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141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件运动和力.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第8章 运动和力,中考考点清单,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2. 牛顿第一定律(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运动状态,不需要,阻力,静止,匀速直线,3. 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有关,而与物体运动状态和速度的大小无关(3)惯性的理解:a.对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b.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克服物体的

2、惯性”或“产生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4)惯性的利用和防范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以提高跳远成绩;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防范: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乘客配备安全带等,运动状态,质量,1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理由:2跳远时加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理由:3质量越大的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理由:,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考点2 二力平衡,1.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或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 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大小_;c.方向_;d.作用在_

3、(速记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1物体在一对力的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那么这一对力是平衡力()理由:2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理由: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理由:4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理由:,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能是发生形变,考点3 摩擦力,1. 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相对运动的力(2)影响因素:a.接触面受到

4、的_,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接触面的_,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阻碍,压力,粗糙程度,大,2.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彼此分开,3.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1)利用:人跑步时要利用鞋底和地面间的摩擦;用手拿起杯子;擦燃火柴;汽车轮胎的花纹;方向盘套;走路时穿鞋底带花纹的鞋;自行车把做成螺纹状;传送皮带上带蜡;雪天路面铺灰渣等(2)防止:机器上的轴承装珠子,并涂抹润滑油;在地上拉重物时在物体下面放上圆木棍等,图说物理,增大压力,惯性,滚动,等于,增大,运动状态,惯性,锤头,大,湖南三年中考,命题点1 惯性的理解和应用,2. (2015郴州8题2分)关于

5、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即一切物体不论运动状态如何,都具有惯性故选D.,D,3. (2014永州7题2分)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A. 立刻停止运动 B.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 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当它不受力时将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D

6、,4. (2013益阳5题3分)下列情景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D,7. (2016株洲21题2分)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_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匀速直线,惯性,【解析】小球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当小球在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它将以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7题图,命题点2 二力平衡,1. (2016益阳6题3分)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相同砝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 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细绳拉小车的力与细绳拉托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解析】平衡力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小车,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不是平衡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错误;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小车上,而且小车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故这对力是平衡力,B正确;C、D两对力都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选B.,2. (2016湘西3题3分)F1、F2

8、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用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A图中的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故选A.,A,4. (2013张家界10题3分)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以下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C.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D. 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B,【解析】A 中手对罐的压力作用在罐上,而罐对手的压力作用在手上,因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

9、物体上,故不属于平衡力,故错误;B中罐受到的重力作用在罐上,方向竖直向下,手对罐的摩擦力作用在罐上,方向竖直向上,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正确;C中的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是相反,故C错误;D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错误故选B.,命题点3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2. (2016湘潭15题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D,5. (2015邵阳26题2分)如图,爷爷推箱子感到吃力聪明的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沙子后,爷爷感觉轻松多了这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_(选填“大”或“小”)得多的缘故.,【解析】在箱子底下撒一些圆

10、形的砂子后,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此时,用的推力比原来要小,说明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小,命题点4 受力分析,1. (2015怀化8题3分)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该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 不受摩擦力B.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C. 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解析】沿着竹竿匀速下滑时,消防队员在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且在竖直方向上只有重力和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选C.,C,3. (2016株洲19题2分)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

1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选填“左”或“右”);当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左,等于,【解析】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时,它与木块N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力木块N保持静止,说明它受的力是平衡的,一个是弹簧测力计对它施加的向右的拉力,一个是木板M对它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是一定的,因此,当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木块N稳定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同,5. (2015张家界1

12、4题2分)小红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若小红改用20 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解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等于推力大小;当推力增大后,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故当推力改用20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 N.,15,15,命题点5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2015衡阳26题6分)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

13、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选填“a”“b”或“c”),【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b步骤在斜面上铺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b,(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解析】(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题

14、图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远;,远,(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运动,【解析】(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初速相同,(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选填“是”或“不是”)对一平衡力,【解析】(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15、,因为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不是,(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命题点6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 (2015邵阳30题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匀速直线运动,(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解析】(2)比较甲、乙两种装置可知,甲是滑动,乙是滚动,所以甲中物体所受摩擦力较乙的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故乙装置较为科学,乙,(3)在装置

16、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解析】(3)将小车转过一定角度后,小车不会保持平衡状态而是转动,这说明作用在小车上的二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直线,命题点7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2016张家界18题6分)小聪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_运动根据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匀速直线,

17、二力平衡,相等,间接,(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解析】(2)a、b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是改变了压力,探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压力,(3)比较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析】(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应该选择a、c两图来探究,a、c,常考类型剖析,类型1 惯性的理解和应用,考向1 惯性的理解,例1如图所示,将钢笔帽放在纸条上靠近桌子边沿的位置,当用铅笔猛击纸条时,将观察到钢笔帽()A. 随纸条一起运动B. 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C. 倒在桌子上D. 无法判断,B,练习1

18、(2016厦门)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其惯性()A. 先不变后变大 B. 保持不变C. 先变大后不变 D. 逐渐变大,B,考向2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例2(2016吉林)欧洲杯足球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A. 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B. 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C. 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D. 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B,【解析】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裁判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惯性无关,不能用惯性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足球被踢出去,

19、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是因为球员被绊时,脚由于受力而停止向前运动,但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倒向前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向3惯性的利用和防止,例3(2016盐城)下列交通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 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B. 系安全带,平安出行C.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D. 保持车距,安全驾驶,C,类型2 受力分析,考向1 平衡状态,例4(2016巴中)一小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小球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

20、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选B.,B,练习2(2016重庆B卷)如图所示,在1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N.,右,12,【解析】B物体静止说明它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的方向向左,故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3 N;A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B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B对A的摩擦力是3 N,故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5 N3 N12 N.,考向2 非

21、平衡状态,例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_;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_(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向左倾倒,保持静止,【解析】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因为受到摩擦力,橡皮的底部会随书一起向右运动,而橡皮的上部因为惯性还保持静止,这样橡皮就会向左倾倒;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则书运动时橡皮不受力,仍保持静止,受力分析的步骤,实验突破,实验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实验时使小车静止从斜面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自由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2. 改变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改变接触面

22、的_,在水平桌面上铺不同材料的物体,如毛巾、木板)3. 小车沿水平面运动时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判断,同一,粗糙程度,4.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表示阻力的大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表示所受的阻力越_(选填“大”或“小”)5. 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6. 实验推理7. 小车在水平面停下来的原因(受到_的作用)8. 实验探究方法(科学推理法、转换法、_)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小,摩擦阻力,控制变量法,例1(2016百色)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

23、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甲,乙,(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接触面粗糙程度,(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选填“快”或“慢”);,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匀速直线运动,(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24、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不能,(6)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7)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解析】(7)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摆球摆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即摆球的速度为零,所以此时摆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摆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继续处于静止状态,1. 选择小卡片或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

25、减小摩擦对该实验造成的影响)2. 物体受平衡力时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 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4.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研究力的大小关系(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改变小车两边所挂钩码的数量)b研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保持两边的钩码质量相同,扭动小车或卡片)c研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边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剪开卡片)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例2(2016建设兵团)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26、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1)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定滑轮的作用是_,小卡片,改变力的方向,(2)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选填“相同”或者“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端拉力的_,相反,大小,(3)当两端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_(选填“转动”或“静止”),说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转动,不能,(4)在细线两端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卡片保持静止,用剪刀从卡片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得出结论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7、的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另一种探究方案,两种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_(选填“卡片”或“小车”)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较小,为什么?,卡片,原因是:使用卡片进行实验,可以忽略卡片自身的物重,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三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实验探究方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2. 实验器材(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3.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4.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5. 实验表格、图像分析6.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探究滑动摩

28、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保持_不变,改变_)b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保持_不变,改变_)7.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关系(无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8. 实验的改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使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这样便于准确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准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例3(2013长沙)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

29、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匀速直线,(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_,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图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_ N.(5)分析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7.4,力越大,(6)在图甲的实验中,如果增大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_,进行实验,不变,没有控制压力不变,将两块叠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