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600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划生育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划生育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划生育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划生育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教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理解独生子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发生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如今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改革开放已使整个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人口控制政策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这两个背景下,一代新人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们迅速成长起来。如此特殊、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如此大的范围中出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从独生子女人口群来到中国社会的第一天起,它就在接受中国社会对它的各种影响,与此同时,它也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的今天和明天产生着或近或远的影响。这些都决定了一代独生子女将成

2、为我们这个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我想与大家谈一谈几个与独生子女有关的问题。独生子女是否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的整体概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会随着年龄和社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不同社会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独生子女的特点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性问题,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社会出现以来,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这种比较和关注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如果没有非独生子女作为一种参考框架,我们就无法对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价。那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究竟存

3、不存在差别呢?二十多年下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下几十篇,目前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答案。众多不同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所描绘的是一幅杂乱的画面。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具有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表现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独生子女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存在像人们普遍担心的那种差异。应该说这两个结论都广为知晓并被接受,但观点却截然相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呢?我们不妨对现有的各种研究报告和论文作一初步分析。纵观二十

4、多年来国内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差别:那些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研究大多发表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其研究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3-6岁的幼儿身上,只有部分研究涉及到7-12岁的学龄儿童,对1318岁的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那些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研究,则主要发表在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末以及新世纪初,且其中大部分研究的对象集中在712岁的学龄儿童、1318岁的中学生和大于18岁的青年身上。因此,这两派观点看似对立,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割裂。早期研究之所以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是因为当时独生子女

5、正处于这两个成长时期的缘故;而后来的研究也是因为随着一代独生子女的长大,研究对象丰富了起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确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到了学龄中期特别是青年前期,这种差异变得不再明显。这一推论也启示我们:“年龄”这一变量在决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性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9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许多研究结果,也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证据。所以,对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究竟有没有差异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的整体概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会随着年龄和社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31

6、8岁这一年龄段中,二者之间的差异大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小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大”的趋势。具体而言,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3T0岁),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不同之处较多;而在学龄中期和青年初期(11T8岁),两者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不同之处也越来越少;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两类子女人群的差异几乎完全消失。此外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城市和农村这两种不同的社区中,则呈现出“农村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比城市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更大”这样的特点。对于这样一种结果,笔者所给出的理论解释是: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比如学龄前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青年初期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

7、媒等)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或者说,不同社会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在这个阶段,父母甚至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年龄增大,子女开始进入中小学,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范围扩大,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变化(独立性要求、逆反心理),他们开始和父母及成人疏远,逐渐向同龄群体靠拢。此时,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则开始萎缩。而且,前者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相同的环境,而后者对儿童来说却是一个“个性”的环境。即每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都不同,但

8、是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相同和相似的。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给两类儿童营造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环境。所以,正是这种后期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共同性,逐渐洗磨掉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早期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差别。当然,家庭与父母在某些特殊方面依然会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对子女人身安全的紧张、过高的成长期望,等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独生子女是不是“小皇帝”“小皇帝”是后天培养的,也只有溺爱孩子的家长,才会培养出“小皇帝二现在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家长真的比非独生子女家长更溺爱孩子?1985年3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刊

9、登了两名记者所写的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独生子女父母之口,第一次给这一代独生子女戴上了“小皇帝”的帽子:“拜倒在孩子脚下的父母称孩子们是小皇帝,中国的报刊称他们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中国实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以来,已有3500万孩子出生。小皇帝们指的就是这一代孩子J短短11天之后,工人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的译稿。第二年,即1986年,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小皇帝”的报告文学。这的确是一篇极富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报告文学。文学工作者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出了警告:“据国家计生委统计,到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已领取独生子女证2800万张。也就是说,凌驾

10、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的小皇帝已遍及千家万户,不久的将来,中国家家户户都将有一个小皇帝这篇报告文学曾被一些报刊转载,后来又被拍成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一时间,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阳”的说法广为流传,并迅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概念,成为千万人印象中独生子女的代名词。然而,文学毕竟是文学。它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毕竟受着其特定的认识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限制。报告文学中所反映的虽然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但问题在于:这些特定的现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千百万独生子女的真实面貌?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与大量的一般环境中的一般事例之间,又存在着多大的距离?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们在湖北四个城市中调查了一千多

11、位小学生家长。之所以调查家长,一则因为当时独生子女年龄小,难以直接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二则因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先天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果说独生子女都是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小皇帝”,那么只能说是因为后天生长环境不同,特别是家庭和教养方式不同而造成了这种差异。可以这样说,“小皇帝”是后天培养的,也只有溺爱孩子的家长,才会培养出“小皇帝”。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家长真的比非独生子女家长更溺爱孩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从四个大的方面,运用19项具体指标,经验地测量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溺爱”孩子的行为表现及其心态,并将独生子女家长的测量结果与非独生子女家长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比较和

12、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家长在溺爱孩子的行为表现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实地调查的结果,推翻了独生子女家长比非独生子女家长更溺爱孩子的假设,也否定了由报告文学所带给人们的“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观念。依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我们想说明两点:其一,在独生子女家长中溺爱孩子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独生子女家长都溺爱孩子;其二,现实生活中溺爱孩子的,不只有独生子女家长,也有非独生子女家长。正是依据这两点,我们可以说: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千百万独生子女们,并非个个都是“小皇帝”;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小皇帝”们,并不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也有非独生子女。第一代独生子女能否适应社会在青年进入社会所面对

13、的各个领域中,独生子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普遍的不适应: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整个一代独生子女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那么无论是对独生子女个人、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对整个中国社会,都将造成一种严重的后果。层出不穷的报道提醒我们:昔日的“小皇帝”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确,在多达9000万人的独生子女大军中,最早的一批已经开始进入社会,成为21世纪年轻的中国公民。很自然地,整个社会和大众媒介又一次把焦点集中到了这一代人身上。人们开始关注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状况,开始评价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种种表现。人们试图想了解,这些在我国实行控制人口的生育政策时出生、曾被普遍担心有着这样或那样毛病和问题的独生子女们

14、,当他们成年并作为劳动者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现有的信息所传递的答案并不乐观。从媒体报道的描绘来看,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是让人担忧的:他们对职业不适应、对婚姻不适应、对独立生活不适应、对人际关系不适应、对自我认知不适应在青年进入社会所面对的各个领域中,这些独生子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普遍的不适应”。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整个一代独生子女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那么无论是对独生子女个人、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对整个中国社会,都将造成一种严重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可能就是我国人口控制政策所导致的最大负面影响之一。虽然普遍看法和媒介宣传对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偏向负面,但是客

15、观来说,目前尚缺少相对系统的经验证据。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于2004年在全国12个城市中开展了一项调查,对1800名18岁至28岁的在职青年在工作、人际关系、独立生活、恋爱婚姻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及其自我认知状况进行了测量,并对其中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结果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适应、恋爱婚姻适应以及心理适应三个方面完全没有差别。在职业适应方面,两类青年总体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工龄分布的不同而导致。刚刚成年就参加工作的、非常年轻的独生子女,可能会表现出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的明显差别;而在排除了工龄的影响后,两类青年职业适应方面的差异就完全消失了。

16、在独立生活方面,独生子女的适应状况则根据其婚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地说,未婚独生子女的生活适应状况明显不及未婚非独生子女,而已婚独生子女的生活适应状况则与已婚非独生子女完全没有差别。综合上述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青年独生子女总的社会适应状况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相差无几。青年独生子女社会适应状况不如同龄非独生子女的研究假设没有获得证实,总的研究结论并不支持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负面偏见。这样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启示人们:业已形成的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刻板印象需要改变。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只要是涉及当代(城市)青年的话题,无论是就

17、业、工作、恋爱、婚姻,还是人际关系、性格特点、自理能力,甚至犯罪、自杀人们都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由于现在的青年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惯坏,处处以自我的中心,自私,难于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很弱,因而”上面来。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怎样认识和评价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身上具有的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不理解独生子女一代人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弄清他们在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历史链条中的位置,我们就无法真正从本质上认清独生子女的特点,也无法认清他们是如何被中国社会塑造成今天的样子的。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

18、这二者,就不能了解其中之一。”在看待独生子女现象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被称作“社会学想象力”的眼光和视角。作为一名探索者,在认识独生子女及其所带来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一是看待独生子女问题时(其实看待任何其他现象和问题时也应如此),要有意识地跳出自己的生活环境,跳出个人生活经历的局限,要站在现象之外来观察。我们既要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活生生的事实,但同时又不能被这种经验所局限。因为,个人的经历永远只是一种局部的认识,它往往不能取代个人经历所未能覆盖、未能触及的更多的、同时也更广泛的现象整体。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独生子女真是很自私,很

19、以自我为中心,比如,我隔壁的一个独生子女就是如何如何“这些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比如,我们单位刚分来一年轻人是个独生子女,前天遇到这么一点小事,就如何如何二诚然,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独生子女如何成问题的依据。但更为重要的是,当人们在谈论这样的问题时,在他们列举这样的例子时,他们实际上是忽略了更多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行为表现都十分正常的独生子女。之所以大部分人的行为表现被忽视,是因为它们与人们头脑中的正常模式相同,因而人们对它们“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事实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观察,往往是不系统的。这种观察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过滤和漏掉许多正常的、一般性的事例和现象,而会对某些非正常的特殊事

20、例和现象留下印象。这也正是个人经验和常识常常误导人们的原因。二是在看待独生子女现象和问题时,要将它们放到不断变动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去分析。比如说,当我们谈论今天的独生子女身上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特点都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东西。独生子女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独生子女,是因为他们出生在、生活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出生在、生活在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的时代。不理解独生子女一代人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弄清他们在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历史链条中的位置,我们就无法真正从本质上认清独生子女的特点,也无法认清他们是如何被中国社会塑造成今天的样子的。再比如,当我们谈论独生子女与

21、非独生子女如何不同时,头脑中一定不要忘记时代的变迁留给社会的种种烙印。要仔细区分我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种种差异和不同,究竟是两类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还是两代人(八十、九十年代生人与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生人)之间的差别。在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和问题时,要将独生子女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今天的独生子女与昨天的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要注意区分“独生子女一代的特征或表现”与“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整体特征或表现”。不能不加区别地把改革开放一代人的整体特点,特别是弱点,都推到一代独生子女的身上,把一切帽子都扣在独生子女的头上。因为众多被认为是属于独生子女的特点、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整个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特征、现象和问题。只有把发生在这代人身上的各种现象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何以成为今天的他们,正如我们理解中国何以成为今天的中国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