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410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池州学院教务处.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 案 任课教师: 许信旺 授课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教育、各专业共选课 2004年 9 月 10 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进程周次课次章 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11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生态系统2课堂讲授教室22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840年-2003年)的资料2课外课外33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第四章 资源短缺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44第五章 环境污染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55第六章 生态破坏;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2)2课堂讲授看VCD电教室66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2CAI多功能教室

2、77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2课堂讲授教室88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9-1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2课堂讲授教室99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9-2,9-3,9-4,9-4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1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2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2课堂讲授教室1010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1111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2课堂讲授教室1212讲座:生态系统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应用2讲座报告厅1313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14-1VCD:为了

3、地球的明天(3、4)2看VCD、讨论电教室1414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4-2 ;4-3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1515第十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第十六章 国际环境公约2课堂讲授教室1616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2课堂讲授教室1717第十八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2课堂讲授教室1818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VCD:为了地球的明天(5)2课堂讲授教室1919讲座:安徽生态省建设发展进程2讲授、交流报告厅2020考试2教室成绩评定:1、平时作业30%,2、期末考试70%。第 1 次课 1-2 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

4、法进行自学。(2)利用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互帮互学,以提高学习效果。(3)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4)学理论与环保行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意识。计划学时:40主要参考书: 1、何强等 编著 环境学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左玉辉 编著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年2004年) 4、姚志勇等 环境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相关网站: 1、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 2、中国环保网() 3、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 4、生态安徽()本次课题: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

5、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教学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环境科学中“环境”以及“地球环境”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环境科学中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重 点:人类与各圈层的关系,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结构以及生态平衡原理难 点:生态平衡原理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电子教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1学时。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1学时。课后作业1、 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2、

6、环境问题又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3、 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参考资料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介绍: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一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

7、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各行业到社会各界,无一例外地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

8、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将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二)、环境的分类主体环境(三)、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1、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

9、境题) 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产生 (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环境污染也随之出现。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一、人类与大气圈二、人类与水圈三、人类与土壤圈四、人类与岩石圈五、人类与生物圈第二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0、。一、 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1、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类型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三、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能量流动 (二)物质循环 1、碳循环 2、氮循环 3、硫循环4、磷循环(三)信息传递1、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3、营养信息4、行为信息第二节 生态平衡极其破坏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第 2 次课 3-4 学时上次课复习: 复习环境的基本概念,复习生态平衡极其引起生态破坏的原因,

11、引出人口与资源问题。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第四章 资源短缺教学要求:通过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发展状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通过介绍世界上以及我国目前各种资源的短缺情况,使学生了解目前资源短缺的严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珍惜、节约资源的环境意识。重 点: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资源短缺的严重形式。难 点: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1学时。第四章 资源短缺 0.5学时。讨论0.5学时。课后作业1、将人口问题、资源短缺形式讨论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参考

12、资料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现代环境科学导轮 盛连喜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上次课复习:1、 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949年-2003年)的资料2、了解自己家乡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情况。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949年-2003年)的资料教学要求:学会查阅纸质报刊杂志资料;学会查阅统计文献;学会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重 点:查询资料的方式难 点: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教学手段及教具:计算中心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0.5课时1 利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2 中国学术期刊网的使用课后作业收集资料供下节课讨论用。参考

13、资料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3 次课 5-6 学时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情况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系是: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Td=0.7/r 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发展趋势 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

14、率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二)增长特点1、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表3-1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1.92.301.101950-20000.800.800.751900-19500.500.301.001850-19000.500.500.701800-18500.400.400.401750-18000.10 1000-0175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平均人口增长率时期/a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3、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三)世界人口预测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状况一、中国口发展特点 (一)人口增长速度快 中国人口:1684年1亿; 1850年4.3亿; 19

15、49年5.5亿;1964年7亿;(二)农村人口比重大 1983年农业人口为7。837亿,占世界总农业人口22。7亿的62。3%。 (三)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 1995年的统计表明,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四)人口老龄化 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以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衡量(7%)。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而造成的人口现象。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6.7%。(五)男女性别比偏高 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1989年男女婴儿比已达到114:100。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男女婴儿性别比达到119.92:100。大大偏离了103-107

16、:100的正常范围。 (六)人口分布不均 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 (七)人口素质丞待提高 人口素质:广义的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劳动技能、思想和道德品质。身体素质:人口的自然属性。文化水平、劳动技能、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人口素质的社会属性。 人文发展指数: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数它主要由人口预期寿命、识字率或受教育程度和按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得。指数在0-1之间,越大表明发展水平越高。 1987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为0.716。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1、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 2、

17、死亡率继续下降。3、乡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第三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一、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及矿物等。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 自然资源可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壤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和海洋资源六大类。 2、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1)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 (2)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 可更新资源,又称为再生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又称为非再生资源。 (三)

18、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1988年中国0.088 hm2 世界平均值0.367 hm2 森林覆盖率:中国12.98%,居世界120位 世界平均水平31.2%人均草地面积:0.367 hm2 ,为世界平均值的1/2人均水资源:2700 m3 ,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4、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现有耕地约1108 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集中体现在: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据估计,

19、到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将减少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05hm2 。 土地开发加剧,土质恶化严重。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三)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 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 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 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量 2700 m3 ,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四)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 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 1012 t;陆上石油储量(300-1000) 108 t;

20、海上石油储量53 108 t; (五)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 据估算,中国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二、 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将世界人口容量定义为: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大小。人口学家普遍认为中国人口的极限为16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6亿。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4亿。第四章 资源短缺第一节 水资源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1、水资

21、源问题的提出 1997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提,并警告:“地区性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2、地球上水量的分布 整个地球水量:13.6亿Km3 海水:97.3%;淡水:2.7%;可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约为400Km3 ,占全球总量的0.3%。 3、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流量江河湖泊;地下水属不可再生型;年降雨量不足160mm。 4、水资源引发的国际争端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 中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2、水资源分布不均3、城市缺水严重据1994年统计,全

22、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分区2000供水量2000需水量2000缺水量全国总计208.57462.28253.71东北区33.1969.2936.10华北区52.27107.2354.96西北区13.5632.3718.81西南区17.1640.4223.26东南区92.39212.97120.58国土资源部2003年10月30日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显示,目前全国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有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勘测结果表明,目前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形成跨越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

23、平面。4、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市使河流湖泊面积缩小。第二节 土地资源一、世界土地资源1、陆地面积:13300104 Km2 人口:1900年16亿;人均耕地:10hm2 1987年50亿;人均耕地:3hm2 当前60亿; 人均耕地:2.5hm2 2、土地质量 “土地的通达性” 陆地面积:“限制性环境”面积占70%,“适居地”占30%。实际人均占有土地0.75,其中耕地面积约占60%70%。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20世纪70年代提供数字:世界可耕地面积29.5108hm2 ;已被耕种15.4 108hm2 。 世界人均良田面积面积已从1980年的0.16hm2 减少至19

24、90年的0.14hm2 ,预计到2000年进一步减至0.12hm2 。 三、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面积960104Km2 。耕地占世界总耕地的7%。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 1995年统计数字,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4hm2 的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最低界线为0.05hm2 。 2、分布不均匀 3、自然条件差 (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 我国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所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第三节 能源 一、能源的分类 二、世界能源消耗(一)能源主要来自

25、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为:石油占40%以上;煤占20%以上;天然气占10%以上。 (二)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 (三)能源消耗在继续增长 能耗强度:能源消耗/国民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指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之比。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能源的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2、能源分配不均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所占比重较大 5、农村能源短缺,主要以生物质能为主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大气污染 (二)增加了大气中CO2 的积累 (三)酸雨 (四)核废料问题

26、第四节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3、动态性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第 4 次课 7-8 学时上次课复习: 复习人口问题,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同时由于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从而引出第五章环境污染。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五章 环境污染教学要求:通过讲解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运动过程,讲授各种环境污染的发生机理、危害、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讲授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并了解我国

27、目前的环境污染形势。重 点:并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形势。难 点: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运动过程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五章 环境污染 1学时。课后作业收集有关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事例。参考资料1、地球环境报告,石弘之日著 张坤民 王伟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收集的报刊资料第五章 环境污染 第一节 水污染 一、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 (一)悬浮物 (二)耗氧有机物清洁水体溶解氧含量8.32mg/L, 当溶解氧含量降至4.0mg/L以下时,将严 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三)植物性营养物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四)重金属(五)酸碱

28、污染 正常水体pH值一般在6.58.5 (六)石油烃类(七)难降解有机物 主要包括有机氯化合物、有机芳香胺类、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多环有机物。 (八)放射性物质 (九)热污染 (十)病原体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点污染源1、生活污水 一般生活污水的BOD5 在200400mg/L之间。COD在150300mg/L之间。 2、工业废水 (二)面污染源 三、中国污水的特征 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 m3 。我国地面水水质标准类水体:为源头水及自然保护区; 类水体: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类水体: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类水体:为工业用水区,

29、人体不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水体: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一)地面水污染特征 1、有机物 2、重金属污染 3、富营养化 主要是由于大量含氮、磷的废水排入水体而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 荷兰科学家提出了水质富营养化的新概念,认为自然水域中存在着水生食物链,即水中的营养物质为水藻提供了生长条件,而浮游动物的捕食控制了水藻的长,同时它又为鱼类提供了食物。当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时,水体能保持清洁不受污染。而一旦浮游动物的捕食功能降低,水藻生长量超过其被消耗量而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富营养化。 海水赤潮: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沿海水域富营养化,某些微

30、小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 (二)地下水污染特征 主要表现为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 四、水污染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 (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四)制约工业的发展 (五)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六)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节 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1、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划分 固定污染源 移动污染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满足绘制污染源分析图的需要。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源 面源 线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大气扩散计算。 3、按污染物排放时间 连续源 间断源 瞬间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分析污染物

31、排放的时间规律。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一)煤烟型污染 (二)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通过降水(如雨、雾,雪)等迁移到地表,或在含酸气团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 1、世界酸雨发展状况 2、中国的酸雨现状 在80年代,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高硫煤使用地区及部分长江以南地区,酸雨区面积约为170104Km2。酸雨通常定义为“pH值低于5.6的雨水”。酸沉降的另一表征量为临界负荷:临界负荷是指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有害影响的酸性物质的最大量。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是pH值低、离子浓度高,硫酸根、铵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属硫酸型酸雨。(

32、三)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高活性自由基、醛类、酮类和有机酸类等。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中0.011.0 m的细小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2、二氧化硫 3、一氧化碳 4、铅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土壤污染土壤污

33、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在于它可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并可通过食物连进入人体,以至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的最大特点是,一旦土壤受到污染,特别是受到重金属或有机农药的污染后,其污染是很难消除的。土壤污染的明显标志是土壤生产力的下降。 一、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源 1、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 2、农药和化肥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4、大气沉降物 (二)土壤污染物 1、有机物 2、重金属 3、放射性元素 4、病原微生物 二、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污土壤污染的最大特点是,一旦土壤受到污(一)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

34、、无几污染物的影响 2、有机毒物的影响 3、土壤生物污染的影响 (二)土壤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1、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残留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pH值,pH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量越小。 2、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与农药的类型和植物的物的种类有关。 农药的溶解度越大,被作物吸收也就越容易。一般块根类作物比茎叶类作物吸收量高;油料作物对对脂溶性农药如DDT、DDE等的吸收量比非油料性作物高;水生作物的吸收量比陆生植物高。 3、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三)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1、病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放

35、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一、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二)固体废物种类1、城市固体废物(1)生活垃圾(2)城建渣土(3)商业固体废物 (4)粪便 2、工业固体废物3、有害废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列出了“应加控制的废物类别”共45类,“需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共两类,同时列出了有害废物“危险特性的清单”共13种特性。(三)固体废物的特点 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2、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二、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一)产生量与日俱增 1、工业固体废物 2、城市生活

36、垃圾 3、有害废物(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1、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2、对大气的影响 3、对水环境的影响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三、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第五节 噪声与其它物理性污染 一、噪声污染 (一)噪声的定义(二)噪声来源 (三)我国噪声污染现状(四)噪声的危害 二、电磁污染 (一)电磁污染的来源 (二)电磁污染危害三、光污染 (一)光污染极其来源 (二)光污染的危害 四、热污染 (一)城市热岛效应 (二)水体热污染第 5 次课 9-10 学时上次课复习:复习人口问题,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同时由于人

37、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让学生知道人口增加,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了生态破坏,从而引出生态破坏。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生态破坏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2)。教学要求:讲授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式,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 点: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式难 点: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观看VCD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六章 生态破坏0.5学时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2)1.5学时课后作业收集有关生态破坏的实例

38、。参考资料1、地球环境报告,石弘之日著 张坤民 王伟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炼金家的罪与罚,现代化学与环境污染,钟爱民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收集的报刊资料第六章 生态破坏 第一节 植被破坏 一、森林破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中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繁衍物动物栖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曾经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45%。总面积为60108 hm2 。 全球森林面积变化: 19世纪初55 108 hm2 。 1985年41.7 108 hm2 。目前,森林面积41.47 108 hm2 ,约占陆地面积的1/3,热带森林目前总面积为30 108 hm2 ,到2000年,全球至少要损失2.2 108 hm2 的热带森林。 中国林地情况: 建国初期林地面积1.25108 hm2森林覆盖率13%。 目前覆盖率大概只有11.5%,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的一半。全国主要林区林地面积变化情况森林覆盖率1949年现在长白山林区82.5%14.2%西双版纳地区60%30%四川省全省川西地区20%40%12.5%14.1%上世纪70 年代末 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所规定的目标为18%。 二、牧场退化牧场包括草原、林中空地、林缘草地、疏林、灌木丛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稀疏的地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统计总面积(108 hm2)占陆地面积(%)永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