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227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 职业指导 教学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与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功能,1.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由市场供求双方进行匹配和交换的机制或场所。,劳动力市场狭义概念: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实现匹配的具体场所。广义概念:指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涉及范围涉及到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再就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到用人单位招聘、报酬支付、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福利待遇、辞退、更新职

2、工等环节;涉及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和终止;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信息引导和法制管理等。,1.2 劳动力市场功能基本功能: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基本情况,2.1 历史回顾第一阶段(1949-1957):第二阶段(1958-1978):第三阶段(1979-1992):第四阶段(1993-现在):,历史实践证明,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部分,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2.2 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 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

3、分的市场主体资格供给主体基本形成。通过市场就业已经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导方式。但由于观念的滞后、择业动机不成熟、户籍制度改革刚起步,市场还未实现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等原因,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供给主体地位尚需时日。需求主体发展不平衡。国企改革尚未完成,其主体地位有待落实。非国有企业主体地位基本形成,但行为有待规范。,(二)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存在分割和扭曲现象(三)劳动力市场规则与秩序基本建立,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主要是法律建设滞后。社会保险等,都需要尽快立法。(四)就业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手段落后,人员素质急待进一步提高,现状远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

4、的需要。,23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目标模式: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要求分别理解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含义。,(二) 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2、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3、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的主体地位、理顺工资分配关系、完善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社保制度。引导就业观念转变等来实现。,我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基本形势,3.1 我省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概况(一

5、)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素质有所提高,四川省城镇从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我省近年来高校扩招,全民办教育,各种职业培训的广泛开展,使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二)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四川省从业人员状况及三次产业间的就业结构(年末数) 人 数,1998年以来四川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三) 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为4.5%, 2006年为4.4%,2007年为4.3% 。,3.2 我省劳动力市场主要矛盾就业矛盾长期存在,目前十分突出。主要保存在:(一) 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四川省每年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在130-140万人之间,但全省各城镇每年只能新提供70万

6、左右个就业岗位,供求缺口达70万。,(二) 结构性矛盾明显。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现象突出。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大学生找工作困难,技能型岗位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苦脏累工种又无人愿意做。(三) 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随着经济结构比例调整,就业结构调整难以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四) 就业困难群体增大。表现在长期失业人员增加、大龄人员就业难度增加。(五) 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需要向城镇转移。,3.3 我省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一) 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

7、出的位置。(二) 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三)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四) 不断完善以劳动者自主择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五) 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六)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对困难群体实施社会保障的同时,大力开展就业援助。(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外向型经济就业岗位,鼓励境外就业。,例题,1、(师)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是( )。 A.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整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B

8、.建立市场主导、公平公正、调整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C.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法制健全、自由流动、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D.建立竞争公平、公平公正、法制健全、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2、(员)如果说劳动力市场涉及到劳动者( )直至退休的全过程。以下那项是错误的?A.求学、求职、就业、培训和失业;B.求职、就业、培训、辞退和转业;C.培训、求职、就业、失业和转业;.D.求职、招聘、就业、失业和转业。,就业服务概述,4.1 就业服务简介就业服务,是指就业服务组织为满足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人的需求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就业服务分为:(一) 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

9、务。(二) 由其他机构和私营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弥补劳动力市场缺陷,塑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职责:(一)收集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供求双方信息;(二) 进行求职和招聘登记;(三) 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四) 参与失业保险的管理和发放;(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劳动力在行业、地区间流动;(六) 参与就业政策的制定;(七)研究失业原因、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安置、就业调整、职业及职务分析、劳动力市场组织形势分析等。,4.2 我国就业服务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2

10、0世纪90年代)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到2004年末,我省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795个,工作人员4739人。全年求职登记人数为91.3万人,介绍成功49.9万人,成功率为54.6%。其中,劳动保障部门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067个,有工作人员2400人。全年求职登记人数为60.2万人,介绍成功32.7万人,成功率为54.3%。,目前,全省21个市、州中,有20个地级城市建成了比较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综合性服务场所,其中,有17个城市已建成了劳动力市场地区网络或城区网络,约有50%的县(市、区)也建成了方便城乡劳动力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成都、绵阳、宜宾、德阳、南充、攀

11、枝花、自贡、乐山、泸州、广安、雅安、巴中等14个城市开展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数据的分析工作,定期报送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报告,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4.3 就业服务的作用(一)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二)促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三)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四)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4.4 职业介绍机构分类(一)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二) 其他部门、行业、社团办职业介绍机构(三) 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特点:(一) 承担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二)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或残联系统举办;(三) 非营利性质,除劳动保障代理业务等延伸性服务外,其他基本服务均免费提

12、供。,4.5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居委会:劳动保障站主要工作:在辖区内做好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管理工作,促进就业,搞好就业服务,特别是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承担劳动保障基层统计工作等。,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51 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概念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同时,还为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招聘服务。,5.2 公共就业服务对象公共就业服务为登记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免费服务。特殊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享受低保的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随

13、军家属,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或需特别照顾的人员。,5.3 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一) 提供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咨询服务;(二) 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三) 提供推荐培训服务;(四) 公开发布岗位空缺信息、职业供求分析信息、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五) 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录用和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等事务。,5.4 职业介绍服务主要内容:求职登记、岗位空缺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介绍就业和推荐培训等。可细化为8条。,5.5 职业指导服务主要内容:对求职者和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障法规和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 提供职业、就业

14、和择业咨询和服务、提供职业能力引导、测评和推荐培训指导服务等。对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保障法规和劳动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 提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咨询服务等。,5.6 职业培训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5.7 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目前的主要对象:“4050”等人员、失业1年以上享受城镇低保的人员、残疾人,以及 “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等。主要目标(四个凡是):通过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岗位援助,使每一个就业困难人员,凡是需要了解政策的,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和解答;凡是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都能够得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凡是需要保持社会保险关系的,都能得以即

15、时接续;凡是生活需要保障的,都能得到即时救助。,公益性岗位:是指通过政府出资扶持、社会筹集资金,以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就业困难人员为主,其他社会劳动力为辅的就业岗位。包括社区保洁、保绿、保安,车辆看管、交通协管等服务项目。政府按照当地政策,对在这些岗位上的从业人员(主要是“4050”人员)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实现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6.1 就业服务“新三化”概述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6.2 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制度化,就是围绕建立就业服务的长效机制推行工作制度化,把单项活动和一次性的工作要求(如资金安排要求,责任制要求)变成制度性的安

16、排,进一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目前,主要是建立四项制度:(一) 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服务制度(二) 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三) 政府出资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制度(四) 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制度,6.3 推动就业服务专业化专业化,就是围绕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机构、人员、运作、管理的专业化。专业化的目的,是要实现就业服务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一) 功能多元化(二) 服务人性化(三) 队伍专业化(四) 手段信息化,64 促进就业服务社会化社会化,就是围绕动员、整合、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在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带头作用的同时,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在全社会普及提高。(一) 面向

17、全社会服务(二) 动员社会资源(三) 接受社会监督,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就业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就业服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效果:服务对象满意。,例题,1、(师)就业服务“新三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是( )。A.规范服务B.人本服务C.专业服务D.热心服务,2、(助师)不属于职业介绍服务内容的是A.政策解答、职业咨询B.提供岗位、负责鉴定.C.求职登记、空岗登记D.职业需求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3、(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站式”就业服务内容的是A.求职登记B.人事代理.C.职业指导D.档案管理,第四章职业指导与职业指导多元化

18、服务,职业指导的概念、功能和基本原则,1.1 概念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全过程。指导对象: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目标:求职者人尽其才,用人单位才尽其用。过程: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作用:教育和帮助。,1.2 目标与功能目标助其就业;助其稳定就业;助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功能1、 对个人的影响有利于个人社会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利于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2、 对就业服务工作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科学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提升和改革。有助于就

19、业服务队伍的建设。,1.3 基本原则(一)以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出发点(二)采取科学方法,提高职业指导水平(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孵化机制(五)拓展服务范围,扩大影响(六)将指导重点放在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对象和工作范围,2.1 对象求职者与劳动者。(一) 下岗失业人员(二) 新成长劳动力(三) 农村富余劳动力(四) 在职人员用人单位。,2.2 范围(一) 咨询与指导其工作内容包括:接待登记、信息咨询、诊断咨询、择业指导、用人指导等方面。(二) 信息采集和处理其工作内容包括:采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信息的发布等。,(三) 职业素质测评

20、其工作内容包括:设计测评方案、标准化施测、辅助面试和其他测评工作、撰写测评报告等。(四) 职业设计其工作内容包括:职业取向分析、培训项目设计、岗位用人设计等。(五) 帮助实施其工作内容包括:组织供求交流、实施职业培训、联系就业援助等。,职业指导的基本原理,3.1 预防性职业指导是指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针对其问题的性质和难度,以提前入手的策略,所开展的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职业指导活动。,(一) 对不同对象,指导内容不同。(二)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类型,分层次、分类型指导。(三) 一切解决在问题出现之前。(四) 强调针对性、系统性。(五) 强调自助和主动。三级预防措施: 针对问题未暴露期预防;针对问题

21、前期预防;针对问题产生的后果预防。,3.2 职业指导的工作模式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与职业培训三者关系:(一) 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二) 人们的职业发展,需要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共同作用和影响,职业指导联结三者关系;(三)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在不同时期对职业介绍和培训有所侧重,但无论侧重哪方面,都离不开职业指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4.1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概念指具有城镇户口、与原单位终止或解除了劳动关系(或工作关系),以及其他无职业、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具有求职愿望并进行了下岗、失业登记的人员。包括:下岗职工、就业转失业人

22、员和其他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中最需要职业指导帮助的包括:(一)“4050”人员;(二)就业困难群体,含享受城镇低保的长期失业人员;(三)“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包括双下岗失业或单亲家庭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下岗失业人员。,4.2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基本特征 需要职业指导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特征:(一)就业心情方面,要求迫切,但自信心不足,怕挫折。(二) 职业能力方面,技能单一。(三) 生理条件方面,年龄偏大。(四) 家庭经济方面,条件较差。(五)求职经验方面,多数没有求职经历。,4.3 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服务(一) 基本原则1、 具体性原则2、 针对性原则3

23、、 及时性原则4、 持续性原则5、 跟踪性原则,(二) 基本形式1、 递进式指导2、 系统结构化指导3、 辐射性指导4、 多元化指导,(三) 基本内容1、 形势介绍2、 政策咨询3、 信息咨询4、 培训咨询5、 心理咨询,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5.1 新成长劳动力的概念主指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未能继续升学和无就业经历,需要求职的各类学校毕业生。,5.2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特征需要职业指导的新成长劳动力基本特征:(一) 素质普遍较高,具一定竞争优势(二) 存在知识和技能结构问题(三) 如得到正确引导,具较大发展潜力(四) 缺乏就业能力和社会经验(五) 就业预期非理性偏高,5.3

24、 对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指导服务(一) 学校职业指导基本思路1、 帮助毕业生做好求职与就业的心理准备2、 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方法和手段3、 帮助学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二) 学校职业指导具体措施1、 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2、 实施公共职业指导课程3、 做好与职业介绍和培训的衔接4、 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指导5、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三) 学校职业指导主要内容1、 观念指导2、 政策引导3、 心理指导4、 信息指导5、 技巧指导6、 社会适应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6.1 农村富余劳动力概念指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减少而产生的富余人员。6.3 农村富余

25、劳动力的基本特征(一) 数量庞大(二) 年龄较轻(三) 素质偏低(四) 吃苦耐劳,6.5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服务(一)政策法规咨询(二)转移指导(分就地转移、异地打工等指导)(三) 推荐培训(四) 创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71 概念指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导致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包括:残疾人、“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失地无业农民、两劳释放人员等。,7.3 特征(一) 观念落后,意识陈旧(二) 就业和创业信心不足(三) 年龄偏大(四) 文化水平偏低(五) 技能素质较低,7.4 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服务以对“4050”人员为例:(一) 调查摸底(二) 换位思

26、考(三) 建立档案(四) 提供政策咨询(五) 制定指导方案(六) 实行“一对一”服务(七) 跟踪反馈信息,例题,1、(员)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稳定就业、(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全过程。A.心理健康B.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C.事业有成D.提高生活水平,2、(助师)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业指导师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工作要点的内容A.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B.信息发布C.信息整理与分析D.编制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报告.,3、(师)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服务的主要内容?A.就业观念指导、就业政策法规指导B.就业技巧指导、社会适应指导C.专业知识指导、信息收集指导.D.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谢谢各位,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 吴 江 电话:87772312,Thanks Everybod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