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173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0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中医养生更改版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中医养生,致远书院,中医的精髓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提醒人们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身体的保养,如果等疾病发生了再去治疗,就像战斗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为时晚矣。如果得了肝病,首先不是去治疗肝,而是弄清楚肝病产生的原因。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肾精充足,肝病自然消失。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不同,中医强调从整体出发,认为人身体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的某处感染疾病,势必与其他部位有联系。所以,治疗疾病不仅要检查病痛处,还要从整体来观察中医认为,治病是三分治,七分养,不要太依赖药物,而是要好

2、好地去养自己的元气。药物不过是起到激发元气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元气,再好的药也没用。人有自愈能力,但是是相对的,得了病光靠自愈力硬抗是不可取的,自愈力与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中医的特殊之处,四大中医养生观,天人合一的养生观春天气候温和,百花盛开,应早睡早起,夏天天气炎热万物生长,仍需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走动。秋天天气渐渐转凉,气候干燥,人的活动也比须收敛,渐渐减少,冬天时天寒地冻,应该早睡晚起。阴阳平衡的健康观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不仅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辨证论治的祛病观,食物金字塔,中医的饮食养生,红色食物暖

3、心山楂、红豆、樱桃、牛肉、苹果、番茄等黄色食物入脾黄豆、花生、小米、玉米白色食物养肺白萝卜、白菜、高丽菜、百合、甘蔗黑色食物补肾荞麦、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草菇,按不同体质饮食,热性体质苦瓜、西瓜、莲子、海带、绿豆实性体质(看上去健康,但是和热性体质的人一样容易烦躁)鸭肉、薏仁、小米、海藻寒性体质红豆、糯米、核桃、杏仁、牛肉、鸡蛋虚性体质(气虚)大枣,山药 (血虚)枸杞、龙眼,当归(阴虚)麦冬、百合 (阳虚)干姜、虫草,药食同源,相生相克,中医饮食小贴士,多饮水是最简单的排毒法,清晨喝水对排毒最管用荤腥油腻适量,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酸奶好处多多食粗粮保肠清吃的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饭后散步健身

4、益寿(除特殊情况外)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上午吃水果,赛如吃金果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五种气血水平,认识五种气血水平和病谱健康水平用中医的眼光看,健康水平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这个等级的人特征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脾气温和,作息规律阳虚水平阳虚水平是指气血低于健康水平。造成气血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果一个人睡眠太晚或者营养吸收不良等,都会造成气血水平的下降。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一般经常感冒甚至发热的人或者有过敏体质的人气血水平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阴虚水平如果气血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当气血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防御系统无法完全正常工作,疾病入侵或器

5、官的损伤如没有即时的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气血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而是让疾病长驱直入。目前社会上许多人的气血处于这个水平,许多人都认为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地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阴虚水平气血能力的表现。幼年时或年轻时生活作息是否正常,即是否储存了足够的热量,以及平时是否会抽空休息以补充热量,决定了这个人的气血水平维持多久。阴阳两虚水平 由于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热量,等到储存的热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阴阳大虚水平 由阴阳两虚的气血水平

6、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也就是通常说的“气血枯竭”。这时人体气血虚亏导致肝火旺,夜间难以入睡,越晚精神越好。,补气血套餐,(1)不可劳心过度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挖空心思,就会耗伤心血。(2)饮食调养平时可常食桑葚、荔枝、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海参等食物(3)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幽默剧。(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多出去郊游踏青,失眠时别再数绵羊,轻松入眠方法多,睡前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非刺激的花茶是允许的。切勿喝酒:睡前喝酒会影

7、响睡眠质量,断断续续的睡眠根本不是优质睡眠喝杯牛奶:牛奶中含有一些能促进睡眠的蛋白质,喝杯温牛奶效果很不错洗个温水澡:能泡澡最理想,但洗温水澡也不错,这能帮助你降低体温,身体凉快更易入睡多运动:最好是选在下午运动,而不是睡前几小时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最好不要在睡房看电视或上网 ,此外,要有舒服的床垫,房间必须幽暗,安静睡前一小时让身体松懈下来,睡前最好给自己1个小时安静下来,可以听听轻音乐,或看一本没有刺激性的书等每晚同一个时间入睡:要建立良好的生理时钟,最重要的是每晚要在同一个时间入睡,第二天同一个时间起床睡前热水洗脚或温水沐浴睡前不宜饮酒闭目入静法,呼吸法先睡心,后睡眼,小贴士,(1)推拿

8、的力度方式有讲究,不要经常做推拿,会损伤经络(2)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微微出汗即可,剧烈运动不超过30分钟(3)主食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可只吃菜 ,不吃饭。最好是四口素菜,一口荤菜(4)主焦即肚子部位,用手掌适当力度抓捏肚子的肌肉,可使上下焦连通,可改善胃病,瘦身(5)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基本就健康。生理上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有相关性(6)不要熬夜,想太多,不要有太多烦恼(7)喝酒耗元气,酗酒可使心率加快,到120下每分钟就有危险(8)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夜宵,不利于体内阳气退散,影响睡眠(9)不要在某一阶段特别偏向于吃一种食物,穿插着吃(10)冰冷寒凉的尽量少吃,油腻的也是(11)温水

9、泡脚,加生姜,艾叶,助睡眠(12)阳气虚的可尝试温水泡党参,黄芪(13)没有包治百病的疗法,实践证明有效的才有效,因为每个人的症状不同(14)大多数人的感冒是风寒感冒,即使痰是黄色的,也可能是虚热,较轻的风寒感冒。可以早上空腹喝姜汤,坚持一段时间,该吃药还是要吃药,中西结合是最好的疗法(15)四肢关节痛,可用空掌拍打,出痧最好,排出毒素,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一个神情洋溢 , 心境舒畅的人必然生气蓬勃,如服补药般积累健康活力,养生学上称神补,养情志之改善认知,那些不合理信念 赶走他们 心理认知科学认为,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认知影响,著名的abc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取决于看

10、待事件的态度,而不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想法,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使我们心情不好的,往往是一些极端化的、非此即彼的、以偏概全的想法我们称之为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必须让这些同事对我印象深刻,我应该通过所有考试,我挂科证明我能力不行。如此等等,想一想,你是否对自己有一些不合理的设想,如期望值过高,要求绝对化夸大负面事件的后果。这些不合理信念往往会使我们陷入情绪的困扰。那么,我们该怎样识别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念呢,有以下几点1)不合理信念往往过于绝对即将正常的我想要更好,变成我必须达到更好。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不能由主观的意志决定。

11、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会犯错,都会经历失败不合理信念可能会短暂地起到一些激励作用,但它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当事与愿违时,你的心情就会十分糟糕。,2)不合理信念往往以偏概全乐观的人对生活中的小失败,小波折并不会在意,而持有不合理信念的人往往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比如,你可能在经历了几次不如意后便认定自己一事无成,这种片面的想法可能会摧毁你的信心,使你停止向前的脚步3)不合理信念往往引导你往事情的负面想大部分事情都要辩证地看,一分为二地看,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引导你往悲观的方面想,让你觉得事情糟透了,坏事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想往往可能是好事,而好事中也包含着不利的因素

12、,多往积极的角度看待事情,你会觉得生活其实很美好。,怎么做,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不合理信念从我们的大脑中消失呢可以这么做:首先,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质疑,问一问自己,这样想有没有必要,这样的想法是否脱离了实际,是否不合逻辑,过于片面?然后,思考这样想的好处以及坏处,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给自己带来的是开心还是纠结,是失落还是信心,如果发现不合理信念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那么别再固执己见了,投身于实际生活工作中,让内心回归一片纯净。最后,你可以建立起一些合理的信念,或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来防止自己重新陷入不合理信念的泥潭。比如,我只要能尽力做到比自己以前更好就行了,做不到也没关系,或者我应该悦

13、纳自己的所有,包括不足与优点,我是独特的我,不需要为了别人改变。,养情志之抗挫,心理防御机制心理上的情绪与生理密切相关,不良的消极情绪会减弱人的抵抗力。我们正常人在遇到挫折时都会启动一套独特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否认、退行、合理化等等,而在众多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是唯一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升华即化悲愤为力量、化嫉妒为动力,化不被社会接受认可的欲念为被社会承认的欲念。 我们的生理内环境需要稳态,而我们心理上的情绪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过喜过悲时,我们就会启动相应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持稳定,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习惯用的属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如果我们过度防御或不当防御时,我们需要善于

14、调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调节情绪的方法。1.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以获得成就感,驱散沮丧情绪2.运动身体3.投身于自己的爱好中4.睡一觉,醒来重新直面困难,试图解决,而不是逃避5.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用肯定式的语言,不要出现“我要”等类似表达需求的字眼,可以是“我能行”类似这样的语言,养神四方,第一,和喜怒古代养生家说:“和喜怒”是智者养生之道。智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作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不能恣意任性,纵情发作。当要勃然大怒或欢喜若狂之时。可先做点别的事情,以便防止激烈情感的爆发。林则徐就在墙上挂着“制怒”的条幅 ,有些人在案头上或床边写“冷静”,“镇定”之类的警示语。当然也可用无声语言

15、的形式进行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第二,宽心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历史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郁郁寡欢而早夭的事例几乎俯拾即是,如汉代的贾谊,三国时的曹植、唐代的李贺等。由此可见,心情的好坏密切关系着生命的进程。,第三,应四时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的七情变化同季节气象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秋高气爽,人的精神往往开朗、舒畅。冬天寒风凛凛,夏季烈日炎炎,人的心情往往也会变得烦躁、沉闷、压抑。因此,精神活动也需随着季节天气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节。融和春日,蕃秀之夏,应常到户外走走,远眺山林亭阁,近闻

16、鸟语花香,心中自然平添愉悦之情,心旷神怡。秋季景物萧条,易引起老年人的垂暮之感,因此老年人要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因思念往昔亲朋而伤感。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的季节,应提早睡觉,使情绪意志藏匿安静。,第四,重养性养性即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远大的生活理想形成的精神情绪最稳定,持续的时间最长久,影响的范围最大,可以压倒一切不良的精神情绪。达尔文一生受病痛折磨,也曾郁郁寡欢,但由于不知足地追求科学,使他忘却了痛苦,常乐于奋斗之中,得享73岁高龄。,养生五原则,顺应自然运动形体调节正气固护阴精静神内守,阴阳平衡,我们的体温维持在36.3摄氏度37.2摄氏度,呼吸1620次/分,心

17、率7080次/分。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也就意味着体内有两套截然相反的机制在协调平衡。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由它激发而生成的后天所有的一身之精,从功能上讲,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对人体发挥着温暖、兴奋、推动作用的为阳,对人体发挥着寒凉、抑制、宁静作用的部分为阴。,自然界中,火焰热烈、炎热、明亮、上窜,水寒冷、阴凉、滋润、下行,它们具有阴和阳的多个特性 ,成为阴阳的代表。 阳气和阴液,是一对相依相伴的夫妻,各占半边天,属性相反,而又彼此互帮互助,由二者共同组成一个和谐家庭。 天热衣厚、进食热饭时,阳气增加,天寒地冻过度疲劳时,阳气减少,天热汗出时阴液减少。 虽说阴或阳频繁地发生着增

18、增减减,但只要这种变化不超过一定范围,人体所有机能结构的变动也就局限在生理范围内,整体维持着健康,动态平衡。但是一旦一方的力量增减超过人体能够自我调节的限度,协调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疾病,1)阳亢盛实热证 天气过热,多食辛辣油腻上火食物,恼怒,担忧。焦虑上火,饮水过少,都会使人体内阴不变而阳的力量增加,如果这样的增长超过调节能力,症状就会接连显现:在过多的推动作用下,气血运动加快,满面通红,脉搏、心率、呼吸增加,各脏腑功能亢进,在过多的兴奋作用下,出现心烦失眠,2)阴亢盛实寒证 天气寒冷,穿衣过少,过多食用冰冷寒性食物使人体内阳不变而属阴的力量增加。 在过多的寒冷作用下,人不仅自我感觉冷,而

19、且别人能触摸到皮肤、四肢温度下降,在过多的抑制作用下,气血运动减慢,面色苍白,脉搏心率减少,各脏腑功能下降,甚至津液运动减慢,停留下来,成为病理产物,这些产物如果人体排出,就会见到鼻流清涕,咳吐稀白痰,小便增多而色淡,大便稀溏,人懒于行动,蜷曲身体。,3)阳不足虚寒证 阳亢盛的病因持续存在,长期消耗机体阳气,或者先天不足,或者随年龄增长,阳气逐渐衰退,都会引起阳不足。实寒证:起病急、病程短。脉搏慢而有力,多由病邪侵袭引起虚寒证:起病缓、病程长,脉搏慢而无力,4)阴不足 引起阳亢盛的原因持续下去,或者汗出过多,上吐下泻,出血都能损伤人体阴液,引起阴不足。 如果阴液滋润作用下降,会出现口干、尿少、

20、便干,阴液营养作用下降会出现形体消瘦,阴液减少,脉管内容物缺乏会出现脉管变细。,认识疾病,人体病因只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原因,另一种是根本原因。病因,就是发病原因,生活当中常说一句话“没有无名原因的爱,也没有无名原因的恨”,人体也一样,没有无名原因的病。关于病因,金匮要略里提到“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宋代陈无择根据这个而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外因,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内因就是情志所伤;不内外因就是饮食劳倦、跌扑外伤、虫兽所伤等。其实,人体的病因只有两种,一种直接原因,一种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就是直接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直接原因导致的人体根本变化,因这种根本变化而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就是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