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1774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家介绍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家介绍,高一 xxx,国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成就:,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

2、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

3、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生平:,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

4、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为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无学位大师,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

5、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陈景润,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

6、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生平:,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这曾是

7、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事迹:,-命不该绝。他从三楼窗口往下跳,伸出的屋沿怜悯地挡了他一下,地 上的一棵杨树,更是极有同情心地伸开了手臂,减缓了他跳下的速度,陈景 润不能走,“老九”不能走!不乏正义的世界都在急切地呼唤,都在深情地 挽留,都不忍心发生那惨不忍睹的严重后果。同样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跳楼的陈景润安然无恙,只是大腿上擦破了点皮,有涔涔的鲜血冒出来。一个造反派干将

8、,见到跳楼后平安无事的陈景 润,居然这样挖苦他:“真不愧是个知名的数学家,连跳楼都懂得选择角度!”-节选,“真不愧是个知名的数学家,连跳楼都懂得选择角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a) 任一不小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

9、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 任一不小于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把命题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

10、究。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他是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陆家羲,陆家羲是中国组合数学家,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是个收入低微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和麦伦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窘而中断学业,

11、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自学,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短期学习后,于1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包头市教育系统,先后在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1961年,陆家羲大学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任教,不久,钢铁学院在高校调整中

12、下马,他也被调到包头九中等单位从事中学物理的教研工作.12月30日,他把论文寇克曼系列和斯坦纳系列制作方法寄给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未引起重视.1963年春,他把修改后的论文寄给中国数学通报,回复是建议改投其他刊物.1965年春,他再次修改后寄给数学通报,得到的是此文没价值.,198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斯坦纳系列”在这篇近千字的报道中,首次向世人宣告,一位地处边陲的中学教师潜心钻研组合数学二十余年,耗尽毕生心血,终于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

13、克满系列”问题,完成了两项在组合计算领域内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流工作而陆家羲已于同年10月31日凌晨不幸逝世,终48岁,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寇克满女生问题”:,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

14、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探索的动机 -爱因斯坦,我常常听到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力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不象被赶走的那许多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Schopenhauer)所说

15、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透视本质能力)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外国著名数学家,1、阿基米德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

16、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不胜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弓形求面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等等。 直到现在,全世界活着的人中,至少还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数学知识比不上两千年前的阿基米德。,一个关于他的著名的故事是:叙拉古的国王委托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但是怀疑里面被掺了银子,当然不可能通过把皇冠割开来检验这个王冠,于是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 一次当他洗澡时正在冥思苦想,这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17、于是便开始在大街上裸奔起来了,一直跑到家里。,阿基米德的死也具有传奇色彩。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并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他们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们将沙盘踩坏。 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图!”士兵拔出短剑,刺死了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竟死在愚蠢无知的罗马士兵手里。 还有一个版本是他死前说的话是:“让我做完最后一道题。”,关于阿基米德在数学史上的地位,美国的数学史学家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 “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位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

18、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2、泰勒斯古希腊,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仰望星空”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和黑格尔对此的诠释。,泰勒斯号称“科学之祖”,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他四处游学,不置产业。他曾用气象学知识预测当年橄榄会丰收,租下全城榨油机器做了一次投机生意,赚了一大笔钱,用以向人证明哲学家的智慧用来致富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哲学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相传,他晚上走路,头望星空,看出第二天有雨。但一不小

19、心,一脚踏空,掉进泥坑,后被人救起。第二天果然下了雨。有人讥笑哲学家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预言日食的人,一个绝世天才。 著名的哈里斯河战役,3、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公元前497)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人物第一个着重“数”的人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正多面体的个数,建设了许多较有影响的社团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的勾股定理”之父。,毕达哥拉斯在代数上的主张是认为数是万物之源,并且认为一切数都能写成有理数的形式。毕达哥拉斯的

20、在几何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然而不幸的是,毕达哥拉斯的定理立刻引导了无理数的发现,这否定了他的全部哲学。他的一个学生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当正方形的边长是1时,对角线长度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 这个学生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的丧命:他被教众抛进了大海。,4、欧几里得古希腊,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是几何学的奠基人。,一天,一群年轻人来到位于雅典城郊外林荫中的“柏拉图学园”。只见学园的大门紧闭着,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21、:“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这是当年柏拉图亲自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让学生们知道他对数学的重视,然而却把前来求教的年轻人给闹糊涂了。有人在想,正是因为我不懂数学,才要来这儿求教的呀,如果懂了,还来这儿做什么?正在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是退、是进的时候,欧几里得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只见他整了整衣冠,看了看那块牌子,然后果断地推开了学园大门,头也没有回地走了进去。,两千多年来,几何原本一直是学习几何的主要教材。 哥白尼 、 伽利略 、 笛卡尔 、 牛顿 等许多伟大的学者都曾学习过几何原本,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几何原本是 古希腊数学 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的

22、成果和精神于一书。既是数学巨著,又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除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从欧几里得发表几何原本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欧氏几何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有着严密的逻辑演绎方法相结合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表明,它巳成为培养、提高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科学家从学习几何中得到益处,从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作为教材的影响,5、塞乐斯古希腊,塞乐斯,古希腊数学家,生于公元前624年,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被称为“数学之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

23、当财富后,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塞乐斯最先证明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6、高斯德国,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并拥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1到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7、莱布尼茨德国,德国哲学

24、家、数学家。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拓扑学最早称之“位相分析学”(analysis situs),是莱布尼茨1679年提出的,这是一门研究地形、地貌相类似的学科,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出于数学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几何问题,8、笛卡儿法国,笛卡儿(1596-1650) 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3,笛卡尔坐标系据说有一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

25、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不能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夫,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的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

26、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有顺序的三个数。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一点P与之对应,这就是坐标系的雏形.,9、韦达法国,弗朗索瓦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16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韦达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代数学的推进,他最早系统地引入代数符号,推进了方程论的发展。韦达用“分析”这个词来概括当时代数的内容和方法。他创设了大量的代数符号,用字母代替未知数,系统阐述并改良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指出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10、拉格朗日法国,约瑟夫拉格朗日(1735-1813)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

27、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11、拉普拉斯法国,拉普拉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是天体力学的主要奠基人、天体演化学的创立者之一,他还是分析概率论的创始人,因此可以说他是应用数学的先驱。,12、费马法国,皮埃尔德费马,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家差,他似乎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之王”。,世界三大数学猜想即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当整数n 2时,关于x,y,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无正整数解。,费马大定理,16、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

28、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18、欧拉瑞士,莱昂哈德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一些数学史学者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欧拉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例如:y = F(x) (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1694年给出)。他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拉从小着迷数

29、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他13岁便成为著名的巴塞尔大学的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氢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他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著多部。,欧拉的故事,结束语,19、冯诺依曼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人,数学家、化学家、计算机专家,“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即电脑(即EDVAC,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通用计算机)的发明者。他是1903年在布达佩斯诞生了一位神

30、童,这不仅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喜悦,也值得整个计算机界去纪念他。正是他,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而且他早在40年代就已预见到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对当代计算机将产生的意义深远的影响。,两个英年早逝的数学家:伽罗瓦和阿贝尔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解,这大概是很久就有的公式了。其中根和系数的关系被称作韦达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甚至更高阶方程的求解公式一直不被人们所知。尤其是五次和五次以上方程的求解公式。可是欧拉高斯等杰出数学家都没有找到求解公式,成了当时数学的难题。,尼尔斯阿贝尔出生在挪威的小村庄在19岁那年,他证明了一般五

31、次方程求解公式不存在,就是说,不能用方程系数和开根号的有限多次运算来表示方程的根。阿贝尔认为这结果很重要,便自掏腰包在当地的印刷馆印刷他的论文。因为贫穷,为了减少印刷费,他把结果紧缩成只有六页的小册子。,阿贝尔满怀信心地把这小册子寄给国内外的一些数学家,包括数学王子的高斯,希望能得到一些反应。可惜他的文章太简洁了,没有人能看懂。 高斯收到这小册子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么短的篇幅证明这个世界著名的问题连他还没法子解决的问题。他看都没看一眼,就把它扔在书堆里了。,阿贝尔的另一篇论文是他在欧洲旅行时通过别人转交给大数学家柯西手里,柯西连看都没看就扔到纸篓里。 阿贝尔饥寒交迫的回到了挪威,还欠了一身债,最后

32、在绝望中死去,年仅27岁。他活着最大的理想是在大学里当一个讲师,可是到死都没有实现。,另外一位伽罗瓦生于巴黎。17岁时,他写出了关于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的论文,论文中首次引入“群”的概念。他把论文寄给经由柯西,请他交给法兰西科学院审查。柯西对此根本不屑一顾,把这个中学生的文章给弄丢了。 1830年2月伽罗瓦再次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详细的论文,寄给科学院秘书傅立叶,不料当年5月傅立叶病死,伽罗瓦的文稿再次被丢失。 1831年伽罗瓦第三次将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泊松院士看了4个月,最后在论文上批道:“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大数学家的傲慢和自大,使得伽罗瓦的理论被埋没了将近50年。 后来,伽罗瓦因为政

33、治激进,被阴谋的政客们用一件小事怂恿和一个军官决斗。他知道对手的枪法很好,自己获胜的希望很小,很可能会死去。 在决斗前一个晚上,他急切地写着他的遗言。想在死亡来临之前尽快把他的思想中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来。他不时中断,在纸边空白处写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接着伽罗瓦又写下一个潦草的大纲。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一劳永逸地给一个折磨了数学家几个世纪的难题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开创了数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群论。 伽罗瓦在决斗中被打成重伤,死在家里,年仅21岁。 阿贝尔和伽罗瓦创造的群论在后来量子力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利用对称群理论,人们能够事先预测晶体的种类,群论的知识还会出现在魔方中。,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