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531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hi He Z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外科护理学课程组,外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Surgical Nursing,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定 义】,感染途径,血源性感染 血源性骨髓炎创伤性感染 创伤后骨髓炎蔓延性感染 外来性骨髓炎,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 因】,(一)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等,(二)发生因素 1、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毒 而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源于败血症,(二)发生因素 2、当原发病灶处理不当或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时,细菌形成的菌栓进入骨骼滋养动脉受阻于长骨的干骺端,停滞、繁殖。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形成栓塞,使血管末端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二)发生因素 3、多发生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长骨干骺端血液循环丰富,终末小动脉与毛细血管弯曲成为血管襻,血流缓慢,细菌易于繁殖,(二)发生因素 4、诱因:有外伤史,扭伤和挫伤等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抵抗力下降,【病 理】,(一)病理特点 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诱发的修复反应(骨质增生)同时并存 早期以破坏和坏

3、死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一)病理特点 大量的菌栓停滞在长骨的干骺端,阻塞了小血管,发生骨坏死,并有充血、渗出与白细胞浸润。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坏细菌、坏死的骨组织与邻近的骨髓组织。渗出物和破坏的碎屑成为小型脓肿并逐渐增大,使容量不能扩张的坚硬骨腔内的压力更高,(二)一般脓肿蔓延途径 1、压力增高时,脓液向骨髓腔扩散,使骨髓腔受累;进一步增高,沿哈佛氏管侵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 3、突破骨膜流入软组织,成为软组织脓肿,穿破皮肤,排出体外,成为窦道 4、穿入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 注意:儿童与成人,膝与髋,(三)骨的血供和营养 1、骨密质

4、外层1/3的血供来自骨膜,由骨膜下小血管网供给。内层2/3的血供由骨髓腔滋养血管供给 2、脓肿进入骨膜下及髓腔后,骨膜下血管和滋养血管因炎症而形成血栓和脓栓时,该部骨质失去血液供应,造成骨坏死。严重时可发生整个骨干坏死,(三)骨的血供和营养 3、在死骨形成过程中,病灶周围的骨膜因炎性充血和脓液的刺激而产生新骨,包围在骨干的外层,形成“骨性包壳”,可代替病骨起支持作用。 4、因包壳为骨性,形成骨性死腔。小片死骨可以被吸收或通过包壳上小孔经皮肤窦道排出。大块死骨难以吸收或排出,长期留存体内,使窦道经久不愈合,疾病进入至慢性阶段,(四)急性骨髓炎的转归 1 、痊愈 2 、危及生命 3 、转为慢性骨髓

5、炎,【临床表现】,年龄:3-15岁的儿童和少年性别:男多于女部位:胫骨和股骨(约占60%), 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一)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可达39度以上,对患儿有烦躁不安、呕吐,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感染性休克。,(二) 局部症状 1、早期:剧痛拒动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部皮温增高,有深压痛,但无明显肿胀。 2、数日后:局部红、肿、热、压痛明显,为形成骨膜下脓肿的表现。脓肿穿破骨膜形成软组织深部脓肿后,疼痛缓解,但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更加明显。反应性关节积液。,(二) 局部症状 3、病理性骨折 4、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

6、程可维持3-4周,脓肿穿破后疼痛缓解,体温下降,形成窦道,病变转入慢性阶段,【临床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WBC在1万以上,N占90%以上。 2、血细菌培养:血培养有化脓性细菌,但并非每次都是阳性,特别是已用过抗生素者阳性率更低,在寒战、高热期或初诊时2h/1次抽血培养,共三次,可以提高阳性率,所获致病菌均作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抽出混浊液体或血性液可作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涂片中发现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任何性质穿刺液都应作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性试验。 注意:不要一次穿入骨,以免将单纯软组织脓肿的细菌带入骨内,4、X线检查 (1

7、)2周内:无异常发现,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与干骺端骨质稀疏 (2)2周后:髓腔内形成脓肿,但 X线检查难以显示出直径小于1cm的脓肿 松质骨:微小的斑片状骨质破坏区 皮质骨:其内、外层均出现不规则的 虫蛀样骨破 坏,软组织 肿胀阴影,4、X线检查 (3)骨破坏的结果:死骨形成,密度增高阴影,无骨小梁结构。死骨可大可小,小死骨与周围骨组织完全游离,大死骨可为整段骨坏死。少数病例有病理性骨折。,5、CT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对细小的骨脓肿仍难以显示 6、同位素骨扫描:只能显示出病变的部位,但不能作出定性诊断,因此该项检查只能具有间接帮助诊断的价值,【诊 断】,应解决两个问题 疾病诊断与病

8、因诊断 不能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诊断 依据,1、疾病诊断 明确是急性骨髓炎,还是其它感染 起病急骤、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骨干骺端疼剧痛烈拒动 明显压痛区 WBC和N增高,2、病因诊断 找出病因诊断,为有效、及时治疗打基础 局部分层穿刺具有诊断价值,早期诊断依据,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明显干骺端持续剧痛,有深压痛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层穿刺,【鉴别诊断】,1、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 全身症状 部位 体征 压痛部位,2、风湿病和化脓性关节炎 不难鉴别,均为关节病。肿胀、压痛在关节,关节活动度几乎完全消失。行血沉、抗O、关节穿刺可明确诊断。,3、恶性骨肿瘤 特别是尤文肉瘤,常伴有发热和“葱皮样”骨膜

9、下新骨形成等现象。鉴别要点:常发生于骨干,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骨髓炎严重,早期不妨碍邻近关节活动,夜间痛,表面可有怒张的血管,可摸到肿块。局部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治 疗】,(一)药物治疗 对疑有骨髓炎的病例应立即开始大剂量、联合、有效抗生素应用,5天内使用往往可以控制炎症,5天后使用或细菌对所用抗菌素不敏感时,都会影响疗效。选用的抗菌素一种针对革兰阳性球菌,而另一种则为广谱抗菌素。待检出致病菌后再予以调整。体温正常后2周停药,(二)手术治疗目的 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 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方式 钻孔引流术 开窗减压术 闭式灌洗引流术,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菌素治疗后48

10、-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也有主张提前为36小时。延迟手术只能达到引流的目的,不能阻止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阶段演变。宁失之于过早,而不失之于过晚,(三) 全身治疗 1、加强全身支持疗法2、降温、补液、纠正全身中毒症状3、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病人的 抵抗力4、饮食上加强营养,(四)局部辅助治疗 方法:肢体可作牵引或石膏托固定, 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作用:1 止痛 2 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3 防止病理性骨折,二、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转入慢性阶段的原因1、急性感染期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 演变成慢性骨髓炎2、系低毒性细菌感染,或患者的抵抗力 较强,发病时即为亚急性或慢性,并 无明显

11、急性期表现3、外伤,【病 理】,1、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是个 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 地按时间划分2、坏死的松质骨逐渐被吸收掉,并 为新骨所替代3、坏死的密质骨其交界部分先行吸 收,最终脱落成为死骨,4、为了使感染局限化,周围的骨骼 逐渐致密、硬化,外周骨膜形成 新骨而成为包壳5、死骨排净后 ,窦道口闭合6、软组织形成瘢痕,表面皮肤菲薄 易破损,窦道经久不愈,表皮内 陷深入窦道,长期刺激皮肤恶变 成鳞状上皮癌,细菌学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但绝大部分病例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近年来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骨髓炎增多。,【临床表现】,1 、急性发作阶段 表现为有疼痛 ,表面皮肤转为红、肿、

12、热、及压痛。体温可升高12度。已闭塞的窦道开放,排出脓液,掉出死骨。在死骨排出后窦道口自动封闭,炎症逐渐消退。 根据体质和身体抵抗力决定发作次数,2 、病变静止阶段 可无症状,皮肤菲薄色泽暗,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即引起经久不愈和溃疡。 窦道口肉芽组织突起,流出臭味脓液,长期不愈合,3 、长期多次发作 骨骼扭曲畸形、增粗,因肌挛缩邻近关节畸形,皮肤色素沉着,窦道口皮肤反复受脓液刺激会癌变。 儿童因骨骺破坏影响骨骼生长发育,使肢体出现缩短畸形,偶可病理性骨折。,4、X线片变化骨膜:掀起有新生骨形成,骨膜反应为层 状,部分呈三角状,如骨肿瘤骨质:增生、增厚、硬化髓腔: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死骨:致

13、密,周围可见透亮带,是肉芽组 织或脓液将死骨与正常组织分离所致,【诊 断】,1、病史: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 ,诊断不难,特别是有窦道及经窦道排出过死 骨,诊断更易2、体征:局部增粗,变形,皮肤色素沉着,常有窦道、流脓3、X线片可以证实有无死骨,了解形 状、数量、大小和部位,【治 疗】,(一) 治疗原则清除病灶摘除死骨,清除炎性肉芽组织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愈合创造条件,(二) 手术指征 有死骨形成 有死腔及窦道流脓有新骨形成包壳,能支持肢体者,(三)手术禁忌 1 、急性发作时,以抗菌素治疗为主2 、包壳未充分形成不能支持肢体者,过早 取掉大块死骨会造成骨缺损,发生病理 性骨折 3、近来已有

14、在感染下植骨成功的报告,视 为相对性禁忌症,(四)手术方法施行手术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病灶清除术 消灭死腔术 伤口的闭合,(四)手术方法1 、病灶清除术 过多切除骨质会形成骨缺损或容易发生病理骨折。但病灶清除是否彻底是决定术后窦道能否闭合的关键。,(四)手术方法2、消灭死腔术 (1)碟形手术:只用于死腔不大,削去骨量不多的病例 (2)带蒂肌瓣填充术:要保留肌瓣的血管、神经,不易过长,避免张力与扭转,(四)手术方法2、消灭死腔术 (3)闭式灌注引流术 成功关键 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 优点 (4)庆大霉素-骨水泥珠链填塞 和二期植骨,(四)手术方法3、病灶切除术: 不重要部位的慢性骨髓炎,可将病骨整段切除,一期缝合伤口4、截肢术 病程久,有窦道口皮肤癌变或足部骨质损毁严重者,可施行截肢术,(四)手术方法5、伤口的闭合 伤口应该一期缝合;若周围软组织缺少不能缝合时,可二期愈合,称为ORR疗法 伤口不能闭合,窦道不能消灭的主要原因 病灶未清除与死腔未消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