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1517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022秋期国开电大本科思政课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A(开卷)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答: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含义不同,特点不同,所起作用不同。1 .感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特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

2、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3) .影响: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2 .理性认识:含义: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特点: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影响: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