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8057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科、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7.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与道德修养以及一定的人文、科学与IT职业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通用方法与先进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应该兼有对计算机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适应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到专业IT公司、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软件开发工程师。面向应用的软件开发; 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工

2、程师。负责网络系统的规划、实施与管理; 信息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技术保障;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面向特定应用领域开发软硬件集成的嵌入式系统; 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实施与测试; 其他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例如计算系统研发、IT产品销售与市场策划、电子商务技术支持、网站建设与维护等。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1. 知识结构 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的常用知识,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及网络信息搜索的相关知识; 掌握数学及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为理解及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奠定基础;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与法律知识; 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

3、知识,理解并掌握计算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理解并掌握设计或者应用信息网络系统所必须的基本理论与通用方法,主要包括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 掌握成熟且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知识,主要包括常用开发工具、保证信息网络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先进技术、新兴计算技术等。 2. 能力结构 较强的应用能力。通过交流与沟通,理解用户需求的规模与性质,并据此确定合适的解决路线。能够综合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具体实现。概括而言,应该至少具有以下三

4、种应用能力之一:Internet软件开发能力。掌握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与开发技术,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规范与方法;能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体系结构的选择,运用恰当的开发工具编写程序代码,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与维护;理解主流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基础知识及嵌入式软件编程技术,能够使用相关主流开发工具,从事相关领域嵌入式产品设计和开发,能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单元测试和调试等工作; 系统集成能力。掌握先进的网络体系结构及主流的网络技术与应用方法;能够设计符合工程规范及实际需求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组织方案的实施及系统的优化;应用先

5、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有效的运行; 基本的计算系统分析评估及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对计算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进行分析评估的能力,具有设计与开发一个简单计算系统的能力; 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具有对新兴计算机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敏感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准确领会并根据现实需要及环境判定其适应性与实用性; 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及技术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系统解决方案,组织方案的实施,并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有效评估;或者能够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开展新兴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探索;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3. 素质结构 政治与道德素

6、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直、宽容、自省、敬业等典型的人格品质; 人文与科学素质。具有良好的构建在文学、历史、哲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基础上的人文修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力与判断力,并能够在符合法律与道德规定的前提下恰当的应用所掌握的现代科学技术; 专业素质。具有对计算机科学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具有对计算系统进行自觉分析与评价的意识与习惯,具有对问题是否可计算以及计算复杂性进行判断的自觉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满足安全及隐私保护需要的

7、信息获取、传输及存储习惯,能够自觉的将工程化、标准化、模块化、层次化的基本思想应用于技术活动; 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习惯及有效的沟通能力,能够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有机结合并通过团队协作促进目标的实现,对IT职业岗位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责任心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等; 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序号主要职业岗位描述关键能力能力要素主要支撑课程1软件开发工程师1. 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2.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3. 系统编码与测试能力。1. 熟悉

8、主流软件开发模式和设计模式,能够应用软件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技术以及建模工具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2. 熟悉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能完成数据库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设计,并能在应用系统中熟练应用数据库;3. 熟悉常用编程语言并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软件项目开发进度和任务,熟练完成相应模块编程与测试;4.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计算机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库原理与应用、XML与Web应用开发、软件工程、Java EE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实践2嵌入式开发工程师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基础;2. 嵌入式

9、系统编程。1. 掌握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2. 熟悉计算机内部各部件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机制;3. 熟悉51系列单片机、ARM等嵌入式设备的基本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的设计开发环境,具备初步的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能力;4. 熟悉各种总线协议和通讯接口并能进行相应的设计;5. 具有较强的嵌入式程序设计能力,能够在Linux、WinCE等操作系统下综合应用网络通信、数据库操作、图像处理等知识设计并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计算机电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践3网络工程师1. 网络工程规

10、划、设计与实施能力;2. 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3. 网络安全保证能力。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工程实施的流程、规范、方法与工具;2. 掌握网络系统运维和故障诊断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规范、方法与工具;3. 能够根据信息系统体系架构配置、维护主机及网络基础通信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安全、配置、维护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进行病毒防范、入侵检测与防御,并具备应急事件的处理技能;4.能够按照信息系统整体架构的要求,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性管理维护、部署安全策略等能力;5.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以及其他网络应用协议的工作原理,具有

11、初步的协议分析、测试与验证等方面的能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局域网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系统集成项目实践三、主要支撑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四、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二)特色课程:Java EE企业应用、嵌入式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 课程实验大多数专业课程均有配套的课程实验,由若干与课堂教学相互支撑与促进的实验组成,通

12、常包括验证型、设计型及综合型等三种类型,目的是通过实验项目的实施验证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基本原理与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 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针对部分方法性、技术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开设,目的是通过相对强度较大的实验促进学生对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反复的多层次的训练与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3. 课程设计针对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开设。通过与课程知识及技术相关、有一定的应用背景、相对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工作量的设计选题(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提高对相关理论重要性及应用前景的认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

13、初步能力。4. 学年设计综合性相对较高、工作量相对较大的实践训练,目的是通过从实际应用中抽取的选题或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一般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一个小规模的应用软件系统、简单网络系统或者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主要安排在第四和第六学期。5. 认知实习通过对实际应用环境的观摩、文献资料的检查及专家报告等形式,在对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以及对IT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及要求,以及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特点、广泛应用前景及岗位需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特定专业方向的认识。6.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一般集中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并根据专业及

14、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实习岗位,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初步训练,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环境的认识,得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初步训练。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联系实习单位。7.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基于工程化的思想,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和方法的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并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软硬件结合的应用系统或者其他的计算系统。该系统既要具有一定的功能,又要体现方法和技术上的先进性、新颖性或者综合性。此外,按照学校要求撰写规范的毕业设计说明书。8. 创新实践在优秀本科生导师制的支持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训练

15、。主要形式包括IT职业认证、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学科专业竞赛、科技活动及科技开发项目等,部分活动将结合实践教学小学期开展。六、学制和学位(一)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七、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6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7.5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58.5学分、专业选修课33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另外,要求必须通过一项反映专业实践能力的认证或者实践项目训练。八、必要说明本方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012版的修订版,自2013年9月起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执行,其它说明如下: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

16、案包括以下各类表格: 课堂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请见表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表,请见表2; 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请见表3-1、表3-2、表3-3;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请见表3-4。2课程结构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四部分组成,其中,专业应用模块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3课程设置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平台+方向” 的原则而制定。基本思路是第14学期开设侧重于素质、原理及方法的基础课程,第5-7学期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课程体系中部分采用了IBM ACE系列软

17、件教育课程、Redhat认证Linux课程、等等。4修订背景及主要内容说明本次修订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的基础上进行的。自2012年9月份开始执行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发现存在以下不足并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部分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并不合理,将其合并到理论课程中。即原程序设计实践(、)、计算机操作合并至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导论课程中。 由于少量课程的学时变动导致总学分略有变动,由原169.5学分调整为168学分。 其他无明显修改,但要求根据本次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程序对相应的课程大纲进行调整。九、特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Java EE企业应用学 时:76学 分

18、:4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应用的一般模式,Java EE编程思想、开发模式及主要的技术框架,搭建Java EE开发平台的方法及常用的IDE工具使用,典型应用案例的分析与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数据库技术开发、部署采用Java EE技术的Web应用系统。参考教材:叶健毅. 精通Java EE:Eclipse Struts2 Hibernate Spring整合应用案例(第2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课程名称:嵌入式程序设计学 时:76学 分:4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

19、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程序设计主要工具(C)的应用,文件I/O编程,多任务编程,进程间通信,多线程编程,嵌入式数据库,嵌入式Linux网络编程,图形界面开发,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实例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提高学生开发嵌入式软件的能力。参考教材:赖晓晨等. 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课程名称:Android应用开发学 时:40学 分:2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主流智能终端平台的介绍,Android应用开发流程,Andro

20、id应用程序生命周期,Android用户界面的开发方法,Android系统的组件通信机制,Android系统的后台服务组件,数据存储与访问,位置服务的开发,Widget组件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典型的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学生智能终端软件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参考教材:王向辉等.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第2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表1:课堂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比例学分占课内总学分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70628.5%37.528%专业基础课105442.6%58.543.7%选修课公共选

21、修课803.2%53.7%专业选修课63625.7%3324.6%合 计2476100%134100%表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表类 别学分比例理论教学理论教学108.564.6%实践教学课程实验14.58.6%课程实践74.2%实验课程42.4%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3420.2%合计168100%(注:课程实践指除了实验之外的课程实践环节,如课程实习、课程实训等。)表3-1: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基本素质模块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 时 类 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讲课实践实验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5424020.53考查思

22、政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323022考试思政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2.52322840.52考查思政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3.53484440.53考试思政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5403640.53考试思政教研部大学英语(一)4.04.07056144(1)考试外语学院大学英语(二)4.54.58064164(1)考查外语学院大学英语(三)4.54.58064164(1)考试外语学院大学英语(四)2232322考查外语学院大学体育(一)1128424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二)113242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三)

23、113242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四)113242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23222102考查教科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2.52.540401(16学时)、6(24学时)考查见表3-4形势与政策21181812(6学时)、3(6学时)、4(6学时)考查见表3-4安全教育11考查见表3-4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2136361考查见表3-4入学教育11考查见表3-4小计43.537.5706526180061013107应修读课内学分37.5,其中课内实践教学 6.5学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最低修满5学分方可毕业。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

24、它学期18周。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讲课周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2+2”表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在学期中期进行,其周学时未计入小计。4.大学英语的周学时4(1),表示其讲课周学时为4,实践周学时为1。5.课外学分计入“表3-4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在此环节不列入应修读学分统计。表3-2: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时类型讲课实践实验学分一二三四

25、五六七八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A(一)5584846考试数学学院高等数学A(二)5585855考试数学学院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A5.55.590905考试数学学院大学物理基础3.53.56448163+1考试机电学院计算机导论224228142+1考试信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 4.54.58456284+2考试信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224016241+2考试信息学院计算机电路2.52.54832162+1考试信息学院离散数学3348483考试信息学院数字逻辑3348483考试信息学院数字电路与EDA实验0.50.51616(2)考查信息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3.53.56448163+1考试信息学院数

26、据结构3.53.56448163+1考试信息学院操作系统3.53.56448163+1考试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3348483考试信息学院网络技术实验0.50.51818(2)考查信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3351513考试信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1.51.53232(2)考查信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3.53.56448163+1考试信息学院小计58.558.5105482622815181717应修读58.5学分,其中课内讲课50.5学分,实验教学8学分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8周。2.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讲课周学时=(讲课学时+实

27、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2+2”表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3. 部分实践课程的上课周数为8周。表3-3: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应用模块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讲课实践实验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Internet软件开发方向(模块一)Oracle数据库336032284+4考查信息学院XML与Web应用开发447648283+2考试信息学院软件工程3.53.56448163+1考试信息学院Java EE企业应用*447648283+2考试信息学院软

28、件开发实践0.50.51616(2)考查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方向(模块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53.56440244+3考试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447648283+2考试信息学院嵌入式驱动开发336032284+4考试信息学院嵌入式程序设计*447648283+2考试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践0.50.51616(2)考查信息学院网络集成方向(模块三)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336032284+4考试信息学院局域网技术559264284+2考试信息学院Internet技术336032284+4考试信息学院网络安全与管理3.53.56448163+2考试信息学院系统集成项目实践0.50.51616

29、(2)考查信息学院在上述三个方向中选修一个方向,应修读1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4学分,建议选修模块一或者模块二专业任选课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2.52.54824243+3考查信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2.52.54832164+2考查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 2.52.54832164+2考查信息学院Linux系统操作1.51.53232(4)考查信息学院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2.52.54824243+3考查信息学院动态网页设计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无线网络技术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三维图形编程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FPGA技术与应用2.52.54832164

30、+2考查信息学院SOA开发技术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2.52.54832164+2考查信息学院无线传感器网络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机器人技术224016242+3考查信息学院编译方法2.52.5403284+1考查信息学院多核程序设计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Map Reduce应用开发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工程制图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Android应用开发*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三维游戏编程2.52.54832164+2考查信息学院物联网基础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移动中间件开发2.52.54432

31、124+2考查信息学院新兴计算模式专题2232324考查信息学院软件项目管理0.50.51616(4)考查信息学院面向方面编程(AOP)224024163+2考查信息学院计算机控制2.52.54832164+2考查信息学院注:至少应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教学不少于5学分。选修模块一的,建议继续选修动态网页设计、SOA开发技术、Map Reduce应用开发及移动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课程。选修模块二的,建议继续选修计算机系统结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8周。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讲课周学时=(讲课

32、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2+2”表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3.专业特色课程:在课程名称右上方用*标示。4.每个方向所有课程的总学分原则上应保持一致;每个学生限选一个方向,方向确定后必须修读整个模块的所有课程。5.不设模块方向的,可以规定若干门专业限选课。6.第八学期主要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时间。7.部分专业选修课程上课周数为8周(同一学期的分上、下半学期开设)。表3-4: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应用模块类型实践环节名称主要内容周数学分时间安排备 注公共基础类(6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地参观考察等

33、0.5各学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组织实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地参观考察等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地参观考察等0.5形势与政策社会调研、实地参观考察等1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军事技能训练1第1学期由学生处、保卫处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入学教育校史、校情、校纪、校规、专业教育等1第1学期由学生处和信息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安全教育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的教育1各学期由保卫处、学生处和信息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专业类(20学分)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0.50.5第3学期由信息学院组织实施,分组安排至实验室或者校内外实践基地操作系统课程设计0.50.5第4学期数据库

34、应用课程设计0.50.5第5学期(三选一)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0.50.5组网技术课程设计0.50.5认知实习结合专业方向,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所选专业方向的认识0.50.5第2学期由信息学院组织实施,分批、分时间段安排至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1818第8学期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类(8学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44各学期由学生处、团委和信息学院共同组织实施(至少完成8个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就业与创业实训、实践22第2-5学期和第7学期专业素质拓展IT职业认证11不定学期学科专业竞赛11科技活动1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11学年设计简单软

35、件系统设计11第4学期面向行业领域的软件开发实践11第6学期(三选一)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实践至少完成34学分,其中专业类至少完成20学分说明:1. 专业素质拓展中的科技活动指参加本院教师负责的各类学术研究或者产学研项目,承担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2. 学科专业竞赛、IT职业认证的具体项目在每年的9月份发布,适用期为下一个自然年度。制定人:杨传健 审核人:陈桂林 日期:2013 年 7 月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与道德修养以及人文、科学与IT职业素养;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及物联网的核心原理、方法与技术;具有较好的物联网系统集成、管理与控制能力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分析评价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对物联网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及基于现有技术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类企业或者其他机构从事以下工作: 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物联网体系结构、技术及产品,设计相应的物联网系统方案,并组织方案的实施。 物联网运维工程师。为运行中的物联网系统提供技术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