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924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论文1政府门户网站问题及改进意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摘要从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受到民众的欢迎,促进了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增强政府与企业、民众的亲和力,改善了政府的形象,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为廉政与勤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政府体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与国际社会的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对提升政府整体的运作管理水平、扩大对外宣传,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我国的电子政务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完善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关键词:政

2、府门户网站、网站建设、服务意识、政民互动一、政府门户网站概况(一)政府门户网站含义“政府门户网站”一词来自于英文单词“”的中文翻译。目前国内外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还没有一致和准确的概括,各国专家也没能就这一问题达成广泛的共识。但综合国内外的主要观点来看,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含义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具有统一入口并连接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在线向广大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引导性政府网站。(二)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现状分析从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6月,“政府上网工程”共建成政府各类公开门户网站2500多个。这些

3、网站,按照不同部门的属性,大体可以分为党政系列、人大政协、高法高检、民主党派、群众组织、专题导航等6大类。其中,国家部委一级的门户网站共有91个,按业务性质可分为政治(含国防、外交等共3个)、经济经贸(35个)、教育科技(17个)、人事(10个)、劳动(8个)、计划生育(18个)等6大类。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在数量上占全国政府网站数量主体。其中省级政府绝大多数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共33个),县级以上政府也普遍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 我国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的栏目设置比较集中的栏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围绕政府自身方面的信息发布。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结构,机构设置,主要领导成员,政策法规,政府新闻,

4、政府公报,政府采购,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概览,城市大事,城市投资、城市建设,政府承诺事项,城市未来发展等;二是政府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的各类直接服务。主要包括:办事指南,公共交通,天气预报,年月日提示,便民服务,健康医疗,好市民评选,建设学习型城市,优秀企业排名,企业曝光台,透视政府,旅游资讯等;三是可以在网上办理的事项。主要包括:公众监督,工程招标、劳动保障服务,住房公积金,社会事业,主要部门网站连接,办事直通车,专题报道,网上评议,文化生活,视频播放等。二、政府门户网站作用第一、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受到民众的欢迎。为企业、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办事程

5、序、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导向等,提供了重要的窗口,这对改善政府与公众在信息的不对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促进了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增强政府与企业、民众的亲和力,改善了政府的形象。因为政府要利用门户网站为企业、公众提供服务,就要在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信息化的建设,提高行政人员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从而改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第三,政府上网以及内部网络化办公环境的形成,为政府体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与国际社会的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对提升政府整体的运作管理水平、扩大对外宣传,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6、第四,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为廉政与勤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门户网站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这种公开、透明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窗口,同时,也为规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管理服务行为,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特别是有些政府门户网站建得比较好的政府,通过网上的双向互动,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反映,对政府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这对改进政府的工作,加强廉正和勤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存在问题1、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水平还处于政府信息发布的阶段,门户网站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亟须加强。电子政务

7、的核心理念是全心全E为公众服务,襄阳市政府网站的服务理念是“传播襄阳、公开政务、服务大众”,在在线服务栏目中个人办事里面包括户籍管理、婚姻家庭、文化娱乐、纳税、消费维权等很多项服务其实都是空白服务,没有标注具体文件内容。2、内容实用性不强。用户需求把握不好、针对性不强、内容凌乱是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通病。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机构设置、领导分工、人事任免、政策法规等方面,而企业和社会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办事类、公益类信息(如投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不足。公众互动栏目特地放在网页的中间地带,但是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占地方,而且重点板块市长信箱看似有人回复但是一般都是具体部门例如人力资源

8、部、教育局回复,而且回复的也不具体,也是很官方的说明,对具体的指导作用不大。3、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管理体制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功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有很多管理上的不足亟待完善。建立网站之后更重要的工作体现在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用户的需求,要不断更新和维护网站。如果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落后于媒体网站,那么就会渐渐地失去浏览者,因此也就发挥不了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公众、以公众为中心的功能。四、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完善建议1、强化服务意识。要从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内视角服务模式向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外视角理念转变,强化服务意识。网站建设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能产生直接效果

9、、需求最迫切、最容易实施的关键点作为提升的突破口,让民众感觉到实实在在的转变。2、采用多种方式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2006年7月19日,CNNIC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人数只有1.23亿,不到总人口的10%,而且集中在特定年龄层(2040岁之间),其中在校中学生、大学生等非社会人群占了很大比例,随着手机的持续减价,我国手机用户数增长速度极快,开展移动政务已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可以利用移动政务使民众快速及时地获得政府信息。例如,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城市灾害信息、停电停水预告、交通管制或道路维修信息等。近年来二维码技术盛行,手机扫描就可以了解到政府

10、信息,襄阳也适时推出了“精彩襄阳、无线感受”,便利了手机用户信息的收看。3、提供实用的信息与服务。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应该为在市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提供信息服务,如家庭健康、饮食休闲、在线学习、信息交流等;为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如投资政策、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市场供求信息等;为市民提供各种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天气预报、出行建议、招生就业等。这些关系到民生的具体内容襄阳市政府网站也都陆续开放。4、建立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持久机制。一个网站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容是否有价值,有一定的新鲜度。从信息更新频率来分,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相对稳定的信息,如机构职能、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这类信息

11、以相对静态方式构成政府工作的基础性框架,变化频率较低,相对固定,可以定期更新(更新频率视情况而定)。另一类信息属于动态性信息,如政务动态、专题报道、领导讲话等,这类信息以动态方式反映政府工作,变化频率快、时效性强,必须及时更新。建立稳定的信息渠道,是保持网站“一池活水”的前提,采编人员要对政府工作具有敏感性,及时发现、采集有价值的信息。要使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及时更新,就必须建立网站建设、管理的持久机制。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制度、组织、人员和经费等方面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予以保障。5、加强政民互动。公众留言、公众邮件在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

12、通过网站交流,可以及时获悉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要求,听取社会呼声,并及时答复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从而化解矛盾,密切政府与公众的政民关系。政府要善于运用网上互动功能充分发挥政府网站舆论引导、以正视听、答疑解惑的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树立政府的良好公众形象。襄阳市政府积极在线办理个人和企业业务,给百姓提供信息咨询,努力转变服务观念,将与公共互动落到实处。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主要参考文献1 史建玲.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及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的开发与经济.2003(6):216-2172 汪玉凯.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及其评价. J.新视野.2003(3):41-433 耿连颖.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商贸.2008:70-714田桂枝.浅谈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J.山西统计.2003(11):455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7)6襄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N/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