州市 43.7 34漳州市43.6 35淮安市43.5 36六安市42.9 37茂名市42.4 38南通市42.2 39嘉兴市42.1 40长春市41.9 41泰安市41.8 42石家庄市41.6 43江门市 41.2 44南昌市40.9 45连云港市40.7 45银川市 40.7 47荆门市40.5 48昆明市 40.1 48乐山市40.1 48新余市40.1 (四)县级门户(抽样20%)绩效排名前10名排序城市名域名绩效得分1常熟市(江苏)5

19、2.9 2余姚市(浙江)50.1 3晋江市(福建)48.5 4瑞安市(浙江)46.1 5双流县(四川) 45.3 6苍南县(浙江) 45.17饶平县(广东)45.1 8郯城县(山东)41.8 9龙泉市(浙江) 41.6 10建水县(云南)41.5 备注:全国县级政府抽样20进行门户网站评估,排名结果不代表全部县级政府。评估说明一、评估组织与报告撰写评估委托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评估实施单位: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评估报告指导:陈小筑、杨天行评估报告策划:张向宏、孙国锋评估报告主笔:孙国锋参与报告撰写:张少彤、黄林莉、武晓鹏、黄蕾报告撰写时间:2005年1月1日-2005年1月30日二、评估

20、范围与评估样本国务院部委、直属(办事)机构(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76个)国务院部委(28个)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19个)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

21、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x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

22、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国家BaoMi局与中央BaoMi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省级政府(31个)(4个直辖市、22个省、5个自治区)(暂不含港澳台地区)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

23、、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政府(333个)(284个地市、17个地区、29个自治州、3个盟)(2004年11月采集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中国行政区划网)河北省(11个)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山西省(11个)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吕梁市内蒙古自治区(12个)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

24、、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兴安盟辽宁省(14个)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吉林省(9个)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黑龙江省(一三个)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江苏省(一三个)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浙江省(11个)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

25、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安徽省(17个)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巢湖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福建省(9个)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江西省(11个)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山东省(17个)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济宁市、泰安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河南省(17个)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鹤壁市、新乡市、安阳市、

26、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湖北省(一三个)鄂州市、恩施州、黄冈市、黄石市、荆门市、荆州市、十堰市、随州市、武汉市、咸宁市、襄樊市、孝感市、宜昌市湖南省(14个)长沙市、常德市、郴州市、衡阳市、怀化市、吉首市、娄底市、邵阳市、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岳阳市、张家界市、株洲市广东省(21个)潮州市、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河源市、惠州市、江门市、揭阳市、茂名市、梅州市、清远市、汕头市、汕尾市、韶关市、深圳市、阳江市、云浮市、湛江市、肇庆市、中山市、珠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百色市、北海市、崇左市、防城港市、贵港市、桂林市、河池市、贺州市、来宾市、

27、柳州市、南宁市、钦州市、梧州市、玉林市海南省(2个)海口市、三亚市四川省(21个)阿坝州、巴中市、成都市、达州市、德阳市、甘孜州、广安市、广元市、乐山市、凉山州、泸州市、眉山市、绵阳市、内江市、南充市、攀枝花市、遂宁市、雅安市、宜宾市、资阳市、自贡市贵州省(9个)安顺市、毕节地区、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云南省(16个)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思茅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西藏自治区(7个)拉萨市、那曲地区、昌都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林芝地区陕西省(10个)西安市、

28、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甘肃省(14个)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嘉峪关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青海省(8个)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直辖行政单位、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州、巴音郭楞州、昌吉州、博尔塔拉州、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县级政府(414个) 全国2030个县级城市(381个县级市、1478个

29、县、116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林区,不含市辖区)中20抽样(2004年11月采集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中国行政区划网)河北省辛集市、平山县、灵寿县、无极县、滦南县、昌黎县、邯郸县、广平县、成安县、沙河市、宁晋县、临西县、南和县、满城县、望都县、顺平县、定兴县、张北县、怀来县、万全县、滦平县、任丘市、献县、南皮县、固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故城县、武强县山西省长治县、高平市、霍州市、昔阳县、大同县、绛县、浮山县、广灵县、河曲县、临猗县、太谷县、屯留县、五台县、永和县、永济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临河市、克什克腾旗、察哈尔右翼中旗、苏尼特右旗、额尔古纳市、托克托县、达拉特旗、鄂

30、伦春自治旗、卓资县、乌拉特前旗、多伦县、固阳县、喀喇沁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审旗辽宁省台安县、瓦房店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绥中县、凌源市、大洼县、调兵山市、凌海市吉林省临江市、乾安县、双辽市、洮南市、梅河口市、九台市黑龙江省讷河市、克山县、双城市、宁安市、依兰县、汤原县、嫩江县、同江市、密山市、绥滨县、绥棱县、望奎县江苏省常熟市、江都市、响水县、靖江市、启东市、泗洪县、句容市、铜山县、金湖县、灌云县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市、瑞安市、苍南县、桐乡市、武义县、新昌县、江山市、安吉县、温岭市、庆元县、建德市、常山县安徽省霍邱县、蒙城县、无为县、萧县、天长市、固镇县、桐城市、界首市、广德县、望江县、长丰县福

31、建省晋江市、武夷山市、福清市、连江县、大田县、上杭县、寿宁县、德化县、周宁县、浦城县、诏安县江西省玉山县、南康市、婺源县、龙南县、新干县、瑞昌市、崇仁县、东乡县、会昌县、吉水县、乐平市、上高县、铜鼓县、寻乌县、永修县山东省郯城县、即墨市、莱阳市、阳谷县、莒南县、寿光市、汶上县、商河县、垦利县、定陶县、无棣县、平原县、宁阳县、乳山市、邹平县、陵县、邹城市河南省新郑市、新乡县、沁阳市、延津县、范县、襄城县、博爱县、灵宝市、永城市、南召县、汝南县、嵩县、偃师市、汤阴县、舞钢市、柘城县、开封县、桐柏县、西华县、项城市、新蔡县、新县湖北省当阳市、赤壁市、浠水县、谷城县、房县、阳新县、松滋市、广水市、孝昌

32、县、巴东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应城市湖南省石门县、南县、衡东县、岳阳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株洲县、邵东县、洪江市、韶山市、浏阳市、安仁县、中方县、邵阳县、澧县、泸溪县、东安县、桂阳县、吉首市广东省饶平县、阳西县、台山市、遂溪县、丰顺县、博罗县、阳山县、封开县、澄海市、罗定市、仁化县、电白县、东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横县、武鸣县、凌云县、大新县、象州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苍梧县、上思县、资源县、北流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田林县、全州县、罗城仡佬族自治县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定安县四川省双流县、邛崃市、华蓥市、剑阁县、芦山县、北川县、宝兴县、米易县、西充县、甘孜县、简阳市、达县、阆中

33、市、越西县、长宁县、古蔺县、红原县、井研县、雷波县、理塘县、茂县、美姑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仁寿县、色达县、小金县、中江县、资中县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地区、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云南省建水县、思茅市、文山县、安宁市、富民县、临沧县、开远市、弥勒县、泸水县、昌宁县、香格里拉县、大理市、丽江市、华宁县、个旧市、楚雄市、宣威市、景洪市、永善县、巧家县、富宁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华坪县、剑川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陆良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潞西市、勐海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瑞丽市、师宗县、双柏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祥云县、盈江县、

34、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谋县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那曲县、班戈县、昌都县、定结县、定日县、噶尔县、贡嘎县、类乌齐县、林芝县、林周县、乃东县、聂荣县、曲水县、亚东县、扎囊县、仲巴县、左贡县陕西省宜君县、宁陕县、留坝县、高陵县、蒲城县、礼泉县、韩城市、富县、华阴市、清涧县、安塞县、麟游县、兴平市、镇安县、紫阳县甘肃省灵台县、临夏市、安西县、定西县、民勤县、武山县、民乐县、敦煌市、成县、永昌县、合作市、靖远县、临潭县、临夏县、庆城县、永登县、玉门市青海省格尔木市、湟源县、共和县、德令哈市、海晏县、乌兰县、玛沁县、同仁县、平安县、玉树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平罗县、青铜峡市、同心县、永宁县新疆维吾尔

35、自治区昌吉州、阿勒泰市、阿克苏市、和田市、哈密市、喀什市、乌鲁木齐县、伊宁县、温宿县、塔城市、库尔勒市、和田县、阿图什市、巴楚县、博乐市、额敏县、和静县、麦盖提县、奇台县、青河县、吐鲁番市、伊宁市三、评估方法与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间:2004年11月20日-12月20日数据复核时间:2004年12月20日-12月30日数据截止时间:2004年12月30日本次评估全部采用客观性指标,通过人工进行定量分析。全部评估数据来自于互联网上对各政府网站进行人工访问采集。在未来的网站绩效评估中,将逐渐引入用户(社会公众)评估方式。四、有关术语与相关定义术 语定 义政府门户网站政府网站的一种,指我国一级政府(如

36、中央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地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等)履行政府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是政府实现政务公开和社会公众、企业获取政府服务的重要渠道。政府门户网站是一级政府行政管辖区域内所有政府部门网站的统一入口网站,具有唯一性、综合性的特征。本报告中所指政府门户网站除包括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地级政府门户网站、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外,还包括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单位)网站。政府网站绩效指通过政府网站实现电子政务功能的程度,本评估中电子政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政务公开以及公共参与。政务信息公开简称“政务公开”,指通过政府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政府工作的相关信息,包括各种政策法规、政府机构组成、

37、政府人事财政、政府工作动态等信息。网站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属性。本报告中所指公共服务主要是指通过政府网站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和提供,还可由非政府/非营利机构或企业参与生产和提供。信息发布服务相对于“在线互动服务”而言,指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类服务,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信息交互行为。在线互动服务相对于“信息发布服务”而言,指通过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交互类服务,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之间存在信息交互行为,包括单向作用(信息单向传递)服务、双向互动(信息双向传递)服务。本报告涉及到的常见“在线互动服务”包括:

38、表格下载、在线查询、在线投诉、在线咨询、在线申请/报/办等。第一章 从政府门户网站思考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第一节 “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1“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必然性关注用户,是一种注重用户满意度的行为。用户满意度最早出于企业培育客户忠诚度,用于争夺客户资源,今天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面对企业服务的这种“消费习惯”。由于企业服务给公众造成这种消费习惯上的“路径依赖”,使得公众对公共部门同样提出了同样要求,要求政府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提高服务品质,降低交易成本。这对于不是很善于创新的政府部门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事实证明,电子政务成了全球政府用来迎接这种挑战的有效手段,因为电子

39、政务给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很多契机。细分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做法,首先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政府门户网站中,近年来这种思路逐步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所认同,上海、青岛、杭州等地方的政府门户网站中已经开始应用。从应用结果看,效果明显,不仅充实了政府面向社会公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得政府能够主动去寻求和迎合公众需求。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深入人心,推进电子政务,既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40、,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不仅能够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更能够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依赖度和信任度,是我国电子政务生命力所在。2“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电子政务中的体现第一,按照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要求,实施电子政务。以责任政府要求,扩大政务公开深度,尊重公众知情权;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第二,坚持需求主导,发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关注社会公众和企业需求,做好需求调查和分析,全面规划公共服务,优先发展用户最迫切需求、用户收益最为明显的服务项目。第三,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积极争取让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增强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建

41、设和应用的监督。第四,注重提高电子政务的用户覆盖率,重点提高政府门户网站使用率,以用户使用率和用户满意度作为考察电子政务绩效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第五,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普遍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发展多种终端,提高偏远地区人群的信息获取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公共服务,避免信息化带来欠发达地区和部分人群的“边缘化”现象。第二节 强化电子政务战略意识和统筹思维1进跨部门应用,真正提升电子政务价值电子政务正在改变政府服务的组织和提供方式,根本上是加速信息流动和扩大信息共享面,促进了业务协同,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且成本较低。随着信息流动和业务协同涉及到的面越广,服务组织和提供过程中的交

42、易成本降低的幅度会越大,同时对服务接受者而言带来了减少社会成本的机会。从2004年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情况来看,高绩效的门户基本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发展方向。“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最大价值体现,但是这要求服务的不同生产部门共同组织和提供,要求跨部门协同合作。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过去更多的应用项目大多数局限在单个部门内,各部门电子政务应用项目自成体系,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应用项目很少,部门间信息流不通畅、数据重复采集问题严重,“信息孤岛”严重地制约着电子政务价值的发挥,给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障碍。电子政务本身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只有跨部门、跨地区,才能真正发挥电子政务的价值

43、。如何统筹推进电子政务,从源头上、从制度安排上消除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封闭状态,值得我们反思。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仍然要培养各级政府领导对电子政务的战略意识,必须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坚决打破部门和地区局限,需求导向,以资源整合为主线,跨部门联合共建。提倡按主题、按问题规划应用项目,不提倡按部门、按单位规划项目。2点面结合,分类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根据2004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情况来看,约5左右的地级政府门户、1左右的县级政府门户,较全面地规划了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例如青岛、杭州、武汉、大连等城市,将面向居民的服务规划为户籍、婚姻、生育、教育、住房、就业、交通、医疗、社保、养老等服务类别,将面向企业的服务规划为设立、税务、劳动、质监、进出口、环保、公安、土地、新闻、破产等服务类别。还有一些地方对面向“三农”服务和面向残疾人、老人、妇女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也进行了规划。细分用户,按照“生命周期法”进行服务规划,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项目规划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对用户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