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971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5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技术指标:1、技术参数2.1.4传输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2.1.4.1系统容量及主要参数1)传输系统MSTP设备接入能力和交叉容量:分局中心配置的MSTP设备:高阶交叉容量(需为单设备子架)不小于300G,低阶交叉容量不小于40G(如使用VC-12作为以太网映射颗粒,则低阶容量应满足本工程使用要求且预留20%的余量,投标人需提供详细算法),能实现VC-4和VC-12(2M)级的全交叉,高、低阶交叉应在同一机架内实现。各车站、派出所配置的MSTP设备:高阶交叉容量(需为单设备子架)不小于200G,低阶交叉容量不小于20G(如使用VC-12作为以太网映射颗粒,则低阶容量应满足本

2、工程使用要求且预留20%的余量,投标人需提供详细算法),能实现VC-4 和VC-12级的全交叉,高、低阶交叉应在同一机架内实现。投标人应说明所供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单元、设备各组成系统(交叉矩阵、控制、时钟同步、网络保护等)、实际传输和业务处理能力(即能实现几个方向的线路侧系统容量接入、业务交叉处理容量、业务种类及上下能力等)。2)系统比特速率(1)本工程公安传输网络在分局中心采用STM-64节点设备、各派出所及各警务站采用STM-16节点设备(具备平滑升级到STM-64的能力),环网传输速率为2.5Gb/s。(2)MSTP传输网络的比特速率及帧结构、结构及开销功能、同步复用映射结构应符合ITU-

3、T G.707、ITU-T G.708、ITU-T G.709建议的要求。(3)投标人应充分考虑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业务接入需要,根据分局传输设备采用相切环组网的需求,选用具有合适处理能力的设备。3)误码率MSTP传输网络误码性能应符合ITU-T G.828和ITU-T G.829建议的要求。4)抖动性能MSTP网络输出接口抖动应符合ITU-T G.823、ITU-T G.825、ITU-T G.783、ITU-T G.958建议的要求。可参照下表的要求,高通滤波器按20dB/10倍频滚降,低频部分按-60dB/10倍频滚降,测试时间为60秒。括号内的数值为数字段的要求。网络接口抖动性能表 表2

4、.1.4-1速率kb/s网络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参数B1 UIppB2 UIppf1(Hz)f3(kHz)f4(MHz)f1f4f3f4STM-1(电)1.5(0.75)0.075(0.075)500651.3STM-1(光)1.5(0.75)0.15(0.15)500651.3STM-4(光)1.5(0.75)0.15(0.15)10002505STM-16(光)1.5(0.75)0.15(0.15)5000100020STM-64(光)1.5(0.75)0.15(0.15)200004000804)系统飘移性能MSTP输入口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应满足下表要求。系统漂移性能表 表2.1.4-2S

5、TM等级抖动幅度频率A0(18s)A1(2s)A2(0.25s)A3A4f0(Hz)f12(Hz)f11(Hz)f10(Hz)f9(Hz)f8(Hz)f7(Hz)f6(kHz)f5(kHz)f4(MHz)STM-1(电)2800311391.50.151.2E-51.78E-41.6E-31.56E-20.12519.35003.3651.3STM-1(光)2800311391.50.0751.2E-51.78E-41.6E-31.56E-20.12519.35006.5651.3STM-4(光)1120012441561.50.151.2E-51.78E-41.6E-31.56E-20.12

6、59.651000252505STM-16(光)4479044776221.50.151.2E-51.78E-41.6E-31.56E-20.12512.15000100100020STM-64(光)*24901.50.151.2E-51.78E-41.6E-31.56E-20.12512.120000400400080注:“*”值表示待定。5)多业务传送要求(1)支持以太网透传功能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指以太网接口的数据帧不经过二层交换,直接进行协议封装和速率适配后,映射到SDH的虚容器VC中,然后通过SDH节点进行传输,功能如图2.1.4-1。图2.1.4-1 以太网透传功能基本模型图MSTP

7、设备以太网透传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帧,VLAN标记的透明传送; 要求以太网数据帧封装采用LAPS、 PPP或GFP协议。MSTP节点采用PPP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应符合IETF RFC1661 、RFC1662、RFC2615的要求; MSTP节点采用LAPS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应符合ITU-T X.86建议要求;MSTP节点采用GFP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应符合ITU-T G.7041建议要求。以太网单板提供GFP/LAPS/PPP三种封装协议,通过网管进行设置就可选择所需要的封装协议。为了保证互联互通的顺利,原则上采用GF

8、P协议封装以太网帧; 数据帧采用ML-PPP封装或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2)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MSTP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以太网物理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侧的VC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包交换,功能块如图2.1.4-2。图2.1.4-2 以太网交换功能基本模型图MSTP设备具备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帧,VLAN标记的透明传送。 要求以太网数据帧封装采用LAPS或PPP协议或GFP协议。MSTP节点采用PPP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

9、应符合IETF RFC1661 、RFC1662、RFC2615的要求; MSTP节点采用LAPS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应符合ITU-T X.86建议要求;MSTP节点采用GFP协议封装以太网MAC帧应符合ITU-T G.7041建议要求。以太网单板提供GFP/LAPS/PPP三种封装协议,通过网管进行设置就可选择所需要的封装协议。为了保证互联互通的顺利,原则上采用GFP协议封装以太网帧。 数据帧采用ML-PPP封装或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帧的功能,该功能应符合IEEE802.1d协议的规定。 要求识别IEEE 802.1

10、q规定的数据帧,并根据VLAN信息转发/过滤数据帧。 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MAC地址表。 实现用于决定转发/过滤数据帧的信息功能。 支持IEEE801d生成树协议(STP)。 支持多链路聚合以实现灵活的高带宽和链路冗余。 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 具有对10/100M/1000M数据业务的QoS支持能力。 支持组播功能。 支持基于用户的端口接入速率限制。对于超过接入速率限制的数据包,在交换拥塞时优先丢弃。 支持业务分类(CoS),具体实现可基于端口、MAC地址、数据帧类型、VLAN标签等不同特征的流量分类。(3)支持以太环网功能MSTP的以太环网功能是指在SDH环中分配指定的环

11、路带宽来传送以太网业务,要求如下: 以太网环路的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以太网环路带宽具有统计复用功能。 以太网环路中各节点端口带宽可动态分配。 以太网环路应具有保护倒换功能。(4)支持多方向汇聚功能MSTP支持以太网业务时,应具有支持以太网业务的多方向汇聚的功能。(5)支持内嵌RPR功能投标人提供的光传输设备支持内嵌RPR功能,要求将RPR功能集成在一块单板上,并将RPR单板插入传输设备的相应子架槽位,即可以对接入的业务进行高效处理,包括公平带宽处理、RPR环业务保护、严格的用户隔离和真正的业务分级CoS以及QoS保证等,功能块如图2.1.4-3。图2.1.4-3 内嵌RPR的MSTP功能框图

12、对内嵌RPR功能的支持,必须符合YD/T1345-2005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技术要求内嵌弹性分组环(RPR)功能部分的要求。6)支持传统的TDM业务投标人应详细说明MSTP网络对以太网业务透传、交换及汇聚功能的实现方式,同时应说明是否能对以太网业务和TDM业务实施不同的保护方式,如能实现,请说明实现方式。2.1.4.2接口技术要求1)线路光接口线路光接口的参数规范应不劣于ITU-T建议G.957的要求,投标人应根据所供设备的光接口性能,给出下表中所要求的各项数值,所给出的数值都应是最坏值,即在系统设计寿命终了,并处于所允许的最坏工作条件下仍然能满足的数值。本线路站间的通信光

13、缆长度为暂估值,投标人提供的接口应能适应一定距离(140km,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的调整。STM-16 光接口参数规范表 表2.1.4-3项目单位数值标称比特速率kbit/s24883202488320248832024883202488320应用分类代码I-16S-16.1S-16.2L-16.1L-16.2工作波长范围nm光源类型发送机在S点特性最大(rms)谱宽()nm最大20dB谱宽nm最小边模抑制比dB最大平均发送功率dBm最小平均发送功率dBm最小消光比dBSR点光通道特性衰减范围dB最大色散ps/nm光缆在S点的最小回波损耗(含有任何活接头)dBSR点间最大离散反射系数dB接收机在

14、R点特性最差灵敏度(BER10-12)dBm最小过载点dBm最大光通道代价dB接收机在R点最大反射系数dB2)中继段长度计算在下列光缆传输特性条件下(见表2.1.4-4),投标人应说明传输网络设备能达到的最大中继段长度(按照最坏值算法情况下)。光缆传输特性 表2.1.4-4序号项 目单位要求标准1光纤衰耗: l=1310 nmdB/km0.362光纤衰耗: l=1550 nmdB/km0.223光纤接头衰耗dB/个0.14光纤活动连接器衰耗dB/个0.55光设备质量劣化余量dB36光缆维修余量dB43)设备的光接口性能(1)投标人应根据所供设备的光接口性能,给出S点最小平均发送功率和R点最差灵

15、敏度(BER10-12时),并给出厂验和工程验收时S点和R点最差值,见下表。接收机在设计寿命期间的老化余度(Me)应优于3dB,即接收机在寿命开始和标称工作条件下的灵敏度与接收机的寿命终了且处于最坏条件下的灵敏度之差不小于3dB。发送机设计寿命期间的老化余度(ML)应优于1dB,即在发送机寿命开始且处于规定温度范围下的平均发送功率与发送机的寿命终了且处于最坏条件下的平均发送功率之差不小于1dB。 设备光接口性能表 表2.1.4-5接口速率发 送 机接 收 机型号厂验和工程验收值ML寿命终了值型号厂验和工程验收值Me寿命终了值(2)光接口处的光连接器暂定为LC/PC型(配合ODF使用), 其性能

16、要求如下: 连接衰减(包括互换和重复):0.5dB; 反射系数:-40dB; 连接器寿命: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性能要求。(3)激光器性能投标人应根据所供设备的发送机提供其激光器性能应满足: 使用寿命:30万小时; 光发送器应具有激光器寿命预告警功能。投标人应说明激光器寿命预告警的工作原理。当光通道断开时,激光器应能自动关闭。4)2048kbit/s的电接口参数均应符合ITU-T建议G.703的各项要求,接口阻抗75,不平衡,帧结构应满足ITU-T G.704建议的要求。5)以太网接口(1)基本功能要求 以太网业务构成本工程公安无线通信、公安视频监视、公安计算机网络、UPS电源、视频会议等系统

17、需使用传输系统提供FE、GE以太网接口及通道组网,以太网通道以总线型、环型应用为主,并应符合IEEE 802.3标准,带宽可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投标人应详细说明推荐的传输网络的以太网接口的技术特性及相应参数、带宽分配、工作方式、数据保护方式等。对于有主备2个网络接口的业务,其主备接口必须在不同的以太网接口板上。投标人应按照各业务带宽需求分配带宽,划分时隙,同时各业务通道严格隔离,不得出现不同业务共享通道的现象。 以太网业务功能 以太网业务板卡处理能力应支持所有端口带宽满配。 以太网业务(视频)应提供电信级的小于50ms的快速自愈能力,确保视频传输的连续性。 不同业务所占用的以太网通道相互之间应完

18、全物理隔离。不得采用共享系统侧接口的设备来拓展不同以太网用户侧接口。 支持异常帧监测,投标人应提供设备所支持的最小帧长度和最大帧长度。 支持流量控制和自协商。 支持统计计数的功能。 支持多径传输功能,投标人应给出 VC-12/VC-3/VC-4 颗粒下不同路径允许的最大时延差。 投标人应给出单板卡的极限带宽,以及单板卡的最大端口密度。 支持 ITU-TG.7042 规范的 LCAS 功能,网管支持对 VCG 成员的动态增减,且对业务无损伤;同时能够实现 VCG 成员的多路径保护功能。 支持用户安全隔离功能。 支持单播、多播和广播帧的处理功能。 支持 MAC 地址的动态学习、静态配置,同时投标人

19、应给出 MAC 地址的学习速度(指标:1024个/秒)、老化时间和 MAC 地址表的容量。 支持 STP 功能。当以太网业务板卡或端口发生故障时,以太网业务能在50ms内自动恢复。 设备支持 IEEE 802.1q VLAN 功能和 IEEE 802.1p 的 VLAN 优先级功能,投标人应提供设备是否支持 VLAN ID 扩展的功能,如支持,请给出实现的方式。 应能提供基于以太网端口的多点到点的汇聚功能,说明其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和可以达到的汇聚比。 设备支持以太环网CoS的功能。 设备支持以太网数据帧封装采用LAPS、PPP或GFP协议。 关于RPR功能光数字传输系统通过提供内嵌RPR保护机

20、制,可以对接入的业务进行高效处理,包括公平带宽处理、RPR环业务保护、严格的用户隔离和业务分级CoS以及QoS保证等。本工程以太网数据业务若采用RPR方式方式承载支持,投标人应根据选择的投标产品推荐最优的以太网数据业务的承载支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详细说明以太网数据业务严格的用户隔离和真正的业务分级CoS以及端到端的QoS、VLAN扩展、业务隔离、业务环间保护等。招标人有权在设计联络阶段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合适的以太网数据业务支持方式。MSTP设备具备RPR环路带宽动态可设置功能,并且动态调整带宽不会对网络的使用造成影响,请提供可以配置的带宽类型。两个或多个RPR环互连时应支持跨环的保护方式,投标人

21、应详细说明实现机制。投标人应给出投标设备配置的RPR环路保护倒换时间,本工程要求必须50ms 。投标人应详细说明投标的MSTP设备上最多可以构成几个RPR环网,并按业务接入要求进行设备配置。MSTP设备在配置的RPR环网上应支持组播功能,请说明所支持的组播协议及实现方式。MSTP设备构建的RPR环网上应能够同时支持 FE和GE的以太网业务端口接入。请给出投标设备配置下所提供RPR环网的最大容量,本工程要求RPR环网的最大容量1G(单方向),RPR环网支持节点数目100,投标人应对RPR的组网能力做出详细说明,并说明RPR环网保护和MSTP复用段环保护如何协调工作。投标人必须说明内嵌RPR功能的

22、投标产品在地铁行业应用情况。投标人应针对地铁应用提供有效的内嵌RPR功能开通报告及用户证明文件,以供招标人参考选择。(2)以太网业务的性能指标投标人应给出的以太网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吞吐量设备转发二层以太网包时,单对端口间的稳态吞吐量必须达到线速。 丢包率在设备轻载条件下(整机吞吐量10%),64字节以太网丢包率为0。设备重载条件下(整机吞吐量90%),64字节以太网丢包率小于0.01%。 时延投标人应说明设备实现的转发方式,分别提供64byte和1518byte帧的以太网时延,64byte帧时延需小于等于100us。 转发速率节点转发速率定义为用户端口速率和设备内部链路速率之间的较小

23、者。投标人应提供以太网口在64byte长度分组情况下的包转发率(pps)。 具有拥塞控制能力,投标人应说明其设备是否具备拥塞控制功能。 具有地址缓存能力,每端口MAC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4096个。 MAC地址学习速度大于等于1000个/秒。 支持801Q VLAN标签,支持双层VLAN标签,单节点不小于256个VLAN,VLAN范围为14095。 具有组播功能。投标人应详细说明其投标产品对组播能力的支持情况。 端口汇聚能力。投标人应说明其投标产品以及其配置的接口板的多方向汇聚能力情况,端口汇聚比等。 突发间隔投标人应说明投标产品的突发间隔指标情况 RPR性能指标对于选用内嵌RPR功能的MSTP

24、方案的投标人,应说明其投标产品对内嵌RPR功能支持的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RPR性能指标需满足本节中“(2)以太网业务性能指标”的要求 其他RPR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RPR环路保护时间小于50ms。投标人应说明RPR环路吞吐量情况。投标人应说明RPR环路有效速率。投标人应说明RPR环路公平响应时间。投标人应说明RPR环路时延及时延抖动情况。7)各种用户接口应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设备的过压过流保护性能应符合ITU-T建议 K20的要求。投标人应提供有关各接口单元(不限于以上几种)的类型、规格、单价及详细的技术特性。2.1.4.3同步时钟要求1)系统设备的时钟定时要求应不劣于ITU-T

25、建议G.813的要求。2)MSTP设备至少应配备两个2048kbit/s或2048kHz的外同步时钟输入接口,接口特性符合ITU-T建议G.703的要求。同时具有从STM-N信号中恢复定时的能力。最小频率牵引范围和失步范围均为4.6ppm。3)当没有任何定时基准可用时,时钟进入保持模式,其稳定度在24小时内优于0.37ppm(20-30温度范围内)。4)内部定时源:再生器最大频偏为20ppm。ADM最大频偏为4.6ppm(测试时间不少于一个月)。5)MSTP设备应具备定时基准的自动恢复和手动恢复能力。存在定时情况下,自动恢复应在1020秒范围内切回。6)MSTP设备应具备同步网定时时钟信号传送

26、能力,设备至少应具备1个以上2048kbit/s的外同步时钟输出接口能力,接口特性符合ITU-T建议G.703的要求。2.1.4.4系统网管要求本工程在分局中心设置传输系统网管设备一套,负责对本工程的传输系统(含配套电源单元)进行集中管理。传输系统管理设备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可进行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并且能根据需要,预留与更高一级的网络管理系统相连,实现各系统故障、集中告警。1)故障管理(1)支持告警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能有效的进行设备故障的检测,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并能输出故障报警信息。 能识别故障,并能进行故障定位(可将故障定位到板,并能提供故障修复建议信息); 能报告所有

27、告警信号及记录其细节(能保存历史告警个月); 具有告警过滤和遮蔽功能; 能够设置故障严重等级; 能够实时打印告警信息。(2)支持监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在传输系统物理接口监视的主要参数: 光发送信号状态(显示是否符合所要求的光功率范围,超出规范值应告警); 输入信号丢失(Los); 激光器偏置电流值(门限值设定为初始偏流的1.5倍,突破门限意味着激光器寿终); 帧同步; 帧丢失;MSTP方案时,还应包括: B1字节错误数; 误块秒(ES),严重误块秒(SES)和不可用时间; B2字节错误数; 误块秒(ES),严重误块秒(SES)和不可用时间。(3)进行故障告警和状态监视时,能对所有设备的工作状

28、态进行实时诊断(准确到电路板)。故障发生时,控制中心应有可闻、可视告警信号输出。(4)节点设备的主控、交叉、电源板和其他重要工作板(一旦发生故障,会引起系统停止工作)的告警,在告警显示上应有专门的提示,以便维护人员能迅速判定故障,进行处理。2)性能管理应提供下述性能管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能够设置及显示性能监控门限;(2)对误码性能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并能传给外部存储设备或打印;(3)能同时对所有终端进行性能监视;(4)能够同时对性能监视门限进行设置;(5)能存储和报告15min和24h两类性能事件数据;(6)能报告“当前”和“近期”两种性能监视数据;(7)能支持近端或远端环回测试功

29、能;(8)各种性能数据可传给外部存储设备或打印。3)配置管理设备管理系统应至少能提供下述配置管理功能:(1)配置管理及设备的工作状态查询,提供友好的图形化人机界面;(2)网元的初始化设置;(2)通道的交叉连接和配置;(3)定时源优先级的选择;(4)NE状态和控制;(5)单向和双向环的配置管理;(6)可以设置、存储、检索和改变保护倒换参数;(7)路径保护及路径恢复功能;(8)网同步功能;(9)应能按请求以图形方式在网管系统屏幕上完成实际网络的配置;(10)能实现端到端业务配置,可对本地、远端网络单元、接入设备以及配套的电源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参数管理、设备管理、状态及查询管理。能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

30、下实现程序的远程装载、改变配置。4)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系统应至少能提供下述安全管理功能:(1)根据用户权限,进行只读、操作、设备管理、系统管理;(2)未经授权的人不能进入管理系统,具有授权的人只能接入相应的授权部分;(3)应能对所有试图接入受限资源的申请进行监视和实施控制。5)文档管理传输网管能管理各种数据记录、提供各种数据文件和报表。6)传输网管界面应简明、直观、图形化、方便运营维护。投标人应对传输系统网络管理终端设备的用户界面(图文及菜单显示应为中文)、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做详细描述。7)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设备应能对全线各站、派出所及分局的传输系统设备(包括本系统所配置的其它设备)进行集中维护管

31、理,能根据需要预留向更高一级网管系统提供故障信息,实现集中告警的接口。2.1.4.5网同步要求1)投标人采用的MSTP的传输网络应配置网同步单元,设置设备定时发生器,具备SSM功能,能够接收、设置、处理、发送SSM信息,2.048Mb/s输入、输出口的帧结构和SSM格式应符合ITU-T G.704建议,当ITU-T有关SSM功能的新规范完成后,投标人应对设备的软件、硬件免费升级。2)具有两个输入接口,可接收2个基准信号,网同步单元将接收的基准信号送到本系统时钟晶振和输出接口。如果两个输入接口同时发生故障,本系统时钟发生器能够将定时基准信号直接输出,以维持网同步的正常运行。3)1号线在分局配置一

32、套GPS/BDS +BITS系统,除满足本工程需求外,应预留二期工程及后续线路的接入条件,本工程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传输设备直接从该系统获取标准同步定时基准信号。2.1.4.6系统的可用性1)MSTP网络可用性 99.999%;2)MSTP网络的平均修复时间2小时;3)整个系统配置运行寿命不少于15年。2.1.4.7传输设备组成及技术要求 投标人应根据传输系统的构成,来确定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传输设备应包括光纤数字复用设备、相关系统单元、系统电源分配盘等。光纤数字传输设备满足整个传输系统用一套网管用户界面的使用要求。1)传输网络采用自愈环保护,投标人所供传输设备应避免单点故障。传输系统设备的主控、

33、交叉、电源、时钟等重要单元应采用1+1配置(包括扩展子架),所有的2M业务板卡提供1:N保护功能(1N4),以防网络中断。系统所有关键板卡可带电热插拔。投标人应详细说明所供设备的保护配置。2)为网络安全,同向的线路侧光口须配置到不同的线路接口板上。3)投标人应对线路口、业务口的保护/恢复方式进行描述,提出建议,并详细阐明其投标配置情况。4)支持从主架上直接上、下2Mb/s业务。5)投标人在分局、派出所及各警务站设备的光口板、以太网接口板、以太网处理板等要求可通用互换。6)分局中心传输设备在满足招标文件配置要求的前提下,应至少有30%的业务槽位预留,以便业务扩展使用;其他站点的传输设备在满足招标

34、文件配置要求的前提下,应至少有20%的业务槽位预留,以便业务扩展使用。7)设备机框要求投标人在各站点提供的传输设备业务插槽应通用,支持不同业务板卡的混插使用。投标人应详细说明所供设备的扩展、升级方式及所需费用,以及单套设备机框的单板配置能力、业务插槽能力及各槽位的带宽分配。当单套设备机框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投标人应详细说明采用的其它保证措施。8)投标人所供的光传输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能为二期和今后的业务接入和增长预留条件。设备应具有模块化结构,便于通过改变单元数量、种类及调整软件对设备进行扩容、升级和重新配置。为了满足设备的升级扩容,分局中心传输设备需预留至少2个2.5G光板业务槽位。9)在本

35、次工程有二期工程通信系统接入的需求、或本线路与后续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有联网的需求时,应承诺根据需求实现联网的要求,投标人应对此功能进行相应描述,投标人在设备容量配置和系统上如何考虑应详细描述。10)投标人应对所供设备与其它厂家设备的互连互通能力进行详细论述。11)投标人应列表说明所供设备各开销字节的应用情况,并说明哪些字节是可以通过网管系统进行修改或再编号。12)系统和设备的各种光、电接口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国际电联ITU-T、国标GB、邮电标准YD、IEEE等有关标准。由于某些建议仍在研究,所以投标人应在ITU-T、GB、YD、IEEE公布新的建议之后的一年内,免费改进或更换管理设备的软件版

36、本。2.1.4.8传输网管设备的技术要求传输系统配置的网管终端、便携式维护终端、打印机指标要求见 2.9.2章节相关要求。2.1.4.9传输信道类型、数量及要求本工程传输系统应能根据承载业务需求,提供点对点式、一点对多点式、总线式、环式等多种信道类型。以下各表中信道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仅用于相关设备供货商编制技术建议书及报价书之用,实际定货可能有部份调整,具体要求设计联络阶段确定。1)无线通信系统信道类型及数量见表2.1.4-6表2.1.4-6序号始 点终 点信道数量信道带宽接口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用 途1分局中心各地下车站1100Mb/s110/100Base-TX总线无线通信2分局中心

37、各地下车站110Mb/s110/100Base-TX总线无线设备网管2)视频监视系统信道类型及数量见表2.1.4-7。表2.1.4-7序号始 点终 点信道数量信道带宽接口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用 途1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11Gb/s1单模1000Base-LX总线视频信号注:上述接口型式为暂定,投标人应对视频监视系统实时视频传输、录像回放、网管分设传输通道方案与共用1个1000M传输通道方案从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作出推荐。3)计算机网络系统信道类型及数量见表2.1.4-8。表2.1.4-8序号始 点终 点信道数量信道带宽接口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用 途1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1500Mb/s

38、1单模1000Base-LX总线计算机网络信息、视频会议、警务督察信息4)电源系统信道类型及数量见表2.1.4-9。表2.1.4-9序号始 点终 点信道数量信道带宽接口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用 途1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110Mb/s110/100Base-TX总线电源网管5)预留信道类型及数量见表2.1.4-10。表2.1.4-10序号始 点终 点信道数量信道带宽接口数量接口类型信道类型用 途1分局中心各车站各22Mb/s分局:40车站:2E1点对点备用2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210Mb/s210/100Base-TX总线预留3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1100Mb/s110/100Base-TX

39、总线预留4分局中心各车站、派出所1200Mb/s1单模1000Base-LX总线预留6)投标人应根据以上各表接口要求配置传输设备,如有其它更好方案,请建议。7)以太网板块的各接口信道带宽应按满配配置。投标人应说明所提供的板卡接入及背板处理能力。8)投标人应提供传输系统的信道分配图以确认投标人的配置及其对传输系统需求的响应。由于传输系统承载的业务量较大,在不影响整体性能情况下,投标人应提供所用传输设备的实际最大业务承载能力的相关测试数据。2.8.4电源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 1)UPS电源UPS电源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成熟的主流产品,其性能要求如下(包括但不限于):(1)电源设备为三进三出五线制交流电

40、源,输入电压可调范围为-20%+15%;(2)输入频率为50Hz5%,频率跟踪率0.5Hz/s;(3)输入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满负荷);(4)启动时间:10秒满负载输出;(5)输出电压稳压精度为1% (静态),输出电压不平衡度5%;(6)输出频率为500.5Hz(与市电同步),500.1%Hz(电池逆变工作);(7)输出波形失真度3%;(8)输入电流谐波5;(9)市电电池切换时间为0ms;(10)旁路逆变切换时间为0ms(逆变器故障时);(11)瞬变响应恢复时间20ms;(12)电源设备的效率:90%;(13)输出功率因数:0.8;(14)输出峰值因数:3:1;(15)过载能力:105

41、长期;125 10分钟;150 1分钟(不考虑发热);(16)电源设备工作噪声55dB(A)(离机器1米远);(17)UPS输出能力:100额定有功功率(0.8功率因数)长期稳定运行,且有100的不平衡负载能力,即缺相运行;(18)动态特性:当负载从01000的跃变时,输出电压的瞬间变化在5%,恢复到0.5%的时间15ms;(19)对蓄电池的管理功能:UPS具备对蓄电池限流充电、过放电保护;具有电池容量在线监测、设置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并具有强制蓄电池退出功能;能够在中心对电池进行定期充放电维护;具有更换电池日期的提醒等;(20)并机功能:支持UPS并机工作,并机负载电流不均衡度5;(21)由换

42、相、开关操作和负载通断等引起的浪涌电压超过输出电压门限时,设备应自动关机保护用电设备;(22)当输出电流达到过载点时,设备应自动关机或旁路开关工作,过载消除后,重新开机,设备工作应正常;(23)带输出隔离变压器,满足输出分路的需要;(24)UPS设备性能必须满足YD/T1095-2008的所有要求;(25)派出所及各警务站UPS设备MTBF值20万小时,投标人应提供详细的MTBF值计算公式。投标人应根据上述功能要求,详细论述投标所配UPS电源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2)交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成熟主流的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不得低于以下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交流配电柜应包括输入配

43、电单元和输出配电单元。(2)输入电源电路设过压、欠压、过流、缺相等保护装置及运行显示装置,在交流电源停电、供电恢复、缺相时,有可闻可见告警信号,告警信号发生后能手动切断可闻告警信号。(3)交流配电柜的输入配电单元的输入为UPS提供的一级380V交流电源;(4)交流配电柜输出配电单元的输出为公安通信各子系统提供外接交流电源,其分路配置见“2.6.3配电功能”相关说明。(5)交流输出分路设保护装置(如断路器、空气开关等),在输出分路发生故障(如熔断器熔断等)时,通信设备输入端有可闻、可见告警信号,在故障没有排除前,能手动切断可闻告警信号。(6)具备两级防雷保护装置,防雷要求符合YD/T944-2007的要求。(7)具备频率、电压、电流指示仪表等,提供触摸式人机界面,能直观的反映出本柜的全部及一些外围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并能将本柜的运行状况、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送到远端监视系统。(8)漏电保护开关必须具有小于0.1S的快速动作性能,或具有IEC漏电保护装置标准规定的反时限特性。3)蓄电池蓄电池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或相当于非凡、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