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事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706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人事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州市人事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州市人事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苏州市人事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苏州市人事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人事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人事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 州 市 人 事 志 (19802005年 草 稿)第一章 人 事 管 理综述:扼要叙述1949年至1979年期间我市人事管理基本脉络,简要介绍改革开放25年来,人事管理领域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和重要工作内容,以承上启下、续开新篇。第一节 人事管理机构及体制一管理机构解放初,我市人事工作主要由市民政局承担。1954年至“文革”结束,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管理,期间人事管理机构几经撤建与分合。1979年9月建立独立建制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以后,市辖各区、县(市)政府和苏州市级机关各部门也相继设立了人事管理机构,一些基层事、企业单位陆续设立人事科室,从而形成了全市人事管理机构网络。1981年,“

2、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更名为“苏州市人事局”。下设一室四科,实有工作人员28名。1982年9月,全省人事局长会议明确市人事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本市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副科长以下干部的调配、调整、培训、考核、吸收录用工作;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专业技术干部考核、培训、使用管理工作;办理市政府任免干部手续和管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惩戒工作;管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退休退职、统计年报、机构编制工作;接待处理人事工作方面的来信来访;指导下级人事部门的工作。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3月1日,苏州地区人事局、苏州市人事局合并,建立新的

3、苏州市人事局(挂“苏州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下设秘书科、干部调配科、专业技术干部科、工资福利科、奖惩科、编制科,实有工作人员42名,后减少到38名。自此,市人事局增加了指导所辖常熟市、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太仓县、沙洲县人事局工作的职责。1984年,市人事局增挂“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具体工作由干部调配科承担。8月24日,成立“苏州市人才交流服务部”,为市人事局下属事业单位。自此市人事局又增加了对全市人才交流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1990年,市人事局调整内设机构:撤消任(免)奖(惩)科,成立干部培训科、调查研究科、综合计划科,奖励惩戒工作由综合计

4、划科承担。当年共设秘书科、调查研究科、编制科、综合计划科、干部调配科、工资福利科、专业技术干部科、干部培训科八个科室。增加了对全市全民所有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事业发展计划管理的职责。1991年4月29日,市人事局秘书科更名为办公室,增设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专司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具体工作。1992年,市人事局撤消调查研究科,增设企业人事管理指导科。1993年8月19日,市人事局调整内设机构:撤消企业人事管理指导科、培训科;编制科和综合计划科合并为编制计划科;增设考核奖惩任免科。内设科室由9个减少到7个。1994年,市人事局内设“科”统一更名为“处”,增设干部培训处。内设机构增加到8个。1996年

5、党政机构改革中,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职能移交给市人事局。2月,原设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苏州市职称改革办公室”移交给市人事局,市人事局增加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职称评审管理职能。内设机构调整为12个:办公室、综合计划处(政策法规处)、录用调配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处、军官转业安置处、考核奖惩任免处、工资福利处(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办公室)、培训教育处、科技人员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2001年党政机构改革,市人事局调整职能:弱化了计划管理职能,加强人事工作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职能;弱化干部调配职能,加强公务员综合管理职能

6、;将毕业生分配职能转向为人才需求市场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方面;新辟人才开发、引进国外智力和技术工作。与此同时,内设机构也作了调整:撤消了综合计划处、录用调配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处、考核奖惩任免处、培训教育处;新设综合管理处、(挂“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公务员管理处、人才开发管理处(挂“教育处”牌子)、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办公室(挂“外国专家局”牌子);科技人员管理处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合并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挂“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局办公室挂“政策法规处”牌子。内设机构调整为10个。2004年,市人事局办公室增挂“信息处”牌子。二

7、管理体制 人事管理制度、对象、范围、权限变化沿革解放后,逐步建立了在中共各级党委领导下分级分类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管理对象包括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所有干部。解放初期,主要按干部职务高低,由省、地、市委分级直接管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文革”前,实行“分部分级”管理体制,按照干部所在单位的行业类别和本人行政级别,分别由相应行业中不同层级的党委部门或人事部门管理。“文革”期间,由各级革命委员会管理干部,没有划分明确的管理权限。“文革”后,建立了“下管两级”的管理体制,从1978年4月起,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党组,可以直接管理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干部。1984年,苏州市先后两次下放干部管理权

8、限,开始改“下管两级”为“下管一级”,各级党委原则上只管理下一级干部。是年,在部分乡镇试行了干部选聘任制度。 年鉴1985年,苏州市改变过去由人事部门统一考核、选调干部的方法,与干部分级管理制度相适应,调配干部按分级管理制度规定的权限办理,同时开始试行公开招考干部的办法,普遍开展了人才交流工作。 年鉴1986年,推行录用、选任、聘任“三制并举”的做法。在沿用以往干部录用制度的同时,试行选举任命或选拔聘任两种办法,初步改变了干部终身制,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年鉴 该年,企业干部的管理权下放给市各主管局。1987年,制定了关于完善乡镇干部选任制和聘任制的意见,对乡镇干部的选聘任程序、审批权限、

9、工资待遇、档案管理、教育培训及思想政治工作等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干部选聘任制度。与此同时,全市25家企事业单位,采用公开招标的办法选拔经营者。年鉴 至1991年底,全市乡镇选聘任制干部占全市乡镇干部总数的31。1987、1988两年,实行干部增长计划管理。采用下达增加干部计划指标的办法控制干部数量增长。这两年,省人事部门下达苏州市增干指标12743名,大部分用于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一部分用于公开招考干部和选聘任乡镇干部。年鉴 1989年起,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从全市劳动计划中单列出来,以往的增加干部计划改为全员增人计划,所有工作人员的增长均列入人事计划管理

10、。1991年,人事计划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计划。市人事部门与计委、统计、劳动、财政、银行、编委等部门协调管理人事计划的制度基本形成。人事计划实行分块管理,年初分块下达增人指标,由各相关部门分别控制使用。同时,建立了工资基金季度审批上报制度和工资台账,会同银行共同监督执行。年鉴 1992年,制定了苏州市人事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该计划和规划贯彻“总量控制、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充实基层”的原则,力求稳定有效的从宏观上控制和监督人事事业的发展。1990、1991两年,先后对市公安局、税务局、广播电视局、标准计量局、银行、保险公司不适合机关工作的人员试行辞退和调离办法。 年鉴1992年,人事管

11、理简政放权,赋予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部分市主管部门自主管理人事的职权。苏州新区人事部门可自行为所属企业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本市专技人员进入新区企业单位,由新区直接办理审批调动手续。扩大市各产业局的人事管理权,各产业局可根据所属企业需要,自主接收本科以上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自行审批工资资金使用计划。对市级机关所属50个自收自支经营性事业单位放开人员编制,实行用人自定。 年鉴1992年,中组部、人事部下发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聘用制干部管理暂行规定。我市制定了苏州市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暂行办法,以及有关配套制度,在企业推行统一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度。 年鉴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

12、布,全市各级政府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按照条例规定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各级党委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1999年,全市开展国家公务员竞争上岗试点工作,选择 88个党政群机关工作部门的320个职位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85人晋升了职务、20名中层干部落选。 年鉴 2000年,制定了苏州市党政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操作规程,推动全市党政群机关全面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改革公务员任用制度。 总结 2002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制订苏州市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该年起,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

13、普遍采用竞争上岗办法任用中层领导职务的公务员。2002、2003两年,仅市级机关就有74个部门推出377个中层领导职位实施竞争上岗。2004年, 全市先后又有90多个党政群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提供650余个岗位开展竞争上岗。2003年,我市成立“苏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原则通过了苏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章程和苏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建立了我市人事争议仲裁制度。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各级党政群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实行按职能分类管理,其中承担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第二节 人

14、事 事 务 机 构1984年前,本市没有人事工作的事务性机构,人事事务均由人事部门直接承担。随着人事事业的不断发展,由政府机关包揽具体事务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人事事务机构便应运而生。从1984年至2002年,市人事局陆续建立了六个下属人事事务机构。一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1984年8月24日成立“苏州市人才交流服务部”,为事业单位,在人事局所在地办公。这是我市历史上最早的为人才流动提供服务的人事事务机构。1988年,市人才交流服务部更名为“苏州市人才交流中心”。8月,搬迁至道前街170号办公。主要职能:外地人才引进、本市人才交流服务;自费走读大中专毕

15、业生派遣;公开招聘人才;人事档案管理;辞职、兼职、停薪留职鉴证审批;人才交流争议仲裁;外商投资企业中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十多项工作。1990年3月12日,市人才交流中心迁入人民路180号办公。该年,市人才交流中心在我省率先举办了“人才集市”,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每月开放一次的供需见面洽谈场所。1993年3月,人才集市从每月举办一次扩展到每逢5日(即5日、15日、25日)开市,每月举办三次。1997年2月6日,“苏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更名为“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5月23日,搬迁至东大街56号人才大厦办公。5月30日,增挂“苏州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服务中心”牌子,承担全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管理、

16、服务工作。同时,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调整为:负责全市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开发、配置、管理,培育、发展、管理人才市场,制订并组织实施人才管理有关政策规定;承办市区企事业单位(不含市直属事业单位、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驻苏部省属单位(不含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单位)的市内人才流动及从外地引进人才和调往外地人员的审批手续;负责外商投资企业中方管理人员“进管出”和出国(境)审批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才招聘广告管理、人才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的有关规定;承办人事代理、人才素质测评工作;办理事业单位留聘用离退休人员、辞退人员复职或除名、自动离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新录用

17、手续;负责特聘工作证的管理、发放;承办“市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中心”的工作。同年,增开了公益性单位人才招聘专场。1998年10月8日,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网上人才市场正式开通。同年,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1999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创办企业“苏州市人事人才事务所”。10月23日起增设星期六人才集市,综合性人才集市增加到每周两次。2000年2月,苏州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注册登记。每月又增加了专业人才专场。2001年,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以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投资成立了“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3月,增挂“苏州市女性人才市场”牌子。该年起,增开了夏、秋两季人才夜市,还根据企业的需要举办

18、了一些企业招聘专场。2002年10月,成立“苏州市人才交流协会”,鼓励引进国(境)外人才中介组织参与人才竞争,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步伐。2003年1月,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与苏州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内设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部、人事代理部、人才招聘部、业务发展部、毕业生就业部、信息网络部等7个机构, 6月,市人才服务中心建制级别由正科级调整为副处级,同时挂“苏州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服务中心”、“苏州市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中心”牌子。内设机构调整为综合管理科、人事代理科、档案管理科、信息网络科四个,均为副科级建制。主要职能相应调整为:研究拟定全市

19、人事代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并实施宏观指导;为各类人才流动接转组织人事关系、管理人事档案,提供专业技术职称、社会保障、出国政审等中介服务;负责留学回国人员来苏资格的认可及关系接转;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为全市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人才信息;组织开展人才培训和人才测评;负责管理苏州市网上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络建设,建立各类人才库,提供人才信息服务;承办人事局交办的有关事项。该年起,综合性人才集市由原来的每周五、六举办,增加到每周四、五、六举办。2004年5月17日,市政府重点工程“苏州人力资源市场”大厦落成。是日,举办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暨苏州人力资源大厦落成庆典,市人才服务中心搬迁至苏州人力资源

20、大厦办公。新落成的苏州人力资源大厦位于干将西路288号,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采用智能化、多功能的设计管理方式,集人才服务、交流、开发、洽谈、培训为一体。11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领导同志视察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2005年起,每周二、五、六、日为综合型人才集市,每月28日为专业人才专场。二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 “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成立于1986年,成立时作为市人事局的内设机构,在瓣莲巷29号办公。主要承担全市人事干部岗位培训、新进机关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以及少量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1991年,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与“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苏州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实行三块

21、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并确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承担全市军队转业干部、人事干部和国家行政机关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1993年,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苏州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由瓣莲巷29号搬迁至道前街170号办公。1997年,撤消了“苏州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牌子。“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更名为“苏州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改为与“苏州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3年至2001年间,培训中心进行了三次基础设施改造,新建了多个普通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休息室,新辟娱乐活动场所和园林绿化地块。到2001年基建改造后占

22、地面积为1656.9平方米。同期,教育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到社会教育领域,增办了与苏州大学合作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外语三个专业证书教学班和人力资源管理进修班,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教学班。2002年,教育培训内容又增加了公共管理硕士(MPA)教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的“电子与通讯”研究生培养,与苏州大学合办“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专业本科班。2003年,增加了与中国科技大学合办的“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班,与南京理工大学合办的“电子与通讯”、“工业工程”硕士班。2004年,投入600多万元,对培训中心所在地(道前街170号)内年久失修的原“苏州按

23、察使署”旧址进行了维修,修复后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由市人事局培训中心(苏州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管理使用。同年,市人事局培训中心增挂“长江三角洲紧缺人才培训服务苏州中心”牌子,开办了首期物流专业、物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与河海大学合办了“环境工程”硕士班。2005年,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苏州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拥有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教室1间、电脑教学用房3间、教师休息室5间、大小会议室和接待室4个,还有老年活动室、假山庭园式花园等设施。已发展成为集办公、教学、休息、娱乐为一身的现代化园林式培训教育基地。培训职能已从单一的法定培训转向法定培

24、训与面向社会教育培训相结合方面。 三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于1992年12月5日,成立时在市人事局内设的专业技术干部科挂牌,办公地点在市人事局内,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3人。1997年,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独立建制,不再在市人事局内设科室挂牌。办公地点搬迁至东大街56号市人才大厦。2003年1月6日,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并改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及时搜集、汇总、发布毕业生供求信息;组织毕业生、用人单位“双向

25、选择”的各类洽谈会和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需求信息、用人单位概况等咨询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高校专业设置特点,专业使用方向等信息服务。2004年5月,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搬迁至干将西路288号苏州人力资源大厦办公。四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成立于1997年,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5名,人员经费自收自支,办公地点设在东大街288号。主要职能是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市各类人事考试。有国家、省和本市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执(职)业资格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招收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等。至2005年,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已组织完

26、成200多场次、50余万人次的考试事务工作。已经承担着国家人事部和省人事厅下达的53项指令性考试,30多项专业、执业、职业资格(水平)考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五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25日,成立时与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4年,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独立建制,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3名,办公地点设在东大街288号。主要职能是:发布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日期、申报材料要求等信息;受理、初审、评价专业技术职称申报材料;整理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专业技术职称管理部门审批;组织协调职称评审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受本级专业技术职称管理部门

27、的委托,组建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报上级专业技术职称管理部门审批;协助专业技术职称管理部门做好调查研究等其它工作。2005年,市职称评价中心已承担建设、机械、电子信息、化学四个国家高级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价工作,还承担了建设、机械、电子信息、化学、医药、交通、水利、纺织丝绸、轻工、工艺美术十个国家中级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价工作。六苏州市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管理中心苏州市自主择业转业军官服务中心于2002年10月29日成立。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5名。2004年6月29日,“苏州市自主择业转业军官服务中心”更名为“苏州市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管理中心”。主要职能是:指导和帮助自主择

28、业转业军官就业和创业;帮助自主择业转业军官办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因私出国出境等有关手续;协调办理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社会保障事宜;负责全市自主择业转业军官退役金的统计、审核、上报和调整等工作;指导各县级市、区做好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管理服务工作;完成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第三节 干 部 队 伍 苏州解放后,来自苏北、苏中和山东胶东等老解放区的干部组成接管小组到达苏州,与原中共苏州地下党组织的175名干部一起接管苏州,形成苏州最初的干部队伍。此后,通过各种途径逐步补充、扩大和调整苏州的干部队伍。一吸收录用 吸收录用,是根据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程序,

29、将非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直接录用或转为国家干部的一种方法。1980年起,采用由用人单位提名,经业务主管部门考核,试用一年的方法,从社会闲散科技人员和自学成才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吸收录用国家干部。到1985年为止,共录用英语、日语专业人才120名,其他专业人才86名为国家干部。从1982年起,选择比较优秀的“五大”(电视大学、职业大学、业余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毕业生吸收录用为国家干部。1980年1984年期间,从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五大”毕业生中选择在干部岗位上工作满一年的人员,直接吸收录用为国家干部。1985年录用了“五大生”722名。同时还从工人、待业青年、高考落选生、农村半脱

30、产非正式干部中吸收录用银行、法院、保险公司、乡镇机关干部和农村文化站专职干部569名。将顶替干部岗位的工人(通称“以工代干”)转为干部,也是吸收录用干部的一种形式。1979年1985年,共有12245名在国家机关、教育岗位、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工作的“以工代干”人员和原为工人身份的户籍、刑事、交通、治安、法律民警转为干部。1986年,通过公开报名、文化考试、体检、政审相结合的办法,从在职职工中吸收录用各类干部213名,充实到政法机关和银行。年鉴1987年,为银行系统333名聘用干部办理转为正式干部手续。1988年,全市吸收录用上一届职业大学毕业生545名(市区261名)为国家干部。总结1989年,

31、638名应届毕业生办理了吸收录用手续。总结1990年,对党政群机关“以工代干”人员进行清理,有650人吸收录用为国家干部。年鉴 同年,将606名乡镇干部、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在基层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原工人、农民身份人员吸收录用为国家干部。年鉴1993年,将在生产经营中成绩显著的421名乡镇、街道聘用干部和442名基层优秀领导录用为国家干部。将获省、市劳动模范称号及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的81名自学成才人员录用为国家干部。总结1994年,全市有976名基层优秀领导干部、乡镇聘用干部和54名自学成才的优秀科技人员被录用为国家干部, 年鉴1995年,将60名取得科技成就的自学成才人员和626名在乡

32、镇、街道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优秀基层领导录用为国家干部;1996年继续录用同类人员共653人为国家干部。总结1997年起,不再使用将非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直接录用或转为国家干部的方法。 补充二公开招考录用:方法、对象、数量面向社会招考录用干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人事制度改革后补充干部的一种方法。1980年,公开招考录用外语专业人员58名;会同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在全市待业青年中招考录用干部99名。总结1981年,全省统一公开招考录用干部。我市录用了60名自学成才的青年到外事、科研部门工作,到长春外语学校招考录用了12名毕业生充实到外事部门;另招考录用公社财会、计划生育干部10名。 总结 1983

33、年,市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和市财政局,采用公开招考办法从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584名工作人员。1984年,我市从高考落榜生、待业青年、复退军人和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中,招考录用教育、银行、公安、司法、法院、统计、保险、旅游、税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干部共1357名。1984、1985两年,市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公开招考录用干部877名。1986年,从当年应届高考落榜生中为公安、财政部门招聘干部204名。 年鉴 该年,六个县(市)的164个乡镇,共公开招考干部1561名,占乡镇干部总数的27%。年鉴 还从乡镇财政所集体所有制人员中公开招考录用乡镇财政干部203名。1989年,国家人事部、中央组织部

34、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补充工作人员。当年,通过考试和考核为市级机关18个部门、系统补充干部80名,为五县(市)机关补充干部102名,为乡镇补充农技人员176名、水利站长70名。年鉴1990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行公开招考录用干部办法。先后组织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招干考试,全市有4486人参加考试,对合格人员及时办理了录用手续。 年鉴1992年,为党政群机关考试录用干部445人。为银行、保险等系统招考聘用干部942人。总结 1993年后,原国家机关干部从“国家干部”中分离出来,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规定管理。机关、事业、企业干部统一管理的模式逐步改为按各自特点分类管理的模式,招

35、考录用干部的办法也随之改变。三接收分配毕业生:接收分配各类毕业生的重要政策、数量、学历结构和分配去向 接收分配各类大学、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统称“毕业生”)是补充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1980年,接收分配“工农兵”大学毕业生(从工人、农民、军人中选送上学的毕业生)161名。同时接收分配1977年国家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后入学的第一批毕业生487名。其中大专249名(理工科62名、师资171名、医务16名)、中专238名(理工科16名,医务222名)。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面向基层、保证重点”的原则,除医务专业的分配的本市医疗卫生单位外,近60%的毕业生分配去本市轻纺工业系统。1981

36、年、1982两年,共接受分配毕业生2103名。其中大学本、专科毕业学历1089名,中专1014名。1983年,共接收毕业生669名。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254名,中专415名。按照“择优分配、加强重点”的原则,这三年的毕业生主要分配去本市轻纺工业、城建系统、新建单位、中小企业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技术岗位。1984年,全市共接收分配毕业生616名。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225名,中专391名。是年,遵循“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优才优用”的原则,采取计划指导下的“供需见面”办法。根据国家分配计划和毕业生数、质量,由人事部门与用人单位和学校协商确定分配方案。其中12.5%的毕业生分配到新兴的成人教育、职业

37、教育单位工作。1985年,全市接收分配毕业生810名。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363名,中专447名。共有212个专业门类。根据“适当集中、加强重点、照顾一般、统筹兼顾”和“学用一致、优才优用、人尽其才”的原则,主要分配去外贸、轻纺、电子行业的一些重点企业,师范类专业的分配到本市高教、中教、职业教育事业单位。 人事志1987年,全市共接收分配毕业生1823名。针对基层缺乏人才、乡镇企业急需人才的具体情况,动员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分配到县(市)工作的毕业生达778人,占总数的42.7%,还动员了99名毕业生去乡镇企业工作。 年鉴1988年,全市共接收分配毕业生2081名(市区121

38、6名),比上年增加23%。该年,采取统一分配和自主择业、计划指令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坚持面向基层,鼓励毕业生到县办区办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去工作。 年鉴1989年,全市共接收分配毕业生5351名,是历来接收分配数量最多的一年。我市组织了“1989年度毕业生双向选择供需洽谈会”,有361名毕业生洽谈成功,成交率达54.7%。常熟、张家港、吴江、昆山等县(市)及市机械、电子、商业、纺工等部门也组织了类似活动,引导供需双方在公开、平等、竞争的前提下相互选择,开始了毕业生计划分配向按市场需求配置的转变。年鉴1990年,全市共接收国家计划统一分配(以下简称“统配”)的毕业生3492名(苏州市

39、区1104名),市自办的大中专院校(以下简称“非统配”)毕业生1379名。 年鉴1991年,全市共接收统配毕业生3824人(苏州市区1188人),非统配毕业生2072人(苏州市区966人)。主要补充到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项目单位。其中到市区新兴工程项目单位287人、三资企业30名,还有一部分到交通、市政、通讯等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单位。一些县(市)还制定了优惠政策,引导一批毕业生去乡镇、村办企业工作。年鉴1992年,全市接收统配毕业生4407名,非统配毕业生2200名。遵循优先满足重点行业、重点工程人才需求的原则,采取计划指导下的双向选择办法,制定了一些鼓励措施,引导286名毕业生到区、乡镇、街道

40、企业工作。年鉴1993年,全市共接收统配毕业生9000人(苏州市区3195人),比1992年增加66.5%; 非统配毕业生1540人(苏州市区800人)。是年,一方面沿用计划分配的方式,另一方面采用政府部门提供场地、组织用人单位集中招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洽谈的方式,实现毕业生按专业对口就业。 年鉴 1994年,全市共接收分配毕业生9786人(苏州市区3505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30%。总结1995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12400人(苏州市区4197人)。其中外地籍生源5624人,占总数的56%。年鉴1996年,全市接收毕业生13025人(苏州市区4678人)。其中博士生7人、硕士生

41、158人、本科生3048人。外地籍生源超过60%。年鉴 采取下达指导性分配计划、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方向、举办大型双向选择洽谈会和人才市场主动推荐毕业生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全市统配毕业生就业率达98%,非统配毕业生就业率达94%。1997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15893人(市区接收4750人),比1996年增长18%。其中较低学历的中专毕业生占了50%;社会需求量小的财会、文秘、管理类专业占了30%;自费就读毕业生占了40%。该年,除下达指导性分配计划外,采取人事代理、编外聘用、待业实习和试行跨地区分流等办法,尽可能安排毕业生就业或安心待业。年鉴1998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1967

42、0人(市区接收5827人),比1997年增长23.77%。其中我市自办院校毕业生1746人,比1997年增长22.67%。毕业生总数中博士生10人、硕士生138人、本科生3926人。该年,非公有制单位成为毕业生就业新的渠道,仅市区外资、私营、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共接收各类毕业生近3000人,约占市区接收总量的5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年鉴1999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14524人。其中博士生17名、硕士生182名、本科生4787名。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9所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205人。一批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工业自动化、电子通讯、机电工程等专业的本科以上

43、学历的毕业生到我市就业。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7月16日,制订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待业期管理试行意见, 大事记 12月30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人事局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年鉴2000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17000多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82人、本科生5493人。2001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20437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7836人,比上年增加2113人,增长37%。是年,毕业生分配已由计划分配转向市场配置,政府部门着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指导、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双向选择”平台,不再包揽分配。 年鉴2002年

44、,是全国高校扩大招生后出现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全市共接收毕业生25065人,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研究生267人,本科生10062人。全市举办各类毕业生就业专场洽谈会近20场次。,实现了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才的双赢。苏州市区毕业生就业率达94%。年鉴2003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28048人,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研究生533人(含博士生40人)、大学本科生14304人、大学专科生7674人、中专生5497人,接收本科以上毕业生比上年增加5017人,增幅达54%。2004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37446名,比上年增加9398名,增长33.5%。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18718名,比上年增加

45、3481名,增长25.8%。有82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来我市就业,比上年增加255名,增长44.5%。有20320名毕业生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占就业毕业生总量的54.3%。全市举办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20次,推出就业岗位17万余个,累计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102家, 年鉴 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4%以上。总结2005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37486人。通过2005年毕业生就业指南宣传册和市人才网站,将需求信息、就业政策、办事程序和用人单位联系方法向毕业生和社会公布。并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苏州市2005年毕业生就业洽谈会”, 10万左右毕业生和400多家用人单位进场。还开展了援助特困家庭毕

46、业生就业活动, 47家企事业单位加入特困毕业生就业援助组织行列。年鉴(附统计表?)四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数量和职务结构、重要安置政策、安置去向及职务安排解放后,陆续接收安置了一部分军队转业干部,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干部退伍后,按“哪里来哪里去”的原则,均复员回入伍所在地,不安排工作。从1976年开始,恢复对军队转业干部统一安排工作的办法。1976至1979年,市区共安置第一、二、三批军队转业干部1180名。1980年,国务院决定1969年1月1日至1975年7月31日期间复员的军队干部改办转业。全市有1606名复员的军队干部改办了转业。这些改办的转

47、业干部,仍留在原工作岗位工作,只是确定为国家干部身份,相应恢复政治、生活待遇。总结1981、1982两年,全市接收第四批军队转业干部968名。这些转业干部多数分配去基层企事业单位,少数分配在党政群机关。参照转业干部在部队职务的高低,适当安排任职,一般比部队职务稍低,政治、生活待遇不变。有专业技术的尽可能安排专业技术工作岗位。1983年至1985年,全市接收第四批“扫尾”和第五、六、七批军队转业干部共2211名。转业干部的职务安排、去向、政治和生活待遇与前几批相似。1985年开始,对在部队立过二等功和长期守卫边防海岛的转业干部的职务安排和分配去向给予适当的照顾。人事志1986年,全市接收军队转业

48、干部1581名,安置随同军队转业干部调迁的家属子女1312名。当年,改变单一指令分配的方法,允许转业干部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接收单位,允许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自行选择转业干部。1987年,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1033人,还安置了随调、随迁家属子女及其他亲属617人。该年,继续采用指令计划分配与推荐选用相结合的办法,推行“双向选择”,允许转业干部根据本人志愿和专长自我推荐,允许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名选用转业干部。当年转业干部重点充实到政法、银行、税务等13个加强系统。 年鉴 1988年,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583名,接收随迁家属子女416名。当年分配212名转业干部去十三个加强系统,占总数的36.4%。年鉴1989年,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294名。安置的重点是职务较高、入伍时间较长、对部队建设贡献较大的团职以上干部,还有在部队立功受奖、因公因战致残、长期驻守边防海防、长期从事飞行或潜艇工作的转业干部。 年鉴1990年,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