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396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课件.ppt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电动汽车电池(dinch)管理系统BMS,第一页,共66页。,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引入,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是用来对蓄电池组进行安全监控及有效(yuxio)管理,提高蓄电池使用效率的装置。对于电动车辆而言,通过该系统对电池组充放电的有效(yuxio)控制,可以达到增加续驶里程,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并保证动力电池组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

2、核心部件之一。本章将重点介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第二页,共66页。,引入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目录(ml),第三页,共66页。,目录(ml) 第2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基本知识 第3,本章(bn zhn)学习目标,1.掌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2.掌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采集(cij)方法3.掌握动力电池电量管理、电安全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等的实现方法,第四页,共66页。,本章(bn zhn)学习目标1.掌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7.1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及参数采集(cij)方法,7.2 动力(dngl)电池电量管理系统

3、,7.3 动力电池的均衡管理,7.4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7.5 动力电池的电安全管理及数据通讯,第五页,共66页。,第7章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7.1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及参数,7.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及参数(cnsh)采集方法,学习(xux)目的,第六页,共66页。,7.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及参数(cnsh)采集方法学,电池(dinch)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电池状态计算、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热管理、均衡控制(kngzh)、通信功能和人机接口,第七页,共66页。,电池(dinch)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电池状态计算、,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1)继电器阵列法组成:端电压

4、传感器、继电器阵列、A/D转换(zhunhun)芯片、光耦、多路模拟开关应用特点:所需要测量的电池单体电压较高而且对精度要求也高的场合使用,第八页,共66页。,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1)继电器阵列法第八页,共,单体电压(diny)采集方法,(2)恒流源法组成:运放和场效应管组合构成减法(jinf)运算恒流源电路应用特点:结构较简单,共模抑制能力强,采集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第九页,共66页。,单体电压(diny)采集方法(2)恒流源法第九页,共66,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3)隔离运放采集(cij)法组成:隔离运算放大器、多路选择器等应用特点:系统采集(cij)精度高,可

5、靠性强,但成本较高,第十页,共66页。,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3)隔离运放采集(cij,单体电压(diny)采集方法,(4)压/频转换电路采集法组成:压/频转换器、选择电路和运算放大(fngd)电路应用特点:压控振荡器中含有电容器,而电容器的相对误差一般都比较大,而且电容越大相对误差也越大,第十一页,共66页。,单体电压(diny)采集方法(4)压/频转换电路采集法第,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5)线性光耦合放大电路采集法应用(yngyng)特点:线性光耦合放大电路不仅具有很强的隔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还使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较好线性度,电路相对较复杂,精度影响因素较多,基于线

6、性光耦合元件TIL300的电池单体电压采集电路原理图,第十二页,共66页。,单体(dn t)电压采集方法(5)线性光耦合放大电路采集,电池温度(wnd)采集方法,(1)热敏电阻采集法原理: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用一个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分压器,从而把温度的高低转化为电压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得到温度的数字信息。特点:热敏电阻成本低,但线性度不好,而且制造误差(wch)一般也比较大。,第十三页,共66页。,电池温度(wnd)采集方法(1)热敏电阻采集法第十三页,,电池温度(wnd)采集方法,(2)热电偶采集法原理:采集双金属体在不同温度下产生不同的热电动势,通过

7、查表得到温度的值。特点:由于热电动势的值仅和材料有关,所以热电偶的准确度很高。但是由于热电动势都是毫伏等级(dngj)的信号,所以需要放大,外部电路比较复杂。,第十四页,共66页。,电池温度(wnd)采集方法(2)热电偶采集法第十四页,共,电池(dinch)温度采集方法,(3)集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法原理及特点:集成温度传感器虽然很多都是基于热敏电阻式的,但都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校正,所以精度可以媲美热电偶,而且直接输出数字(shz)量,很适合在数字(shz)系统中使用。,18B20,AD590,第十五页,共66页。,电池(dinch)温度采集方法(3)集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法,电池工作(gngzu)电

8、流采集方法,第十六页,共66页。,电池工作(gngzu)电流采集方法项目分流器互感器霍尔元,7.2 动力(dngl)电池电量管理系统,学习(xux)目的,第十七页,共66页。,7.2 动力(dngl)电池电量管理系统学习(xux,引入,电池电量管理是电池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整个电池状态的控制,电动车辆续驶里程的预测和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非线性,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yngxing),导致电池电量估计和预测方法复杂,准确估计SOC比较困难。,第十八页,共66页。,引入电池电量管理是电池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整个电池状态的,电池(dinch)SOC估算精度的影

9、响因素,(1)充放电电流大电流可充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反之亦然。(2)温度不同温度下电池组的容量存在着一定的变化。(3)电池容量衰减电池的容量在循环过程(guchng)中会逐渐减少。(4)自放电自放电大小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具有不确定性。(5)一致性电池组的一致性差别对电量的估算有重要的影响。,第十九页,共66页。,电池(dinch)SOC估算精度的影响因素(1)充放电电,精确估计(gj)SOC的作用,1)保护蓄电池。准确控制电池SOC范围,可避免电池过充电(chng din)和过放电2)提高整车性能。SOC不准确,电池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整车性能降低3)降低对动力电池的要求。准确估算SOC,

10、电池性能可充分使用,降低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4)提高经济性。选择较低容量的动力蓄电池组可以降低整车制造成本由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后期维护成本降低,第二十页,共66页。,精确估计(gj)SOC的作用1)保护蓄电池。第二十页,共,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1)开路电压法随着放电电池容量的增加,电池的开路电压降低。可以根据一定的充放电倍率时电池组的开路电压和SOC的对应曲线,通过测量(cling)电池组开路电压的大小,插值估算出电池SOC的值,第二十一页,共66页。,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1)开路电压法第二十一页,,SOC估计常用(chn yn)的算法,(2)容量积分法容量积分法是通

11、过对单位时间内,流入流出电池组的电池进行累积. 从而获得电池组每一轮(y ln)放电能够放出的电量,确定电池SOC的变化。,第二十二页,共66页。,SOC估计常用(chn yn)的算法(2)容量积分法,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3)电池内阻法电池内阻有交流(jioli)内阻(常称交流(jioli)阻抗)和直流内阻之分,它们都与SOC有密切关系。准确测量电池单体内阻比较困难,这是直流内阻法的缺点。在某些电池管理系统中,内阻法与Ah计量法组合使用来提高SOC估算的精度。,第二十三页,共66页。,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3)电池内阻法第二十三页,,SOC估计常用(chn yn)的算法,(

12、4)模糊逻辑推理和神经网络法模糊逻辑接近人的形象思维方式,擅长定性分析和推理,具有较强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神经网络采用分布式存储信息,具有很好的自组织、自学习(xux)能力。共同的特点:均采用并行处理结构,可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样本中获得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各种电池,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参考数据进行训练,估计误差受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的影响很大。,第二十四页,共66页。,SOC估计常用(chn yn)的算法(4)模糊逻辑推,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5)卡尔曼滤波法核心思想:对动力系统的状态做出最小方差意义上的最优估算。适用于各种电池,不仅给出了SOC的估计值,还给出了SOC的估

13、计误差。缺点:要求电池SOC估计精度越高,电池模型越复杂,涉及大量矩阵(j zhn)运算,工程上难以实现该方法对于温度、自放电率以及放电倍率对容量的影响考虑的不够全面。,第二十五页,共66页。,SOC估计(gj)常用的算法(5)卡尔曼滤波法第二十五页,7.3 动力电池的均衡(jnhng)管理,学习(xux)目的,第二十六页,共66页。,7.3 动力电池的均衡(jnhng)管理学习(xux,引入,宝马公司 ActiveE 混合动力汽车即采用了由 Preh GmbH 公司提供的带有能量耗散(ho sn)式均衡系统的 BMS。均衡系统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平衡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差异,提高电池组

14、的能量利用率。均衡系统如何分类?能量耗散(ho sn)型均衡和能量非耗散(ho sn)型。,第二十七页,共66页。,引入宝马公司 ActiveE 混合动力汽车即采用了由 Pre,均衡系统(xtng)的分类,能量耗散型均衡主要通过令电池组中能量较高的电池利用其旁路电阻进行放电的方式损耗部分能量,以期达到电池组能量状态的一致。如混合动力汽车。能量非耗散型均衡能量非耗散式均衡电路拓扑(tu p)结构目前已出现很多种,本质上均是利用储能元件和均衡旁路构建能量传递通道,将其从能量较高电池直接或间接转移至能量较低的电池,第二十八页,共66页。,均衡系统(xtng)的分类能量耗散型均衡第二十八页,共6,能量

15、(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通过单体电池的并联电阻进行充电分流从而实现均衡电路结构简单,均衡过程一般在充电过程中完成由于均衡电阻在分流的过程中,不仅消耗了能量,而且还会由于电阻的发热引起电路的热管理问题只适合在静态均衡中使用,其高温(gown)升等特点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不适用于动态均衡仅适合于小型电池组或者容量较小的电池组。,第二十九页,共66页。,能量(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通过单体电池的并联电,能量耗散型均衡(jnhng)管理,恒定分流电阻均衡充电电路每个电池单体上都始终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可靠性高,分流电阻的值大,通过固定分流来减小由于自放电导致的单体电池差异无论电池充电还

16、是放电过程,分流电阻始终消耗功率,能量损失大一般在能够及时补充(bchng)能量的场合适用,第三十页,共66页。,能量耗散型均衡(jnhng)管理恒定分流电阻均衡充电电路,能量(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开关控制分流电阻均衡(jnhng)充电电路工作在充电期间,可以对充电时单体电池电压偏高者进行分流,分流电阻通过开关控制当单体电池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时,阻止其过充并将多余的能量转化成热能由于均衡(jnhng)时间的限制,导致分流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需要及时通过热管理系统耗散,尤其在容量比较大的电池组中更加明显,第三十一页,共66页。,能量(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开关控制分流电阻均衡,非能

17、量(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1)能量转换式均衡通过开关信号,将电池(dinch)组整体能量对单体电池(dinch)进行能量补充,或者将单体电池(dinch)能量向整体电池(dinch)组进行能量转换。,第三十二页,共66页。,非能量(nngling)耗散型均衡管理(1)能量转换式均,非能量耗散(ho sn)型均衡管理,(2)能量转移式均衡利用电感或电容等储能(ch nn)元件,把电池组中容量高的单体电池,通过储能(ch nn)元件转移到容量比较低的电池上,第三十三页,共66页。,非能量耗散(ho sn)型均衡管理(2)能量转移式均衡第,7.4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gunl),学习(xu

18、x)目的,第三十四页,共66页。,7.4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gunl)学习(xux)目,引入,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出,究其原因主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有关。由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并有可能导致(dozh)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并且电池箱内温度场的长久不均匀分布将造成各电池模块、单体间性能的不均衡,因此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而言是必需的。可靠、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对于电动车辆的可靠安全应用意义重大。,第三十五页,共66页。,引入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出,究其原因主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功能(gngnng),电池温度的准确测量和监控;

19、电池组温度过高时的有效散热和通风(tng fng);低温条件下的快速加热;有害气体产生时的有效通风(tng fng);保证电池组温度场的均匀分布。,第三十六页,共66页。,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功能(gngnng)电池温度的准确,电池内传热的基本(jbn)方式,热传导指物质与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热传递。电池内部的电极、电解液、集流体等都是热传导介质。对流换热电池表面的热量通过环境(hunjng)介质(一般为流体)的流动交换热量,和温差成正比辐射换热主要发生在电池表面,与电池表面材料的性质相关,第三十七页,共66页。,电池内传热的基本(jbn)方式热传导第三十七页,共66页,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

20、shj)实现,按照传热介质分空冷、液冷和相变材料(cilio)冷却空冷系统又分串行通风方式和并行通风方式两种,第三十八页,共66页。,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shj)实现按照传热介质分空冷、液,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shj)实现,按照(nzho)是否有内部加热或制冷装置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加热与散热-外部空气流通,被动加热与散热-内部空气流通,主动加热与散热-外部和内部空气流通,第三十九页,共66页。,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shj)实现按照(nzho)是,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shj)实现,电池列前后缠绕(chnro)硅胶加热线,电池列间添加电热膜,电池本体上包覆电热膜,电池上、下添加

21、加热板,第四十页,共66页。,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shj)实现电池列前后缠绕(ch,7.5 动力电池的电安全(nqun)管理及数据通讯,学习(xux)目的,第四十一页,共66页。,7.5 动力电池的电安全(nqun)管理及数据通讯学习(,引入,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电压常用的有288V、336V、384V以及544V等,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体(rnt)可以承受的安全电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电气绝缘性能是电安全管理重要的内容,绝缘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电气设备和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第四十二页,共66页。,引入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电压常用的有288V、336V、38,

22、动力电池电安全(nqun)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烟雾报警、绝缘检测、自动灭火、过电压和过电流控制、过放电控制、防止温度过高、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关闭电池等功能。动力电池在电动车辆上安装应用,因此必须满足车辆部件的耐振动、 耐冲击、耐跌落、耐盐雾等强度(qingd)要求,保证可靠应用。为满足防水、防尘要求,电池包应满足一定的IP防护等级在极端工况下,通过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电池包的高压断电保护、过流断开保护、过放电保护、过充电保护等功能。,第四十三页,共66页。,动力电池电安全(nqun)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烟雾报警,烟雾(ynw)报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况复杂及电池本身的工艺问题,可

23、能由于过热、挤压和碰撞等原因而导致电池出现冒烟或着火等极端恶劣的事故,若不能即使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势必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对周围电池、车辆以及车上人员构成威胁,严重影响带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烟雾报警的报警装置应安装于驾驶员控制台,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迅速发出声光报警和故障定位(dngwi),保证驾驶员能够及时发现,能接收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第四十四页,共66页。,烟雾(ynw)报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况复杂及电池本身,烟雾(ynw)报警,由于烟雾的种类繁多,一种类型的烟雾传感器不可能检测所有的气体,通常只能检测某一种或两种特定性质的烟雾。在动力电池上应用,需要在了解电

24、池燃烧(rnsho)产生的烟雾构成的基础上进行传感器的选择。一般电池燃烧(rnsho)产生大量的CO和CO2,因此可以选择对这两种气体敏感的传感器。在传感器的结构上需要适应于车辆长期应用的振动工况,防止由于路面灰尘、振动引起的传感器误动作。,第四十五页,共66页。,烟雾(ynw)报警由于烟雾的种类繁多,一种类型的烟雾传感,烟雾报警(bo jng)实例,车载烟尘(ynchn)报警系统的结构,第四十六页,共66页。,烟雾报警(bo jng)实例车载烟尘(ynchn)报,绝缘(juyun)检测方法,(1)漏电直测法将万用表打到电流档,串在电池组正极与设备外壳(或者地)之间, 可检测到电池组负极对壳体

25、之间的漏电流将万用表打到电流档,串在电池组负极与壳体之间检测电池组正极对壳体之间的漏电流。该方法简单易行,在现场故障检测、车辆例行检查(jinch)中常用。,第四十七页,共66页。,绝缘(juyun)检测方法(1)漏电直测法第四十七页,共,(2)电流传感法将电池系统的正极和负极动力总线一起(yq)同方向穿过电流传感器,当没有漏电流时,从正极流出的电流等于返回到电源负极的电流,因此,穿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为零,电流传感器输出电压为零,当发生漏电现象时,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不为零。根据该电压的正负可以进一步判断该漏电电流是来自于电源正极还是负极。应用这种检测方法的前提是待测动力电池组必须处于工作状态

26、,要有工作电流的流入和流出,它无法在系统空载的情况下评价电池系统对地的绝缘性能。,第四十八页,共66页。,(2)电流传感法第四十八页,共66页。,绝缘检测(jin c)方法,(3)绝缘电阻表测量法绝缘电阻表俗称兆欧表,绝缘电阻表大多采用手摇发电机供电,故又称摇表,它的刻度是以绝缘电阻为单位的,是电工常用的一种测量仪表用绝缘电阻表可直接(zhji)测量绝缘电阻的阻值电路测量方法常用的直流电压绝缘测量原理,第四十九页,共66页。,绝缘检测(jin c)方法(3)绝缘电阻表测量法第四十九,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g),数据通信(tng xn)是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池管理系统内部主控

27、板与检测板之间的通信(tng xn)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载主控制器、非车载充电机等设备间的通信(tng xn)在有参数设定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上,还有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板与上位机的通信(tng xn)。CAN通信(tng xn)方式是现阶段电池管理系统通信(tng xn)应用的主流RS232、RS485总线等方式在电池管理系统内部通信(tng xn)中也有应用。,第五十页,共66页。,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g)数据通信(tng x,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g)实例,BJ6123C7C4D纯电动(din dn)客车电池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示意图,第五十一页,共66页。,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

28、g)实例 BJ6123C7C,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g),车载运行(ynxng)模式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应急充电模式下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图,第五十二页,共66页。,动力电池数据通信系统(xtng)车载运行(ynxng,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证,一、实训目标1.巩固车用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原理和组成(z chn);2.熟悉车用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功能测试操作流程;3.巩固车用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性能特点;4.能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车用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是否有功能故障及故障原因。,第五十三页,共66页。,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证一、实训目,二、实验设备1.

29、XP-EVBT400-150 型动力电池测试系统;2.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3.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4.快速充电机;5.万用表、绝缘扳手(bn shou)、绝缘手套等工具及护具若干。,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证,第五十四页,共66页。,二、实验设备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三、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验证1.准备工作按要求连接XP-EVBT400-150 型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电源柜和采样柜、动力电池包、电源管理系统。2.确认电池管理系统触摸显示屏与主控箱正确连接,接通电池管理系统辅助电源,此时(c sh)会听到电池管理系统主控箱中继电

30、器触点动作声音。,电动汽车电源(dinyun)管理系统功能试验与验证,第五十五页,共66页。,三、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电动汽车电源(dinyun)管理系,3.辅助电源接通后电源管理系统开始工作,触摸显示屏将显示电池相关(xinggun)参数。,电动汽车电源(dinyun)管理系统功能试验与验证,第五十六页,共66页。,3.辅助电源接通后电源管理系统开始工作,触摸显示屏将显示电池,4.通过(tnggu)触摸屏上的按钮“电池信息”查看电池的参数。,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gngnng)试验与验证,第五十七页,共66页。,4.通过(tnggu)触摸屏上的按钮“电池信息”查看电池,5.查看和记录电池管

31、理系统报警(bo jng)参数和保护限值参数,电动汽车电源(dinyun)管理系统功能试验与验证,第五十八页,共66页。,5.查看和记录电池管理系统报警(bo jng)参数和保护,采用图形化界面查看时系统(xtng)界面和图标说明,电动汽车电源(dinyun)管理系统功能试验与验证,第五十九页,共66页。,采用图形化界面查看时系统(xtng)界面和图标说明电动汽,6.查看电池(dinch)管理系统与充电机之间的通讯情况,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证,第六十页,共66页。,6.查看电池(dinch)管理系统与充电机之间的通讯情况,7.配置(pizh)充电控制参数,电动汽车电源(

32、dinyun)管理系统功能试验与验证,第六十一页,共66页。,7.配置(pizh)充电控制参数电动汽车电源(diny,8.连接电池与充电机,按照正确操作流程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模式选择“BMS”模式,检查电池管理系统对充电过充的监测和控制情况。测试过程中随时(sush)查看和记录充电机充电电流和电压,并及时了解各模块电池是否出现异常。测试完毕后断开充电机电源,断开充电机与动力电池之间的电缆。,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gngnng)试验与验证,第六十二页,共66页。,8.连接电池与充电机,按照正确操作流程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模,9.XP-EVBT400-150 型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电源柜上(gu

33、 shang)电,等待AFE READY 指示灯亮后按下RUN按钮,此时AFE RUN 指示灯应亮起;IVC工作,IVC指示灯亮。10.打开蓄电池测试系统客户端,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试验(shyn)与验证,第六十三页,共66页。,9.XP-EVBT400-150 型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电源柜上,11.串口通讯设置为选择“BMS”,获取电池管理系统参数(cnsh),与原电池管理系统参数(cnsh)对比。,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gngnng)试验与验证,第六十四页,共66页。,11.串口通讯设置为选择“BMS”,获取电池管理系统参数(c,12.修改串口配置,选择“电压采集板”模式,通过XP-E

34、VBT400-150 型动力电池测试系统采样柜获取(huq)的电池参数信息与原电池管理系统参数进行对比,静态下,确认电池管理系统各功能是否正常。,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gngnng)试验与验证,第六十五页,共66页。,12.修改串口配置,选择“电压采集板”模式,通过XP-EVB,13.新建和编辑工步文件(wnjin)动态验证电池管理系统充放电过程中测量精度测试过充、过放电压保护失效报警或显示测试过充、过放电流和电压保护测试输出短路保护测试超温保护功能测试耐充电电源极性反接功能测试自检报警或显示功能测试温度测试,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gngnng)试验与验证,第六十六页,共66页。,13.新建和编辑工步文件(wnjin)动态验证电池管理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