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776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2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的管理作用.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区位论英译者前言英译者序言序言第一章区位因素和区位力学第一节术语第二节区位因素分类第三节一般区位因素的判别第四节区位因素的理论第二章简化问题的假设第一节原料基地、消费基地和劳动力基地的假设第二节对自然力量的考察第三章运输指向(Transpovtorietierung)第一节运输成本分析第二节运输指向定律第三节接近实际第四章劳动力指向第一节 劳动力成本分析第二节 劳动力指向的规律第五章集聚第一节集聚与分散因素分析第二节集聚规律第三节重新回顾现实第六章总体指向第一节生产过程各阶段的组织第二节独立生产过程的相互作用第七章经济系统中的制造业数学附录乔治皮克英译者前言本书现在与读者见面了,在此我省去

2、了许多作者都会遇到的麻烦;我不必为本书的主题作辩释。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文著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他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试图掌握近两个世纪以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大量关于现代制造工业区位的事实。不错,其他人也曾尝试承担起对地理分布现象的描述与分类任务;但是,正如韦伯所指出的,前人所做的努力都没有突破仅仅对工业区位起部分决定作用的各种要素列举出来的范围。当时韦伯这部著作给我留下了重要的深刻印象,如果我理解得清楚,明确的任务就是要把我所感到非常需要解释的这部著作变得通俗易懂。利昂C.马歇尔教授和弗兰克W.陶西格教授,以及E.H.张伯伦、威廉Y.埃利奥特、爱德华梅森、塔尔科特帕森斯、安德烈斯普雷德尔等诸位博士

3、都曾慷慨地予以帮助和指正,没有他们,要翻译如此高度抽象的著作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克服各种困难。如果没有马歇尔教授和梅森博士审读全部手稿并提出许多改进建议的话,我恐怕没有勇气将它公诸于众。那些敢于尝试的人把抽象的思想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他们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困惑的。语言学家们能发现语言的细微差别,基于这种思想,他们成功地进行了翻译、转译或意译。因而,韦伯的德文原文页码作为边码标出。这些边码通常按句子结束计算,尽管那句话可能分在两页之中。在英文译文非常含混的地方,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德文。如果篇幅允许的话,我就会把原文引进来。然而,这样翻译的最大用途毕竟是给那些懂得原文却不能充分理解而

4、自己完全译出的学生带来帮助。与德文版对照,会发现我们把韦伯给第一版和第二版(未修订)写的前言和他的两个注释(Exkurse)删除了。如果能商妥的话,我们很乐意把韦伯对政治经济学概论的贡献囊括进来。我只能将本书提供给所有对区位问题尤感兴趣的读者,韦伯在其引言、最后一章以及贯穿全书的关于发展趋势的段落中都谈到了这些区位问题。看来把乔治皮克的数学附录包括进来是重要的。我衷心地希望宽容的读者不要同某些学生一样有类似的感觉,这些学生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原理中的数学附录上写下了:“一个糟糕的附录删掉它!”在数学附录的翻译中我听取了保罗S.鲍尔先生的尊教。这项研究如果没有莱昂C.马歇尔教授的不断鼓励,也许就不

5、能成功了。在此我向他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谨致谢忱。C.J.弗雷德里奇 “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资本主义纯理论)”,政治经济学概论第部分B(“Industrielle StandortslehreReine und Kapitalistische Theorie des Stan- dorts,in Grundriss Abteilung ,B),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讨论了资本主义理论。英译者序言区位理论与地租理论的关系“不完备的预测知识对研究导向来说也许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经济学概论的论述中这样写道。这种说法也许和韦伯的信条是一致的:他通过那个被穆勒称为严密的演绎方法,试图分析

6、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引起工业区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区位的变化问题是当今经济问题研讨中最一般问题。例如,美国全国性的动力发展机构的观点一般是工业区位的变化会“分散”工业。然而,英国的经济理论忽视了对这个问题的严密理论分析。从亚当斯密到庇古从未尝试过对经济区位决定因素进行充分的演绎推理,不管这种分析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精炼垄断理论、运价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考虑价格时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同以前的作者一样,在列举劳动成本用以影响生产成本的各种渠道时,他把原料运至生产地以及“产品运到市场”的成本都包括进去了。但是,尽管纯粹区位要素的某些直接影响已经引起他的注意,他仍然没有考

7、虑到影响生产要素的变化性。“取自于地球内部几乎所有种类的原料金属、煤、宝石等等都是来自于丰度明显不同的矿藏,那就是说,在等量资本和劳动下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差很大。”但他显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他接着说道:“无论什么原因,事实上不同品位的矿藏都在开采过程之中,同时由于产品的价格(成本)必须按比例照最贫矿藏(丰度和位置放在一起考虑)的生产成本折算,那么它就会高于按最富矿藏生产成本折算的价格。”这里的“位置”(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区位”)作为一个要素仅出现了一阵子,就立即从更常被提到的“丰度”背后消失了。对穆勒来说,“区位”为什么起决定作用似乎是无法捉摸的。然而只要我们将探索的步子再迈前一步,并对那些

8、确定区位是否“有利”的要素进行分析,则该“区位”要素能用作理性的解释。现在我们回到这个论点上来。请注意,刚才论述的那些段落都是关于穆勒对与价值相关的地租分析。我们不能漏掉另一段关于这个问题的精彩纷呈的论述:“除了农用之外用于满足其它目的土地,当它被这样使用时就产生了地租。在一个小村庄里,一幢房屋的地皮租金不会比旷野中的一小块土地高多少,然而奇普赛德商业区上一家商店所需的地皮租金就会高好几倍,它是按照人们所估计的在较繁华的地段能容纳的高级营利设施的总数来衡量的。”但所有这一切简直无法解释奇普赛德为什么就是奇普赛德!奇普赛德为什么能成为一个“有利的”区位呢?一种区位理论如果把位置或者区位地租作为一

9、个问题来研究而不仅仅看作一个事实,那么这个区位理论就会成为一条研究难以理解的地租理论、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捷径。我们在后面有机会扼要阐明其对垄断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铁路运价理论的重要性。在此,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思考穆勒对工业进步影响地租的分析时,我们必然为所触及的问题而自鸣得意,我们必须对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地位作出几点评议。马歇尔对生产的强烈兴趣自然会导致他涉及这个问题:什么原因使工业区位发生了变化?任何一个对经济思想史通论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区位理论发展史很感兴趣的人看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第一版引言中)对杜能大表感激之词,耐人寻味。大家应该记得正是杜能首创农业生产的区位理论。但是

10、,当杜能把他的区位理论与地租理论明确地联系起来,因而修正了亚当斯密的地位,马歇尔没有从理论观点出发来解决这个区位问题,并不断地企图回避我们刚才所指出的地租理论的方方面面。对此,这里有二重解释。其一,马歇尔主要致力于直接把地租理论运行于假设新的供需均衡理论中,他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是严密地阐述了“地租不参与生产成本”的理论,与在他之前的穆勒一样,马歇尔没有探究他所遇到的问题。在论述李嘉图和斯密之间关于“在任意长的时间内煤的可售价格”的争论时,马歇尔倾向于李嘉图的论点即“按最贫的矿藏来决定价格”。撇开矿藏的不可再生性所带来的矿产特别使用费不谈,同穆勒一样,马歇尔根本没有解释为什么低品位的矿藏应投入使用

11、。同样,他谈到在地租升高情况下会引起制造业主迁入其它市镇或国家,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在第一个例子中地租会增长。同样,他解释了各种商人无论零售商或是批发商对价格奇贵的城市土地的需求为什么会多于制造业主。但为什么会带来需求的这种增长,他根本没有解释。而且,马歇尔遇到区位(或位置)问题时不担当解答的任务,最明显的例证是在其称之为位置地租的讨论之中。在任何产业中(无论是农业或非农业),如果两个生产者拥有各方面都完全相同的工具,所不同的只是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占有更有利的位置,在同一市场上买卖可以用较少的货运费用,位置带给他的不同的利益是以低于对手的货运费用而得到的节余总和。这样,我们可以设想,由位置带来的其

12、它利益,比如接近一个特别适宜他做生意的劳动市场,通过以同样方式就能转化成货币价值。一般地说,当这种做法持续到一年的时候,全部加起来我们就能够得到第一个生意人优于第二个生意人的位置收益转化成的年货币价值;这两者收入方面的差异一般被相应地认为是位置地租的差异。但是为什么第二个制造业主不向较有利的区位移动呢?这个问题当然需要解释!马歇尔在他的一个脚注中提到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中两个生产单位的竞争地位都是一样的,因为一个生产单元的劳动和资本的追加生产成本通过另一个与市场的关系中占有的较有利区位得到弥补。“有利的区位”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是指定在运费方面获得的利益。但是,很显然,这些不是与区位问题有关的生

13、产的例子,因为当一种要素(劳动力等等)的区位利益与另一种区位利益相平衡时,区位不会发生变化。从另一方面说,由于另一个生产单位为什么不能自由地迁到可以获得均等利益的地方去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释,就无法弄清运费下降带来的收益怎样变成“地租”。凭感觉是没有说服力的,马歇尔接着阐述“在一些特殊情况中有利的位置带来的收入是通过个人努力与付出得到的”。许多这类不确定的概括通过对区位问题的充分理解是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准地租(马歇尔命名的)的某些形式是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使某个区位更有利可图而造成的。这种因区位均衡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地租,其真正的实质只有当区位的基本的常规分级及区位网络被十分清晰地划

14、分后才能认清。马歇尔勉强承担了这些与地租问题有关的分析,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研究“专门化工业在特殊区位的集中”。但是,正如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指出的那样,他所作出的是对各种区位要素或多或少的系统性概括;然而,与罗雪尔非常相象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发展或甚至于套用杜能首创的理论概念。他与杜能之间很相近的观点令人感到相当有趣(或者说令人惊讶吗?)。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马歇尔似乎主要关心如何从古典体系中发展出新的均衡理论,新均衡理论也曾见于杜能理论中。马歇尔或许过于沉醉于“心理的”基础研究,他和其他人所做的理论愿意费神于杜能的孤立经济系统的概念。因此,尽管重述杜能的区位理论涉及与地租理论相关的某些方

15、面,对经济学说来是重复了,但用几句话将其主要轮廓勾划出来对读者来说仍将是有帮助的。同李嘉图一样,杜能研究的实际上是一个理想国,现实情况中所有的非本质性的方面都略去了。他发现在其完全孤立的经济系统中,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区位取决于市场的产品价格与距市场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最卓有成效的地方就是把运输产品到市场的成本作为基本要素被分离出来,并当作区位分析的起点。这样做是合理的,因为出于分析的意图,不管怎样都假定平原各处的劳动成本(工资)是相同的。除此之外,还假定各处的肥力相同。杜能不考虑工具(如犁等)运至生产地的运费的影响,这种做法没有多大价值。与阿尔弗雷德韦伯相比,这种忽略使其分析过分地简单

16、化。但要知道杜能的区位理论毕竟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的副产品,即:一个农场的农业生产类型在其产品固定的市场中如何随逐步下降的价格而受到影响的?”众所周知,杜能发现地租最初是由距消费中心较近带来的收益而产生出来的,如较少的运费。这个发现是根据这么一个规律得来的:“生产地的生产价值随生产地距市场的距离减少而减少。”当然,杜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对地租的全部解释。在他这部著作的第三部分他发现地租基于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种解释似乎与第一种相矛盾,这种外观上的矛盾是在不同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情况是假定工资水平不变,另一种情况是生产价值不变,即运输成本不变(按照刚才引述的规则)。不管工资水平实际在变,在理论上这样

17、假定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对后面的理论是最最重要的。第二种假设生产价值不变,包含进一步的假设即没有更多的荒地可供利用。那么,在第一种情况中,生产价值可变,随着市场的运输成本多少而变。在第二种情况中,工资水平可变,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生产成本提高并不随生产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以致于如果生产价值升高到一定点上,就会产生余额,这是地租成分。在说明这个发现与前面提到的主要问题的关系时,杜能用公式表明(为了适应现在的目的稍加修改)生产价格必须高到农场地租不小于零的程度,因为对该农场来说把产品运到市场的费用太贵了。遗憾的是,杜能没有为其含蓄的区位理论展示出第二方面的意义。对第二个因素:劳动成本的引入而产生的变

18、化有必要也应当进行分析。如果他这么做了,他的理论也许会与韦伯的理论更清楚地联系起来。可见,杜能考虑的只是农业生产(一种天然生产业)并假定在任何给定的地方存在着一个限定的、不变的生产极限(例如,每英亩只生产那么多蒲式耳小麦)。假设的适用性即使对农业受制于进一步的假设条件,即各处都已经采取了最集约的方法。这种假设是不符合一般人所接受的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条的。如果这样的话将这种假设应用于制造工业显然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合理的假设是在一个地方实际上获得无限量的一种类型生产而不是其它类型的生产。后面我们将更详细地论述这个问题。我在前面曾经说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他在考虑一个给定的地方何种生产最优时的副

19、产品。阿尔弗雷德韦伯则相反,是针对工业布局本身的原因分析的。认识这种思路上的差异是很有益的。当看到制造工业规模庞大的迁移时,韦伯问道:什么原因使某个工业从一个区位移至另一区位呢?决定迁移的一般经济规律是什么?如同杜能一样,韦伯或许会从理论的角度问:在给定地区应该建立什么工业呢?其实,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因为在给定地区可能建立的制造工业是太多了。这一点暴露了杜能分析的第三个局限:即他假定19世纪初德国农场的农产品总量非常有限。这样他就可能找到一个很在理的、使人满意的答案来回答自已的提问,即在给定地区最适宜生产类型的生产。但这个回答仅在刚才所指出的限定范围内是圆满的。韦伯在研究

20、这类区位问题时,没有被种种局限所羁绊。当然,他唯一感兴趣的是发现那些影响制造工业的因素的运行。但在进入与那个争论有关的许多问题的研究之前,比较韦伯开始研究的理论图示与杜能的图示也许是有帮助的。同杜能一样,韦伯假定有一均质的孤立平原,各处运价相同。但没有设定一个消费中心;而假定许多消费中心散布于平原上。代之各地肥力相同的假设的是,韦伯只假设在所有原料产地燃料、原材料成本相等,即对应于等量燃料和原材料在各地的成本相同,但保留了原料产地的不均匀分布。这些,只有这些是韦伯的假设前提。从区域因素自身的作用来看,一般的可变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先引起工业的区域分布的(区域因素);另一类是第二次引起工业再

21、分布的(集聚和分散因素),它们是区域要素引起的结果。通过对一既定工业过程的分析,韦伯演绎发现了两种一般的成本区域因素: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这里反对的意见也许是:运输成本本身就是部分地取决于劳动成本。不错,但对区位的孤离分析来说将运输成本视为一项独立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区位问题是空间分布问题之一。因而,“劳动成本”一词是以应用于一既定工业的劳动成本的意义在此和它处使用。通过韦伯的问题:既定工业从某区位迁移至另一区位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实证明这种简化是正确的。甚至可以假定该工业部门工资水平(劳动成本)的变化不需要暗含有任何其它工业部门劳动成本的变化,如运输部门。显然,这些都是杜能曾经发现的完全

22、相同的因素。但韦伯与杜能不同,他分析了两类变量变化的影响。当劳动成本不变化时确认了区位规律之后,他继续查明劳动成本变化时区位的变动。他能够定义规则并使研究成果公式化。首先,他发现制造工业的区位取决于(运输成本可变,劳动成本不变)地方原料的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这个比韦伯称之为原料指数。对这个一般规则的解释在此无需过多地论述。所取得的结论是以各处劳动力成本相等的假设为基础的。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所带来的变化是什么?韦伯发现:由劳动力成本所引起的变化程度取决于每吨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指数)与所运物品的总重量(产品、原料、燃料等)之比。所运物品的总重量称为区位重,这个比数称之为劳动系数。现在韦伯可以用

23、演绎法推出第二个一般规则:当劳动力成本变化时,工业就会按劳动力系数的大小相应地偏离运输区位。作者希望在运输成本可变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变化而引起区位变化进行研究之前,业已分析运输成本消去时区位的结果。再把运输成本引入原来仅仅决定于劳动力成本的区位网络中,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对两种分析结果进行核查。从而也值得成为对抗沃纳索姆伯特批评的有力屏障,这一评论根本没有触动韦伯的理论基础,因为索姆伯特没有用经济理论的观点来解决问题。这里我们不可能详细地深入进去,但这种分析的最终结果似乎很清楚。如果运输成本不变,所有生产将趋向于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区位。为了说明这个“规则”,我们假定劳动力成本在A、B、C三地相等,而

24、且在A、B、C之间存在着某给定工业的分布。那么,如果A点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则所有生产会立即从B和C移到A点,不难指出:当运输成本引入这些简单方程时就会得出与韦伯得到的一致的结果。显然对刚才所说的规则(如果我们愿意称其为规则的话)没有任何解释价值,因为它应用于不同工业不会使每一个工业发生“典型的”变化,但同样它又影响所有工业;无论这些工业每吨产品的劳动力成本高或低,他们都会明显地趋向提供部分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区位。在前面这段话中要开始研讨的主要原因,是要表明韦伯从运输成本可变而劳动力成本不变开始分析,在方法论上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区位意义只有联系其特殊生产过程中所需运输物品的总重量才

25、能分析。作者似乎认为最最重要的是阿尔弗雷德韦伯成功罗列事实,运费在理论上是决定区位的最基本要素。因为只有联系这个两个指标:原料指数和区位重,才能说明这些一般规则应用于特殊工业会使每个工业发生显著的变动。对韦伯演绎过程唯一有异议的问题是将运输成本作为唯一“一般”的区位要素,而将劳动力成本作为间接要素是否不妥。安德烈斯普雷德尔虽然声称“劳动力要素与任何其它地方要素之间没有逻辑差别”,但他似乎倾向于持这种观点。综上所述,也许足以解释工业区位了,它受两个共同的(一般因素)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影响。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有些更进一步的变化是由另一些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本身又部分地受那些直接的、首要的因素(韦

26、伯称之为区域的)影响,刚才已讨论过了。对这些间接因素(集聚和分散)不能像前面讨论过的直接因素那样做出同样的演绎分析,因为它们产生于生产的社会性质。一般说来,这种间接因素是一种优势,来自不少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在某地的集聚(集聚因素),或者说是不多于一定量的生产集聚在某地(分散因素)。集聚因素(通过技术设备、劳动组织等大规模生产产生优势)与特定工业的性质有关,而分散因素则都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地租无法避免的增长。那么集聚进程能达到多大规模?回答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理解地租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看一看韦伯的分析。为了研究集聚和分散因素对区位网络引起的偏差,他回到了劳动力成本不变的假设上去,这些区位网

27、络只是运输成本决定的。他把分散因素作为集聚要素力的消弱而消除了分散要素。但是,根据韦伯的想法,只要考虑的是孤立工业就只能这样假设;否则就存在着几个不同工业“偶然”集聚的可能性,除了任一特定工业集聚之外,还产生了分散的倾向。这使韦伯要考虑集聚因素对孤立工业的影响,该孤立工业区位是运输成本决定的。每吨产品节约量对应单位集聚量构成集聚因素的函数“节约函数”。量到量的节约增长构成集聚因素的另一函数“集聚函数”。后者是衡量集聚程度的真正尺度。集聚的程度取决于集聚函数与区位重乘以运价(相同的!)之比。韦伯发现这个公式可以说明将有多大的集聚量能够实现。可变劳动力成本的重新引入表示了两种“偏离”趋势,即劳动力

28、与集聚,彼此相互竞争,结果使工业在少数区位集中的趋势会更为加强。这个发现可以证明我们原先对劳动力成本在区位的理论论述中的位置的认识是正确的。以上所述充分表明:阿尔弗雷德韦伯和杜能为理论上认识区位都指出了运输成本所具有的根本重要性。因此,根据最先的假设,可以把地租作为一项区位的函数进行分析。关于这点,作者认为区位理论对一般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因为杜能所发展的,无论怎样说,他实实在在地发展了的区位理论正是与一般经济理论相联系的。在这些代表经济理论主要难点的问题中,限制贸易的力量及影响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垄断、运价和国际关税是突出的限制力量。它们的分支理论必须被联结起来,而联接的中介就是合适的

29、地租理论。至于垄断理论,我冒昧只提示一点。更为详尽的论述至少需要分析A.C.庇古及J.M.克拉克的论著才能得到。但有人立刻想到:如果所有的分散趋势都与土地价值升高有关,即地租升高,那么在土地价格不明显升高的地方(就说在社会主义体制中吧),其结果似乎也是很快的加速集聚现象。然而当今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都坚持认为:地租在社会国家中是生产成本的一项因素,因而这种长期的加速过程是不可能的,并且最终均衡将达到统一的地租。然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显然是相互依赖的变量,因而关于地租区位基础的论述就会出现更为复杂的局面。奥斯卡恩格兰德做出了速设性的开端将区位理论应用于运价理论。斯图尔特R.达格特在这方面也花费了大量

30、的精力。最终国际贸易理论是由阿尔弗雷德韦伯自己研究的,他在总论中抨击了“国际劳动分工”理论,持与大多数经济学家相反的观点。那些对工业区位看起来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显然会渗入国际领域,因而韦伯将自己建立的规则应用于国际贸易问题。我们可以不从“国际劳动分工”的前提而从全球各种生产均衡分布的前提出发。韦伯说,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在讨论生产成本时仅仅考虑到资本和劳动力,而“自然”因素却在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被假定所忽略了。这种方法就不可能评价运输成本的独立的意义。经济力分布的“自然”倾向图示实际上表明了四个阶段(或层次)。1.农业人口相当均匀地分布在文化与人口的历史中心(杜能的圈带)。2.在运输成本影响下(即工

31、业更多地使用“纯”原料和广布原料),所有工业指向不变,在此基础上工业均匀分布。3.在生产过程中,失重较多的工业被吸引到原料、燃料产地。4.吨产品劳动力成本高的工业集中到有利的国际劳动市场。从中可以看出,古典学派(其理论大概建立在那个时期英国的实际材料上)把重点放在了第四阶段上,并将应归因于第三阶段的大量划归第四阶段。然而,在马歇尔的著作中有对韦伯观点(尽管我们业已表示,没有理论基础)的一定认识。弗雷德里克李斯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古典学派过分强调劳动力成本持反对观点,他说哪里有农业哪里就有工业,但他没有为该方面的主张构筑理论基础。只有在完备的区位理论基础上才有可能把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和谐、圆满地协

32、同起来。对于任何区位理论,最先希望指出的是孤立的运输成本要素的意义。不管在国际领域中仅由运输成本所确定的运输网络显著变形,但运输成本要素作用的清楚分析非常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工业国际分工的基本力量。韦伯的新方法使他再述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含义。如果自然的演进趋向于发展新工业中心,那么这种趋势也许会得到延缓或加速,但不会消失。总之,地租,即与市场区和原材料产地相关的有利的工业区位所带来的利益,表现为工业区位的可变函数,工业区位又是动力(或创造性的)要素的可变函数,如新原料资源的开发,运输设备的发展,或人口的增长,这些都决定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备的区位理论必定会丰富地租理论从而引起价格理论方面的反响。卡尔约

33、克海姆弗雷德里克 逻辑第六册,第九章,第二节。 “工业”一词在本书中如不特别指明则指制造工业。 胡佛秘书长持这种见解。请参照他在1927年伦敦首届国际动力会议上的演说词:动力发展与繁荣。另请参考许多解释工业南移的一般性文献。 当然,从穆勒开始才触及到这个问题的这种说法是武断的,但权衡之下这种说法也许是公正的,因为他多少把前人的思想联系到一起并使之系统化。作为持这种态度的人之一,我认为起码应该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包括进来,因为他们与杜能的体系是相互关联的。但他们地租理论的特点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参照熊彼特的研究与方法论史的新纪元(Schumpeter,Epochen der Dogmen-und M

34、ethodengeschichte)第87页之前。况且在此对穆勒所做的评说套用在早期思想家们的身上并不困难。 原理(纽约, 1874,伦敦第5版),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后面的注释中除非特别标记外,册用罗马数字,节用阿拉伯数字。 原理第册,第章,第3节。加重点的字“位置”是英译者所加。 伦敦的一个高档商品贸易区。 原理第册,第章,第3节,另见第册,第章,第4节。 原理第册,第章。 孤立国(Der Isolierte stoat)第一部。近来对这部在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又有了新的解释。请参看埃德加萨林(Edgar Salin)的“18261926年的孤立国”(Der Isoliert

35、e staat 18261926)载国民经济杂志(Zeitschrift fr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1926年。 同李嘉图一样,他把地租与土地投资所得的利润区分开来。 穆勒并没有用过这个名词,“均衡”这个概念的本质方面以及目前涉及到的这个问题,穆勒都曾探索过。 如下所述:“当能用于生产一种商品的土地被用于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时候,前者商品的价格就会因生产的地域受到必然限制而上升,后者商品价格是那部分土地所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和利润)。如果有什么可争议的话,我们把那块土地上的全部生产费用加在一起,分配在整个商品生产过程中,那么应该计算在内的地租不是生产第一种

36、商品土地所支付的,而是用于生产第二种商品时所支付给土地的”。(原理第四版,第483页) 参见原理第四版,第484页。 原理第册,第七章。 加重点“.”的字是CJ弗雷德里奇加的。 实际例子指的是采掘工业,同我们所引证的穆勒的例子一样,这些属于增加产量的问题。奇怪的是马歇尔以过分的赞赏的口吻援引了杜能孤立国的论点,却没有利用其中包含的区位理论。 参见原理第册,第十章,另请参照他的生动论述:工业与贸易(1923)第章及其它章节,其中他引述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第27页)观点。但他是否欣赏韦伯理论的全部意义似乎是相当可疑的,因为他谈到韦伯理论时说那只是对拉德纳的关于运输与贸易方格定律的发展(见铁路经济18

37、50,第14页)。至少可以说,这种联系是牵强附会的。 W罗雪尔关于自然规律的研究:工业部门区位何处(WRoscher,Studienueber die Naturgesetze,Welche den natrlichen Standort der Industviezweigebestimmen)。类似的可能要素的目录已由别人出版,例如,参照F.S.霍尔“工业区时”,载第20次统计制造业主,第一部(F.S.Hall,“Localization of Industries,”Twelfthcensus,Manufacturers,part);另外,爱德华A.罗斯“工业区位”经济学季刊,第十期(1

38、896年),第247页之后(Edward A.Ross,“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X,1896,247ff)。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和一些较次要的贡献请参阅W克尔日查诺夫斯基的“论工业区位”载政治经济学杂志,第三十五期(1927年),第278页以后(WKrzyzanowski,“Literature of Locationof Industries,”Jonrnalof Political Economy,XXX,1927,278ff)。 在经济学思想史上用大量的细节描述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但受

39、这篇简文的篇幅所限无法作出公正的评述。出于同样的想法促使我将马歇尔原理第六册第十二章中出现的那个难题匆匆一带而过,在那一章里马歇尔论述了进步对价值的影响。这种深入的讨论为我们考察下一代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学者 A.C.庇古和J.M.克拉克(一般费用原理)。 这个系统的图示是著名的。他假设在一个肥沃的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市场),没有可通航的河流也没有运河,到处肥沃是给定的,其边缘是远离城市的旷野。杜能自己写道:“一种形象的描述,一种模式,一种概貌的简化和夸大;我们不能详细陈述它们,因为这样,如何能得到结果,答案将是丰富的”。 这个假设,杜能在第一部分没有确切地做出,而在第三部分第

40、73页中作了注释。 孤立国(Der Isolierte Staat)第一部分21页。 同上书,第227页。 同上书,第37页。 同上书,第73页。 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第一部分(Uber den standort der In-dustrien)的区位的纯理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另参见韦伯的“工业家的区位理论(区位的资本主义理论与一般理论)”(“Industrielle Standortslehre,Auge-meine und Kapitalistiche Theorie des Standorts”),载社会经济透视in Grun- driss

41、 der Sozialkonomik)第节B。在此被强调的少数观点是参考本文的焦点地租选择出来的,不打算阐述理论本身。最好从韦伯自己的著作中去理解。 当时,韦伯希望表达不同的原料产地原料和燃料可能价格不同,因为原料产地到生产地的距离增加了。因为在理论前提中没有包括将各点间“实际”距离计算在内的假设,因此就等于假定原料产地原料及燃料成本相等。 这种地方原料不是随处可见的;到处常见的称广布原料,参照下文第51页。对这些概念饶有趣味的阐述可参见奥斯卡恩格兰德(Oskar Englnder)最优运输理论与运价(Theorie des Gterkehrs und der Frachtstze)第121页

42、之后。令人信服的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各地都具有同一价格。 把这个规则同地租理论联系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它成了区位的函数。同决定制造工业区位的一般间接要素集聚和分散相联系,我们将在后面做出一个圆满的论述。 要解释的,可以这样说:某些原料可以全部用于生产产品(如银等),而另外一些则完全不用于产品(如煤等)。这种差别相当重要。韦伯用公式算出:所有工业生产原料指数不大于1,其区位在消费地。(参考后文第66页) 要把这段论述理解清楚必须记住:如果假定运移任何品类、重量、距离的商品其运输成本都相同,则势必导致运输成本消失。 大家应该记得跨出这第一步的是杜能,尽管不完善,或许是由于他对地租问题的偏见(参照上

43、文,第XViii页)。但他没有在这个重要阶段上对问题作出分析,既没有研究劳动力成本引入由运输成本所决定的区位系统而引起的变化,也没有研究运输成本引入由劳动成本决定的区位系统而引起的变化。 参见他的评论社会科学与社会福利档案(Archiv fr Sozialwissenschaftund Sozialpolitik)第XXX期(1910年)第784页,另见现代资本主义(Der Moder-ne Kapitalismus)第三版,第卷,第800页和900页之后。 这里,我们不反对这一点是难以想象的,A点的劳动力“需求”会立即引起A点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因为在我们的前提中含有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每个区位都

44、存在充分的劳动供给。 这也许是为什么杜能不说明这个规则与区位问题的关系的原因。 整个推理过程是以从不同的具有解释价值的理论中选出的理论为依据的。 参照他的“区位理论与一般经济学的关系”“The Theory of Location in Its Kelation to General Economics”载政治经济学杂志(Jonrnal of PoliticalEconomy)第XXX卷(1928年),其中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中的区位问题(“Das Standortsproblem in der wirtschaftstheorie”载世界经济档案(1925)(Weltw

45、irtschaftliches Archiv)第XX卷,他的观点建立在古斯塔夫卡斯尔的基础上。 英译者怀疑是否可以这么假定。我们已经知道,劳动力成本可以在一、两个产生分散倾向的地方集中一给定的工业。事实上,只有当运输成本可变时,在某区位各种工业的集中化不会引起地租上涨很高而“分散”工业。普雷德尔从另一观点出发有所部分揭示。参见上页注。 参见后文第153页(中文版第137页)之后。 普雷德尔提出一般区位理论有三个基本讨论对象:地租、其它地方成本总和、运输成本。但是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地租完全被证明是区位的函数的话,则假定地租为区位的一般或直接“要素”从理论上讲是很不满意的。O.恩格兰德(从其它角度

46、出发)也对普雷德尔论点的这一方面提出质疑,见“关于区位纯一般理论的批评与肯定”(Kritisches und Positives zu einer allgemeinen reinen Lehre vom Standort)载国民经济与社会政策杂志(Ze:tschrift fr Volkswirtschaft und Sozialpo-litik)第卷第79页(1926年),普雷德尔做了回答,见“关于一般区位理论的问题”(“Zur Frage einer allgemeinen standortstheorie”)国民经济与社会政策杂志(1927)(Zeitschrift fr Volkswi

47、rts chaft und Sozialpolitik)第卷,第1012页。 参见J.M.克拉克一般支出成本经济学(J.M.Clark,Economics ofOverkead Costs)第8283页。 我不知道在这方面苏联人统计得到的分量为多少。如果近来的统计数字相当准确,苏联的发展似乎至少符合于这种说法的。参见国外事务第期第333页。关于这一点我听说韦伯的区位论近几年才被译成俄文并在苏联很流行,这倒很有趣。也许,从价格机制得出的结论,其独立性赋与了本书重要意义。 参见S.R.达格特的内陆运输原理(S.R.Daggett.The Principles ofInland Transpotation),以及奥斯卡恩格兰德的最优运输理论与运价(OskarEnglnder,The ories des Gterverkehrs und Frachtstze)。 “区位理论与商业政策”(“Die Standortslehre und die Handelspolitik”)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档案(Archiv f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第XXX卷(1911年),第667页之前。区位理论各方面不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是有希望的。伯尔蒂俄林前不久曾大胆地断言:“国际贸易理论中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