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483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制图课件识读空调与采暖工程图.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备施工图- 空调与采暖工程图识读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给排水施工图的知识,并进行了识读实训。我们本次课将要学习设备施工图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暖与空调施工图。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采暖施工图的组成、分类和有关制图规定,掌握它们识读的技巧,并能独立完成实际工程采暖图样的识读。,学习任务交底,1、知识目标:能够说明采暖工程图纸的特点和组成 辨析采暖工程图纸常用图例和符号2、能力目标:识读采暖平面图和采暖系统图的图示内容 准确交流采暖工程施工图纸信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学习目标,一、通风空调的基本知识1、通风系统

2、所谓通风,就是将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经过净化后排出,同时将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环境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条件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建筑通风包括排风和送风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室内排出污浊的空气叫排风,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叫送风。为了实现排风和送风所采用的一系列设备、装置构成了通风系统。,按照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借助于自然的“风压”或“热压”促使空气流动。 特点:它不消耗热源,换气量巨大,因为完全依靠自然条件,通风效果不稳定,而且不能对排风、送风进行任何处理。 机械通风则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强制空气流动,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通风区域、气流方向、风量

3、大小,并且可以对进风和排风进行加热、过滤、除湿各种处理。 特点:机械通风消耗电能、占据空间、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图1为机械通风中的机械送风系统图。,2、空调系统 所谓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就是用人工方法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指标,从而满足一定生产、生活要求。 由空气处理、空气输送、空气分配及空气调节系统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空调系统分局部空调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两种类型。,局部空调系统就是空调器直接在空调房间内或其临近地点就近进行空气调节的一种分散式空调系统,常见的如分体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等。特点:配套设备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但是各个空调器分散布置,不利

4、于管理维护,效率较低。 中央空调系统又分为集中式中央空调和半集中式中央空调。集中式中央空调是指将各种空气处理设备以及风机都集中设在专用机房内,空气经集中处理后再送到各个空调房间。半集中式中央空调则除了集中的空调机房外,还有分散在各个空调房间内的二次处理设备。图2为中央空调系统示意图。,图2 中央空调系统示意图,二、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所谓采暖,就是由于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室内的热量不断的散发到室外,为了保持室内所需的温度而向室内供给热量。1、采暖系统的组成采暖系统主要有热源、输热管网和散热器三部分组成。2、采暖系统的分类根据热源和散热器的位置关系,采暖系统可以分为局部采暖系统和集中采暖

5、系统两种形式。图3就是集中采暖系统示意图。,热源,散热设备,输热管道,图3 集中采暖系统示意图,集中采暖系统中,把热能从热源输送到散热设备的介质叫热媒,根据热媒的不同,集中采暖系统可以分为三类:热水采暖系统、蒸气采暖系统和热风采暖系统,分别采用热水、蒸汽、热空气作为热媒。其中采用最多的是热水采暖系统。 集中采暖系统是北方广泛采用的一种采暖系统,根据供水干管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供下回式和下供上回式。连接每组散热器的立管可采用单管或双管(供热立管和回水立管分设),见图4。,a)垂直式上供下回式(双管) b)垂直式上供下回式(单管) c)垂直式下供下回式(双管) 图4 采暖系统敷设方式,根据散热设备

6、散热方式的不同,采暖系统又可分为对流采暖和辐射采暖。如果散热设备是暖气片,便是通过自然对流供暖,这是传统集中采暖常用的散热方式;辐射采暖包括电热膜、电缆以及地板采暖。 其中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近几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采暖方式。主要原理是将加热盘管敷设于地板下,通过以低温热水均匀加热地板,实现大面积的以辐射传热为主,辅以对流换热来达到加热室内空气,造就一种符合人体舒适卫生要求的室内热环境。特点:与传统的对流散热采暖相比,这种采暖方式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可实现分户计量、分室控温等优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管道敷设方式见图5。,a) 单蛇型 b) 双蛇型 c) 交错双蛇型

7、,d) 单回型 e) 双回型 f) 对开双回型,d) 单回型 e) 双回型 f) 对开双回型,图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管道敷设方式,三、采暖施工图地有关制图规定 采暖施工图除了要遵循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的规定外,还有一些采暖通风施工图专业制图规定。采暖施工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系统轴测图、详图以及文字说明。1.由于采暖施工图一般采用较小比例,所以管道、散热器、阀门及附属设备用规定的图例表示。采用的采暖施工图水、汽管道阀门和附件图例见表1。,2.一个工程设计中同时有供暖、通风、空调等两个及以上的不同系统时,应进行系统编号。暖通空调系统编号、入口编号,应由系统代号和顺序号组成见表

8、2。,3、图线采暖施工图中对于各种图线的运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4、比例采暖施工图中各种不同的图样通常采用不同的比例,如下表所示。,5、标高 采暖施工图中需要限定高度的管道和设备,应标注相对标高。一般管道应标注管中心标高,并应标注在管段的始端或末端。散热器宜标注底部标高,同一层、同标高的散热器可只标右端的一组。6、坡度 采暖施工图中某些管道要按一定坡度安装,施工图上应注明管道的坡度和坡向。坡度坡向一般用单面箭头表示,箭头表示坡向方向,箭头旁标注数字表示坡度值。,7、管径采暖施工图中的管径标注与给排水施工图类似。8、系统编号采暖施工图中对于多于一个的设备和管道要进行系统编号。如:采暖立管的系统编

9、号为字母“L”加阿拉伯数字,采暖入口的系统编号为字母“R”加阿拉伯数字。,识读训练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面的设计蓝图,完成以下问题:1、阅读采暖设计说明部分,试回答:本工程的采暖热源是什么?本工程管道保温的做法是怎样的?本工程所采用的图例有哪些?2、阅读一层采暖平面图,判断并回答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管道敷设方式,再列举其它地板辐射采暖管道的敷设方式。(20分钟读图,10分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四、采暖施工图的识读1、 采暖平面图 室内采暖平面图主要表示管道、附件以及散热器在建筑物平面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采暖施工图的主要图纸。识读采暖平面图时应注意查明建筑物内散热器的平面位置、种类

10、、片数以及安装方式(一般在设计说明中注明),了解水平干管的布置方式以及膨胀水箱、集气罐、疏水器、阀门等各种附件的型号和安装位置。示例:某住宅楼采用传统集中对流式采暖,该住宅楼地下室采暖平面布置图和一至五层采暖平面布置见图6、7。,采暖平面图是在建筑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一栋房屋的整个采暖系统管路及设备的平面布置情况。某住宅楼一层采暖平面布置图见图8。该住宅楼采用的是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集中供暖、分户计量。,2、采暖系统图 采暖系统图是用正面斜等测投影法画出的采暖系统的立体图。采暖系统图能清楚的表达采暖管道、散热器、主要附件等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在识读采暖系统图时应对照平面图

11、查明管道系统的管径、管道标高、立管编号、水平支管的敷设方式、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各管道设备、附件的安装位置等。楼的采暖系统布置见图9,读图提示就是介绍采暖系统图的识读要点。,3、采暖详图 由于采暖平面图和系统图所用的比例较小,管路及设备均用图例画出,不能清楚的表达其构造及安装情况。详图常用的比例有1:5、1:10、1:20。采暖详图包括管道连接详图、设备构造详图、安装详图等。地板辐射采暖剖面图和分集水器大样图(侧视)见图10。,图10 采暖详图,识读训练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面的设计蓝图,完成以下问题:1、请仔细阅读住宅采暖盘管平面布置示意图,回答采暖立管的位置、平面图中采暖房间的划分、各采暖

12、房间采暖盘管的长度。2、阅读采暖系统图,根据供水干管的位置判断本采暖系统工程采用的是何方式。(双管式下供下回)3、阅读地板辐射采暖剖面图,回答该工程地面的构造。(10分钟读图,5分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1.从图样中获取采暖管路的编号、坡度、管径等信息,课堂技能训练完成习题集第185页至第190页训练目的:,2.进行采暖单元(房间)的分析,判断采暖设备的种类、各采暖单元的差别并总结分析原因,3.能够识别判断采暖系统图中管路的形式,采暖供回水的形式,4.根据管道坡度的指向及管经变化总结其规律,训练要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识读图纸,并获得足够量的信息,能顺利完成自测题,认知,技能,情感,技能达标对照表,收获,工程图纸对应内容分析,自行设计“我的家园”住宅小区或宿舍园区的采暖施工图,通过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绘制学院学生公寓小区采暖系统的管线布置,并说明其布置形式及优点。(如有不够合理的地方应怎样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