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100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温故知新,课前小问题:请背诵一首你读过的咏物诗歌,猜猜下面诗歌的所咏何物。 一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二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三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鹦鹉,柳,云,早 雁 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 ; (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把握特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

2、性)、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比兴、象征、反衬、拟人、比喻),(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 一类诗歌。 既然是咏物诗,首先, 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其次,还必须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咏 柳,1、咏柳喻人 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较早,因此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捉来描写春天。约定俗成,杨柳成为春天的代称。杨柳柳枝纤细苗条,与美女的身材相吻合,

3、因此古人常以杨柳作为美女的写照。,赠 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首联写柳树无处不在。“掩映”“参差”写出了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点出时间是春天。颔联写柔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翩跹起舞。“风流”“婀娜”写了柳的体态轻盈,宛若妙龄女郎,非常动人。颈联、尾联写绵延不断的柳色牵引着诗人的目光,越过桥堤,来到了繁华的人间。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而其中也暗含离凋谢不远的意味,透露出诗人的痛惜之情。全诗纯用白描,篇中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写柳,而字里行间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情。咏柳实际是咏

4、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2、咏柳自伤 柳枝在一年中先后经历从明媚春天到萧条衰败秋天的过程,这极容易触动那些先得志后失意的人的情怀,诗人便借咏柳抒写自己的或他人的心志。,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内容和手法:,对比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暗示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句句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也有人认为诗中表达的是对先荣后悴人事的感喟,或对官场上只知上进而不知后退者的讥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咏物,可又句句

5、写人。,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主旨),浣溪沙 晏几道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学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这首诗是什么体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6、对比阅读,下列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贺诗写早春之柳,纯为写景,写景用比喻、拟人、设问的手法,如“妆”“碧玉”“裁”“剪刀”。情感: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清新自然,令人生爱惜之心,蕴涵喜悦、赞赏之情。,李诗句句写景,却又是句句写人。用对比、暗示、托物言志手法。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衰飒凄凉,令人悲叹。情感: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写景寓情,情景交融。,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寄寓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

7、埋没的感慨。,柳的美好:枝条繁盛、随风飘舞、轻盈袅娜的姿态之美,秀色夺目、柔嫩多姿的色彩美与终日寂寞、无人理睬的荒凉冷落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此诗是什么体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情感:贬斥、嘲讽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对于无可奈何的分别,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

8、不能挽回,那就好好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惜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量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却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4、渲染气氛 在李商隐的诗中,有不少诗句借用柳树,或正衬,或反衬,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前者如隋宫中的两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正面渲染了隋朝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后者如二月二日中的两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但它们却不会顾及人的悲欢哀乐,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诗人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而反衬出诗人的凄苦心境。,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

9、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反问句的深意同情冤魂,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托物寄情提炼意象,升华情感,葡 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的生长过程和世人目光始终结合起来,作者以松喻人才的超卓,同时也批判世人目光短浅。托物言志志(因个人遭遇而明志或冀望; 讽喻现实;归纳普遍哲理),赏牡丹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手法烘托、比喻、拟人角度的新颖牡丹的赞歌,牡丹 唐王

10、睿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惯性思维牡丹“妖艳”“富贵”华而不实,咏物诗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叙,议,咏 菊,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对比,咏梅,早梅 齐已万木冻欲折,

11、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手法:对比,象征。特征: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 情感:以梅花自况,有怀才不遇之慨;又充满着自信。,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手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 ;情感: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鹧鸪 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

12、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形,声,人之哀情、鸟之哀啼,,羁旅乡思之愁,特征:鹧鸪之声“行不得也哥哥 ”,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手法:类比,将鹧鸪与山鸡比较,鹧鸪的高雅风致和美丽的山鸡同列;烘托,以人的感受(征袖湿”、“翠眉低” )烘托鹧鸪啼声之悲;比兴,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在江边踽踽独行?,咏蝉,虞世南 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抒高远情操,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抒发自己受压

13、抑,被埋没的满腔悲愤。,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洁含冤的悲愤,早雁 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手法:拟人“哀”“须知”“岂逐”“莫厌”,体现对“早雁” 的同情关切 情景结合“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凄清昏暗的汉宫之上 有孤雁悲鸣,更现雁的凄凉仓皇之状 象征象征方法的运用。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 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

14、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主旨),内容:描写早雁的四散惊逃,“早雁”形象特征以一个字概括 “哀”,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主旨),“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在哪里体现出来?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早雁 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拓展,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形象特征“孤”(孤独、孤高),象征:作者孤独漂泊但又耻于与小人庸人为伍的形象,唐多令.咏絮 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身世飘零,命运不幸, 未来不可期,临江仙 .咏絮 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高贵、美丽 ,有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