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261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分解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系统的解剖和功能,赵国凤2013.01.24,心脏,通过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将来自上、下腔的静脉血,由右心推入肺静脉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回流至心脏的氧合,经左心射入主动脉送至全身。,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脏的位置: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动力脏器,位于两肺之间的纵隔内,外有心包被覆,在胸骨体和第2-6肋骨后方,第5-8胸椎前方。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身体正中线的右侧。,胸骨体,2、6肋骨,5-8胸椎,2/3,1/3,心脏外形似梨状,其两侧及前面大部分被肺和纵膈胸膜所覆盖,前面只有一小部分邻接胸骨和第3-6肋软骨,称为心脏裸区,在该处做心包穿刺或心内注射可避免伤及胸膜。,一底,一尖,

2、两面,三缘,三沟,心脏,箭头说明文字,1,1,1,1,1,2,2,2,3,3,心底,心尖,膈面,胸肋面,左缘,右缘,下缘,后室间沟,前室间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心尖,胸肋面,膈面,心尖朝向左前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是 大血管出入的部位, 有上腔静脉、肺动脉、 主动脉和肺静脉。在心底附近有环形的 冠状沟,分隔上方的 心房和下方的心室。胸肋面和膈面各有 一条纵沟,分别前室 间沟和后室间沟, 是左、右心室表面 分界线。,主动脉,左肺动脉左肺静脉,冠状沟,后室间沟,上腔静脉,右肺动脉,下腔静脉,右肺静脉,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主要由左房和左室构成。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心尖构成。,心脏的内部解剖,心外膜

3、,心肌,心内膜,心壁,最内层,外层,中层,心脏的内部解剖,心内膜是心脏最内层,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中层为心肌,是心脏主要组成部分,分心房肌和心室肌。外层是心外膜,是心包的脏层,紧贴于心脏表面,与心包的壁层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称为心包腔,内含20ml淡黄色浆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起到润滑作用。,当感染累及心脏,可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当心包内积液量增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产生心脏压迫的症状和体征。,添加文本,添加文本,添加文本,心肌,心脏,添加文本,房间隔,室间隔,心内膜上有两套特殊的瓣膜装置,分布在心室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为二尖瓣和三尖瓣,出口为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返流。,左心

4、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两侧房室瓣均有腱索和心室乳头肌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瓣膜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瓣膜为肺动脉瓣。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可引起瓣膜粘连、挛缩、钙化、僵硬、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肌,隔,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心包,心包分两层,外层称纤维心包。内层称浆膜心包,浆膜心分壁层和脏层,脏壁两层相移行形成心包腔,腔内的心包前下窦、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负责正常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的组成。分为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普肯耶纤维网等及部分组成。窦房结是心

5、脏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结间束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心室间隔顶部分为左、右束支,再分为前、后各两个分支普肯耶纤维网弥散分布于心肌所有部位,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随即由结间通道和普通心房肌传递,抵达房室结和左心房,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的速度极为缓慢,抵达希氏束传导速度加快,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均极为快捷,使全部心室肌几乎同时被激动,完成一次心动周期。当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或存在异常传导组织时,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流主要在心脏舒张期。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像身体其他部位的一样有动脉和静脉两个系统,冠状动脉将血运送

6、到心脏各部,冠状静脉将静脉血返回右心房。,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营养动脉,为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长约0.5-2cm,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大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的分叉处分出对角支。前降支及分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室间隔前2/3、右室前壁一小部分。回旋支及分支主要分布于左房、左室侧壁、左室前壁一小部分、左室后壁一部分或大部分,约40%人分布于窦房结。,右冠状动脉一般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侧壁和后室的全部、左室后壁的一部分及室间隔的后1/3,包括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当冠状动脉中的某一支血管发生慢性闭塞时,其他两支有可能通过侧枝形成来维持其他分布区心

7、肌的血液供应,但侧枝形成的能力受多种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当冠状动脉一支或多支发生狭窄甚至阻塞而侧枝循环尚未建立时,则可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性改变或坏死。,血管,循环系统的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类。动脉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其管壁含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影响局部血流量,改变血管阻力,故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又称为“功能血管”。静脉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故又称为“容量血管”。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有重要作用。,体循环与肺循环,血液

8、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和静脉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和肺循环(小循环)两种。,其中体循环(大循环) 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路径长、范围广,称为体循环或大循环。体循环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经过体循环、组织细胞和

9、毛细血管发生物质交换后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颜色暗红,含氧稀少静脉血。,肺循环(小循环) 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短、范围小,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组织细胞,全身毛细血管网,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扩散作用,各级动脉,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肺毛细血

10、管网,肺动脉,右心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 脉,右心房,肺泡,外界,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扩散作用,呼吸运动,肺部血容量为450ml占全身血液总量9%,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能和1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乙酰胆碱能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下降。,心脏功能受神经体液调节,通过心率和心排血量的调节而改变心脏功能,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

11、要因素。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收缩物质如内皮素、血管收缩因子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生成的舒张物质,如前列环素、一氧化氮、内皮源性舒张因子等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以上两类物质的平衡对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起重要作用。,有关心脏的几个基本概念,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在体内不停地进行着运动。包括心房、心室顺序地收缩和舒张,压力的升高和降低,各瓣膜协调的开和闭,以完成心脏的射血和充血功能。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室收缩一定在心房收缩后,心率不快时,不管是心房还是心室,舒张期均比收缩期长,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SV)。正常人安静

12、状态下SV60-80ml。射血分数(EF):为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20-130ml,正常射血分数应为50%-60%。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心室内残余的血量越少,于是射血分数越大。,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一般所谓的心排血量都是指每分输出量。心排血量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妊娠等情况下,心排血量增高。心排血指数:一般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血量称为心排血指数。,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产物运走,以保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维持生命活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