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259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2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课件.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介绍,主讲教师: 杨桂英联系方式:河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楼512电话:13462461776,3986563(办)Email:,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年,中国的近代史,1949-2010年,中国的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

2、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上篇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三个了解”:,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革命,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驳“告别

3、革命论”:,(二)怎样学?,刻苦努力:,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毛泽东的,五不怕,精神,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课堂学习纪律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记分公式: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作业+听课笔记+课堂小测验。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准缺勤、迟到、早退。缺勤达5次以 上者,本课程记0分。,上 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对近代中

4、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认识。(二)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主 要 内 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三)世界资本主义的

5、发展与殖民扩张,(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视频:中华文明,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文明比较,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文明国家。其在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文化整体。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一,源远流长。 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甲骨文,(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二,博大精深。

6、 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或被世人至今奉为圭臬的思想和理论。,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世界奇观秦始皇兵马俑,四大发明雕塑图,(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第三,影响深远。 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如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等。,(2)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与

7、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有极大的辐射力,许多的亚洲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鉴真渡东洋、唐僧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鉴真像,(1)古代的物质文明,中国地处世界东方,亚洲东部。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如,早在黄帝、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具有高度的文明。此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古老的物质文明走在世界前列。,2.中华文明的具体表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药学等领域,作出过许多卓越成就。 尤其是造纸术、印

8、刷 术、火药、指南针四 大发明,更是中华民 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 科技成果。,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国外学者评价:,(2)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神秘精美的石窟雕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 还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 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等。,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精致优美的青铜艺术,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中国戏剧史上三颗明珠,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9、梦,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所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主旋律。,历史评价:,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完整(领土完整)、独立(主权独立)、纯粹(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有如下特征:,(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结合在一起,常常从事地租剥削、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的生

10、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发展和社会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滞。,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基本生产结构:小农经济,个体家庭,家庭手工业,结合,(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历代皇帝都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统治;隋唐以后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比欧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要早好几百年),使官僚阶层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 这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云南贡院

11、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突出父权、夫权、君权,以三纲五常为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稳定性,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镇压异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封建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字狱的书籍,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本是孔子倡导的民间私学,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 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 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 明教

12、化。,(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和君权。 这样的制度在封建社会的早、中期起到了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到后期保守性逐渐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跪拜与礼仪都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服务的,君权,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历史评价:,(1)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率”,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

13、,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 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用在封建王朝的兴替上是恰当不过的。,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黄炎培,(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统治者此时没有采取过把中国社会导入近代化轨道的任何措施,相反,乾隆末年起,社会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清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潜伏着许多危机。所以中国走到了封

14、建社会的末世。,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英国人马嘎尔尼1793年到访北京,提出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等要求,遭到乾隆拒绝。,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文化专制,控制思想,3、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国防,国防废驰,军队腐朽,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的贫困化;3.西方列强的侵略;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16世纪到19世纪初,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

15、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和发展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中西历史发展的这种不同趋向,也就成为中西近代史开端的不同契机。,(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前提。 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16世纪至18世纪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此创造了条件。,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第二,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14 世纪至 15 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思想条件;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开拓世

16、界市场、发展外贸、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地理大发现纪念碑照片,(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2)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确立,1640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至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18 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舰队的海战,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17、土著居民的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捕猎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页。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2.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一直为西方殖民者垂涎,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古老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挑

18、战,面临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为此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2.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分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思考,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二

19、)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二、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世界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向海外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把罪恶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 (3)为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鸦片战争的背景,美丽的罂粟花,其果实是制做鸦片的原料,英国对华贸易逆差与鸦片走私,中,英,茶,丝,药,呢绒,棉布,出超,入超,出超,入超,英国用鸦片贸易抵偿正常贸易逆差(单位:两),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思考:中国出超英国入

20、超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英国为何选鸦片来打开中国市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箱,1820,1824,1829,1830,1835,1838,4000多,7889,12576,20331,35445,40200,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一七九九年,一八二年,一八二四年,一八二五年,一八二九年,一八三年,一八三四年,一八

21、三五年,一八三八年,一八三九年,4000多箱,7889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鸦片战争前40年:中国白银外流大约三四亿银元以上,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2、鸦片危害与清政府禁烟,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吏治腐败,严重危害清朝统治,削弱军队战斗力,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银荒,兵弱,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吸食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吸食者不胜枚举,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鸦片烟枪,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两白银

22、,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吸食鸦片图,清政府的戒烟行动,在虎门销烟池遗址树立的纪念碑,永远向后世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拒绝毒品的义行。,巡视戒烟的清朝官员,虎门销烟,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进行了震撼世界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英国以此为由发动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图,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

23、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3、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视频:鸦片战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1)战争过程,1840年7月5日,英军第一次进攻定海,1841年8月26日,英舰袭击厦门,英军对定海和厦门的进攻,1841年9月30日,台湾军民抗击英军入侵,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占镇

24、江,英军对台湾和镇江的入侵,英军攻击佛山湾上的中国帆船,英国侵略军攻打大角、沙角炮台,英炮舰欧掠鸟号(STARLING)在珠江佛山湾炮轰中国炮台,英军对其他中国领土的袭击,(2)鸦片战争的结果,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十二日(9月26日),英军再犯定海(今浙江舟山),

25、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626页。,4.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毛泽东,提问:为什么这样说呢?,(1)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演变为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干涉和控制的国家,开始成为丧失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的半殖民地国家; (2)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逐渐演变为自然经济解体,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的半封建国家。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演变为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26、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 (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对外反对侵略的民族革命和对内反对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4.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完全独立的国家拥有完全的主权和民族的政府,半殖民地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保留了形式上的王朝政府,完全的殖民地没有主权也没有自己民族的政府,完全的封建社会封建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封建社会殖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并存,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7、 上篇 综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如何理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思考,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列强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列强的入侵,对中国原有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同时封建剥削制度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了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独立的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28、租界内的最高权力机构纳税人会议和工部局的前身。,帝国主义在一些通商口岸设有租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以及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使他们无法共同瓜分中国。只能与中国的封建和买办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的中国,福建造船厂,金陵机器局,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但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各种投资,又对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压迫。这就使中国的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态。,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

29、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 - 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

30、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的基本特点,(6)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思考,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地主阶级仍掌握国家政权,但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军功地主的兴起;第二,城居地主大量出现;第三,许多地主兼营工商业。,1、地主阶级的变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农民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被剥削阶级。农民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

32、力军,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可能单独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3、工人阶级的诞生及其特点,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至50年代的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19 世纪 60年代洋务企业和19 世纪 70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性最强;分布集中,便于组织斗争;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组成工农联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数(单位: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4、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来源于买办、商人、官僚、地主。

33、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因此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革命中又具有妥协性或软弱性。,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对主要矛盾互相

34、交织在一起,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两对矛盾的相互关系,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的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1941年1月25日,日本侵略军血洗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后的惨状,斗争地主,(二)近代中国的历

35、史任务及其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主题是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联的。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提了出来。 党的十五大总结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

36、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但是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事实上,只有通过革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思考,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参 考 文 献,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载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3.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 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思考题,思 考 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本章结束谢谢,本 章 结 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