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8465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目前在国内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极其严重,而儿科是重灾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许多病毒感染,预防使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在儿童中进行药物利用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儿童医院 我国98%的普通感冒孩子使用了抗生素,这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在1994,2005年在北京举办了2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国际研讨会,我国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了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为了贯彻这个指导原则,在2008年发了48号文件,对各家医院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使用药物,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另外,中国儿科呼吸组制定的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在1999年和2000年

2、分别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表。另外,还制定了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指南。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南的制定到现在已经10年了,但是指南的执行情况不是很乐观。,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目前在国内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极其严重,而儿科是重灾区,在儿科临,目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出现了耐药菌株,而且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 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南,对儿科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了分级管理制度,使用药非限制性物是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级使用抗生素是指与非限制级使用抗生素相比较,这类抗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药品

3、价格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的抗生素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而且这类药物价格昂贵。,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目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不合理使用,儿童是一类特殊用药群体,其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未发育完全,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必然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儿童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用药的特殊性,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因此,儿童合理用药比成人的难度更 大,突出地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然而,对于儿科用药,无论

4、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对患儿产生严重的危害,抗生素对肝脏,肾脏,血液,神经,消化道有危害作用及过敏反应,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4,儿童是一类特殊用药群体,其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认识误区,1.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2.新的、昂贵的抗生素必然产生更好的效果3.抗生素联合用药更有效, 抗生素的使用盲目趋向联合用药,希望从不同的作用机制提高疗效或扩大抗菌范围,其有效性尚需要讨论,但其后果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已经有资料证实,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将导致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和耐万

5、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发生4. “吊针”更快更有效5.用药疗程越短越好,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5,认识误区1.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5,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中华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简称指南)。这两份文件对儿科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应成为儿科医师的处方依据,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6,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中华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A,按化学结构 (一)-内酰胺类: (二)氨基糖甙类(三)四环素类 (四)氯霉素类 (五)大环内脂类(六)其它 林可 万古 抗真菌 抗肿瘤抗生素,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7,一

6、、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A,按化学结构,B,按其作用性质:繁殖期杀菌剂:有-内酰胺类、先锋霉素族;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呋喃类。,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8,B,按其作用性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8,耐药问题,细菌耐药的发生机制药物抗菌作用: 1.穿过细胞外膜(G 菌)或肽聚糖层(G+ 菌); 2.经受各种灭活酶攻击; 3.到达靶部位并与之结合。,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9,耐药问题细菌耐药的发生机制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9,耐药的发生机制,改变外膜通透性,阻止药物进入菌体。产生灭活酶:(内酰胺类)

7、青霉素酶、广谱酶和超广谱酶,可被酶抑制剂抑制。诱导型AmpC酶可包围抗生素使之失活,酶抑制剂无效,三代头孢耐药。(氨基糖苷类)磷酸、乙酰基、核苷转移酶等,阿米卡星影响最小(80)。改变靶位,使药物失去结合点(12)。把菌体内药物泵出,多重耐药,不强)。,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0,耐药的发生机制改变外膜通透性,阻止药物进入菌体。儿科抗生素合,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的原则。 1.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早期用抗生素,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

8、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4.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1,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 (2)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3)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4)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

9、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2,(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1)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万-120万u,每月一次。 (2) 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co3日。 (3) 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病人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 (4) 慢性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按具体情况每2-3周用抗真菌药3-5日。 (5) 烧伤病人手术前后用药2-3天 (6) 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

10、(7) 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3,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6.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机体低抗能力;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计算好适当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选择合适剂型个体化给药及监测慎用对新生儿、幼儿有特有反应的药物,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4,6.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机体,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5,氯唑西林有黄疸的新生儿慎用头孢唑林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头孢,三、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

11、法,(一)概念 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6,三、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一)概念 安全有效使用抗,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上呼吸道感染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头孢阴性杆菌 三代头孢二代一代头孢菌素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假阳性、假阴性)及时性(时间差)体内与体外的差异性解决的方法:近期当地有关药敏的文献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重拳出击: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儿科抗生素合理应

12、用,17,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上呼吸道感染首选青霉素,不,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课件,四 常用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特点,-内酰胺类:临床上最常用,化学结构中具有内酰胺环,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1) 青霉素类: a. 青霉素:主要作用于G+球菌,可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下呼吸道感染,流脑,破伤风,淋病,梅毒等,5-20万u/kg.d,分2-3次肌注或2-4次静脉滴注,最好稀释成1u/ml滴注,过浓或过大可引起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肾病。不能静推。 b. 耐酶青霉素类:如新青II,邻氯青。主要用于金葡萄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败血症,软组织炎,骨髓炎等 。 c.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阿莫西林,安

13、美汀,美洛西林,替卡西林等,杀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可用G-菌感染。,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19,四 常用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特点-内酰胺类:临床上最常用,化,(2) 头孢菌素类: a. 第一代:如先锋I,II,III,IV,V,主要用于产青霉素的金葡菌和G+菌。 b. 第二代:如西力欣 ,新福欣等,较第一代抗菌谱广,对G-菌作用强。 c. 第三代:如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 ,抗菌活性及抗菌谱更广,其中几种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 d. 第四代:头孢匹肟(马斯平),对G+,G-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0,(2) 头孢菌素类: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0,(3) 大环

14、内酯类:抗菌谱窄,与青霉素相似,近来应用越来越多,因它对G+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百日咳,白喉等有效。 a. 红霉素:20-30mg/(kg.d) ,分二次静脉滴注,浓度为1mg/ml b. 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一次,口服或静滴,连用三天,可维持一周,点滴时间不小于1小时。 c. 其它:罗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琥乙红霉素等,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1,(3) 大环内酯类:抗菌谱窄,与青霉素相似,近来应用越来越,(4)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对葡萄球菌和G-菌有效,由于对耳,肾的毒性大,故6岁以下慎用。与B内酰胺类有协同,一般不单独用。

15、 (5) 喹诺酮类:抗菌谱与头孢三代相似,杀菌迅速,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此类药物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在人类尚未发现,目前认为不宜用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婴儿,必要时短期使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2,(4)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对,(6) 其它 : a.林可霉素类:适应于G+和厌氧菌。 b.万古霉素:主要用于G+菌严重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c.磷霉素:广谱,作用不强,毒性低,用于轻,中度感染。 d.磺胺:用于弓形虫,卡氏肺囊虫等。 e.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原虫感染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3,(6) 其它 : 儿科抗生

16、素合理应用23,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1.肝功能减退时,红霉素类,磺胺类,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可使SGPT升高,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二性霉素B等的毒性加强,故在肝功能减退时不能使用。 2.肾功能减退时,经肾排泄的药物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产生毒性反应,必须减少剂量的有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第三代头孢, 氧哌嗪青霉素可正常使用。 3.新生儿中,就药物的生物转化来说,其生理和病理情况与大儿童不同。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症,磺胺和呋喃类可发生黄疸或溶血现象,抗生素应静脉应用,避免肌注出现硬结及吸收不佳。,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4,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4,4.妊娠期

17、和哺乳期:妊娠期禁用致胎儿畸形或明显毒性的药物,包括四环素,磺胺,甲硝唑,利福平;慎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喹诺酮类,异烟肼,氟胞嘧啶,呋喃妥因等。哺乳期不宜服用的有磺胺类,成熟乳中抗生素含量很少超过母亲每日给药量的1% ,故可酌情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乳汁中浓度低,且乳儿口服后不吸收,因此对乳儿安全。初乳期在乳汁中含量宜减少剂量的有:异烟肼,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5,4.妊娠期和哺乳期:妊娠期禁用致胎儿畸形或明显毒性的药物,,六.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指以鼻咽炎为主的普

18、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会厌炎等 。应作定位诊断才能做到合理使用。 (1) 普通感冒: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7天,个别达10天,咳嗽流涕持续二周以上,不用抗生素。 (2) 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指中耳炎内有渗液,持续6周以上,无急性感染表现,不使用抗生素,如持续3个月以上,应考虑用抗生素;急性中耳炎指全身或局部症状可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头孢克洛,支原体者用大环内酯类,病程7-10天。,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6,六.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6,(3) 鼻窦炎:单纯病毒性鼻窦炎不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同上。 (4) 咽炎和扁

19、桃体炎:病毒性不使用抗生素,细菌性可选用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第一代头孢类,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5-7天。 (5) 喉炎:无并发症的单纯性病毒性喉炎不用抗生素,喉梗阻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细菌性可选用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苄唑青霉素,必要时选用二,三代头孢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应选用万古霉素,5-7天,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7,(3) 鼻窦炎:单纯病毒性鼻窦炎不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鼻窦炎,2.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肺间质。肺炎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的首位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之一是细菌。 (1)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病原是病毒或反应性气道疾病,病程少于7天者少用抗生素

20、:病毒原性,病程等于7天,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脓痰者,外周血细胞升高者也可用;细菌性首选青霉素类,病程7-10天,支原体,衣原体类选用大环内酯类,疗程2周以上。 (2)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对病情严重,病程等于7天者,早产儿,小婴儿,原有心肺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疗程5-10天。,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8,2.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肺间,(3)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四大常见病之一,使用抗生素最多,应作病原学检测,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在此之前先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按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症状,体征,胸片

21、特点及当地细菌流行病学监测来选择。社区感染及院内感染选用不同抗生素a.社区获得性肺炎:考虑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病原,首选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备选第二代头孢,支原体选大环内酯类,重度应收入住院。 b.院内获得性肺炎:院内感染应据本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及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甚至超广谱类,抗真菌类。,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29,(3)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四大常见病之一,使用抗,七.小儿腹泻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感染性腹泻:水样便多为病毒性或产毒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体疗法可以痊愈,(约占70%)。如果伴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

22、释,解粘血便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约占30%)可选头孢三代类,广谱青霉素,灭滴灵等。 2.非感染性腹泻:食饵性的只需调整饮食,症状性的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3.迁延性,慢性:指腹泻持续二周和二月者,要纠正脱水,纠正内环境,增加机体抵抗力,微生态疗法。,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0,七.小儿腹泻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0,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合理使用,1.病毒性:病毒唑,更昔洛韦 2.细菌性:选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类,青霉素类(需加大剂量),SD,青霉素等;结核性脑膜炎用异烟肼,利福平等 。 原则是剂量足,疗程较长,静脉给药,脑脊液好转不减量。,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1,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合理使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1,32,谢谢!,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2,32谢谢!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