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672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调研报告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调研背景2二、调研范围及对象3三、学风现状数据分析4(一)课堂学风4(二)课外学风18(三)“三早一晚”学风25(四)学科竞赛学风28(五)学业规划31四、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36五、加强学院学风建设的对策37六、学生反馈建议及意见41七、总结42八、附件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44九、 附件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54一、 调研背景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把学校里的校风、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统称为学风,狭义上认为学风专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李冀先生主编的( 教育管

2、理辞典)中包含了“学风”这一词条的一种狭义的诠释: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学生集体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集体对学习的感受、情绪、习惯、传统以及舆论等,对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一种个性,对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的大小起决定作用,并对集体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它们都受到学校内外部因素的制约。优良学风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勤奋学习、尊师敬友、不耻下问、互帮互助、举止文明等。”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一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

3、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同时也是评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学风建设是在学校坚持党的正确办学方向指导下的一种决定学校前途命运的长期行为。学院学风建设是决定学院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学院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院教育质量。为顺应我校的迅速发展,提高我院的学风,2016年11月至12月,我院展开了一次关于学风的调研。调研内容包含六块:课堂、课外、学科竞赛、学业规划、考试

4、、三早一晚,其中课外板块又分为宿舍生活和校园活动两个内容。希望通过这六大板块的调研来更全面地洞悉我院学生学风的动向,为学院加强学风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而更好的营造我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了积极响应我校党委提出的学风建设的号召,真实反映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整体学风情况,我院专门组建学风调研团队历时将近两个月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及学生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从中寻求解决学生学风不佳的情况,进一步帮助我院做好学风建设工作。二、 调研范围及对象调查对象:学生:我院全体在校本科学生;我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985 人,本次发出问卷 600 份,涵盖我院大一至大四等四个年级,收回有效问卷 562 份,回

5、收率为 93.67。 教师:我院全体在校职工教师抽样: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95%。调查模块: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六个板块,分别为:课堂、课外、学科竞赛、学业规划、考试、三早一晚。第一模块“课堂”,可以总体了解到我院学生听课情况,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及对课堂老师授课的满意度;第二模块“课外”分为宿舍生活和社团活动两个内容,了解我院学生日常在宿舍都做些什么,以及了解我院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个模块“学科竞赛”可以了解到我院学生对学科知识,尤其是专业学科学以致用的总体情况;模块四“学业规划”,可以了解到我院学生对于自己大学生涯及毕业后选择的路线,从而了解到我院学生不同生涯规划的

6、所占比重;第五个模块“考试”,可以总体了解到我院学生对备考的重视力度,以及大学考试在我院学生心中的权重;第六个模块“三早一晚”,可以了解到我院学生对纪律的重视程度和自习的情况。调查方法:在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全院各个班级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实地的调查获取详细资料,运用随机抽样法,通过填写问卷,统计数据。最后进行相关的信息数据处理,把同类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我院的学风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调研结果,现将具体的学风状态及对策报告如下,以供领导和老师们共同研究与探讨。三、 学风现状数据分析(一) 课堂学风

7、在课堂方面,我们通过老师目前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的看法、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情况、学院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表现、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信息学院任课老师的授课质量等实际问题来评价课堂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考试部分,通过分析临近考试时,你是怎么复习、怎么看待考试作弊、引发作弊的主要原因、挂科是否会影响后续学习等方面来调查同学们对考试的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平时课余学习生活中,通过如何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讲的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举措来调查在课堂之外同学们学风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方案。在专业实习期间,通过对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是

8、怎么完成的、对实验教学的课程时间安排计划的满意程度、在实习期间动手能力的情况、影响实习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等问题来进行调查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相应解决方法。数据分析:在大一的学生中,有6.50%的同学认为老师目前的授课方式很适合自己,有62.00%的同学认为比较适合自己,有25.50%的同学认为不适合自己,有6.00%的同学认为很不适合自己。在大二的学生中,有6.89%的同学认为老师目前的授课方式很适合自己,有55.17%的同学认为比较适合自己,有33.79%的同学认为不适合自己,有4.13%同学认为很不适合自己。在大三的学生中,有4.30%的同学认为老师目前的授课方式很适合自己,有6

9、5.59%的同学认为比较适合自己,有26.88%的同学认为不适合自己,有3.23%同学认为很不适合自己。在大四学生中,有7.14%的同学认为老师目前的授课方式很适合自己,有73.12%的同学认为比较适合自己,有24.73%的同学认为不适合自己,没有同学认为很不适合自己。整体看来,四个年级里面觉得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的学生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存在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数据分析:在大一的学生中,有25.39%的同学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认为满意能学到很多知识,有54.92%的同学认为有些课程很好,有些课程不好,有15.54%的同学认为大部分课程都没用,只有少数还好,有4.15%的

10、同学认为都没什么用。在大二的学生中,有14.97%的同学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认为满意能学到很多知识,有68.03%的同学认为有些课程很好,有些课程不好,有12.93%的同学认为大部分课程都没用,只有少数还好,有4.08%的同学认为都没什么用。在大三的学生中,有13.25%的同学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认为满意能学到很多知识,有54.22%的同学认为有些课程很好,有些课程不好,有26.51%的同学认为大部分课程都没用,只有少数还好,有6.02%的同学认为都没什么用。在大四的学生中,有16.16%的同学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认为满意能学到很多知识,有68.69%的同学认为有些课程很好,有些课程不好,有15.1

11、5%的同学认为大部分课程都没用,只有少数还好,没有同学认为都没什么用。总体来看,学生对学院开设的课程大多数还是比较满意,但是也存在部分课程令人不太满意。数据分析:在大一的学生中,有24.74%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很好,有60%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一般,有12.11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不好,有3.16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非常不好。在大二的学生中,有9.09%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很好,有54.55%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一般,有27.92%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不好,有8.44%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

12、课堂学习非常不好。在大三的学生中,有17.71%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很好,有63.54%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一般,有10.41%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不好,有8.33%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非常不好。在大四的学生中,有1.58%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很好,有69.47%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一般,有14.74%的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不好,没有同学认为所在班级现阶段的课堂学习非常不好。总体来看,学院各年级的课堂学习情况较为一般,但是大一和大二的课堂情况相对于大三和大四来讲稍趋于好些。数据分析:在大一中,有7.

13、30%的同学认为学院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18.54%的同学认为活跃,有17.98%的同学认为比较活跃,有56.18%的同学认为不活跃。在大二中,有7.58%的同学认为学院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18.62%的同学认为活跃,有51.03%的同学认为比较活跃,有22.76%的同学认为不活跃。在大三中,有2.67%的同学认为学院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18.67%的同学认为活跃,有74.67%的同学认为比较活跃,有4.00%的同学认为不活跃。在大四中,有9.72%的同学认为学院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20.84%的同学认为活跃,有69.44%的同学认为比较活跃,没有同学认为不活跃。总结结果显示,四个年级

14、中,认为课堂氛围不活跃的所占比例在大一年级中最大而大三年级所占比例最小,认为非常活跃的在大三中所占比例最小。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32.54%的同学认为课堂上要听着老师的思路走,有14.44%的同学认为要带着疑难问题听讲,有36.20%同学认为只听重点和知识要点,有12.80%同学认为要自己学自己的,有4.02%同学认为基本没兴趣听,干自己的事。四个年级整体看来,选择性的听课在学生中占据的比例很大但是依然存在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丝毫不听。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11.83%的同学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多,有71.76%的同学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还行,有8.78%的同学认为少了点,有7.63%

15、的同学认为太少。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12.33%的同学对任课老师授课质量非常满意,有71.72%的同学认为比较满意,有12.33%的同学认为不满意,有3.61%的同学认为非常不满意。整体看来,四个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授课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四个年级里面都有存在,但占的比例都是最小的。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49.48%的同学认为要提前一个月认真备考,有38.66%的同学是提前一个星期仓促备考,有6.70%的同学认为要提前一天临时突击,有5.15%的同学认为根本不需要复习,大一大二的同学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更偏向于提前一个月认真看书准备备考,而大三和大四则是偏向于提前一个

16、礼拜仓促备考,四个年级里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提前一个月的比例越来越小。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51.54%的同学认为作弊可耻,有30.62%的同学认为作弊可以理解,有17.84%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从大一到大四,觉得作弊可耻和作弊可以理解的比例逐渐降低,觉得作弊无所谓的人数在大二年级中最多,大四年级最少。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13.64%的同学认为引发作弊原因是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觉得吃亏,有13.30%同学认为是监考老师要求不严,有32.75%同学认为是心理压力大,害怕不及格,有10.27%同学认为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和各类荣誉称号,有19.87%同学认为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只应付了考试,有5.

17、30%同学认为是社会活动太多,分散了学习时间,有4.80%同学认为是辅修课和选修课太多,分散了精力。因为心理压力大,害怕不及格的人和专业不感兴趣只为了应付,从大一到大四,逐渐减少,这个原因同时是四个年级中引发作弊原因的主要因素。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46.81%的同学认为挂科会严重影响学习,有34.97%同学认为比较影响,有13.11%同学认为一般影响,有5.10%同学认为完全不影响。总体来讲,四个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挂科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认为是完全不影响的。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67.57%同学认为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自己做,有14.49%的同学是抄网上答案,有14

18、.67%的同学是抄同学答案,有1.44%的同学是不完成。大一的同学相对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同学是比较积极的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不完成老师的作业的同学在大一也是最多的,整体来看,做作业的积极性是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降低的。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9.11%同学认为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讲的知识点能完全听懂,有50.36%的同学认为能大致听懂,有35.00%的同学认为能听懂一部分,有5.54%的同学认为完全听不懂。对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大致听得懂的学生在大一中是最多的,觉得完全听不懂的学生在大二年级中的是最多的。觉得完全听懂和能听懂一部分的在大一中也是也是最多的。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6.40%的同学认为考

19、试分数通知家长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有9.89%的同学认为是辅导员经常督察学习,有20.79%的同学认为是任课老师给予积极关注,有20.79%的同学认为是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有27.64%的同学认为是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一起学习,有6.74%的同学认为是考试监考严格,有7.98%的同学认为多布置课外作业。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35.35%的同学认为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要完全凭自己的努力,有46.88%的同学认为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有15.31%的同学认为要从网上下载相关答案,有2.08%的同学认为是完全抄袭别人的。整体来看,四个年级里面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实习作业的人占据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只有小部分

20、的人是完全是抄袭别人的和从网上下载答案。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11.85%的同学对实验教学的课程时间安排计划满意,有33.28%的同学认为比较满意,有41.81%的同学认为一般,有13.06%的同学认为不满意。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16.75%的同学认为在实习期间动手能力提高很大,有65.79%的同学认为有一定提高,有11.17%的同学认为没有提高,有6.285%的同学认为感觉没什么用处。据四个年级的学生反映,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自己的动手能力都是有提高的。数据分析:在学院中,有7.91%的同学认为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是学校的监管程度,有19.28%的同学认为是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有2

21、7.03%的同学认为是个人能力,有2.06%的同学认为是实习气氛,有12.05%的同学认为是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次数,有11.67%的同学认为是实习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整体来看,四个年级的学生都普遍认为,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个人能力和实习氛围三个因素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74.0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认真负责,有20.37%的教师能按要求履行职责,有5.56%的教师能勉强完成任务。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23.5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备课情况很好,有55.10%的教师认为较好,有16.32%的教师认为一般,没有教师认为较差。有23.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

22、教学方法很好,有56.86%的教师认为较好,有19.61%的教师认为一般,没有教师认为较差。有17.6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纪律很好,有47.59%的教师认为较好,有35.29%的教师认为一般,没有教师认为较差。有19.1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讲解很好,有55.32%的教师认为较好,有25.53%的教师认为一般,没有教师认为较差。有29.1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能力培养很好,有22.92%的教师认为较好,有41.67%的教师认为一般,有6.25%教师认为较差。数据分析:在全学院中,有5.85%的教师认为促进学风建设要多参加班级活动,有5.85%的教师认为要多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

23、20.21%的教师认为应给予学生以专业发展方向的方面的指导,有7.45%的教师认为让班干部带头,带动其他学生学习,有21.28%的教师认为应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内容趣味性,有12.77%的教师认为应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9.04%的教师认为要适量布置课后作业并批改讲解,有6.91%的教师认为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有10.64%的教师认为应加强考勤管理,严格给定平时成绩。数据罗列:在学院中,在认为备课情况、教学方法、课堂纪律、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方面里,有23.58%的教师认为很好,有47.56%的教师认为较好,有27.64%的教师认为一般,有1.22%的教师认为较差。数据罗列:在学院中,针对信息学院

24、的整体学风,有3.92%的教师认为非常好,有74.51%的教师认为一般,有17.65%的教师认为较差,有3.92%的教师认为非常差。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38.00%的教师每节课都点名,有62.00%的教师偶尔点名,没有教师从来不点名。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37.25%的教师每次课后都布置作业,有62.75%的教师偶尔布置作业,没有教师从来不布置作业。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5.88%教师认为学生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有80.39%的教师认为一般,有13.73%的教师认为比较差。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55.10%的教师在监考时一定会抓作弊,有34.69%的教师偶尔会抓作弊的,有10.20%的教师睁

25、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教师从来不管。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1.96%的教师认为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课,有47.6%的教师认为比较喜欢,有41.18%的教师认为一般,有9.80%的教师认为不喜欢。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32.35%的教师认为学风好坏的主要根源是学生自身,有29.41%教师认为是教风,有11.76%的教师认为是社会大环境,有16.67%的教师认为是管理上的问题,有9.80%的教师认为是校园文化气氛。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11.84%的教师认为要加强学风建设,应最先解决考试作弊问题,有10.53%的教师认为是作业抄袭问题,有10.53%的教师认为是旷课、迟到和早退问题,有19.74%的教

26、师认为是课堂纪律问题,有47.37%的教师认为是学生学习目标和心态问题。数据罗列:在全学院中,有5.85%的教师认为促进学风建设要多参加班级活动,有5.85%的教师认为要多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20.21%的教师认为应给予学生以专业发展方向的方面的指导,有7.45%的教师认为让班干部带头,带动其他学生学习,有21.28%的教师认为应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内容趣味性,有12.77%的教师认为应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9.04%的教师认为要适量布置课后作业并批改讲解,有6.91%的教师认为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有10.64%的教师认为应加强考勤管理,严格给定平时成绩。数据罗列:在学院中,在一周中

27、的教学活动(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时间,有28.85%的教师所用时间为15小时一下,有34.62%的教师所用时间为15-30小时,有17.31%的教师所用的时间为30-40小时,有19.23%的教师所用时间为其他。数据罗列:在学院中,在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中,有74.07%的教师认为自己认真负责,有20.37%的教师认为自己能按要求履行职责,有5.56%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勉强完成任务。数据罗列:在学院中,在教学效果主要受影响的因素中,有9.30%的教师认为是所教的课程质量,有24.42%的教师认为是学生的听课情况,有8.14%的教师认为是学校教学督导的督察,有22.09%的教师

28、认为是教学中投入的时间,有20.93%的教师认为是自己的教学经验,有15.12%的教师认为是自己的工作与社会实践经验。数据罗列:在学院中,有39.13%的教师的课堂学生听课率为90%以上,有43.49%的教师的课堂学生听课率为70-90%,有17.39%的教师的课堂学生听课率为50-70%,没有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听课效率为50%以下。(二) 课外学风1) 社团活动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愿意参加学院组织活动的31.1%5集中在大一,52.3%集中在大二,大一的61%同学们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参加活动,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中有7.5%不愿意参加学院举办的活动。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热情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到了

29、大三大四热情渐渐失去。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出,56.8%同学还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来参加活动的。 数据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大一大二的70.6%同学认为学院举办的学科专业活动较少,47.2%的大三和大四学生觉得学科专业活动的数量还可以,整体有39.39%的同学认为我们学院开展的针对学科专业方面的活动较少。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长,活动参与率越来越低,到大四活动数目直接降为零。大一的同学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都比较多,尤其是社团活动占到32%,体育活动占20.3%,专题座谈会占23.2%,公益活动占20.3%,一方面是因为刚进大学同学们的积极性都比较强所以各个活动参与率都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

30、同学们参加社团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以对社团活动抱有很大的热情。随和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学开始退社团,再加上专业课程开始增多,很多人的重心渐渐偏向专业学科,自主推掉一些活动,导致各个活动的参与率下降。数据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大一同学不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没有时间,占总数的36.1%,另一方面活动不够吸引人,占总数的36.1%。其中,大一至大四的同学不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吸引人,占总数的46.8%,有9%一部分人对奖品不够满意,表中提到的懒得参加活动的22.18%同学比例也不容小觑。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显示,10.95%同学对学院开展的各类活动觉得不能让自己从中

31、学到相关专业技能,有42.4%的同学觉得活动中能够学到的相关专业技能并不多,在前期部分人还是觉得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能够学到很多相关专业知识,但到高年级,觉得学院举办的活动能够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占极少数,对他们意义不大。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校同学对实践类和学术类的活动兴趣很大,分别占总数的17.2%和25.75%,其次对公益类和娱乐休闲类的兴趣分别占13.5%和16.3%,对艺术和体育类的兴趣不是很大。分别占11.5%和12.2%,大一感兴趣参加的活动相关较多,往后有稍微下降,下降并不是特别大。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与讲座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想让大

32、学生活更加充实一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占总数的31.4%,想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一点占32.4%,其次是为了获得参与活动所加的综测分,占24.7%,大一主要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主,往后参加活动主要是行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参与活动或讲座的参与率明显下降,到大三大四参与率基本保持不变。同学们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讲座还是抱有一定兴趣的。2) 课余生活学风建设除了在课堂上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关注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因为只有做到课堂上及课堂下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风。故我们对课余时间同学们活动情况以及上网情况等等做了如下的调查:数据分析: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4

33、%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自习,68.5%的人将课余时间花在上网上,12.6%的人课余时间用来逛街,12.5%的人课余用来谈恋爱,26.8%的人课余用来闲聊,11.2%的人课余用来做兼职,45.2%的人课余用来娱乐,由此可见,同学们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和娱乐。数据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得知, 13.2%的学生每天上网小于1小时,29.4%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34.5%的学生每天上网2-4小时;19.5%的学生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相对而言,大一、大二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基本在1-4小时,而大三和大四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会更长。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5.1%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玩网络游戏,29.4%的学生上网是学

34、习和查阅资料,29.7%的学生上网主要是浏览新闻等相关信息,43.2%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交友聊天和看电影等娱乐。总体来看,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交友聊天、看电影等娱乐活动。通过分析同学们上网的目的可以看出,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的同学上网的目的更多是用于玩游戏等休闲娱乐,在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中这个比例逐渐降低。可以看出来,低年级的同学或许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今后的规划还不明确,因此将很多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娱乐消遣上,高年级同学中一部分人对自己今后的规划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目标,他们更多时候将时间花费在提升自我上。数据分析:通过分析玩游戏的同学的动机,可以知道,32%的学生玩游戏是因为无聊,纯粹是打发时间,

35、11%的学生是跟风,10%的学生是非常喜欢游戏,而47%的学生则是娱乐消遣。可以发现其实很大一部分人玩游戏的动机只是为了消遣,也可以看出来这是当前很多学生的常态,不知道自己在大学要做什么,而每天除去上课的时间外的很多时间就只能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时间。分析发现非常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只占了极少数部分,同时有一小部分同学表示玩游戏只是为了融入大家,可以看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也是导致一些同学热衷于玩游戏的原因。数据分析: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到,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的同学中,35%的同学待在宿舍的时间保持在4小时以下,证明低年级同学花在课外活动等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分析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的数据可以看到,呆在宿舍2

36、-4小时的占到38%,呆在宿舍4-6小时的占到36%,由此可见,高年级的学生呆在宿舍的时间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较多。数据分析:通过如上数据显示,54.8%的学生认为宿舍里的学习氛围主要受宿舍其他成员学习态度的影响,17%的学生认为受相邻宿舍同学的影响,64.7%的学生认为宿舍里学习氛围的形成主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绝大部分人认为,在宿舍学习氛围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因素,还有同宿舍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可以看出来,宿舍里的学习氛围的形成除了自身要有自制力与强烈的学习愿望,还需要同宿舍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 “三早一晚”学风针对我校开展的“三早一晚”,我院也对“三早一晚

37、”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对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跟踪调研:学生参加“三早一晚”的情况、学生在早晚自习的表现,学生不参与早操和升旗的原因,以及如果没有人监督的自习情况。根据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观察到学生是否喜欢早晚自习和不喜欢的原因,以及学生在早晚自习中是否认真看书学习,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得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和学生的自律情况,以方便之后在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改善。数据分析: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选择每次都按时参与的,共有330人,占到58.7%; 选择偶尔不参与,但会向辅导员说明情况的有103人选择,占到18.3%;选择偶尔不参与,不向辅导员说明情况的有62人选择,占到11%;选择经常不参与的有21

38、人。占到3.7%。从柱形图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按时参加三早一晚,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现不太积极。数据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238人早晚自习喜欢认真看书写作业,占到42.3%;有25人喜欢在早晚自习期间玩手机看视频,占到4.4%;有228人选择偶尔作业,偶尔玩手机,占到40.6%;喜欢早晚自习时睡觉的有17人,占到3%;喜欢发呆的有14人,占到2.5%。由此可见,我院三早一晚的仔细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玩手机现象较为严重。数据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参加早操和早升旗的原因中,因为懒惰,不愿意起床的有197人,占35%;因为睡眠不足,想多睡会的有214人,占38%;因为缺乏锻炼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有

39、105人,占18.68%;因为觉得无所谓的有55人,占到9.78%。由此可见,不愿意参加早操和早升旗的主要原因就是懒惰,赖床,想多睡会觉。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没有人监督,学生一周会自习7-9次共有97人,占到17.25%,其中仅大一的就占到12.8%;一周会4-6次自习的有190人,占到33.8%,其中仅大一和大二的占到22.6%;一周会自习1-3次的有165人,占到29.35%,各年级比例较为均衡;不会自习的有39人,占6.9%。由此可见,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大一和大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四) 学科竞赛学风针对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此次通过对学生学科竞赛的分析来反应本学院的具

40、体学风情况,通过此次调查出现的问题来对学科竞赛进行针对性完善,并发挥科技竞赛在学风和教风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其建设。本调查总结科技竞赛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教师的责任心,增进学生就业,培养学生自学、协调等能力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完善培养竞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队伍来建立一套更好的学科竞赛体系。数据分析:调查数据显示:32.4%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科竞赛,18.7%的学生参加过1次,11.2%的学生参加过2次,8.9%的学生参加过3次或以上。从上图调查结果分析, 参加学科竞赛时,大三的学生最为积极,大二和大四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数据分析:数据显示,40.7%的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目的是个人兴趣,为了提高专业

41、素养;33.6%的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为了提高实践创新和团结合作能力;22.78%的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为了获得荣誉和综测加分;30.42%的同学参加科技竞赛是为了丰富课余生活。从图表所表示普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原因都是为了在这个平台上充分表现和培养自己。其中从大一到大四,学生一致将培养个人兴趣,提高专业素养当成参加学科竞赛的首要目的。值得称赞的是我院学生只有少数部分将“获得荣誉和综测加分”作为参赛目的。可见我院学生在对科技、学科竞赛的认识和理念还是非常正确的,不以最终利益的得失来代表参加比赛的目的。从上图数据结果表明:36.3%的学生认为当前举办比赛的不足指出是经费少,规模小和次数少;17.6%

42、的学生认为是由于竞赛没有与省、市级等挂钩;19.2%的学生认为是学术性不强,学不到太多的专业知识;46.44%的学生认为是比赛的创新思维不高,使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如果学校、学院如果可以在比赛资金投入量、规模建设、宣传力度、举办次数、创新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将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数据显示,57.47%的学生认为,要提高竞赛质量,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多方资源;63.8%的学生认为要提高竞赛质量,需要创新和丰富竞赛;55.69%的学生认为需要强化专业指导教师队伍,52.8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展竞赛培训或教学。从图表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热心是非常大的,基本都殷切希

43、望学校可以在各个层次和领域将比赛做得更加深层和成功。(五) 学业规划通过以下同学们的学习目的与目标、态度与做法、规划和毕业后的计划打算的调查分析,得出同学们对大学四年的整体规划方向,同时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侧面得出大家的大学整体规划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我院的整体学风。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33.8%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繁荣。79.3%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能找个好工作,45.2%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继续深造,67.1%的学生是想增长知识,46.3%是为了报答父母,32.3%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能找个好工作。 数据

44、分析:数据显示,23.1%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很感兴趣,64.4%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一般,6.9%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不感兴趣,还有2.8%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完全不感兴趣。总体来看,我院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一般,9.7%的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 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刻苦努力;69.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另外有10.8%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得过且过。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是一般的,而且还有小部分的同学的态度是刻苦认真,同时也存在着小部分同学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习。而在得过且过的同学中,大四的同学所占的比重较少不到8%,大三的同

45、学占的比重较多占17.5%,可以得出结论,大三同学的态度是所有年级中最差的。 数据分析:在影响学习因素的调查中发现,20.3%的学生认为是不喜欢所学专业影响了学习;20.1%的学生认为是社团活动太多;41.63%的学生认为个人基础太差;50.35%的学生认为是不会安排时间,57.65%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的因素是自制力差。由此可见,影响学习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自制力差、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个人基础差。 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7.25%的学生目标过于远大无法实现,55.87%的学生只规划,不实施;30.96%的学生规划空洞,无具体计划。各个年级的同学的问题差别不大,在规划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

46、只规划,不实施”,然后是“规划空洞,无具体计划”,其次是少部分目标过于远大,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实现。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54.62%的学生学习动力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28.29%的学生学习是受周围同学影响,50.5%的学生学习是害怕挂科,55.5%的学生学习动力是不想让父母失望。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高年级同学是不想让父母亲失望,而低年级同学则是害怕挂科。 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56.23%的学生认为四级必须要过,29.7%的学生认为最好是过,另有6.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通过分析发现,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对待四级必须要过的决心是非常之多的

47、,而大四的同学“最好还是过”的选项反而居多,同时也可以看出每个年级都有少部分的同学感觉无所谓。分析数据可以知道,对四级的重视程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变轻。从一方面可以知道低年级同学对四级的通过还是抱很大的期望,拥有着积极的学习心态,而随时间的增加,没能通过后,自己的信心逐渐下降。而到最后,自己也会对自己还不能通过而感到无奈,所以对于四级,学院可以从低年级就严抓,因为此时是他们最大通过率的时候,让学生做好规划尽早通过,正所谓一鼓作气,不要拖到最后。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33.97%的学生认为毕业后要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42.88%的学生认为不一定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8.8%的学生明确表

48、示自己不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另有18.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对此,学院应该让同学提前做好自己毕业以后的规划,明确学生将来目标:考研、考公务员、创业、就业。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46.97%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29.7%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29.7%的学生选择就业考研两手准备,9.7%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20.46%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还有4.9%的学生根本没想过。总体上的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就业和考研”非常多,而大三学生中选择最多是就业,大四学生选择最高的是考研。结合数据分析,我院的绝大部分学生还考虑过自己毕业后的打算的,有同学更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在做好多种准备,对于考研,可以加强学生的考研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考研,为学生考研提供服务,另外对于想创业的同学亦可以引导同学自主创业。四、 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课堂学习情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整体看来,四个年级里面觉得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