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1509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广东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优化增量投向。引导企业做强做精主业。推动省属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工程、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或集团主业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省属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按照统筹管资本的要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推进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二、坚持

2、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体制机制新典范实施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深化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创新制度供给,适应和引发有效需求,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民营经济产权、农村集体产权等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定期评估、排查、

3、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探索在条件成熟地区放宽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市场准入,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完善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与法律有效实施合作交流机制,支持深圳开展独立的公平竞争审查机构试点,定期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根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不同属性和市场化差异程度,分类完善相应的要素市场和交易平台,完善要素确权、价格、交易、监管等机

4、制,积极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新型户籍管理服务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重大金融平台建设。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发展技术经理人,推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和交易流通,全面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S)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广东省国

5、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优化增量投向。引导企业做强做精主业。推动省属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工程、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或集团主业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省属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按照统筹管资本的要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推进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鼓

6、励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油电气设施等领域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增设民营企业准入条件。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重组。弘扬新时代粤商精神,加快建设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完善粤企政策通平台建设,鼓励广东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健全规范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

7、。四、双区引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一)支撑引领全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联合攻克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优化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基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

8、的经济体系,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二)支撑引领全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双区经济实力雄厚、质量效益领先的优势,率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支撑引领全省高效畅通经济循环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科学统筹双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产力、人口、基础设施布局,引领全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9、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扫除流通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经济循环通道,形成全省全域参与双区建设、双区引领带动全省全域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四)支撑引领全省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高地充分发挥双区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高的综合优势,大力推动与港澳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依托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举措;推广复制双区经验,引领全省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制度保障。(五)支撑引领全省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依托双区规则软联通和设施硬联通优势,推动省内供给同国内强大市场需求高效适配,加快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以双区循环畅通支撑引领全省更好参与国际循环,推动稳住存量市场同时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深度对接国际经贸体系,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五、总体要求围绕总定位总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资料来源: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