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1871年德国统一与宪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中国之困窘:政治专制经济落后思想禁锢,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争。清朝失败后,面临着瓜剖豆分的危机。如何在危机中自救?怎样才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当时的中国人如何解答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重温戊戌变法那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第15课 戊戌变法,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
2、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 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甲午的震撼,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1、政治基础: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观看以下几幅图片和材料,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有感一首(写于1896年)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有80多家,1895-1900年间,列强
3、在华设厂总数增加到约1000家。,2、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早期维新思想,时间: 19世纪60年代以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代表:王韬、郑观应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未付诸实施认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
4、梁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维新代表及其主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民权思想;变科举,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倡 导男女平等,翻译天演论等著作,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主张变法;,共同主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教育,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社会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国际环境: 工业
5、文明的冲击 资本主义的世界发展潮流,1895年,康有为等领导 “公车上书”,(维新思想,政治运动),(1)成立强学会,设立学会、学堂、 创办刊物,把维新变法推向全国,(2)展开论战,1、兴起,2、发展,(3)上书光绪帝:,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变法施政纲领。,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著书立说:宣传变法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上书皇帝:请求变法 1895年公车上书组织学会或学堂、创办报刊:推动变法 万木草堂、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与顽固派论战:捍卫变法,通过这些活动,启发了民智、组织了力量、制造了舆论,使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发动“公车上书”,办中外纪
6、闻,成立“强学会”,与顽固派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组织“保国会”,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宣传西学,鼓吹变法,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资产阶级的救亡团体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办时务报,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6月11日9月21日)。,3、高潮百日维新,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思考:与维新派原先的主张相比,有哪些没有实现?,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三、戊戌变法的内
7、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结合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从方式上看: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从宗旨上看:要给资产阶级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从内容上看:除旧与布新相结合 变法内容与维新派主张有差距(没有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从阶级基础看: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开明地主参与政治,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深入广大民
8、众,(3)历史影响,进步性:,局限性:,4、失败戊戌政变(1898、9、21),顽固派阴谋破坏,袁世凯出卖,戊戌政变: 囚、杀、废。,“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林旭、 杨康杨刘林谭(玉)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结果: 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 其余全部被废除。 变法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他们利益,表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激烈反对。免翁、用荣旧官僚机构及各地督府实力派的阻挠。,“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光绪帝,北京中南海瀛台,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教
9、训:,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没有彻底反封建的纲领(采取改良办法;把 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求助袁世凯) 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3)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2、历史意义:,推动中国近代化,(1)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这是它贡献给时代,也是它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课本第111页)(2)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京师大学堂牌匾,五、维新
10、时期的遗产,北京大学,维新时期的遗产,时务学堂教习(右二谭嗣同),旧式私塾,维新时期的遗产,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维新时期的遗产,缠足,“天足会”奖章,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甲午战争后,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戊戌变法,发生:“公车上书”,发展:创办报刊,成立团体、学会、学堂,使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保国会等救亡团体成立,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高潮:百日维新,应诏统筹全局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结局: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身软弱、封势强
11、大,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甲午危机,豆剖瓜分;求变情绪,上下弥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经政基础,先天不足。维新思想,形式多样;变法施政,立宪设局。定国是诏,变法高潮;出走溅血,昙花一现。众说纷纭,历史反思;进进退退,誉之毁之。事实论证,尊重历史;多元理解,宽容有度。,课后作业,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 试从两国的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论证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武装倒幕,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维新派力量小。,强制推行,大刀阔斧,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亚洲其它国家。,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