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198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沪教版 压力与压强 章节复习课,概念:物质的特性之一,定 义:定义式:,单位:,引入过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的测定,原理:,方法,用量筒测量物体的,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识记,水的密度值:含 义:,应用,鉴别物质,计算质量或体积,密 度,相同,不同,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千克/米3,体积,质量,=m/V,=m/V,水=1.0103千克/米3,=m/V,V=m/ ,m=V,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方向,定义,作用点,大小,应用,浮 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的托力,竖直向上,物体的重心,浮体或悬浮物体浮力:,F浮=G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浮

2、力:,F浮=G-G,阿基米德原理(普遍性):,F浮=G排= 液V排g,浮力的产生原因(压力差):,F浮= F2- F1,轮船排水量:,F浮=G排=G船加货,m排=m船加货,密度计:,F浮=G计(定值),V排= F浮/液g,竖直向上,定 义:定义式:,固体压强,压 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具体关系如何:,当压力一定时, 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等时, 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大,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引入过程,

3、P=F/S,单位:,帕,1帕=1牛/米2,气体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压力(水平支撑面):,F=G物=mg,压强,P=F/S,特例: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P= gh,计算公式,压强:,压力:,F=PS,P= gh,特例:柱形容器内液体的压力与压强,F=G,P=F/S,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托里拆利实验,P0=1.01105帕,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计算,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力,然后由公式PF/S求压力。,2、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由Pgh求压强,然后由FPS求压力。,3、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与固体、液体和气体。,Pgh只适

4、用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基本解题思路:,1、p=gh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强关系、密度关系、高度(面积)关系等。,2、F=PS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力。,3、F=G ,P=F/S 柱状固体也属于固体压强可以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解题思路:,1、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竖直截去时P=0即压强无变化。,2、在柱体上增加压力或放上物体、减小压力或水平截去部分时关键要抓住 P和F ,再根据原有压力或压强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而P和F可以用基本公式来表示: 压力的变化: F=

5、 G 压强的变化: P= F/S,1、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2、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3、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 比较 F浮与G 或比 较液与物 。4、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浮沉条件解题规律:,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

6、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 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5、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计算浮力方法:,1、读数差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 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4、F浮=G排 或 F浮=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基础题训练,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

7、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酒精 ( 酒精 = 0.8 103 千克 / 米 3)。求:(1)酒精的体积 V酒精。(2)液面下0.1米处酒精产生的压强 p 酒精 。(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09年中考)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例1、三个高度相同,分别由铜、铁、铝制成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已知铜 铁 铝)( ),A.铝圆柱体 B.铁圆柱体C.铜圆柱体 D.无法确定,解答:根据p=gh,且h铜=h铁=h铝, 因为铜铁铝,所以p铜p铁p铝。,C,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例2、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

8、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2、3,且12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也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不能确定。,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因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gh 因为123所以h1h2h3推出S1S2S3,B,分析:,(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F=pS,推出 F1F2F3,(2)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关系?,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练习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甲、乙,如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 ),A.

9、F甲 p乙C. F甲 F乙,p甲 p乙 D. F甲 = F乙,p甲 p乙,C,(1)两个正方体的密度、高度关系?与桌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2)两个正方体的压强关系?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已知和图1可知: 甲=乙, h甲h乙, S甲 S乙,根据p=gh, p甲 p乙。根据F=PS , F甲 F乙,练习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 甲 乙。若把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p甲和F乙、p乙,则( ),A. F甲 p乙C. F甲 F乙,p甲 p乙 D. F甲 = F乙,p甲 p乙,根据F = G = mg,因为m甲 = m乙,所以F甲 = F乙。,

10、B,根据V=m/ 因为甲 乙所以V甲 V乙由V甲 V乙可推得S甲 S乙。,根据 ,且F甲=F乙,因为S甲 p乙。,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1)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关系?,(2)两个正方体对地面接触面积关系?,(3)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基本解题思路:,1、p=gh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强关系、密度关系、高度(面积)关系等。,2、F=PS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力。,3、F=G ,P=F/S 柱状固体也属于固体压强可以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计算,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力,然后 由公式PF/S求压力。 公式PF/S是压

11、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与固体、液体和气体。2、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由Pgh求压强,然后由FPS求压力。 Pgh只适用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例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 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 ),B,A. p甲 p乙D. 无法判断,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p甲 = p乙。,例4、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p乙p丙。 D 无法判断。,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

12、强问题分析,增加质量相等的铜块F= G 铜,而 P= F/S再根据S甲S乙S丙。所以P甲 P 乙 P 丙,A,(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p=gh,已知压强相等, 甲h乙h丙推出S甲S乙S丙。,(2)三个正方体放上铜块之后压力增量F和压强增量P的关系?,(3)三个正方体放上铜块之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放上铜块之后P=P原+ P根据P甲 P 乙 P 丙推出p甲p乙p丙,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练习3、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乙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部分别水平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都有剩余),则三个

13、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 p甲p乙p丙。 D 无法判断。,截去质量相等F= G ,而减量 P= F/S再根据S甲 P 乙P 丙,(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p=gh,已知压强相等, 甲乙丙所以h甲h乙h丙推出S甲S乙S丙。,(2)水平截去质量相等部分之后压力减量F和压强减量P的关系?,(3)水平截去之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水平截去之后P=P原-P根据P甲 P 乙P 丙推出p甲p乙p丙,A,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解题思路:,1、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竖直截去时P=0即压强无变化。,2、在柱体上增加压力或放上物体、减小压力或水平截去部分时关键要抓住 P和F ,再根据原有压力或压强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而P和F可以用基本公式来表示:压力的变化: F= G 压强的变化: P= F/S,练习4、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图1,D,讨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