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8446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耿彦珠 马一飞,1,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 耿彦珠 马一,认识病毒性脑膜炎,如何提供优质的护理,评估以及发现护理问题,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查房目的,2,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认识病毒性脑膜炎如何提供优质的护理评估以及发现护理问题病毒性,病毒性脑炎: 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根据部位的不同分为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多为胎内感染),常见病毒,80%为肠道病毒!,4,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胞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虫媒病毒巨细胞病毒(,淋巴系统繁殖,

2、5,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血性播散为主蚊虫叮咬呼吸道胃肠道淋巴系统繁殖5儿内病毒性脑膜,病毒性脑炎,发病特点,急性起病,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病程,一般2 3周,多数患儿可自行恢复,少数留有癫痫、智力倒退等后遗症,临床特点,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6,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发病急性起病,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病毒性脑炎,惊厥,多表现为全身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儿前囟饱满,严重者出现脑疝,意识障碍,轻者反应淡漠迟钝、嗜睡或烦躁,重者可有昏睡、昏迷,临床特点,7,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惊厥多表

3、现为全身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颅压头,临床特点,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面瘫、不自主运动、吞咽障碍等,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出现躁狂、幻觉、失语及记忆力障碍等,若侵犯到脑膜则会引起脑膜刺激征,8,儿内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特点精神神运动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面瘫、不自主,病例分析,一般资料姓名:蔡某某 性别:女年龄:3岁7月 入院时间:17.3.23身高:100cm 体重:15.5kg BMI:15.5 既往史:无过敏史:无家族史:无,9,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一般资料9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现病史 间断发热伴头痛一周,有呕吐,为胃内容物,有轻咳和少许流涕,

4、同时出现背部皮疹,疱疹为主,伴瘙痒; 3天前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较平时淡漠安静,说话减少,喜呆坐,有时会出现突然如惊恐发作,全身抖动; 2天前出现可疑抽搐发作,表现为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眼凝视,流涎,有时伴痛苦表情,持续约2-5分钟后自行缓解,抽搐停止后常疲倦入睡。,10,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现病史10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T:38 P:120次/min R:30次/min SpO2:99% PEWS:0分瞳孔直径:左眼3mm,对光反射灵敏 右眼3mm,对光反射灵敏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背部可见陈旧性疱疹,已结痂呼吸平稳,未见三凹征,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侧巴氏征疑阳性,1

5、1,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11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辅助检查1,12,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辅助检查1脑脊液(CSF)压力,病例分析,辅助检查2脑电图检查:颅脑磁共振平扫,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胃肠道):未见明显肠套叠征象,1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辅助检查21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治疗方案3.23入院当天,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告病重,予一级护理。抽搐一次,持续2分钟,嘱观察。予患儿地西泮25mg静脉推注下行腰穿检查,后敷料干结,予血氧饱和度监测。3.24,共抽搐6次,各约10s,未作处理。体温升高,发热3天,相继予乙酰氨基酚栓1粒、布

6、洛芬栓1.5粒塞肛、对乙酰混悬滴剂1.6ml口服降温。患儿间断腹痛、腹胀,使用复方噬酸杆菌调节肠胃。3.25患儿咳嗽咳痰、流涕,肺部有痰鸣音,诊断为急支气管炎,予阿奇霉素和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乙酰半胱氨酸和氯雷他定。3.28改为二级护理,继续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14,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分析治疗方案14儿内病毒性脑膜炎,15,儿内病毒性脑膜炎,15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2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抽搐有关3 舒适度改变 与头痛呕吐有关4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5 低效型的呼吸形态 与患儿咳嗽咳痰有关6 疼痛:头痛和腹痛 与患儿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7 恐惧 与

7、陌生环境有关焦虑 8 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疾病有关9 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的知识,16,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16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护理措施,17,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护理措施17儿内病毒性脑膜炎,体温过高,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手脚是否温暖,手脚温暖时给予物理降温,嘱患儿多饮水,温水擦浴,若手脚冰凉予患儿保暖。大量出汗时,嘱患儿家属及时擦干和更换衣裤、床单,做好皮肤护理。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加用药物降温,同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栓1粒或布洛芬栓1.5粒塞肛,对乙酰

8、混悬滴剂1.6ml口服。降温处理后半小时或1h后复测体温,体温降至正常后仍监测3d,同时给予高热、易消化饮食。,18,儿内病毒性脑膜炎,体温过高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观,有受伤的危险,患儿抽搐时间短,未予药物镇静,遵医嘱予继续观察。遵医嘱每日予阿昔洛韦静脉点滴抗病毒治疗,匀速滴入,用药时间大约为1小时;用药期间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患儿24小时家属陪同,睡眠时嘱患儿家属升高并固定好床旁护栏。上下床时协助陪护搀扶,防止摔倒。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安全。,19,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有受伤的危险患儿抽搐时间短,未予药物镇静,遵医嘱

9、予继续观察。,舒适度改变,保持病室安静、整齐、清洁,减少噪声,室内光线柔和,工作人员操作轻柔。平卧位,上半身抬高15-30度,嘱患儿家属在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20,儿内病毒性脑膜炎,舒适度改变保持病室安静、整齐、清洁,减少噪声,室内光线柔和,,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21,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低效型的呼吸形态 与患儿咳嗽咳痰有关,嘱患儿多饮水

10、,教会家属拍背的方法,遵医嘱定时为患儿雾化,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儿血氧情况。,22,儿内病毒性脑膜炎,低效型的呼吸形态 与患儿咳嗽咳痰有关嘱患儿多饮水,,疼痛:头痛和腹痛 与患儿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使用FLACC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嘱患儿家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进食过饱。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让患儿多卧床休息,适当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其疼痛。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溶解复方噬酸杆菌时,切勿使用热水,防止菌群被杀死。,2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疼痛:头痛和腹痛 与患儿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使用FLAC,恐惧 与陌生环境有关焦虑,热情接待安置好病人,介绍管床医生

11、和护士、病房环境,消除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经常与患儿交谈,认真听其主诉,鼓励说出使其不安的原因和感觉。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儿的信任、配合,在生活上应关心、照顾患儿。,24,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恐惧 与陌生环境有关焦虑 热情接待安置好病人,介绍管床医生,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疾病有关,医护人员与家属多交流,稳定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举例说明病毒性脑炎治愈成功率,使其树立信心,照顾好患儿,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接受治疗。,25,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疾病有关医护人员与家属多交流,稳定紧,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的知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病毒性脑炎,在流行季节提

12、高警惕,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抽搐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按要求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这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不要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巴;勤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及空气新鲜,均衡饮食,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远离猫、狗等小动物,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在疾病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在拥挤、封闭环境中的时间,适当增加户外活动。,26,儿内病毒性脑膜炎,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的知识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27,儿内病毒性脑膜炎,27儿内病

13、毒性脑膜炎,静脉滴注时,药液至少在1小时内匀速滴入,避免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因为这样给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可达10%; 静滴后2小时,尿药浓度最高,此时应给病人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 血透可使血药浓度降低60%,故每血透6小时应重复给药一次剂量; 浓度太高(10mg/ml)可引起静脉炎,外溢时注射部位出现炎症。新生儿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释液配制静滴液,否则易引起致命性的综合征,包括酸中毒、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癫痫和颅内出血等。,阿昔洛韦,知识拓展,28,儿内病毒性脑膜炎,静脉滴注时,药液至少在1小时内匀速滴入,避免快速滴入或静脉,29,儿内病毒性脑膜炎,29儿内病毒性脑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