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588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58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件第九章人民政协.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一、人民政协的诞生二、曲折发展的人民政协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民政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一、人民政协的性质二、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一、政治协商二、民主监督三、参政议政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一、理论争论二、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第三节 人民,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现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

2、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协商会议是准国家机构,具有特定的组织体系和政治功能,并赋予相应的国家行政级别、办事机构和办公场所。,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一、人民政协的诞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1 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

3、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二、曲折发展的人民政协1.19491954年从1949年9月至1954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商国事。(2)审议法案。(3)提出议案。(4)协助政府进行社会改革。(5)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此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4、的历史。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二、曲折发展的人民政协2.19551965年一是地区和军队已选出代表参加全国人民大会,不再作为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二是组织形式由全体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三个层次改为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两个层次。三是对参加人民政协的人数进行调整。3.19661977年从1966年开始,对民主党派人士的思想改造和斗争不断扩大,逐渐破坏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多党合作制。直到“文化大革命” 结束,人民政协处于名存实亡状态

5、,停止活动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民政协在8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协商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使人民政协制度具有了宪法依据。,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过程,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一、人民政协的性质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6、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人民政协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促进参加政协会议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二、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1.人民政协的全国委员会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

7、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和政协自身任务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政协全国委员会设立办公厅,在秘书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二、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2.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在地方层次设立的组织机构。人民

8、政协的地方委员会大体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第二级是自治州、设区的市委员会。第三级是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委员会。人民政协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一、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并且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宏观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事务。具体而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

9、的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财政预算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重要的法律、法规的草案;中共提出的有关重要人事事项;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和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中共、人大、政府、政协认为有必要进行政治协商的其他事项。,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二、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指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人民政协行使民主监督职能的主要形式

10、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等。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中国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民主监督 一直被认为是政协履行职能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三、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

11、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形式,除了各种政治协商例会外,还包括各种专题议政会、各种专题研讨会、视察、考察、参加中共党委与政府组织的检查、巡视等。其中,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为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既各有侧重,又辩证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一、理论争论1.维持现状论这一观点从历史的视角,认为人民政协经过多年的

12、发展完善,制度建设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今后,人民政协以其在中国政治社会中特有的地位,将继续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合法性资源和制度保障。2. 上议院论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政协很难成为中国的“上议院”。人民政协的性质也决定了它不适合成为“上议院”。3.取消政协论取消政协论缺少政治基础。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法定地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人民政协既不可能被取消,也不可能成为“上议院”,它将继续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发挥作用。,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第九章 人 民 政

13、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二、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1.政治协商程序制度化人民政协制度应按照“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原则要求, 执政党提出的重大政策规划、重要人事安排,在形成决策之前,应充分吸收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以及公民个人的意见,征求社会各界的政策建议。2.政治协商制度法律化加强人民政协工作,需要尽快启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立法工作, 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对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政治功能和运作方式等进行规范,使人民政协的工作不仅具有政策依据,而且具有法律依据。可考虑在各级政协中建立执行监督委员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把政协会议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形成建议案和提案,提

14、交有关部门办理,对执政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状况进行检查、反馈等。,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二、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3.政治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理性的,不存在特殊成员的利益具有超越其他任何公民利益的优先性,参与者行为不受先定权威的规范或要求的限制,而只根据协商的前提和结果行动,提出建议,或者批评、辩论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协商不接受强力。4.政治协商机构专门化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的协商民主程度,既要强化程序的规范性和制度建设,也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将人民政协建设成为专业化的政治协商机构,提升政协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鉴于政党、人民团体和社会界别属于不同的政治主体,中国人民政协有必要改变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界别相提并论的组织原则,分别建立党际协商、政党与人民团体协商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协商三个层次的政治协商机制。,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第四节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发展,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思考题:1.简述人民政协的性质与组织机构。2.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3.简述如何完善人民政协制度。,第九章 人 民 政 协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